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妒的病理分析──心理分析與佛法十二因緣的比較--2

2012/09/23 08:52

  無意識與現實
  一昧適應或一味逃避,都是將意識與現實割裂,好像意識可以獨立于現實之外存在,好像可以獨立于眾生” (生態)之外,好像可以獨立於之外。
  事實上,無論從生態學、進化論、人種學等學理角度考察,或從十二因緣修證上觀察,答案都是意識不能完全獨立于現實之外,不能完全獨立于眾生” (生態)之外,不能完全獨立於之外。
  因為人類並非先於宇宙存在,宇宙形成一開始,只是一片渾沌(原始阿含以空輪、風輪、水輪、金輪來描述),沒有人類。有的只是一些非生命現象(如氮、氧、碳、氨、氦等元素與光、電、輻射線等)與生命現象(如有機分子興胺基酸)間的變化,這個變化籠統地說,就是宇宙的形成。換句話說,宇宙一開始只有簡單的生命,沒有也沒有人類。意識需以神經系統為生理基礎,神經系統又以精卵細胞的結合為基礎,精卵細胞的結合又以無數生命基因與環境互動謂適為基礎,基因的形成又以很多有機分子,氨基酸等興環境互動為基礎,總而言之,在意識形成之前,沒有意識,只有植物式的生命現象。
  植物與動物的主要不同之一在前者沒有意識而後者有(上文已述),因為有意識及不能像植物從土壤中無機物直接攝取養分,動物比植物複雜,生命的複製過程與個別差異,動物也遠比植物為大。大體說來,動物不能只靠水、空氣、陽光和土壤中的無機物存活,動物要,要吃植物,甚至吃動物,才能存活。也就是說,有意識的動物要靠沒有意識的植物,才可能生存,如果生命現象不先有無意識的土壤、細菌、植物等,動物就不可能形成,因為後者需要前者滋養。
  人類一開始停留在族群性動物階段,這階段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同是人類的族類,大致上不會互相攻擊,對其他動物則基於飲食的需要而有狩獵的行為,人類學家稱之為舊石器時代,那個時代的人類以天為屋頂,以地為床,取之于自然,沒有那一棵果樹或那一隻動物屬於某個人,頁正是所謂見者有份財富就是大地,這樣的財富只供人們馳騁戲耍,不供人們攜帶,現代人儲存和累積個人財富” (私有制)對他們來說,簡直是難以想像的愚蠢。
  他們少欲知足而不覺匱乏,這個以採集和狩獵為主的原始人生存狀態,法國人類學家Marshall Sahlins稱之為原初豐裕社會” (the 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這個相當和平、充裕、知足。喜樂、光明的社會,就是佛經中所暗喻的光音天世間,年代大約在一萬五千年或二萬五千年前。
  新石器時代大致開展於一萬年前,那時候的人類開始種植、耕牧的行為;有了蓄積的需求,私有制於是形成。從此,財富、男女的私有與貪妒得到了體制上強有力的肯定,人類開始為了土地(佛經術語是地肥”),在同一族類之間你爭我奪,不再顧及同一族類的感情,大地不再是見者有份;強者主宰,弱者聽命,大多數人的溫飽完全取決於極少數人的分配;各種以貪妒為本質的家庭制部落制國家制逐漸在不知不覺的無意識中形成。
  所謂無意識在此可解釋為始料未及個人意識能力之外;人不可能完全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因為不能完全預期,加上無數個別差異在一代一代的社會文化演變與環境適應中形成,我們不妨把這些始料不及的個別差異累積,統稱為無意識,這個無意識,很類似瑞士心理學家楷容(Carl Jung)說的集體無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無意識,我們姑且採取個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的兩分法,以前者代表個體意識的內在來源,以後者代表個體意識的外在來源,我們把這兩個內外來源視為十二因緣的,所謂行緣識。容楷的集體無意識強調宗教行為,我所強調的集體無意識則除宗教行為外,還包括各種帶有意識型態(Ideology)的政治和經濟行為。
  把意識” (無意識)中獨立出來,將使意識失去滋潤的根源,從而自我孤立也自我破壞。因為無意識所代表的不僅是個體意識能力所不及的基因變換,還有個人在思考之前的一切腦神經衝動(再重覆前文之例:人常在沒有想講某句話或某個字之前,那些字句已經脫口而出),還有無數幼時的好惡衝突(這點佛洛德特別強調)沒有完成的滿足(“業力沒有成熟),以及個別差異蘊積而成的社會文化倒過來影響個體。我們如果不去理解這些無意識意識上而烙印的,我們的意識將永遠自我迷失,永遠無法自我認識,永遠只能自生自滅,如動物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國家制否定個人先於國家、否定個人基本人權先於一切政治規定和社會契約。這樣下去,人類將無法停止暴力與動亂,也無法如實知見人性因緣。人性就個體意識言,一定是後於一切無意識的因緣而生。無意識代表一切現實世界,意識代表個人經驗世界,意識雖不可能觸及一切無意識,但意識可以藉著修與求知,瞭解無意識的樞紐。傳統佛教所說的轉識不宜理解為直接把第八識上的革命,這個革命要從修五欲開始。
  如實面對現實
  修五欲不是斷除五欲,斷除五欲就無法如實知見五欲,在未知見、未如實體會五欲之前就盲目的說要斷五欲,軌猶如沒見過美女的小和尚一開始就接受女人是吃人的老虎一樣地荒唐。就算小和尚避開了老虎,所避開的只不過是嚴重曲解後的女人
  阿賴耶在原始教義(如《增一阿含經》)的真正意涵是眾生愛、樂、欣、喜的五欲黏著。個體意識對五欲的黏著就此生此世來說,是因為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我們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引導(包括集體無意識的大多不良暗示),使我們忽視很多更好的選擇而寧願停滯在眼前現有的境界。離開黏著(離執)的要領是重新面對五欲,如實消受、苦受、樂受,如實明觸,然後才真能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 (引文多次出現于《雜阿含經》)於法選擇非指佛經中的各種法門,而是面對人生的各種欲望、遭遇,要抉擇自己真正追求,真正能滿足的事業。只有滿足,才能超越,這是業力的特色。五欲沒有真正滿足,內心深處將永遠有一種被剝奪的不滿緊張,套句李清照的一翦梅,那種現象真的是: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壓抑不但消耗心熊而且造成不當的替置與適應應:displacement and maladaptive coping)
  沒有如實地面對個體無意識所追求的自我尊嚴,沒有如實地面對集體無意識所強加的國家主義家庭本位主義,自我只好墜入無意識深淵而萎縮退卻。提早看破紅塵,表面上不與任何人互相衝突,實際行動上卻根本缺乏氣魄面對權力、金錢與俊男美女的誘惑與挑戰。自我沒有完成,業力將無從瓜熟蒂落美人關錢財關權力關是人生必經之路,只有實實在在面對,才能瞭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業力轉換。自己跟自己捉迷藏,倒不如實實在在與異性交往、與錢財交往、與人權、統治權的衝突交往,再好好撿視,甚至止觀自己的身心反應,這樣才不致掉進自己的文字遊戲中自我陶醉。
  否認或逃避對現實的需求,把自己關起來破三關 (初關、重關、牢關的佛性捉迷藏)充其景可以做點自囚的生理、心理實驗,摘不好則可能把本來可以明明白白的五欲觸受,弄成不明不白的無明觸受,偏偏卻又以為己經桶底脫落打破無意識的無明,就太冤枉此生了。
  要轉第八阿賴耶識,首先要轉六識:面對五欲,以單純的意識觸受,不加入善惡判斷,如實知見對苦受、樂受的趨避;其次,在趨避中觀察現實對自我的限制與自我向限制挑戰引來的危險;再其次,面對限制危險,觀察自我是否不斷突顯自己的重要性以獲取對某些資源的特權(名譽、社會地位、權力、財力等不平等現象),以資警戒。
  觀察不平等現象,是傳統佛教轉第七識平等性智的關鍵,這時候,再重新觀察自我原來的立足點是不是早已有不平等現象(如身材、相貌、天資等),能深觀一切不平等現象而發心盡有生之年(佛教術語是盡形壽”)彌補差別待遇,就是證入平等性智。如果只是在心態上認為每個人的人格” (佛教術語是佛性”)平等,人人皆可修證,則與平等性智還有一大段距離。
  傳統佛教講的第七識,指的是自我的優越意識,轉第七識平等性智後,自我將會盡形壽打破一切政治體制所形塑的不平等,另外面對家產與父母遺傳上的優越條件,自我會設法以社會福利或慈善事業彌補,策略上以鼓勵教育和不鼓勵懶惰(如等待救濟)為基本考慮。有了平等性智,自我還是如實面對五欲和自己想從事的專業(生產業和服務業),觀察不滿、緊張的生起與消失,仔細地體會生起與消失間滯留的時間,體會滯留的情結如何在增進生產力、提高服務品質的實際生活中變成暢流的感情。不要怕不滿、緊張的升起,真正需要提醒的是自己有沒有注意到不滿、緊張的生起與轉折。使人對現實盲目趨避,如逃避者使人否認對現實的需求,如適應者
  表面上看起來,適應者可以調整認知而避開對現實的需求,好像比逃避者一直尋尋覓覓,少了很多貪妒,其實只是在業力上轉換形成,實質沒什麼改變。適應者對現實需求標榜不趨不避,但實際上多採取遠離,因為他很怕自己受不了衝突壓力,禁不起誘惑牽絆。可是,他雖然遠離,內心深處卻無法擺脫一種被剝奪的不滿、緊張,只好尋求自我的某種肯定來補償他自願放棄(即接受剝奪”)所作的犧牲。他的自我,因為不趨不避而活動力減弱;改造現實(集體無意識)的器識與氣魄未曾充分發展;阿賴耶” (五欲執著)則因為缺乏明觸而萎縮;他的路沒走過,業力因尚未得到淨化,業障依然。
  改造或創造現實
  阿賴耶” (alaya)這個東西就是佛洛德強調的生命本能(libido),特別是追求舒服的衝動。生命本能在沒有適當滿足和體會之前,本能衝動會因為內在壓抑(不管是現實壓力或自我設限)而造成自我緊張不舒服,對治之道應是改造或創造現實(機會)使本能衝動獲得合理釋放。這時候,如果硬說一切本能衝動都是虛幻不實並突出唯有心性脫離本能衝動,並看破身心內外的實在感,才能得大自在知見昇華自己,結果將很可能使自己不但不能享受五欲,而且仇視五欲,連帶在知見上否認眾生需要五欲滿足,並輕視欲界眾生,乃至輕視貧富不均與政治霸權所帶來的生產力衰退與生態環境破壞,治安惡化。輕視也好,仇視也好,我們都看不到適應者肯為周遭的人們爭取最基本的欲界人權。
  相對於適應者對阿賴耶(生命本能)蔑視式的抗拒,逃避者對阿賴耶表現為對特殊出路和特殊物件的執著(adhesiveness),佛法四諦中的苦諦有一大部份是在講這一類執著。形式上,逃避者好像會追求並享受五欲,但他卻追求遠多於享受,因為第七識未轉,他一宣以為得天獨厚,天賦異稟,在施與愛上喜歡予取予求的自在操弄(manipulation),他無法平等地享受五欲,優越意識使他把別人的存在視為有沒有操弄的價值(the power to give or withdraw),他沒有發展將心比心的能力,無法尊重別人的主體性價值,他只是追求五欲,突出自我,卻因為一直與無意識(現實)脫離,他內心深處沒有真正滿足,他的業力一直無法完成,苦受、樂受依然不明不白,對欲界人權不大關心,他的冷漠困住了滿足的可能。
  不一味逃避,也不一味適應,如實知見一切不平等現象,行同體悲,明明白白觸受五欲,實實在在追求自我價值(促成欲界人權的落實),一步一步面對習氣,年久月深,意識無意識通流無滯,轉識就水到渠成,貪妒也化解於無形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