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宗觀心法要

2012/11/13 10:04



  前言
  有幸參加由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杭州市佛教協會、杭州市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研究會、杭州佛學院聯合舉辦首屆吳越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學術研討會。本人感到非常榮幸。
  據歷史記載:唐末五代時期,國家四分五裂,藩鎮各據一方,戰禍連年,民不聊生。而據守今浙江全省、江蘇蘇州以南、福建一部分的吳越國,卻是一派繁榮太平景象。從他的創建者錢鎦到三世祖忠懿王錢弘俶執政期間,均奉行發展農桑、保境安民的國策,因而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吳越國王還宣導人民信奉佛教,靈隱寺石塔、梵天寺經幢、六和塔、雷峰塔、保塔、閘口白塔、臨安功臣塔,都是吳越國所建。 天臺宗典籍因會昌法難後而大量失散,幸而有天臺宗十五祖義寂大師(919 —987 )。他因國師德韶的推薦,為吳越王錢弘俶釋天臺教義。錢氏特為大師在天臺山建螺溪道場。並採納大師的建議派使者往高麗國請天臺宗典籍。其後高麗遣諦觀法師送台教來浙江,由於天臺宗典據大備,呈中興之象。後經四明知禮大師山家山外之諍,大唱天臺圓宗,終於使天臺宗教義發揚光大。
  今天為了更好地研究、弘揚在歷史上曾經是非常輝煌的吳越佛教文化,特別在吳越時期,天臺宗教典重新請回國內後,使天臺宗的教觀都具備了必要的條件,一些台宗高僧隱居天臺山大演教義,修習止觀。因此本人準備寫《天臺宗觀心法要》,使教觀雙備。正文分四部分,. 觀心大意,. 觀心宗旨,. 觀心方法,. 諸宗觀心。
  一.觀心大意
  天臺宗提倡教觀雙運,正如藕益大師在《教觀綱宗》說:“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因此觀心法門成了天臺宗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1.觀心消文
  天臺宗解釋經文通常用四意消文,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開始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退。皆用四意消文。一因緣釋(指四悉檀因緣釋):世界因緣釋、為人因緣釋、對治因緣釋、第一義因緣釋。二約教釋(指約四教釋):藏教釋、通教釋、別教釋、圓教釋。三本跡釋(指約本地不可思議釋、和跡門示現而釋)四觀心釋(指前面三種都屬教,後一種依教而起觀照),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金光明文句》、《維摩詰經文疏》等著作中遍用觀心消釋文意。還有《法華玄義》、《金光明經玄義》等其他玄義都有觀心解義,從而使天臺宗教典教觀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這也成了天臺宗的一大特色。
  2.觀心境界
  天臺宗對於境界解釋也歷來非常重視,如《法華玄義·境妙》列舉了七種境:一.十如境、二.十二因緣境、三.四諦境、四.二諦境、五.三諦境、六.一諦境、七.無諦境。並說明諸經論已有無量境界之多,智者大師略舉其要,能統攝一切境界,如《法華經》說: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這是指境妙。
  又《摩訶止觀》中開止觀境界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此十境通能覆障。用止觀以上十種境界,破一切障礙,而親證三德秘密之藏。這在觀境上各有偏重。但其目的都是一樣。都是為了破惑證理。既然境界分明智能照理也能明澈。智能也無所惑也。
  3.四教觀心
  天臺宗教網是包羅萬象的,以四教來統攝所有教法。四教各自皆有教、理、智、斷、行、位、因、果。《法華玄義》說:今以四教意釋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為初門。然析智淺弱。三人之中聲聞最劣。以劣人標淺法。故名下智。意思是說藏教有三乘人(聲聞、緣覺、菩薩),都是用析空觀的方法來觀察三界以內的十二因緣之事,作為修行的初門。但析空智淺弱,稱之為下智。
  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內十二因緣理。體法雖深望藏為巧。望別未巧。三人之中緣覺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接著說明通教人用的是體空觀智,觀察三界內的十二因緣之理。比藏教智慧要巧妙的多了,所以稱為中智。
  別教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次第菩薩比佛。猶未是上。比于通藏則是上法。故以上智當名也。別教的菩薩和佛智能能知三界外的十二因緣事相,所以勝於通教人的智慧,稱為上智。
  圓教佛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勝故。以佛當名故。言上上智觀也。以四教釋四觀。圓教的佛菩薩智能能觀察三界外的十二因緣理。又勝於別教人的智慧,稱為上上智。
  四教觀心則有四種智慧、四種理、四種修行方法。則淺深次第分明。
  4.觀心次第
  天臺宗教理非常講究次第性,因此無論教理體系如何龐大也是有條不紊的。如《釋禪波羅密》中釋諸禪次第義。行人從初持戒清淨。厭患欲界。繫念修習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獲得初禪乃至四禪。是名內色界定。次為大功德緣外眾生受樂歡喜。次第獲得四無量心。是名外色界定。此八種禪定。雖緣內外境入定有殊。而皆屬色界攝。行者于第四禪中厭患色如牢獄。滅前內外二種色。一心緣空得度色難。獲得四空處定。是名無色界定。此十二門禪皆是有漏法。以上說明三界內的有漏禪定,先是持戒清淨,再修數息觀入欲戒定、未到地定。再從初禪到四禪,再獲四無量心,再滅色入四空定。
  次此應明亦有漏亦無漏禪。行者既得根本禪已。為欲除此禪中見著。次還從欲界修六妙門。所以者何。此六門中。數隨止是入定方便。觀還淨是慧方便。定愛慧策。愛故說有漏。策故說無漏。此六法多是欲界未到地四禪中具足。亦有至上無色地者。次此應明十六特勝。橫則對四念處。豎則從欲界乃至非想。但地地中立觀破析故能生無漏。次應說通明觀前十六特勝總觀故麁。今通明別觀故細。此禪亦從欲界至非想。乃至入滅定。此三種禪亦名淨禪。五種禪中猶是根本攝。接著修亦有漏亦無漏禪,主要是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三種觀。
  接著是無漏禪次第。即有二意不同。一者行行次第。二者慧行次第。行行次第。所謂觀煉熏修。初明觀禪次第。有六種禪。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乃至修六神通。都是觀禪攝。二.煉禪即九次第定。三.熏禪者即是師子奮迅三昧..修禪即是超越三昧。二.無漏慧行次第,聲聞所行無漏慧行。辟支佛無漏慧行。菩薩從假入空通觀。
  再接著是菩薩不共禪有九種大禪。一.自性禪、二.一切義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惱禪、八.此世他世樂禪、九.清淨淨禪。菩薩依是禪故。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
  以上是禪定的次第修習,也是觀心漸次深入實相境之階梯。佛道雖然長遠猶可希期。
  二.觀心宗旨
  觀心的法門很多,然究其宗旨唯以一心為宗一念三千為宗而已。而能融通一切大小乘經論。
  1.一心為宗
  天臺宗認為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但眾生法太廣佛法太高。於初學為難。自觀己心則為易。《涅盤經》雲:一切眾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謂佛性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上能兼下即攝得眾生法也。
  《普賢觀經》雲: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又心純是法。《淨名經》雲: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行中求。《華嚴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
  《般若經》雲:一心具足萬行。《華嚴經》雲: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能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宗鏡錄》說: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各經論中廣明一心為宗。一心之旨通大小乘、法相、華嚴、禪、密等諸宗。
  2.一念三千為宗
  一念三千是天臺智者大師說己心中所行的法門,目的在於教人觀照當下一念之心,不論此心落于何種法界,都須就此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三千即空了因佛性;三千即假緣因佛性;三千即中正因佛性。
  《宗鏡錄》雲:“既言一念,一多相即,一心能具。能了妄念無一異相,達此無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於一多相即。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
  《大智度論》雲:諸佛及大菩薩。智能無量無邊。常處禪定。於世間涅盤。無所分別。諸法實相。其實不異。但智有優劣。行般若波羅蜜者。畢竟清淨。無所罣礙。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國土。大地諸山微塵。故知真心。有此大力。眾生妄隔而不覺知。
  天臺宗的一念三千在《摩訶止觀》中最初正式提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
  又《華嚴經·出現品》雲:“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此大經卷。雖複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能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于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華嚴經》中說明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圓人即從現前一念修觀三千不思議境,即能成佛道,轉法輪,廣度一切眾生矣。
  三.觀心方法
  天臺宗觀心方法也非常詳盡,現在只能略舉一二而已。
  1.觀心前方便
  天臺宗修行非常注重善巧方便,因此修行絕對不是那種很死板方法。《法華經·方便品》雲: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力,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又如《法華經》雲: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又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在《釋禪波羅密》把外方便分為五種。第一具五緣。第二訶五欲。第三棄五蓋。第四調五法。第五行五法。此五五凡有二十五法。並是未得禪時。初修心方便之相。第一具五緣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閒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得善知識。此是修禪五緣也。第二訶五欲,一訶色欲、二訶聲欲、三訶香欲、四訶味欲、五訶觸欲。第三棄五蓋者。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第四調五法者。一者調節飲食、二者調節眠睡、三者調身、四者調氣息、五者調心。第五行五法者。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巧慧、五一心。以上二十五種方便是修觀心法門的前奏。因此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和《摩訶止觀》中都涉及到二十五方便。《摩訶止觀》說: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二十五方便主要作用是約事為觀,調粗入細,撿散令靜。為正修而作準備。
  2.觀心治病
  修道本來就很難,有時又碰到生病的麻煩。因此智者大師非常慈悲幾乎講修止觀必定要講治病法門。如《釋禪波羅密》、《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摩訶止觀》等地方都講到病障。觀心修道的人,或許本來四大就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或者有時不能善調適身心息三事。而造成種種病發,概括起來有三種病(一.四大增損病。二.五臟生病。三.五根中病。)先說明四大病,地大增故。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水大增故。痰癊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利等。百一患生。火大增故。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爽大小行不通利等。百一患生。風大增故。虛懸戰掉疼痛轉筋嘔吐嗽氣急。等百一患生。四大不調則有四百四病發。二.五臟病,從心臟生患者。多身體寒熱口燥等。心主口故。從肺生患者。多身體脹滿四支煩疼悶鼻塞等。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喜愁憂不樂,悲思瞋恚,頭痛眼痛等。肝主眼故。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游風通身癢悶疼痛飲食失味。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脹耳滿。腎主耳故。五臟生患眾多。三次略明五根中患相。身患者。身體卒痛百節酸疼瘡癢等。舌患者。瘡強急飲食失味等。鼻患者。鼻塞甕及流濃涕等。耳患者。耳滿疼聾及或時嘈嘈然作聲等。眼患者。眼懸視及闇疼痛等。以上略說四大五臟五根病患之相。
  觀心對治的方法有五種(一氣息治病、二假想治病、三呪術治病、四用心主境治病、五觀析治病。)一.氣息治病又分成二種(六種息、十二種息。)六種氣指(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十二種息指(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燋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二.明假想治病者。《雜阿含·治禪病秘法》七十二法中廣說。但今人神根既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三.呪術治病者。萬法悉有對治。以相厭禳。善知其法術用之。無不即愈。呪法出諸修多羅及禪經中。四.用心主境治病者。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心王亦爾。隨有病生之處。住心其中。經久不散。病即除滅。五.觀析治病者。用正智能檢受病。既不可得。四大之患。即自消滅。
  3.觀心驗魔
  凡修習禪定的人必須要善於辨別正定境界,或是魔境界。如果發諸禪三昧時,心不能識別。或見到魔定。以為是善根發現的好境界,心生取著,就有得病發狂的危險。假如是善根的好境界,以為是魔定,心中疑惑不定,又將失去善利益。因此智者大師在止觀法門中必談魔事及對治法。《涅盤經》中說有八魔。《華嚴經》中說有十魔。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密》、《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把魔事分成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入界魔。三者死魔。四者欲界天子魔。這四種魔就包括了一切魔。一煩惱魔者。即是三毒九十八使取有流扼縛蓋纏惱結等。皆能破壞修道之事。二陰界入魔。為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切名色系縛眾生。陰覆行者清淨善根功德智能。不得增長故名為魔。所謂欲界陰入。乃至色無色界陰入亦如是。行者若是心不明了受著。都稱為魔。三死魔者。一切生死業報。輪轉不息。皆名為魔。修行人欲發心修道。便得病命終。或為他害不得修道,廢棄了聖道的修習。至於後世,又因緣變化,忘失本心,所以都屬於魔事之擾。又修行人正修道時,因為怕死不活,便愛著其身,而不修道,亦是死魔所攝。四天子魔者。即是波旬,此魔是佛法怨仇,常恐行人出離其界故。令諸鬼神眷屬。作種的種惱亂。破壞行者善根。是為他化自在天子魔。另外鬼神魔有三種。一者精媚。二者埠惕鬼。三者魔羅。以上種種都魔境界。
  佛以功德智能而度脫眾生,入涅盤為事。魔卻常常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如果能安心修道,則道高而魔盛。今以破四魔事,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陰界入魔,得菩薩道得法性身故。破死魔。得不動三昧。破欲界他化自在天子魔,得一切法中自在無住故。
  4.觀心懺悔
  天臺宗觀心法門中,對於懺悔行法,祖師們一向非常重視。因為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而無始劫來的業障、煩惱障、報障等所障,非要懺悔法門除障不可。智者大師根據《法華經》、《觀經》及其它大乘經典,制定六根懺悔法,著有《法華三昧懺儀》一卷。又根據《大方等陀羅尼經》所說,制定了《方等三昧行法》一卷。又根據《金光明經》而制《金光明懺法》。還有遵式大師一生勤修懺法,獲殊勝感應。在幹興元年(1032,于天竺寺修《金光明懺》,御賜慈雲大師的尊號。大師著作很多,其中《金光明護國儀》、《請觀音懺儀》、《熾盛光懺儀》、《小彌陀懺儀》、《法華三昧懺儀》、《往生淨土懺願儀》、《金光明三昧儀》、《請觀音消伏毒害三昧儀》等著作。皆是懺悔法門。
  懺悔方法主要有三種(一作法懺悔,此扶戒律,以明懺悔。二觀相懺悔,此扶定法,以明懺悔。三觀無生懺悔,此扶慧法,以明懺悔。)這是三種懺悔法。
  另外懺悔法又有十種和五種,十法指: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髮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洗浣清淨著淨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消滅為止。五悔法指:一懺悔,破大惡業罪。二勸請,破謗法罪。三隨喜,破嫉妬罪。四回向,破諸有罪。五發願,順空無相願。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5.觀心食法
  天臺智者大師著有《觀心食法》,是教修行人如何在吃飯時用功觀心的方法。既敷座坐已。聽維那進止鳴磬。後斂手供養一體三寶。遍十方施作佛事。次出生飯稱施六道。即表六波羅蜜。然後受此食。指吃飯前先上供三寶,下施六道。夫食者眾生之外命。若不入觀。即潤生死。若能知入觀。分別生死有邊無邊。不問分衛與清眾淨食。皆須作觀。觀之者自恐此身自舊食。皆是無明煩惱。潤益生死。今之所食皆是般若。想於舊食從毛孔次第而出。食既出已。心路即開。食今新食照諸闇滅成於般若。吃飯時不知觀心則生死流轉,會觀心則成般若食。接著智者大師說此食即是不思議法界,三諦圓融之食。應作空假中三觀。即成般若、法身、解脫三德。食中含受一切法。食若是有。一切法皆有。這是假觀。食若是無一切法皆無。這是空觀。今食不可思議故尚不見是有。雲何當有趣尚不見是無。雲何當有非趣。若觀食不見趣非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禪悅之食。而能通達趣非趣法。即雙照二諦。得二諦三昧法喜禪悅之食。是名食等。這是中觀非空非有而雙照空有,即是中道三昧真法喜禪悅之食。以此食故。成般若食。能養法身。法身得立。即得解脫。是為三德。即成三德涅盤之食。這是天臺宗一心三觀的食法。不能不說法門殊勝。
  6.觀心誦經法
  天臺智者大師著有《觀心誦經法》,教導修行人如何作到一心三觀誦經法。夫欲念經滅罪。第一先須盥漱整威儀。別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觀所坐之座高廣嚴好。次觀座下皆有天龍八部四眾圍繞聽法。次須運心作觀。觀我能為法師傳佛正教。為四眾說想所出聲。非但此一席眾。乃至十方皆得聽受。名為假觀。首先具足威儀作假觀想。次觀能說之人所念之經。何者是經為經卷。是為紙墨。是為標軸。是誦者為當心念是口念。是為齦齶和合而出。為有我身為無我身。誰是念者。觀此四眾。為是實有。為後想生。四眾非有。推尋畢竟無有我。能念者是名空觀。次能誦之人空所誦之經也空,故作空觀。雖無所念之經。而有經卷紙墨文字。雖無能念之人。而有我身為四眾宣念。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不出心口。從始至終必無差謬。名不可思議。此為中觀。能作此解能作此觀。名為三觀。接下來誦經具足六度於一念得不前不後三觀宛然雖無施者而有法施。雖無受者四眾宛然。雖無法座登座宣說。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為法施檀波羅蜜。專心執持無諸遮礙。名為持戒。”“忍耐惡覺名聞財利皆不能惱。名之為忍。一心不息從始至終無有慚愧。名為精進。專念此經無有愛味。名之為禪。分別無謬序正流通無不諦了。字句分明。名為般若。是名六波羅蜜具足。接著說明修行本具三因性德。於無始心名為正因種子。若有心觀名為了因。高座四眾說授因緣名為因緣。三因具足。若觀未明但是性德。最後說明念經人若肯觀心誦經必證第一義空平等大慧的修德。研之不已觀心相應。名托聖胎以胎業成就名為修德。中間四十二位亦名性修。至於極果名為種智。伊字三點不縱不橫。名大涅盤。名到彼岸。名第一義空平等大慧。是名念經正觀。
  四.諸宗觀心
  1.小乘觀法︰四諦觀、十二緣起觀。
  阿毗達磨之諸論師們以五取蘊為苦諦,有漏因為集諦,擇滅為滅諦,學、無學法為道諦。據俱舍論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八記載,先觀苦諦,依次觀集諦、滅諦、道諦。於四善根位觀四諦,每一諦各有四種行相,合計則為十六行相,稱為四諦十六行相。
  十二緣起觀是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論。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緣。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2.唯識宗︰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是慈恩宗的觀行法門。五重是︰(1)遣虛存實識,(2)舍濫留純識,(3)攝末歸本識,(4)隱劣顯勝識,(5)遣相證性識。這五重裏面所說的識,是唯識觀的簡稱。以上五重觀法中,前四重就依他識相觀察唯識理,後一重就圓成實性觀察唯識理。如此,空有、心境、體用、王所、事理五種,從粗到細,輾轉相推,到第五重,實證唯識妙理,於是進入理智冥合的境界。
  3.三論宗︰八不中道觀。
  龍樹之《中論》有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之偈,《中觀論疏》說:“以八不依次破闡提、聲聞、外道、獨覺與初發心菩薩之執。八不中道觀為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與我國三論宗重要理論之一。
  4.華嚴宗︰一真法界觀。四法界觀。
  華嚴宗三祖法藏依《華嚴經》旨歸而作四法界觀門。華嚴宗以一真法界總賅萬有,欲入此無盡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有四種次第:()事法界觀,觀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理法界觀,觀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理事無礙法界觀,觀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無礙,平等即差別,差別即平等。()事事無礙法界觀,觀一切分齊之事法,其相不壞,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互涉無礙。
  5.淨土宗: 十六觀門
  《無量壽經》中十六種觀法;又作十六觀法、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十六觀門。這是淨土宗最著名的觀想法門。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即:()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華座觀,又作華座想。()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觀世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十三)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十四)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
  6.密宗︰阿字觀。八葉蓮華觀。月輪觀。
  密教菩提心觀的要旨,在於觀阿字、蓮華、月輪。阿字即菩提心種子,為所觀之本尊,表示行者本有之菩提心;蓮華及月輪為其三昧耶形。蓋菩提心乃六大法性,具理智不二之特質,故於蓮月上觀阿字,此中,蓮華表胎藏理法身,月輪表金剛界智法身,阿字表理智冥合、不二一體之大日法身。
  7.律宗:南山三觀
  唐初終南山道宣開創四分律宗中所立的三種觀法︰(1)性空觀,(2)相空觀,(3)唯識觀。這三種觀法,是基於南山宗把釋迦如來一代的教法區分作化制二教,其中化教又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識圓教三種,這三種化教的觀法,即分為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後人稱此為南山三觀。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能修行成道,若論要旨唯一心為宗,眾經論處處說修行必是依心而建立。《楞伽經》雲:“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寶生論偈雲:“微笑降伏大魔軍,明智覺了除眾欲。於此大乘能善住,深識愛原唯自心。以上簡單介紹各宗觀心法門的概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