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中的六道輪回和十二因緣

2012/09/23 07:51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著名的藝術表現形式,既在藏傳佛教上有重要的意義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唐卡(Tangka、也叫做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意為卷軸佛像)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本意有二,一是指go-vern-ment的詔令,二是平坦的意思,後逐漸演變為專指一種特殊的卷軸畫。
  唐卡六道輪回圖解
  最內圈
  在圖的正中央,亦即大輪的軸心部份,是一個小圓圈,圈內有三種畜牲:鴿、蛇及豬;蛇及鴿由豬口而出。這三種動物,分別表義貪、瞋、癡這三毒。這三毒念,是凡夫的根本煩惱,也是令我們不斷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
  鴿的特徵是貪欲無足,這是傳統的說法。現代的西方動物學家經研究後,發現鴿是所有生物之中性交頻率最密的,這似乎與佛教傳統說法不謀而合。
  蛇是瞋恨的表義。如果你以手指頭輕輕碰一下一條蛇,牠馬上便會發怒、馬上便會咬人還擊,所以畫中便以蛇代表瞋恨。
  豬不會分辨好、壞、乾淨或骯髒,牠只會狼吞虎嚥地把任何東西吃下肚子。在平時,豬也只懂吃、睡及拉糞,其他就甚麼都不幹了。可見以豬來表義愚癡的確是貼切的
  在圖的中央最內圈中,蛇及鴿都畫成由豬的口而出,這就正是表義貪欲及瞋恨源出於愚癡。
  內第二圈
  環的半邊是黑的,另半邊則是白的。在黑的半邊環中,有三個小圖形,這是代表了將投入畜牲、餓鬼及地獄道的中陰身。這半個環,開示說眾生因貪、瞋、癡三種煩惱驅使造作黑業或不善業(此半環的底色為黑色,表示了黑業),便會在死後感召黑業果而投生於畜牲、餓鬼及地獄道中。圖中的畜牲、餓鬼及地獄眾生的頭部都向下,表示這三種生命形式是痛苦的下道轉生。在另半邊環中,背景是白色的,內有三個頭部向上的圖像,代表將生於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這三種生命形式的中陰身。這半邊環,開示說眾生因造作白業(以白背色所表),將感召業果而於死後受生於天界、阿修羅界或人間。這三種生命形式比前述的三惡道較為少苦,故稱為「三善道」。
  中圈
  生死之輪圖主體之中圈,是描述眾生輪回的處所(也即六道)之部份。圖中的這部份分成六格,每一格中是六道的其中的一道之景況。中圈上方是天道,再順時針方向數下來是阿修羅道、畜牲道、地獄道、餓鬼道及人間。在其他的圖中,我們也會見到另一種畫法,把天界與阿修羅界合成一格,所以一共只有五格,而在其中一格內可見到天界眾生及阿修羅道眾生分開上下而處。不論是五格的畫法或六格的版本,都包含了六道在內。
  地獄道
  六道之中,生於地獄道內所受的苦是最為可怕的
  餓鬼道
  餓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眾生為大
  畜牲道
  畜牲的特點是愚癡,餓鬼痛苦雖比畜牲為重,但牠們卻能明白佛法。畜牲中雖也有某幾種略有較高智力,但普遍來說牠們愚癡及無太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牠們幾乎不可能作任何善業。
  人道
  人間的苦有很多,但可把它們歸納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阿修羅道
  這一道中的眾生福報極大,壽命又極長,與天界眾生分別不太大,所以阿修羅道亦稱為「非天」。生於此道中的眾生雖有極大的善業力,但瞋恨及妒忌心強,故不能生於天界,而生為阿修羅這一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
  阿修羅道中,有一棵如意果樹,樹身在阿修羅道世界,樹頂卻延伸至天界之中。三十三天的有情,可以盡情享用這樹所結的果實,但阿修羅眾生卻無法享受果實,所以便十分妒忌。他們不甘天界眾生坐享其成,所以便會常常嘗試以斧頭砍斷如意樹,以令大家都沒好處。但天界的眾生只需由上灑下一種甘露,樹便會馬上重活過來,這只令阿修羅更加生氣和妒忌。同時,天道中的有情,常對阿修羅世界中的女色垂涎,時常搶奪阿修羅女。為這些原因,阿修羅便常常向天界宣戰。
  天道
  天界分為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天。
  欲界天雖然享樂無窮,但由於這裏的有情難遇痛苦,所以也無從生起修行之心,雖然欲界天有情的福樂極大,他們卻也並非全無痛苦。在與阿修羅作戰時,他們或會受傷。有時候,他們又會被更大的天神欺侮,或者因自己的榮華不及其他天界有情而感到自卑。此外,由於他們能知自己的前生及預見未來的一生,預見自己由六道高處將墮入最髒及最苦的地獄中,在臨死前他們便經歷很大的恐懼。
  六道的本質便是苦。上至天界,中至人間,下至地獄,所不同的只是苦的形式及程度。
  太長了,發不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BLOG看看,還有關於12因緣的詳細解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