澈見本心問答集--8

2013/03/13 16:42
  問答篇十七
  1、問:須藉如心經去蕪(假相)存菁(實相)之法,方能遠離顛倒妄想。如何是去蕪(假相)存菁(實相)之法呢?曾聞您言本來清淨,如今如何又有個假相?其中不同處是否和修行次第或體證有關係?
  答:自性(本心)本來清淨,亦污染不得,一切的染汙只是妄見,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說法只為清淨能妄想的意識心,或曰清淨耳目,並非清淨自性(本心)。若意識心或耳目得清淨,則自能見本性亙古以來始終未曾有染著,亦無染淨之名,染淨只是意識心的妄想分別。若然者,法還不淨,能障慧目呢!
  2、問:四念處的身念處,是否除了觀身不淨以外,其實觀察身體的動作是很重要的,所謂正知而住,正知而行,屈伸俯仰,舉足下足等等,保持正念,以此串習,久久自熟呢?
  答:觀身不淨,是修心非修身,心正則行住坐臥自正。不必刻意去矯正屈伸俯仰,舉足下足等,這樣會很不自在,且將與世諦格格不入。如果牛車不走,應鞭牛不鞭車,如果鞭車會壞了車子,牛依然不走。牛喻心,車喻身。
  3、問:您說迷則誤認此緣影是真實有,故心被緣影所轉,故迷失本性。悟則認知此緣影是空相,故心能知萬物之常性(成住壞滅)。也就是知萬物將以成住壞滅輪轉,故心能轉物,即同如來。或曰:見相非相,是名如來。故其間心與境常不動。除心不除境,卻說心與境常不動!知萬物的成住壞滅,跟心能轉物有啥關係呢?又哪處等同如來呢?
  答:除心不除境是說心對萬法的分別取捨,產生六塵,只要除去六塵的心相,不要除境,因為境亙古以來始終以成住壞滅輪轉,從沒變動過,故曰常不動。若能悟此境常不動,心自然能無無明,故曰:心與境常不動。既然知萬物將以成住壞滅輪轉,自然心能轉物。也就是說:心知萬物將成、將住、將異、將滅、而不感到惶恐,因為一切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上,故曰: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如雖尚未到的事情,我們已經預先知道結果了,就像萬物接受我們的安排一樣的,故曰能轉物。如我們知道我們的身體將逐漸老去,終將死亡,所以心常不動,萬物將成、將住、將異、將滅,亦複如是,故曰:心與境常不動。
  4、問:回向功德給別人,別人是否真能得到功德?
  答:善惡諸業各有其果報,誰也無法代誰受,乃至世尊與其家族亦無例外。但是若能深入去瞭解佛法,就會鼓勵別人多做回向功德,因為此法是佛為善導眾生獲大安穩,解脫煩惱,入清淨心所開的權法。若眾生內心不安,會衍生許多煩惱,心常不能淨。所以回向功德就是很好的方法。如有人對其親人、友人,或遠方的父母,擔心他們的安全,或對已過往的先人有未報之恩而感到愧疚,此時,內心會不安穩,不清淨,心情悶悶不樂而生煩惱。就以真誠恭敬的心,去寺廟或法會做一些功德回向法,如此,內心就會獲大安穩,解脫煩惱,入清淨心,其實最大的獲利者就是自己本身。若被回向者知道有人作功德回向給他,就會因感恩而結善緣。故功德回向法或梁皇法會,都是一舉數得的妙法,也唯有智慧圓滿的覺者,才會有如此善導的妙法。
  功德回向法只是善導的權法,而獲大安穩,解脫煩惱,入清淨心才是實法(目的)。信是道源功德母,若不信則難生真誠恭敬心,但仍可由自己相信的其他權法來善導。有一位女居士,她去當義工已經五年了,專為將往生或已往生的人助念,她說,她這樣的助念超度往生者,不管有沒有效果,但她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句話真的說得一點也沒錯。
  5、問:阿賴耶識含藏十方三世無始來一切資料,眾生前七識各依業力、業識,自取八識所需資料,利用八識所取資料加以利用(幻化),同時間又將新資料存回八識。既然都是幻化不實有,故來非實來,去非實去。前七識和八識互不隸屬,又互不相離,關係微妙。您以為何?
  答:既然透過心識(八識)所見即是緣影,識是五蘊知,當然是幻化。有何不妥?
  6、問:圓覺經曰:法界慧海,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此如何說?
  答:法界即是心界,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既是照,即是外境的緣影,猶如虛空,即如經義。
  7、問:再談神通,眾生執前七識為我,故生執著心,因越執著,致使能善用的藏識越少,愚昧相對增加。聖人入三昧(去執著),能善用的藏識越多,因此能顯現神通自在無礙,不足為奇。倘萬境實有,天眼通、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就成玄,不是嗎?
  答:神通是用在萬法中,萬法如緣影,故可以幻除幻,以幻化幻。若用在實境,則是玄理,有違佛說。如果神通能用在萬境裏,那佛就無所不能了,不管有緣無緣的眾生皆能度盡,或化一處佛國淨土,讓眾生長久居住。也可以讓身體不壞,讓身體成無量壽!其實不然,因為神通僅能用在萬法裏,不能用在萬境裏。
  8、問:迷人因心緣四大成影,故認萬物是真實有(請看楞伽經)。識有生、住、滅特性,心緣四大成影,故認萬物有成住壞滅。萬物有成住壞滅,是識的變化,四大(因非實有)仍不壞不雜,是嗎?
  答:既然因心緣四大成影,故認萬物是真實有。這就是從心生出的萬物,即如鏡子裏的萬物,當然只是緣影非實有,有何不妥?
  9、問:正確修習觀照法:
  奢摩他:佛陀教誨身、心、物、觸皆幻,我如是觀:身、心、物、觸皆幻,我全捨棄,一直不斷捨棄,一直要找到那無法再舍的是什麼?
  三摩缽提:佛陀教誨身、心、物、觸皆幻。又眾生皆佛,我也是佛,大家都是佛,為什麼我認為:身、心、物、觸皆實有。我如是觀:身、心、物、觸皆幻身、心、物、觸皆實有之間,必有相通相容的點。這個點是什麼?
  禪那:佛陀教誨:身、心、物、觸皆幻。我如是觀:身、心、物、觸皆幻,身能觸物,心應也能觸物。找出心如何代身觸物?以上您看法為何?
  答:眾生就是誤認緣影所致,才使煩惱不斷生起,而藉此三法來觀照萬法皆空,就是以幻除幻,這有何不妥?但除心不除境。
  10、問:根塵境不是在萬法內嗎?
  答:站在四大的立場,很自然的會透過六根識而覺受到塵境,既然是透過六根識所覺受到的塵境,即是萬法(萬境的緣影),也就是心的總相。經中都是站在四大的立場,透過六根識所覺受到的境,這就是境的緣影,當然是萬法範圍內,所謂六根六塵六識,合為心的十八法界,但吾人所說的外境,是不住四大的立場。外境亙古即存,不一定要等到四大分散才能了悟四大非我,所以到了證悟四大非我時,自然見山是山。
  圓覺經的三摩缽提、禪那、奢摩他三種觀行法,是起幻銷塵法,觀行本身就是一種幻法,也就是以幻除幻之法。圓覺經卷第二,普賢菩薩問法中,世尊就特別提到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11、問:信心銘說: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是何意?
  答:佛法其實就是心法,只要心清淨,自然一切法(緣影),一切外境清淨。一心不生,萬法(緣影)自然無咎,無咎自然就無生法。不生法、不生心,境來現境,境去無影無著,故心能隨境滅,境自然能沉()(即境不礙心),所以境由他能境,心由境顯心。心與法兩段原是一場空。如果這裏的法就是指境,就無須境與法兩者一起出現,原文或用境、或用心,不須兩者都用,這樣不是更能瞭解其意嗎?所以在此,境與法是各表不同的東西。
  12、問:一般主張萬境包含于萬法中,理由是:萬境非實有,萬境是因眾生起心動念後,立即幻化出四大風、水、火、土,空間、宇宙於是成立,慧力再依識及業力將四大組成世間萬物,乃至於星球、微塵等等吧?
  答:若如您所說的話:那麼如果佛不起心動念,就沒四大,沒宇宙萬物了嗎?那種境界就是佛土嗎?還是另有佛土?還是覺悟就是一片空亡,或另有名稱?然覺悟者,修至無心時,萬境還是萬境,只是無心分別,萬法是空相的,是清淨的,所以可以如維摩經所說: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也就是雖受外境的順逆,而內心因無分別故無所受其順逆,故心能常不動。
  13、問:萬境顯現速度分頓、漸兩種。頓者即前一項,漸者即道或自然吧?
  答:如果是這樣的話,若萬境以萬境顯現速度分頓、漸兩種,那萬境顯現會有快慢嗎?萬境實無頓漸,而萬法以根器之別,而有頓漸。
  14、問:由於萬境是心幻化,故萬境並非真在眼前或在身外,我們所以認為萬境實有,或萬境在眼前(身外),是因為無始以來的顛倒想所造成的吧?
  答:若如是,如果萬境是心幻化,那所作所為之善惡,應是幻化的,不應有諸報,若有所報,亦應是幻化無實的?所以說,萬法是心幻化的,非萬境是心幻化的,而顛倒想是心對萬法妄取捨,與境無關。若不分別取捨,則境任順逆,境依然是境,法依然是法,實無順逆,是心無常,非境無常。如果境是幻化,那行者必須犧牲此生,來成就不可知的來生,如果境是幻化,欲傳佛教于人時,就必須以萬境空相的理論去讓人相信,就像基督教一樣的叫人相信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如果不信則一切免談,所以佛教就不能成為教育而普渡眾生,故佛法也不能稱為真理。
  問答篇十八
  1、問:諸法無行經:善男子!如此法者不應在新學菩薩前說,何以故?若聞是法或斷善業,於佛道中則行邪道;若墮斷滅;若墮計常。不知如來以何方便隨宜所說。是指什麼?
  答:這是指不能信解諸法一相者,如果能觀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名為法行。乃至善知自心現見故,遠離生、住、滅故,善解外法有無故,樂修內身證智故。有四法得名為大如實修行者。如果能如此修行,其實也就信解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乃至信解諸法一相。
  2、問:請說明如法行與如實行的法義。
  答:如法行與如實行的法義,若能深入體會其所謂身心乃至境界都永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的法義,其實它真的只是一顆無分別絕對平等的無為心,或曰平常心。而眾生在習性的引導下,不知不覺中,因分別取捨而離開了此境界,進而認為如此的境界相當的模糊。其實,此境界並沒有離開我們,也常常在無意間出現,只是我們不覺不知,故不能善加護持。
  3、請問:有沒有基本佛法呢?
  答:要悟道成佛,根本沒有任何公式可讓修行者皆成佛,所以經言:沒有定法如來。既然這樣,若硬要說的話,任何一法都可以說是基本佛法。反過來說,也可以說根本沒基本佛法,因為根器不同,有誰敢說,哪一個佛法是哪一個人的基本佛法?只是各取所需罷了。譬如:六祖或其他成就者,也沒有固定修哪一個基本佛法而成就的。
  4、問:覺悟者會說成就了菩薩或成佛嗎?
  答:沒有的,如圓覺經所說: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于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也就是實相中,根本沒菩薩與眾生,如果有人說他成就了菩薩,此人仍未出幻想中。再則,既然沒有菩薩與眾生,也就是說,眾生本來成佛,既然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也就是根本沒有眾生,而佛是因有眾生故別名為佛,既無眾生,自然也無佛可言。故圓覺經曰:無佛無眾生,或經曰:佛與眾生平等無別。既然這樣,如果說自己已經成佛的人,就是剛出了眾生幻又入了佛幻,終究並非覺悟者。故諸法無行經曰:
  若作如是願,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
  5、問:平常心就是無為心,將來終有一世會失去能夠體驗平常心的能力嗎?
  答:這樣的說法,代表您不堪瞭解平常心之實義,故有此迷惑。這是覺悟者所體悟的真實平常心,也是本來面目,不是經過修整造做出來的平常心,所以此心亙古即然,迷與悟不礙此心的存在。譬如捏面人,不管捏成什麼形象或形形色色,亦不失麵團的本質。
  6、問:何謂回向
  答:所謂回向,並不是指回向給別人,是指回向于一切智,或回向菩提。這是將成熟的善根,回向給自己的智慧,這是自淨其意的做法,藉以於深法中如理修行,故曰:諸菩薩常當運發廣大之心,成熟諸善,隨所成熟諸善根已,即當回向于一切智。以其回向一切智故,菩薩當于甚深法中,如理修行。(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十四)
  7、問:為何回向是回向一切智,或回向菩提。這是將成熟的善根,回向給自己的智慧。為何是自淨其意的做法,藉以於深法中如理修行呢?
  答:佛法裏的善法與惡法,不單是指世諦上的善事與壞事。正知見就是善法,可成就善根,非正知見就是惡法,成就惡根。行者所成就的諸善根,須回向智慧,回向智慧可使智慧清淨,清淨的智慧是名般若。如果不是回向諸善根,只是一種知識,此識仍是六塵識之一,能回向一切智,方能使識轉為般若,乘此般若船,航向波羅密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聚集所成就的諸善根成八功德水(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常養諸根),可洗去智慧的塵垢,妙見本來佛,是名見性成佛,古禪師喻為浴佛。現法會上的浴佛,是象徵此法義。浴佛者若會此義,是名真浴佛。故曰:作諸善根而不回向,是為魔業。又曰:雖複廣多修諸善根,若不回向于一切智,即不能得波羅密多之名;若複回向一切智者,乃得波羅密多之名。又曰:諸菩薩常當運發廣大之心成熟諸善,隨所成熟諸善根已,即當回向于一切智,以其回向一切智故,菩薩當于甚深法中,如理修行。
  問答篇十九
  1、問:根據唯識來說,境與法是相通的,在唯識說萬法唯識,其中的萬法就是指一切法相,也即一切現象!再詳細的說,萬法唯識變現,就是說一切現象,都由識(第八識)的種子生現行產生出來的,依您之見為何?
  答:這是不明白心、境與法的關係,外境透過心意識(六根),在心裏產生緣影,此緣影就是萬法,如外境經鏡子產生影像,所以外境雖與鏡子裏的萬境(萬法),看似一模一樣,難以分別,但其實外境是具體實存,萬法是萬境的緣影,所以心生則萬法生,心滅則萬法滅,但萬境不滅。所以您所提之唯識論,根本就是萬法(萬境的緣影),不是萬境。經曰:萬法唯心生,即此義。所以,不管唯心生或唯識生,都是萬法(萬境的緣影),不是萬境。佛法是心法,所以大部份佛經所說皆為從心所生之萬法,也就是心因緣境所生法,不是真實的外境。所以有說: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說:心即是境,而應說心境如如。唯識是說萬法唯識變現,不是說萬境唯識變現。不要混為一談:以為法與境相同。
  2、問:以文字說明實相,是否有其局限性呢?
  答:古諺雲:倉頡造字鬼神嚎。就是說,大道將因遷就文字而隱藏於文字中,人、鬼、神能得道者,必大為困難了。但是為了傳承,也只有動用文字及言語,否則真理也將失傳。但也不表示不能於文字中悟取真理,所以佛經並不用單向的方式說法,也就是說,佛會站在不同根器的立場說法,或有據比丘及比丘尼而言;或有據國王而言;或有據帝釋天而言;或有據聲聞、緣覺而言;或有據菩薩而言;或從深至淺而言;或從淺漸深。唯對眾生說法,不對佛說法。若一但執著任一法,必不能貫通其他法。所以若從中深解如來真實義者,自然能知道諸佛站在不同根器的立場所說法,也就能貫通一切法而無礙。而且也可以用此一總持法,建立其他教門(教學法)而不失如來真實義,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依此實性,建立一切教門。
  3、問:您認為萬境是不是因緣和合所生呢?如果是因緣所生,緣生故如幻,虛幻不實。此外,祖師奪境不奪人,人境雙奪,境若為實,又是如何奪呢?
  答:奪境不奪人,人境雙奪,這是心法,是自心上奪。奪境不奪人,人境雙奪,是謂心境雙泯,悟得空性,也就是全憑心意用功夫之意。因悟空性故,則見境非境,是名見如來。慧目不被境相所擾,故見境非境,也就是雖見外境,但其境相依於心(慧目)而空,並非無境。就是所謂:色依心空。
  4、問:覺悟者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見境是境),然山是沙石之積,沙石是矽之堆積。覺悟者是見山?見沙石堆?見矽堆?不見矽堆?如說沙石實有而見沙石,為何不見山?不見矽堆?如見山、見沙石堆、見矽堆,為何只說見山?心緣的是什麼影?豈不是形相上顛倒想,豈能是覺悟者?
  答:覺悟者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見境是境),是見境還是境的意思。眾生雖見境是境,但阿梨耶識大海水波為諸境界猛風吹動,轉識波浪隨緣而起,故煩惱亦不斷升起,無能制止煩惱。佛說萬法,讓眾生覺悟萬法空相,此時修行中的眾生,體悟諸法空相,進而誤認為外境非實,故此時見境非境,修行至深時,悟知萬法空相,煩惱畢竟寂滅,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是心誤認外境有塵埃,其實是自心無常,非外境無常,外境始終無過錯,是自心因取捨而善變,故曰:無常。進而覺悟時,自然見境還是境,能于萬法中得自在。您說山的組合與心無關,山是沙石之積,沙石是矽之堆積。這是山以成住異滅的相貌存在著,山不自說是山,沙石不自說是沙石,是心的分別而強名,所謂:色不自色,心不自心,心色相因,現心與色。
  5、問: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您說的法有何差異?
  答:吾人所說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說:大道本無形,心相亦非實,本來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是心的錯認,外境並無過錯,經心的分別取捨憎愛而起六塵,如果了悟塵埃是幻心形成的,知幻即離,自然一切皆清淨,何處有塵埃?
  6、問:依您所言,外境及肉身皆實有?
  答:是實有,但以成住異滅存在著,但它不是我的,身亦無我。不可執著據為我有,實不可得,故須依心而空(法無我),以達無著之地,方名修行。故修行時,常見境非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