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分段貫釋序
金剛經凡六譯,而世之讀頌者,每奉秦譯,蓋喜其文之簡淨易讀也。以故文人注釋,多至數十家,類皆釋文而疏於述義,般若宗旨遠矣!夫般若者,心華妙諦,無實無虛,密密深深,千聖不識,豈一家之私言可盡其奧哉。
金剛經經三十二分者,梁昭明太子之所作也,苦心分判,以利後學,弘法之功,有足多者。惜西天後來之各家論注,如彌勒八十章偈,無著天親二論,古人有未及見者,加以經義深邃,世尊不待空生啟請,先已應機啟發。有為因地修持而言者,有為果地決定而說者,前後文同而義異,學者于無住降心離相成佛諸法,反茫然無下手處矣。然以如是難讀之經,人尚手執一篇,百讀不厭者,則我震旦人獨具之般若因緣也,豈偶然哉。
吾 師王驤陸 居士主講于印心精舍已五年矣,以梁注三十二分有未盡焉,乃參無著大士意,重判之為二十分,附以小分,名曰分段貫釋。上述其分段之義,下注以貫釋之理,使讀者了然于全經之旨:何者為經中主要綱領?何者為初修人降心法要?又何者為初地證道發大身時之意境?以及最後為已證得者,如何決定?分分開示,段段詳釋,尤恐學人之不易醒目也。複冠之以總說,附之以簡表,更提經內文句以啟其參,末附釋字一門以便初學,而補他書之所不及,是總說焉,分義焉,注釋焉,參句焉,列表焉,以及釋字焉,綜為六門。是一經而反復六次講解矣,後再接解心經,亦分段釋義,計分為七分,兩經匯釋,文約義深,都為八萬餘言,所以嘉惠後學者至矣。
師於分段之次,嘗思有以回向昭明太子者。丁醜春脫稿時,忽有浙江湖州屬烏鎮張氏講經之請,烏鎮為梁太子注經之地,有太子與沈尚書讀書遺址,師即於其處說法,各鎮來會者數百人,成立佛會,烏鎮之有法會自此始。又即 張雲伯 夫人慧光居士之力。然則梁太子未竟之志,得師為之圓成,因緣之巧,又非偶然也。戊寅秋,盂蘭勝會時,天津印心精舍第二次道場開始,謀所以薦度十方死國難者, 巢 君章甫寬甫恭甫奉其先人九余居士遺命,囑印此經,各方紛紛贊助,銓以先大夫怡亭公與先慈 蔣太 夫人百齡冥壽,幸附于功德之末,爰發心印行千冊,並留底版,冀垂永久。又師在烏鎮紹興等地所開示法要,有《學佛最初決定》一書,為初學正因地者,文極重要,謹再版附於後。
嗚呼!佛法衰微久矣。五百年必有王者興,自民國十七年,大愚師祖開山而後,佛道重光,各宗融會,使驤陸師之分化而弘揚,則小子等終不識般若為何事,成佛為何義,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此豈區區一人之私幸哉!雖然,經自經,師自師,生死事大,惟在自決,先師有言:從門入者,不是家珍,須自己胸中流出,方有少分相應。願世之讀是經者,以筏為喻,不取法相,仍從自覺下手,庶不負先覺之慈悲也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