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十二因緣觀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除了三法印和四聖諦外,尚有十二緣起論。十二緣起論就是十二因緣觀,在第六章第四節中已有過介紹。但前面介紹的只是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尚有後一半還滅門未介紹出來。
所謂十二緣起的流轉門,已如前章所述,謂我人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支,皆由因緣果,因生故果生。一切有情,三世輪回,皆不出這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斷絕生死流轉,須於還滅門中覺悟。既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皆起於一念無明,然無明性空,無常無我,如是觀之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緣。
十二因緣和四聖諦,皆是以三法印為基礎,以說明宇宙人生的緣起,和世出世間雙重因果。十二因緣亦可攝入四聖諦中,即過去的無明、行二因,和現在的愛、取、有三因,皆是集諦,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和未來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諦。若行者感于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無明滅而至老死滅,便是滅、道二諦了。
十二因緣教法,是一套濃縮地描述眾生如何被煩惱及業力所控制、無奈地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教義。在明白了十二因緣的每一支及十二支間的連發牽引關係後,我們便能瞭解生死流轉的運作程式,同時亦會看到把我們鎖在六道中的枷鎖之面目。為甚麼這十二支叫做“因緣”呢?這是指它們一支引致另一支,互相有因果系,十二支串起來就如一個環,令我們頭昏腦脹,不知情地不斷作業、不斷生死輪回。這十二支,並沒有首尾。它們一支引致另一支,串連引發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輪回。哪究竟這十二支是何時開始運作的呢?我們根本不能找到它運作的起點,因為我們的輪回是沒有始端的。
如果我們由十二支因緣中的無明開始研究,會發現它如何導致十二支的第二支 — “行”。再推論下去,我們可以清楚明白它們一支導致另一支的情況,從而明白輪回內苦的本質 — 苦諦。反過來推論,我們可以由最後一支 — “老死 ”—開始參,從而看到它的導因是“生”(第十一支),“生”的導因是第十支...透過逆推的方法,我們可以參悟苦的來源 — 集諦。
如果我們由第一支(“無明”)之斷絕息滅開始推論,便會明白如果沒有無明,便不會有第二支(“生”)...從而瞭解到滅苦的境界 — 滅諦。
反過來推論,我們便會明白諸苦息滅的境界是如何達到的,亦即滅苦的次第方法 — 道諦。
故此,我們可以知道十二因緣包含了四聖諦教義在內,亦即苦的本質及其來源與無苦的境界及達到此境界的方法。
十二因緣分說
現在我們先說十二支因緣的每一支。在個別解說了十二支後,衲會講解它們的共同運作情況。
無明
“無明”這一支,蓋括了對善惡、因果、業力及世上萬事萬物之實際情況的誤解。這些無明,就似是一塊黑布,障住了我們的眼睛,令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自無始始輪回以來,無明就伴隨我們,從沒有一刻離開過我們。
無明的相反狀態便是智慧。只要有了多一點智能,無明便會少一分。二者就似是一對死敵,從無始輪回以來不斷在我們的心中鬥爭。由於我們的心太熟習愚癡無明瞭,要戰勝無明,必須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來。衲在此舉一個例子:剛才也已談過,六道的本質是痛苦。但若要生起悟苦的智慧,必須經過好一番心內的掙扎及辯論。這時候心中的無明會說:“不是呀!我十分快樂呀!你不要杞人憂天吧!”智能答:“在輪回中,根本不可能避免苦及變幻!”無明又會答:“但這六道其中也有不少樂趣嘛!”智能便勸:“即使是福樂,也不是恒久的,只是猶如夢一般,並無實質可言,也沒有真正的意義!”無明又會辯答:“反正現在有吃、有住、有穿的,你廢話些甚麼呢!”...在二者爭持很久後,我們的智慧才有可能增長那一點點,無明才會稍挪後一小步。
在十二支因緣中,“無明”尤指執戀自我為實有的我執。因為這種我執,眾生才會作出種種業,引致種種果報。因為這種我執,眾生才被縛在輪回之內而不得脫出苦的迴圈。
在圖中,我們可見一個盲人持杖而行。由於無明可以比作瞎了眼睛,這便以盲人來表義它。
要究竟地戰勝無明,我們必須體悟空性的智慧,了知“我”及一切事物的真正面目。
行
由於我執無明的驅使,眾生才會作出種種善惡業,例如我們為了得到別人的財物,而把他人殺害等等。這些業,導致我們將繼續在六道中輪回。善業令眾生投生於天、阿修羅及人道、惡業則令他們墮入三惡道之中受生。
在圖中,這一支因緣以陶塑工匠來表義。在他身旁的陶泥,表義無明。這些陶泥經陶匠的運作,而變作各式各樣的成品。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這一小格,表義說基於無明,便會發作出種種形式不同的善業及惡業。
識
上一支所涵括的業,會成為留在心識中的種子。任何的業,都會似種子一般存在心識中,等待遇上適當的外緣誘發成果。
猴子是永不停下來的,只會走來走去,就似眾生的心識,永不止息地帶各種業因而在六道中轉來轉去。所以,圖中的小格以猴子來表達“識”。
名色
“名色”這個名詞,是指在眾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刹那之蘊身。“色”是指色身,“名”是指受、想、行及識蘊。在入胎時,投生的心識其實已包含了十二支的前三支 - “無明”、“行”與“識”。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識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後,心識便乘這個名色肉身生存。
在圖中,可見數人乘船渡河。船象徵色身,乘船者表義其他四蘊。
我們的名色身,在初成胎時並沒有太具體的模樣,慢慢才會發展出四肢、經脈及各種感官功能。由於我們的肉身源自父精及母血,故在逐漸長大後我們會長得像父母的樣子。這種論點及胚胎發展學在佛陀所說《入胎經》及藏醫典著中有詳述,而且這些二千五百多年前所開示的內容,與現代西方醫學的胚胎學及遺傳基因學相符。
六入
在心識生入名色身一陣子後,我們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及意識才完全發展出來。“六入”這一支,正是指上述六種功能具備的時候。在這時候,功能雖然具備了,但卻未運作起來,所以圖中以一間有六個窗口的空房子來表義。
觸
由於在上一支 — “六入” — 的條件具備了,此時乃至我們長大成人後,在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識三者碰上時,便會有所作用及反應,例如我們會在透過視覺、聽覺等感官與外境接觸時,產生了樂、苦及中性的知覺。
在圖中,這一支以男女交合為表徵。
受
在有了“觸”後,我們對樂、苦及中性的經驗,便會分別產生喜歡、厭惡及中性的分別感受,這是“受”的意思。在圖中,此支以一個眼睛中箭的人來表達。
愛
由於有“觸”及“受”這前二支,我們會對樂、苦及中性的體驗繼而分別產生欲求、抗拒及中性的心態。這便是十二支因緣中的“愛”。
在圖中,此支以一個嗜酒的人表義。
由於我們的心識對外境事物產生了這三種心態,對=令樂的事物欲求,對令苦的事物抗拒,對不樂也不苦的感受採取沒所謂的態度,我們便不惜為了得樂及避苦而作種種業。這清楚描述了我們以本身的主觀覺受判別,繼而產生分別心的流程。
取
“取”是指強烈的欲望。這是上一支的延伸。
在圖中以猴子摘取果實為表徵。
有
由於眾生有了前述的一支 — “取”,再配合了第二支 -“行”,便具足了再有下一次輪回的因緣,這便有“有”的意思。“愛”、“取”及“有”是導致我們不斷投生的主要運作材料。
在圖中,這一支以一個懷了孕的女人來表述。
生
因為上述的各支,眾生便不斷有轉生輪回,這就是“生”的意思。
在圖中,小格內可見一個正在分娩的女人,這是表義“生”。
老死
既有“生”,便自然會有衰老及最終的死亡,這是“老死”支的意思。
在圖中,“老死”支以一個背屍體的老人表達。
十二因緣總說
在這十二支中,“無明”、“愛”及“取”的屬性是煩惱;“行”及“有”屬於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則全屬苦。
如果以四聖諦來解釋的話,“無明”、“行”、“愛”、“取”及“有”屬於苦的來源(集諦),而“識”、“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全屬苦諦. 。
如果以另一種類來說,“無明”、“行”、“識”、“愛”、“取”及“有”屬因,“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屬果。
我們已談完十二支因緣的個別定義,現在衲說一說它們是如何共同運作的。假設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我們由“無明”所驅使,作出了殺生業(“行”),在“識”中留下了這殺生之業因。這三者,在今生臨終時遇上了臨終一念的煩惱(“愛”及“取”),便構成了下一生墮於地獄中受生的因素(“有”)。在死後,我們便在地獄中投生(“生”),而漸次有“名色”、“六入”、“觸”、“受”及“老死”,這便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緣流轉過程。
我們在經歷某一套的十二因緣流轉過程時,同時會因為無明等驅使,作出種種別的業因,發展出極多套尚待完成的因緣流轉。正是這樣,我們便被套在一圈又一圈的生閉環之內,不可逃循出離。
無常死主
整個生死大輪,由一個兇惡的怪獸掌持。這個露出獠牙的兇猛怪獸,便是無常死主(注:或稱“閻摩死主”、“閻摩鬼王”及“閻王”)。包含了六道在內的大輪,由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內的有情眾生,上至天界的生命,至地獄眾生,無一可逃離死主的掌握,也不可避開被死主吞噬的命運。
死主是怎樣掌握眾生的生死呢?只要我們一天不切斷煩惱及造業的迴圈,便不可能脫離生死之輪,永不可逃出死主的魔掌及利齒。
我們固然可以視死主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但如在另一個層面上來講說,死主其實就是我執。只要我們斷除我執,便可以脫離死主的魔掌,脫出六道輪回這個似乎無盡、無止息的悲哀迴圈。
生死之輪主體總說
剛才所說的,已包括了三毒、生死與中陰、六道輪回的景況及十二因緣流轉的運作。從瞭解這個由六道組成的世間及輪回業力運作的原理,我們便可以體悟到世間的本質便是苦,同時也會知道這些苦的來源及其流轉運作的規則。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曾多次開示四聖諦教法。這四個聖諦是苦諦、集諦、滅諦及道諦。苦諦教授世間的本質是苦;集諦教授苦的根本來源是甚麼;滅諦描述諸苦息滅的境界;道諦教導我們由受苦而趨至脫苦境界的道路和方法。
在生死之輪的主體中,包含了苦諦及集諦教法,亦即苦及苦的來源。這二諦與我們有甚麼關係呢?它們對眾生的關係可大了!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自己正在身受其苦,否則就不可能生起欲脫苦出離的心願。這是我們必須明瞭苦諦的原因。然而,單單知道自己身在苦中是沒有用的。要脫離痛苦,我們必須找到引致我們受苦的原因。只有在把苦的源頭切斷時,我們才可能避開痛苦。否則的話,不論我們飛到六道世間的頂上,又或遁入最深的地底,仍然不可避開痛苦,也不可躲開閻摩死主的掌握。這便是我們學習集諦的原因。由研究集諦,我們便會體悟到苦及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亦即我執無明等三毒煩惱及因其驅使而引發的業。
月亮
在圖中,滅諦以一個像月亮的物體代表。其實,這個“月亮”在藏文中叫做Okyi kyilkor,即“光圈”的意思。它代表了諸苦息滅的涅盤自在境界,亦即滅諦。要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必須依賴正確無誤的方法修持,亦即依止道諦教法修持。
佛以手指月及偈文
生死之輪圖,源自佛陀的開示。所以在此圖的上方,有佛陀的形相。在當年畫師欲為佛陀畫像時,由於佛陀身放光明、德相莊嚴及出於畫師的敬心,諸畫師都不敢直望佛陀聖身,也難以把佛身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這些佛身的特徵描畫出來,於是佛陀便把光影投在布上讓畫師依臨摹。
在圖中,佛陀站在生死之輪圖主體以上,表義佛陀早已脫出生死、六道輪回及閻摩死主的控制,得到了無苦的自在境界。祂的手指兩段偈文及一個月亮,是在引導我們依偈文中的教法去做,便能像祂一般,達到了以月亮表義的無苦自在境界。佛陀自己早已透過同樣的道路,達到了自在;所以,祂在教導我們說:“如果你也想得到我所得到的,便依我曾走過的路走吧!”,這便是祂以手指月及偈文的意思。月亮代表了無苦的境界,這稱為“滅諦”。趨向這種結果的道路或方法,稱為“道諦”。這滅諦及道諦,與前面曾說過的苦諦及集諦,便是佛所開示的四聖諦。
在圖的左上方佛指的方向,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段偈文。偈文是內容是:
汝當求出離 於此法律中
于佛教勤修 常為不放逸
降伏生死軍 能竭煩惱海
如象摧草舍 當盡苦邊際
在某些版本的生死之輪圖中,偈文被畫在圖的下方,這是不正確的畫法。
偈文的首兩句,即“汝當求出離,於此法律中”,教導我們要看清六道是苦,生起欲求脫離的心。第三及第四句,即“于佛教勤修,常為不放逸”二句,便是脫離六道苦海的道路及方法。
要脫離六道生死的無始迴圈,我們要把苦從它的根源切斷。苦及輪回的來源是煩惱及業,二者之間以煩惱為最根本的原因。在諸種煩惱中,以貪、嗔、癡為主。這三者之中,又以癡為根源。在各種愚癡無明狀態中,我執為輪回及苦的最關鍵的主因。故此,只要能斷除我執,便能切斷煩惱、業力、生死及輪回的無止運作,從根本上斬斷這種可怕而無奈的流程。哪到底如何能斬斷我執呢?首先我們必須入於佛陀所開示的教法。這不是因為佛陀像某個極 權的暴 君一般,強制性地要我們臣服於祂的命令之下的意思。佛陀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曾是一位凡夫,像我們一般在輪回中轉來轉去。這位凡夫,依某種方法修持,最終脫出了苦的迴圈及六道輪回,同時還為其他欲脫苦的眾生,教授了脫苦的方法。佛陀並不強逼我們要依循祂的教法。祂只是在說:“我也是過來人。我也曾經歷你現在身受的苦。後來我脫了苦。我脫苦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你也想脫苦,只需依同一條路走便行了!”佛陀的教法有許多許多,所以我們在佛學術語中把這些法門形容為“八萬四千”之多。在八萬四千法門中,脫出六道輪回的方法可被歸納為三學,即戒學、定學及慧學。
在清淨地依止以佛所開示的法為首的三寶後,我們便要好好地持戒。戒是佛法及一切善德的“地基”。戒亦指身、語及意的規範。對受了具足戒的僧尼來說,他們必須奉持二百多條乃至三百多條戒律;受過密法傳承的人,要奉持密部的戒;大乘佛子,又要奉持菩薩戒等。對一般人來說,要修戒學,至少要以出離心為動機而奉行十善業,戒除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欲、嗔恚及邪見,以這些準則來規範自己身體、語言及思想上的運作。有關十善業,大家可以參考別的佛學書籍,衲在此就不詳述了。在奉行十善及奉持任何其他戒律時,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以欲出離六道迴圈為動機,這才能算是積集脫苦的因。否則的話,奉持十善只能成為生於三善道之善因,不足以令我們脫出六道,反而只令我們再次投生於六道之中。
在修持定學方面,如果我們不以欲脫六道苦海的心為修持的動機,修禪定只會成為令我們再次受生於六道中的天道之因,不足以令我們脫出生死輪回。修習禪定是為了讓我們能專注于修持慧學而體悟空性,但禪定的成功建基於戒學的基礎上。在今天這個場合,衲沒有足夠 時間 教授禪定修習法,但大家可以在菩提道次第教法中學習這些方法(注:讀者可參考《掌中解脫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及《菩提道次第略論釋》等佛學著作)。
在戒學及定學基礎上,我們便可致力於參想空性,最終證悟無我境界而斷除對自我的執著,從而脫出煩惱、業力及輪回的迴圈。
圖中偈文的後四句的意思,是說透過戒、定、慧三學,便能像一頭巨象一般,一腳便把煩惱、業及苦的“草舍”踩毀,從而把閻摩死主也降伏,脫離六道苦海。
生死之輪圖的法義總說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中部的菩提伽耶(Bodhgaya)菩提樹下示現成道後,到了鹿野苑(Benares)向最初五比丘說法。這是本師釋迦牟尼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在這一次說法中,佛陀便重複三次教授了四聖諦教義。由此可見,四聖諦是佛法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份。
四聖諦可以依因果而判劃為兩對關係 - 苦諦與集諦是一對因果關係;滅諦與道諦是另一對因果關係。苦諦教授世間是苦的現象,集諦則說明苦的來源。所以,集諦是苦諦的因,苦諦是集諦的果。與這一對因果相反的,便是滅諦與道諦。滅諦是指諸苦息滅的自由境界,所以它是苦諦的相反情況。道諦是令眾生達至滅諦境界的方法,所以它是滅諦的因及集諦的相反,而滅諦則是道諦的果。
生死之輪圖的下方,由閻摩死主掌持的整個大輪,包含了苦諦及集諦這對因果關係。圖的上方月亮、偈文及佛陀身相,則表義滅諦及道諦。所以,這幅小小的圖包含了四聖諦教法在內。要想斷除圖下方所表義的這一對因果 — 苦及苦因,便要依循圖上方所表義的另一對因果 — 滅諦及道諦。所以,彌勒祖師在論中教示:“先診病,再尋因,要達致健康,便應依賴藥物的救治。同樣地,眾生應先見苦,後尋其因,再依靠道諦來達致滅苦的境界!”
這幅生死之輪圖,雖然並不是用來作觀想的,但我們應常常禪參其內所表達的教義,參想四諦及十二因緣,勤修三學,以達到脫出生死的境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