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四祖——清涼國師澄觀

分類:華嚴部
2012/09/21 09:38


澄觀,俗姓夏候,字大休。越州山陰 (今浙江紹興) 人。關於他的生卒年有六說:一、《宋高僧傳》卷五說,他卒於元和年間, 春秋七十餘歲;二、《佛祖綱目》說,他卒于開成三年 (838) ,享年一百二十歲;三、《釋氏稽古略》卷三說,始見他於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 ,開成三年 (838) 入寂,世壽一百四十三歲以上;四、《隆興編年通論》卷二十五說,他于開成三年 (838) 三月六日 逝世,春秋一百有二,僧臘八十有三;五、《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十八、二十二和《清涼山志》卷三、《法界五祖略記》,都說他生於開元戊寅,即開元二十六年 (738),卒于開成三年 (838) 三月六日 ,春秋一百有二,僧臘八十有三;六、《華嚴懸談會玄記》一說,他生於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卒于開成已未年春 三月六日 ,即卒于開成四年三月六日,俗壽一百有二,僧臘八十有三。六說紛紜,孰是孰非?筆者認為《華嚴懸談會玄記》卷一所記年號、干支與俗壽、僧臘完全吻合,故從之。因此說,清涼國師澄觀是五臺山的一位德高望重、天縱多能的高僧、老壽星,也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華嚴菩薩和佛學巨匠。


學瞻九流 貫通諸宗


澄觀國師,從小就聰穎過人,俊朗高逸,弗不可以細務拘。《法界五祖略記》說他,目光夜發,晝仍不。七行俱下,日記萬言。解從上智,自天縱之。 《宋高僧傳》也說他,多能之性,性自天然。所學之故,為昨拋舍。鮑靚記井,蔡邑後身。博學強記,過目不忘。他的頭腦猶如現代的電腦一樣,即能儲存大量的資料,又能隨意流出新穎的思想。他九歲上,進入越州天應山寶林寺,在體真禪師的啟蒙下,就能翻閱經、律、論三藏。十四歲上遇恩試《經》得度,正式穿上袈裟,在霈禪師的精心指導下,系統地學習並講述了《般若》、《涅槃》、《蓮華》、《淨名》、《圓覺》等十四部經和《起信》、《寶性》、《瑜伽》、《唯識》、《俱舍》、《中》、《百》、《因明》等九論,較早地研習了佛教經典,為他打下了深厚的佛學理論基礎。唐肅宗至德二年 (757),澄觀國師二十歲,從越州開元寺著名的曇一律師受具足戒,學習南山行事止作,並講《律》藏。同年,又禮常照禪師受菩薩戒,成為一名大乘佛教的菩薩僧。自此之後,他便遍禮名山,四出參學。在唐代佛教這個多姿多彩的百花園中,他像一隻翱翔的蜜蜂一樣,到處採集花粉,充實自已,準備釀出更多更甜的蜂蜜。肅宗乾元年間 (758—759),他至閏州 (今江蘇鎮江市) 棲霞寺,從醴律師學習相部律。不久,又返回越州開元寺,再從曇一僧統學習《南山律》。前面說的南山行事止作,即是南山律,因道宣曾在陝西終南山研習四分律,故名。相部律,是因法礪律師曾居相州研習戒律而得名。它們是律宗中的道宣派和法礪派。澄觀國師三番兩次地研習律宗諸派的理論,這對形成他的高尚人格和其華嚴宗風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後,他到金陵 (今南京市) 玄璧法師那裏學習並弘傳關河三論。三論,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關河,就是羅什及其弟子弘揚三論的陝西關中。這三論是佛教三論宗的立宗經典。所以,《宋高僧傳》中說:三論之盛于江表,觀之力也。 傾之,他又去參謁閏州牛頭山莊嚴寺的慧忠禪師和余杭徑山的道 () 欽大覺禪師,深究牛頭禪法。旋又至東都洛陽同德寺參禮荷澤神會的高足無名禪師,研習荷澤宗的禪法。從此,他掌握了南宗禪法的真髓。接著,馬不停蹄地又去複見慧雲禪師,了達北宗禪理。至此,他將南北禪法融會貫通,受用終身。禪律是佛教各個宗派的修持實踐,實踐是理論的基礎。澄觀國師在築好實踐的基礎上,便轉入了進一步的理論研究。


唐代宗大曆元年 (766) 之後,他即詣智者大師曾在過的建康 (今南京市) 瓦官寺,傳授《大乘起信論》和《涅槃經》。接著又至法藏大師處學習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涅 經》講人人本具佛性,《起信論》講佛性本覺。澄觀國師不厭其煩地研習這兩部經典,無疑對印度佛教的中國化進程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隨後,澄觀國師到錢塘 (今浙江杭州) 天竺寺聽盛闡《華嚴》的法詵大師傳授並溫習《大華嚴經》。法詵大師是慧苑的弟子,慧苑是華嚴三祖賢首法藏的弟子。法詵曾作《刊定記纂釋》二十一卷,批評慧苑的《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于此, 澄觀國師深得其奧,故法詵大師對他說:法界宗乘,全在汝矣!”(《法界宗五祖略記》)無疑,這對澄觀國師在批判慧苑思想,繼承賢首法藏的華嚴思想上,起了撥亂反正的巨大影響。接著,澄觀國師便抱著瞻禮賢首法藏舊居的崇敬心情去了終南山,認真地研究了賢首大師的《還源記》,得出了明以照幽,法以達迷。然交映千門,融冶萬有,廣大悉備,盡法界之術,唯《大華嚴》”(同上) 的結論。這就為他今後的研究工作確定了方向。大曆七年 (772) ,他又至浙江剡溪,從成都慧量法師再次研習三論。這就為他以後破邪顯正的華嚴理論奠定了良好基礎。大曆十年 (775) ,澄觀國師到達蘇州,從天臺九祖湛然 (711——782) 學習天臺《止觀》、《法華》、《維摩》等經疏,掌握了理論思維頗高的天臺宗趣。這對他以後批判地吸收天臺宗的思想起了顯著的作用。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的統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興盛繁榮。儒佛道三教鼎足發展,佛教諸宗爭奇鬥豔,大大促進了人們的理論思維。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澄觀國師,欲要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除了依憑自己的天資之外,還得旁求秘藏,壺奧必臻,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於是,他就不辭辛勞地遍禮名山,廣泛深入地參謁碩德名僧,認真細緻地研究律宗、三論宗、禪宗、天臺宗和華嚴宗等佛教宗派的教義和修持。三十年的艱辛努力,終於使他熟練地掌握了佛教哲學的理論,棲心於真如佛境。但他那旺盛的求知欲又驅使他擴大知識領域,進一步攀登理論思維的高峰。所以,他曾自謂曰:五地聖人,身證真如,棲心佛境,于後得智中起世俗念,學世間技藝。況吾學地,能忘是心?”(《宋高僧傳》卷第五《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傳》)於是,他又翻習經、傳、子、史、小學、《蒼》、《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圍》、五明、秘咒、儀軌,至於篇頌筆語書縱,一皆博覽”(同上) ,遂使他成了一位學貫中西、通達儒釋、禪教兼通、融合諸宗、博學多能的名僧。


膺服華嚴 駐錫五台


自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 (421) ,佛馱跋陀羅於揚州道場寺譯出六十卷《華嚴經》之後,就傳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到魏齊時候五臺山已成了中國北方研習《華嚴經》的重鎮。唐朝則天大足元年 (701) , 藍穀沙門慧祥撰的《古清涼傳》就說, 五臺山為文殊道場, 出於金口,傳之寶藏的事情。這對於僧人來說,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大曆三年(768) 到大曆六年 (771) 期間,代宗詔澄觀國師參予不空三藏于長安大興善寺的譯場。此間的大曆五年 (770) 七至十月,不空三藏在五臺山驗收金閣寺的興建工程,並為代宗修功德。當年返回譯場的不空三藏,一定將五臺山文殊道場的佛教盛況傳達給了澄觀國師。前面說過,澄觀國師本來就對載此山名的《華嚴經》傾心膺服;況且作為七佛之師佛母的文殊菩薩又具有破邪顯正的般若大智,這對於天生上智的澄觀國師來說,也不能不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所以,當他辭謝代宗及出譯場之後,即刻開闡《華嚴》。當他每次講到《菩薩住處品》時,不得不審文殊隨事,觀照五頂”(《法界宗五祖略記》)。因此,在唐代學佛者多宗旨於五台的學潮下,即於大曆十一年 (776) 至五臺山,住在大華嚴寺的般若院。澄觀國師在此參觀寺院、禮拜聖像、巡禮靈跡。尋入峨眉山,瞻禮普賢菩薩。


後仍返回五臺山,仍舊住在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朝夕鑽研《大華嚴經》。時寺主賢林和合寺僧人恭請澄觀國師講《華嚴》和《法華》諸經,並演諸論,前後長達五載。澄觀國師常對眾僧歎曰:《華嚴》舊疏,文繁義約。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二聖合為毗盧遮那,萬行兼通,即《大華嚴》之義也。吾既遊普賢之境界,泊妙吉祥之鄉原,不疏毗盧,有辜二聖矣。”(《宋高僧傳》卷五《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傳》)於是,他就旦暮策懷,思維造疏,且自華嚴寺遷住般若院。澄觀國師還對僧眾曰:餘來聖地,曠劫希逢,欲屏交遊,澄心造疏,可能為餘建閣一座,於上造疏可乎?”(《廣清涼傳》卷下) 寺主賢林答應疏主,募工起手,不日而就。時有無著禪師,躬自書梁,王體羲跡,十分可觀。功畢之後,疏主於上起立制疏道場。從興元元年正月開始,至貞元三年十二月絕筆”(《宋高僧傳》卷五《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傳》)。歷時四年,寫成《經疏》二十軸,即今流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該《疏》繼承了賢首宗旨,經前開十門玄談,釋文以四分分科,是一部注疏《大華嚴經》的七處九會之文。《疏》成之後,即於貞元四年 (788) ,受並州節度使馬遂和代州都督馬朝光之請,講其《新疏》,每每座列千僧,聆聽講解奧旨,真是盛況空前也。後又為僧睿等百餘講者, 造《隨疏演義鈔》四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貞元七年(791) ,河東節度使李自良恭請澄觀疏主至太原崇福寺講解《新疏》。唐德宗聞其風聲,遂遣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問佛法大意。但澄觀疏主苦辭,德宗終於敕允。尋入蒲州 (今蒲縣) 中條山棲岩寺 (今屬永濟市) ,弘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奧旨。據《法界宗五祖略記》載:貞元十二年 (796) ,宣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詵,備禮迎師入京,詔同賓三藏般若翻譯烏荼國所進《華嚴》後分梵夾。 師承睿旨,於四月帝誕節前進京為止,澄觀國師在五臺山斷斷續續地住了二十一年。澄觀國師在其《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卷四十五之三《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中說:始本暫遊,日復一日,傾馳聖境,一十五年,作疏至斯,正當十載。 其間,他前後遊台40 餘次, 講解《經》、《論》五載,撰寫《新疏》和《隨疏演義鈔》十年,二項合計整整一十五年。澄觀國師對五臺山最大的貢獻是,他根據五臺山氣候清涼兼地有五頂之特點,在其《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諸菩薩住處品》中曰:


  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于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同時,澄觀國師還以密典的思想,將文殊菩薩的五髻、五智等,比附於五臺山的五座台頂,這樣便把五臺山和《華嚴經》中的清涼山及《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中的五頂山聯為一體,遂把五臺山確定成了文殊菩薩的道場。於是,五臺山就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而譽滿全球了。這不能不說是澄觀國師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生曆九朝 七帝門師


前面說過澄觀國師是一位德高望重、博學多能的高僧、老壽星。他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738) ,卒于唐文宗開成四年 (839) ,享年一百零二歲。其生經歷了唐代的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和文宗等九個朝代。這九代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尊崇佛教、護持佛教、利用佛教為其統治服務。而他們對於五臺山的佛教,則是尤當建寺度僧,切宜祗畏”(《清涼山志》卷五)。這是因為,在軍事上,五臺山是一處重要的戰略要地;在宗教上,五臺山是一個文殊信仰中心。所以,歷代封建王朝都把它看作一個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鎮國道場。而五臺山又是一個地靈人傑、高僧輩出的寶地。澄觀國師就是唐代五臺山佛教中的一位皎皎者。他深深懂得不依國主,法事不立的個中三昧,因此,當他早在恩師法欽國一禪師薦他于代宗之後的大曆三年 (768) 時,代宗皇帝就詔他入宮,與密宗大師不空三藏于長安大興善寺譯經,任命他為潤文大德。一天,代宗皇帝問他佛經大旨,他答得井然有序,津津有味,使帝言下頓悟,遂受到代宗皇帝的尊重,事以師禮,賞賜彌厚。大曆六年 (771),譯經完畢,進上所譯經論,共計七十七部一百二十卷。是年,澄觀國師34 歲,即當上了皇帝的老師。從此,他的聲望日增,開了他與唐代七帝結緣的先河。


唐德宗貞元十一年 (795) 十一月,南天竺烏荼國師子王向大唐帝國貢上他手書的《華嚴》後分梵夾,並齎奇香禦節往禮五臺山。其書曰:南天竺烏荼國……師子王,稽首和南于大支那國五頂山中曼殊室利摩訶菩提薩足下,伏願我此流通聖教,開化支那,功德因緣,唯聖證知。 於是,德宗想起五臺山上的父皇之師澄觀法師,即于貞元十二年 (796) 敕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詵,敬香於五臺山銅瓦殿,並備禮迎接澄觀國師入京,與罽(賓三藏般若翻譯此經。至貞元十四年 (798) 二月二十四日 譯畢,計四十卷,進上。這就是現在流傳的四十卷《華嚴經》。同年四月德宗生日那天,帝詔澄觀法師至麟德殿開示新譯《華嚴經》的宗旨,師升高座,向帝與群臣曰:


  我皇禦宇,德合乾坤。光宇萬方,重譯來貢。東風入律,西天輸越海之誠。南印禦書,北闕獻朝宗之敬。特回明詔,再譯真詮。光闡大猷,增輝新理。澄觀顧多天幸,欽屬盛明。奉詔譯場,承旨幽贊。躍兢惕,三複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昧。塵培華嶽,無增萬仞之高。極虛空之可度,體無邊涯,大也。竭滄溟而可飲,法門無盡,方也。碎塵刹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離覺所覺,明萬行之幽邃,佛也。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圓茲行德,飾彼十身,嚴也。貫攝玄微,以成真光之彩,經也。總斯七字,為一部之宏綱,則無盡法門,思過半矣。將契本性,非行莫階,故演普賢行海。行起解絕,智證圓明矣。(《清涼山志》卷三)德宗聽了澄觀國師對《大經》的題解,非常高興,隨口贊曰:妙哉言乎!微而且顯。 遂賜紫衲方袍教授和尚之號。同年五月,德宗皇帝又遣中使霍仙鳴詔澄觀國師入宮,令造四十卷《華嚴經疏》。師即奉旨撰《疏》十卷、 《行願品經別行疏》一卷。


貞元十五年 (799) ,德宗詔受澄觀鎮國大師之號,進天下大僧錄,統領全國寺院、僧籍及僧官補授等事宜,權傾一時。同年四月。德宗生日那天,帝又令有司備儀輦迎接教授和尚入到內殿,闡揚《大華嚴經》宗旨。師升座曰:


  大哉真界,萬法資始。包空有而絕相,入言象而無跡。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滅得之而真常,緣起得之而交映。我佛得之,妙踐真覺,廓淨塵習。寂廖于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融身刹以相含,流聲光而遐燭。我皇得之,靈鑒虛極,保合太和。聖文掩于百王,淳風扇于萬國。敷玄化以覺夢,垂天真以性情。是知不有太虛,曷展無涯之照。不有真界,豈淨等空之心。華嚴教者,即窮斯旨趣,盡其源流。故恢廓宏遠,包納沖邃,不可得而思議矣。指其源也,情塵有經,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徹而兩忘,性相融通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故得圓至功於頃刻,見佛境于塵毛。諸佛心內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一毫之善,空界盡而無窮。語其定也,冥一如于無心,即萬動而常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羅法身,影落心水。圓音非叩而長演,果海離念而心傳。萬行忘照而齊修,漸頓無礙而雙入。雖四心被廣,八難頓起。而一極唱高,二乘絕聽。當其器也,百城詢友,一道棲神。明正為南,方盡南矣。益我為友,人皆友焉。遇三毒而三德圓,入一塵而一心淨。千化不變其慮,萬境順通於道。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劫。得其門也,等諸佛在於一朝。諦觀一塵,法界在掌。理深智遠,識昧辭單。塵黷聖聽,退座而已。 (同上)


當此之時,德宗也聽得凝神入定,朗然大覺,顧謂群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扇真風於第一義天,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乃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 ”(同上) 於是,中外台輔重臣都以八戒之禮事之。清涼國師聲望倍增,名揚四海。


永貞元年 (805),李誦即位,是為順宗。早在他為太子時,就曾遣書致問心要于五臺山清涼國師,國師答曰: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深能廣。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終無始,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離。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迷掩芘於空門。若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則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不取不舍,無對無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棄影撈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妄照,則萬慮都捐;若任用寂知,則眾行爰起。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亡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以,悟寂無窮,真知無知。以知妄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亡之中道。(《隆興編年通論》第二十卷)


闡明了體悟至道的方法和道理。當即此時,順宗還請澄觀法師撰《了義》一卷,並《食肉得罪因緣經》一卷。當他登極之後,仍然事之以國師之禮,且詔師于興唐寺,為他造普光殿、華嚴閣, 塑華藏刹、圖法界會,形象地說明《華嚴經》的宗旨。


永貞元年 (805) 八月,李純即位,史稱憲宗。憲宗于澄觀國師仍然事之以師禮。元和五年 (810) ,憲宗詔清涼國師入宮談法。帝問:《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師曰: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無礙融通,故名法界。 (《清涼山志》卷三)


憲宗聽了清涼國師對法界一詞的解釋,廓然有得,遂敕有司鑄金印,遷國師統冠天下緇徒,賜號僧統清涼國師,主教門事,成了全國佛教的最高長官。


穆宗、敬宗在位時間不長,但都崇敬清涼國師,仍然事之以國師之禮,且都封他為大照國師


太和五年 (831) 的一天,喜食蛤蜊的文宗皇帝的禦饌中,有一隻擘不開的蛤蜊,忽然變成了一位菩薩形像。文宗大驚,即詔太一山的惟政禪師入內問之。師曰:物無虛應,此殆陛下信心耳。《經》雲:應以菩薩形得度者,即現菩薩形而為說法。 帝曰:菩薩形今見矣,未聞其說法, 何也?師對曰:陛下見此以為常耶非常耶?信耶弗信耶?帝曰:非常之瑞,朕焉不信。 師曰:陛下聞其說法矣,何謂未聞?帝大悅,遂詔天下寺院都立觀音像。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二) 事後,文宗皇帝受心戒于清涼國師,且仍事之以國師之禮,並向國師表示誓不食蛤。開成二年 (837) ,文宗皇帝為清涼國師舉行了百歲大壽大典,並賜予國師衣物食味,且加封其為大統國師。開成四年 (839) 三月六日 ,清涼國師圓寂。文宗皇帝以祖聖崇仰,特中止上朝三天,朝廷重臣還穿喪服二十一天。三七那天,即承文宗聖旨奉師全身塔於終南山石室,敕諡仍號清涼國師,賜塔額曰:妙覺。又詔相國裴休撰碑,還敕圖畫國師真儀,奉安于大興唐寺供養。文宗還作禦制像贊曰:


朕觀法界,曠闃無垠。應緣成事,允用虛根。清涼國師,體像啟門。奄有法界,我祖聿尊。教融海嶽,恩廓乾坤。首相二疏,拔擢幽昏。閒氣斯來,拱承佛日。四海光凝,九州慶溢。敞金仙門,奪古賢席。大手名曹,橫經請益。乃師巨休,保餘遐曆。爰抒顓毫,式揚茂實。真空網盡,機就而駕。白月虛秋,清風適夏。妙有不遷,緣息而化。邈爾禹儀,煥乎精舍。 (《清涼山志》卷三)


清涼國師生曆九朝,為七帝門師,是中國歷史上擔任帝師最長最多的一位高僧,也是對中國佛學乃至傳統文化貢獻頗大的一位哲學巨匠。他的出名,大大提高了五臺山的聲望,五臺山也為有這樣一位巨人而驕傲和榮幸。


著作宏富 風範永存


史稱澄觀國師過目不忘,日記萬言,博學多能,才供二筆。體壯魁梧,百歲有二。勤奮著述,手不輟筆。因此,他有著作四百餘卷,堪稱著作宏富,天下稀有。現根據關於他的諸多傳錄,集錄如下:


一、《華嚴經疏》二十卷。二、《隨疏演義鈔》四十卷。三、《隨文手鏡》一百卷。四、《華嚴綱要》三卷。五、《三聖圓融觀》一卷。六、《大經了義備要》三卷。七、《了義》一卷。八、《華嚴》、《圓覺》、《四分》、《中觀》等經論關脈三十餘部。九、《七處九會》、《華藏世界圖相》、《心鏡說文》等共十卷。十、《心要》一卷。十一、《食肉得罪因緣》、《法華》、《楞伽》等《別行小鈔疏》三十卷。十二、《法界玄鑒》一卷。十三、《鏡燈說文》一卷。十四、《正要》一卷。十五、四十《華嚴疏》十卷。十六、《行願品別疏》一卷。十七、《五蘊觀》一卷。十八、《華嚴受菩薩心戒》一卷。十九、《略策》一卷。二十、《觀經疏》一卷。二十一、《十二因緣觀》一卷。二十二、《華藏刹海變相贊》。二十三、《四分律搜玄錄序》。二十四、《證道頌》。二十五、《真妄偈》。二十六、《七聖降誕節對禦講經談論論文》兼《一家詩箋表彰》等八十餘卷。二十七、《十願》。二十八、《遺囑》等,總計四百餘卷。下將上文未講到緣由的有關書目簡介於下:


一、《十願》,是澄觀國師從常照禪師受菩薩戒時的誓言,見於門人清沔所作的澄觀國師的《行狀》之中。二、四十《華嚴疏》十卷,是澄觀國師在貞元十四年 (798) 五月於終南山草堂寺編成的注釋書。三、《了義》一卷、《心要》一卷和《食肉得罪因緣》等,是澄觀國師居五臺山時為順宗皇帝在春宮時所作。四、《華藏世界圖相》,是永貞元年 (805) 時,澄觀國師在新創的興唐寺舉行華藏刹法會時所作。五、《華嚴綱要》,是為齊抗、鄭余慶、高郢等所講《華嚴經》的提綱。六、《法界玄鑒》一卷,或雲《法界觀玄鑒》十卷,是元和二年 (807) 為南康王韋皋等所著。七、《策略》,也稱為《四十二策問》。八、《遺囑》,是澄觀國師于開成四年 (839) 三月六日 臨終前向海岸等門徒所說的遺教。至於他的思想及其特色,將另行文論述。現將其高尚品格略述於下。


前面說過,澄觀國師不僅受過具足戒和菩薩戒,也講過相部律和南山律,而且在從曇一大師受菩薩戒時,還發過十大誓願:


一、體不損沙門之表。


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經。


四、性不染情愛之境。


五、足不履尼寺之塵。


六、脅不觸居士之榻。


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八、舌不味過午之肴。


九、手不釋圓明之珠。


十、宿不離衣缽之側。(《法界五祖略記》 )


這十大誓願,對他的四肢、五官乃至心性,都作了嚴格的限制。如此做了,不僅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國家公民,而且也是一個遵守戒律的模範僧人。澄觀國師做得如何呢?他說到做到,身體力行,如《宋高僧傳》說他:逮盡形期,恒依願而修行也。 原始要終,一生做得很好,就是到了彌留之際,也沒有一時一念離開他的誓言。《法界五祖略記》說,他到臨終時召其高足、三教首座寶印大師海岸等囑曰:


  吾聞偶運無功,先聖悼歎。複質無行,古人恥之。無昭穆動靜,無綸緒往復,匆穿鑿異端,勿順非辨偽,勿迷陷邪心,勿固牢鬥爭。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真界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對境無心, 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


他告訴弟子們,偶然之治,非子之功;複質無行,非高尚人。他諄諄囑咐弟子們,時勢不顯,事非不明,就不要參加宗派鬥爭。否則,穿鑿順非,就會迷陷邪心,流於異端;若要固牢鬥爭,就會遭到困獸猶鬥的下場。他還十分傷感地說,諸法無常,我不能永久庇護你們。我死了之後,你們要以不動的真心去體悟真理,要以嚴格的戒律去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行,要以中道的思維方法去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可謂關懷備至、叮嚀至囑、慈母心腸的肺腑之言呀!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王勃在《釋迦成道記》中說:無小而不大,無邊而不中。 沒有平川就顯不出高山,沒有假惡醜就顯不出真善美來。不妨,我們就來看看同是唐代的著名高僧不空三藏的遺言吧!在《代宗朝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三藏和尚表制集》卷第三《三藏和尚遺書》中說:吾銀、道具、五股金剛杵、三股獨股鈴,並留於開府監使李大夫,吾銀羯縻、金剛杵四個並輪留與道場所有幡華,楨像諸功德等。氈、席、耨、銅器、瓷器、蠡杯,一切並舍入文殊閣下道場有金 八十七兩 、銀二百二十兩半,並將施入五臺山金閣、玉華兩寺”……這一《遺書》極似封建社會裏的財主臨終時將遺產分給子孫一樣,哪有一點離塵脫俗的味道呢?哪有一點佛家那不蓄私物、捨棄榮華富貴的情操呢?這怎能和上述澄觀國師那一篇充滿真摯感情、寄予殷切期望、對境無心、逢緣不動、情操高潔、品格高尚的《遺書》相比呢?這怎能又和顯通寺明代那從來一衲之外無長物,恒隨侍者無一人;如所建立,皆秉明一心;而金錢施利,曾無染指;隨立隨去,略無介懷;所成大刹十餘處,無一弟子為居守;住則隨緣,一毫不私;去則若忘,寸絲不掛;飄然若浮雲之聚散、孤鶴之往來”(《憨山大師夢游全集》卷三十《敕建五臺山大護國聖光永明寺妙峰登禪師傳》)的妙峰祖師相比呢?


總之,澄觀國師是一位勤奮好學、著作五車、思想深邃、品質瑩潔的高僧、佛學家、佛教界的楷模、世俗界的人天師表。他有弟子千人,為人師者三十有八,海岸、寂光為首,東京僧睿、圭峰宗密獨得其奧。他們四人稱為澄觀門下四哲,其宗密又是他的法統繼承人。


另外,《宋高僧傳》還說,澄觀國師在世俗間,特別是在朝廷官吏中,也有不少崇奉者。其中,相國齊抗、太常韋渠牟,結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鄭、李吉甫、權德輿、李逢吉、中書舍人錢徽、兵部侍郎歸登、襄陽節度使嚴綬、越州觀察使孟簡、洪州韋丹等等,咸慕高風,或從戒訓。澄觀國師一生尊榮高貴,死後也風範永存,萬古常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