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記--4
3、念師長恩發菩提心
[雲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
怎麼憶念師長的種種恩德呢?就是時時不能忘記師長教育我的種種恩德。要想到:雖然父母生育了我的色身,但是沒有世間師長的教化,那我根本不知道禮義;同樣的,沒有出世間師長的教化,那我也根本不會明白佛法。這裏說到“不知禮義”,也就是說不知道禮節,不知道義氣,就和禽獸一樣,不明白佛法,(就是說皈依三寶、相信三世因果,這些就根本沒有辦法通達。),同樣的,不知道出離心、不知道菩提心等等,而且沒有戒定慧,和世間人有何差別呢?世間人他追求世間八法,你也追求世間八法,並沒有高尚之處。
[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
現在我們粗粗地知道禮義,略略地明白佛法,並且袈裟披在身上,自己的相續當中有戒體,這是誰賜給我們的呢?這個深重恩德來自于師長。
(確確實實師長的恩德也是很大的、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需要盡心盡力報達這個恩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報達出世間師長的恩德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講呢?一切的佛經續部論典當中從來沒有宣說過不依止出世間的師長而成佛的例子,我們也沒有看到過一個人依靠自己不必要親近出世間的師長而成就五道十地的種種功德。所以,某一個人修行成功,他相續當中得到五道十地的種種功德,這個來自於出世間的師長,也就是說親近善知識而真實成就的。假使如果沒有親近出世間的師長,沒有依靠他,那麼我們解脫和一切佛果都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就像無依無靠的盲人迷失在廣闊的荒野上一樣。所以說,我們得到的不論是學道的還是無學道的五道十地的種種功德,都是依靠出世間的師長而成就的。所以,他的恩德是非常非常大的。)
(通過這些方面,我們自己也要再三地思維出世間師長的種種的恩德。因為出間世的師長,他是具有一切德相的怙主,超凡入聖的一種身份,他就是具有一切德相的上師,所以猶如大船一樣,能救渡眾生脫離輪回的大海。確實出世間的師長恩德是很大的,讓我們脫離生老病死的苦海,就是依靠他而成就的。出世間的師長猶如商主一樣,能無誤地開示解脫道和佛果的聖道,他給我們開導解脫道、開導菩提的真正的道路。出世間的師長猶如甘露雨一樣,能息滅我們的業惑熾燃的烈火。我們每一個修行弟子相續當中息滅貪嗔癡以及種種的罪業,全都是靠上師、全都是靠出世間的師長而能成就的。同樣,出世間的師長猶如日月一樣,能遣除重重的無明黑暗,顯出正法的光明。沒有善知識大慈大悲攝受我們,沒有善知識開示,沒有在善知識面前聞思修佛法,那麼我們對佛法一竅不通,我們相續當中根本沒有辦法出現正法的光明。同樣的,出世間的師長猶如大地一樣,能容忍弟子憂心惱生以及一切的種種的邪行,並且廣泛容納一切的見行。所以我們做錯了還有個懺悔的對境,也是由出世間師長才能成辦的。或者就是說,我們種種的邪行、種種的入歧途的,全部依靠出世間的師長才能徹底斷除。所以,他的恩德非常大。出世間的師長猶如如意樹一樣,是利樂今生和來世一切功德的來源。同樣的,出師間師長猶如妙瓶一樣,成為不可思議善成一切因緣的保護。出世間的師長猶如如意寶一樣,是隨心所欲、弘法利生等種種的事業大海的源泉。出世間的師長確確實實具有大慈大悲,就像慈母一樣,對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沒有親疏,沒有愛憎,有大平等慈愛的一種心,對一切眾生沒有任何偏袒,對無邊無際的有情生起廣大的大悲心。尤其是對無依無怙的眾生,更是迫切悲憫。所以,他的加持力對我們相續得到息滅貪嗔癡、增長戒定慧的功德有直接的幫助。所以說,他的恩德非常非常大。)
(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沒有出世間的師長的話,不論是在家的居士、還是出家的僧人,一切三乘的菩提道的功德沒有辦法成辦的。甚至現在我們相續當中,確實相信因果或者皈依三寶,得皈依戒,得出家和在家的種種的戒,種種的修行的功德全都是來自於出世間的師長而成辦的,所以恩德是不可思議的。)
[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如果只求自己一個人解脫,那就只能利益到自己。如果發大乘的菩提心,普願利益一切眾生,那世間和出世間師長都能得到利益。所以我們為了報答師長的恩德,一定要發菩提心。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三種因緣。
4、念施主恩發菩提心
[雲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
怎麼憶念施主恩呢?就是想到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資具,並不是由自己勞動得來的。早、中二時的粥、飯,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生病醫療、吃穿的費用,樣樣出自眾生的心力,拿來供我使用。
[彼則竭力躬耕,尚難糊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
(“躬”是親自的意思。“糊口”是吃粥,比喻生活困難,勉強維持。“猶”是還的意思。“稱心”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最努力地耕作還難以養家糊口,生活如此艱辛困難,還肯縮減自己的受用來供養我。我則什麼也沒做,只是安然坐著接受飲食,還不稱心地挑三揀四。
[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寧知愛惜?]
(“不已”,就是不停、不休息的意思。“安服”,就是不需要操心,很安然地穿這個衣服。)
她紡紗織布,一年辛苦到頭還度日艱辛。我卻安心地穿衣服,衣服多有剩餘,我哪知道愛惜施主的心血?
《朱子治家格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唯艱。”(一碗粥一碗飯都要想到來之不易,裏面有多少辛勤的汗水;半條絲半根線常想到勞作的辛苦,不能浪費。人應該知恩報恩,怎麼能隨便把眾生的心血不當一回事呢?)有一首唐詩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在烈日下耕作,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禾苗下的泥土裏,農民辛勤勞作才種出糧食來,有誰知道盤中的飯粒沾滿了農民的汗水。)(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想一下,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等等日常生活所用的,全都來自施主們花心血吃苦而得來的。)
[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悠遊卒歲。]
(“蓽門蓬戶”,就是用柴用茅草做門,說明住的是很簡陋的茅草屋。“擾攘”,就是紛亂。“廣宇”,就是很廣大的屋子。“閒庭”,就是很安閒、寬敞的庭院。“悠遊”,就是悠然自得的樣子。“卒歲”,就是從年初到年終,一年到頭的意思。)
他住的是破舊的茅草屋,一輩子在緊張、不安的環境裏居住。我住的是寬廣房屋,庭院閒靜寬敞,一年到頭悠然自得,事事不用操心。
今天,一家幾口經濟緊張,買不起好房子,只能住在狹小的房子裏,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還肯從自己牙縫裏擠出錢來,供養師父。
[以彼勞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
捫心自問:以他的辛勞供我安逸享受,心裏安嗎?將他的利養養我的身體,道理上順嗎?
[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如果不是發菩提心悲智雙運、福慧二嚴(以福德和智慧莊嚴自己的相續),來讓施主沾上恩惠,讓眾生得利益,那業債難逃,連享受一粒米、一寸絲都要加倍償還,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我們出家修行,生活所需都是由施主提供的。我們要常常想到施主的恩德,只有發菩提心勤修菩薩道,才對得起施主,否則信施難消,惡報難逃。窺基大師《出家箴》說:“不蠶衣,不田食,織女耕夫汙血力,為成道業施將來,道業未成爭消得。”(沒養蠶而有衣穿,沒種田而有飯吃。這是織女、農夫的血汗,為了助你成就道業才送來供養你的,道業不成就,怎麼消受呢?)
用世間的比喻來講,比如貧窮的家庭,父母省吃儉用湊錢供孩子上大學,孩子不努力讀書,吃喝玩樂,還嫌父母給的錢少,這在道理上說得通嗎?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錢來供自己讀書,心會不安,會刻苦讀書,報答父母恩德。同樣,施主供養我們修行,我們要讓施主得到真正的利益,才算報答施主的恩德,這樣就非發菩提心不可。
5、念眾生恩發菩提心
眾生的範圍極為廣泛,包括十方世界裏,六道種種生類、形態,四生九有、八難三途,都要平等念恩。
[雲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
(“報效”,報是報答,效是效力。)
怎麼念眾生恩呢?要思維:我和眾生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互相做過父、母,互相有恩德。雖然現在經過轉世心識昏迷了,彼此不認識,但是以道理推究怎麼能不報效呢?
這裏的推理,是指我們不只是有這一生,從無始以來已經轉生過無數次。每一次轉生,都不是自己獨立長成的,必定是由父母的生養才得到長大。所以,在無始以來的無量生當中,我們和眾生互相作為父母,眾生都真實對自己有大恩德。現在經過轉世,因為住胎、出胎的苦受太強烈,讓自己忘記了前世,彼此見面也互不相識。所以,除了轉世而不認識之外,眾生實際上對我們有恩德,既然有恩德,怎麼能不報答呢?
[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
(“披毛戴角”,這是指旁生當中的飛禽走獸,旁生身上長毛,頭上戴著角,叫披毛戴角。“蠕動”指沒有脊椎的爬蟲,“蜎飛”是指飛蟲。)
現在披毛戴角的,怎麼知道以前不是它的孩子呢?現在蠕動蜎飛的,怎麼知道不是我的父親呢?有什麼理由說這不是親人呢?
我們沒有宿命通,前世的事完全不記得了,但“不記得”並不等於不存在。比如,我們無量劫中轉世過無數次,雖然我們記不起,但還是存在。
[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
用人間的比喻來說明。每每見到從小離開了父母,長大了連父母的容貌都忘記了,何況前世的親緣,現在根本記不起姓張還是姓王。
這是我們應該慚愧的地方,自己作為無明凡夫,障蔽了了知宿命的智慧,把生生世世生養自己的父母忘得一乾二淨,怎麼能以無明為理由而不作報恩呢?(這是沒有道理的,應當盡心盡力報達眾生的恩德。)
有一首古詩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小時候離家出門在外,到年老時返回故里,鄉音並沒有改變,兩鬢卻已經斑白,兒童見了不認識,天真地笑問“你從哪里來?”輪回就像這樣,轉世換了身體的形像,原先的至親好友變成根本不認識的陌生人。(眾生確實很可憐,現在再不能拖了,必須依如法的方式來報達眾生的恩德。)
[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
這些前世父母輾轉變成各種各樣的眾生相,其實都是自己前世父母的演變,但我們卻“舉目是親不識親”。
現在,他們正在地獄的烈火裏焚燒慘叫,在餓鬼界中輾轉呻吟,這樣的苦痛有誰知道呢?他們的饑餓向誰訴說呢?雖然我們沒有見到、聽到,但他們一定在急切地求救。既然他們真正是自己有恩的父母,自己是他們的孩子,怎麼能在他們無依無靠的時候置之不理只顧自己解脫呢?(這是非常不合理的。雖然按理來講,確實眾生對自己有很大恩德,必須要報。報恩,要徹底放下自己,為利有情發菩提心。真正發了菩提心,才能報達他們的恩德。)
《弟子說》說:“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沉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舍,自脫無愧何過此?”(生生世世的父母親人此時正趣入生死苦海當中,就像被濤天的洪水淹沒了一樣。以轉世不認識為理由而捨棄父母有情,只顧自己解脫,哪里有比這更沒有慚愧的人呢?)如果捨棄有恩的母親,對下等人都不合理,何況是修大乘法的人。這樣思維之後,要承擔起報恩的重擔。
《弟子書》說:“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舍?”(在我們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任何能力,是喝了誰以慈愛給予我們的乳汁,才得以在人間存活。曾經憑著母愛千辛萬苦把我們養育成人的前世母親,即使最下等的人,也不願意捨棄。)“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舍?”(我們漂泊中陰無依無靠的時候,是得到誰的腹部而能安住呢?在我們剛剛落地的時候,是誰慈悲、小心地把我們抱在懷裏?現在,這些母親煩惱、痛苦、無依無靠,即使最下等的眾生,誰願意捨棄母親,只顧自己解脫呢?)
總而言之,就像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裏講的比喻,自己的母親失去了正念,心識狂亂、兩眼失明,沒有人引導,正一顛一跛地走向險惡的懸崖。在這時候,自己的孩子不去救,又能指望誰來救呢?
這裏,心識狂亂是指這些前世母親的內心被煩惱擾亂,自己無法控制而成了狂亂。雙目失明是指她們沒有慧眼,見不到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安樂之道。無人引導是指沒有真實善知識的引導。一顛一跛是指每個刹那都造作惡業。走向懸崖就是總的走向生死懸崖,特別走向三惡趣的懸崖。這時候,母親只有指望孩子來幫她,作為孩子義不容辭應該想方設法解救母親的苦難。這樣思維之後,就要發心把老母有情救出生死,來報答恩德。
[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
不是佛經不能夠指陳這些事實,不是佛陀不能夠說出這些言語。那些邪見人並沒有現見往昔宿命的智慧,他們怎麼會知道呢?
佛陀現量照見眾生無始以來互為親人,在《梵網經》、《悲華經》、《地藏經》、《阿含經》、《大日經》、《心地觀經》等等的經典中,明確揭示了眾生互為親人的事實。我們看了佛經才知道,一切眾生都是父母親人,都對自己有大恩德,需要感恩圖報。
比如,佛在《梵網經》當中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佛在《心地觀經》當中也說:“善男子,眾生恩者,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所謂眾生恩,是指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在五道裏輪轉,在百千劫的轉世歷程當中,多生多世互相作為父母,由互為父母的緣故,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過去生生世世中具有大恩德,和今世父母的恩德同等、沒有差異。)
“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以是因緣,諸眾生類于一切時亦有大恩,實為難報,如是之事,名眾生恩。”(按這樣看,過去有恩德還沒有回報,或者因為業力生起不順心的事,以執著的緣故,親人變成了怨家。這是以無明障覆了了知宿命的智慧,不了知前世做過自己的父母,需要報恩,互相饒益。以因果來衡量,不饒益叫做不孝。所以,種種眾生任何時候都對自己有大恩德,實在難以報答,這樣的事實,叫做眾生恩。)
[是故菩薩觀于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意思就是說,以上以理抉擇一切的眾生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親人,所以必須要報達這個恩德。)因此,大乘菩薩把螞蟻螻蟲都看成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菩薩心裏常常考慮我要怎樣對這些父母作饒益,念念不忘報答他們的恩德。由憶念眾生的恩德而發起利益安樂有情的菩提心,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五種因緣。
(這個問題我們講個高僧大德的傳記就會知道。)比如,阿底峽尊者聽到眾生的聲音,就想這是母親的聲音,當狗在哀叫時,就想到是母親在哀叫。
又比如上師如意寶,一生當中極為慈愛眾生。每一次,上師見到有人打餓狗等旁生時,上師就會流眼淚說:“這些眾生無始以來做過我們的母親,以惡業力轉成旁生,已經這樣悲慘可憐,你們還忍心打它們,不如打我吧!”
在大恩上師身邊有一隻黑山羊,從小就跟在上師身邊,形影不離,晚上也一直睡在上師的枕頭旁邊。上師對它非常慈悲,經常給它傳授顯密法要,連密法當中最深的《四心滴》、《七寶藏》,也給它念了完整的傳承。後來老山羊去世之後轉生到香巴拉刹土,再後來生到東方現喜刹土。
像這些大菩薩是真正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前世的父母,常常對眾生作饒益。再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也就是具有大乘成佛的佛性,平等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知道這一點之後,就會對一切眾生生起恭敬心,像佛那樣恭敬。這就是把眾生看成未來諸佛。
上師如意寶在《懷業時語》當中說:“三界眾生皆為父母親,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成苦眾生商主我心語。”(三界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應當以大慈大悲平等地愛護,不要執著這是我的親友,那是怨敵,要成為一切苦難眾生的商主,把他們都引導到涅槃彼岸。)
“常思利益,念報其恩”,實際上是心裏存著一顆大慈大悲心,對那些缺乏安樂的有情,心裏想:怎麼能讓他得安樂呢?但願讓他得到安樂;我應該想方設法讓他遇到安樂。對那些束縛在苦苦、壞苦、行苦當中不得解脫的有情,心裏想:怎麼能讓他脫離這種苦呢?但願他早日脫離苦惱;我應該想方設法讓他脫離痛苦。像這樣叫做“常思利益”。
(總而言之,這裏所講的“常思利益”,按大恩上師的金剛句的教言來講,就是一顆大慈大悲心。大慈怎麼修呢?就是要知道對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修大慈悲心。所以,修大慈心的對境就是三界的一切眾生,並且對他們應當平等地修,也就是說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修大慈心。修大慈心,我們打個比方來講,比如孩子小的時候被父母哺育,兒子反過來卻對父母反抗。在這個時候,父母不顧自己的一切見行,只是想方設法讓兒子生活得快樂、幸福、舒適,會有這樣的一種心態來對待。同樣,我們應當精勤尋求,讓那些眾生今生和來世安樂,善妙的各種方便。一切眾生都希望自己快樂、幸福,唯一追求的便是自己的幸福、快樂,誰也不希望痛苦、哀傷,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安樂之因——修持清淨的十種善法,而行十不善行。因此,所求和所行背道而馳。我們就需要想,這些希求安樂反而受痛苦的所有眾生能得到各自所求的快樂、幸福該多好啊!反復地對一切眾生沒有差別觀察有恩德報恩的心、利益的心必須要心裏生起,而且我們的身口意都不離開一種慈心引發的行為,也就是說,身口意都是對眾生讓他們遠離痛苦、具足安樂的一種方便。口中之言也好,手中之事也好,或者起心動念都不損害其他的眾生,唯一真誠慈愛他們,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安樂,確確實實就是母親對孩子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慈愛心來對待,讓他們得到真實的安樂和幸福。就那顆心一樣的,對一切天下六道的眾生有一種真正平等周遍的慈心就叫做真實的慈心,也可以說就是一種常時利益的修法,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對一切眾生平等需要修大悲心。我們需要知道,大悲心的對境也是天下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平等地要幫助他們,要利益他們。而且,自己的心有一種悲心引發,讓他們遠離痛苦、救撥他們的心態。所以我們就知道,緣夢裏痛苦逼迫的眾生,希望他們遠離生死的一切痛苦,這樣一種救撥的自性就是大悲的體性。這個大悲的體性我們需要思維眾生的種種痛苦,或者是造種種的惡業,觀察後才知道他們非常可憐。畢竟他們都是做過自己的父母,是對自己有恩德的人。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心裏會生起報恩心、利他心,而且以大悲心利益他們、饒益他們。所以說,對眾生修大悲心,也是非常重要,也是屬於這裏常時利益的一種修法。需要知道,這個修法就像要接近被殺的罪犯或者屠夫面前馬上要被殺掉的旁生一樣,需要想,我自己也好,或者我自己今生的父母親也好,或者其他的六道的眾生,都是凡夫眾生、業力深重的眾生、被無明煩惱束縛的眾生,他們現在要麼在善趣當中行持殺盜淫妄等等種種的罪業,要麼在三惡趣當中感受苦苦等等的果報。所以,想很多方面問題再來培養自己的大悲心。在生生世世當中做過自己的父母親,現在自己又是成了佛教徒,又是修大乘法,又遇到修菩提心的法門。在這個時候,想到自己的一切的善根、一切的安樂全部貢獻給一切的六道眾生,讓他們時日遠離六道生死的苦海,一直唯利他的一顆悲心引發再做利益,這也是成了一種“常時利益”的修法。)但是單單心裏想還不夠,還要發起增上意樂,就是法界一切父母有情都缺乏安樂、被種種苦難折磨,怎樣才能讓他們離苦得樂,我應該挺身而出、承擔起這個責任,實際來做到給眾生成辦利樂。再進一步,為了真正實現圓滿的利他,發心要成就具有無上智悲力的佛果,這就是通過念眾生恩而引發菩提心。
當然,這裏的報恩還應該知道,只是給予父母有情輪回的安樂,並不足夠。因為三有的安樂都是欺誑、沒有實義的,而且在享受的時候增長貪欲等煩惱,造成長夜漂流生死。所以所謂的饒益報恩,從究竟來說,應該把父母有情都安置在解脫和大涅槃的安樂當中。《中觀心論》說:“若有于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如果對其他眾生慈悲、恭敬、報恩饒益,想報答諸母有情的恩德,除了把他們安立在涅槃當中之外,再沒有合理的方式了。)(所以需要知道,報達真正的恩德,從究竟上來說,就是發菩提心,利益他們,讓他們徹底了脫生死苦海到彼岸,也就是說獲得究竟的佛果才能徹底報恩,會成就功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