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記--1

分類:華嚴宗
2012/11/11 09:59


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師,在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1686年,他誕生在江蘇常熟的一個書香之家。


大師從小他不吃葷腥,少年時代就有出離紅塵的志向。父親很早死亡,母親十分賢明,知道他宿有善根,就叫他出家修道。


七歲時,他禮清涼庵的容選為師。他聰慧過人,讀過的經典,都能過目不忘。十五歲剃度,他也精通世間典籍,擅長寫詩和書法,但是片刻沒有忘記過生死大事。


有一天,他在普仁寺見到一個出家人僕在地上死去,猛然覺悟人世無常,修持也比以前更加精進。他持戒精嚴,不離衣缽,日中一食,常常終夜不臥,終身都沒有懈怠過。


二十四歲時,聽聞教法,依渠成法師聽講《法華玄義》,又跟紹曇法師學習唯識和《楞嚴》。晝夜精進研讀方等經典,經過三年,對於性宗和相宗都完全通達透徹。


二十八歲時,在崇福寺親近靈鷲和尚,參念佛是誰的話頭,功夫綿密。只不過四個月的時間,就恍然契悟說:“我的夢已經醒了。”從那以後,辯才無礙、善說法要。靈鷲和尚想傳衣缽給他,但是大師無意接受。


後來他在真寂寺閉關,白天閱覽三藏,夜晚專心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三年閉關圓滿之後,大眾恭請他開講《法華經》。他升座開演,口若懸河,就像泉湧一樣。從此他教化眾生的事業越來越興盛。


又過了幾年,他到寧波阿育王寺瞻禮佛舍利。在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合很多的出家和在家四眾,廣修供養,而且他自己在舍利塔前燃指供養,發四十八大願,感得佛舍利放光。大師作《勸發菩提心文》,激勵四眾弟子共同發菩提心,這篇文章極其生動感人、字字血淚,念誦的人很多都感動得流下眼淚。(所以這個《勸發菩提心文》非常有加持,而且在不可思議的大德相續當中已經完全清淨圓滿菩提心的修法,通過菩提心攝持下,為很多有緣者專門造了這個《勸發菩提心文》,當時以及後代人得到很多修行上的幫助。)


大師受請住持各大寺院,每到一處就使寺院清規整肅,模範一新。每天講《法華經》、《首楞嚴經》等等,前來聽經求教的人雲集一處。


後來,大師退隱到杭州仙林寺,不出門精進修持淨土。再後來受弟子祈請,住持鳳山梵天講寺。大師排除外緣,純提淨土(也就是專修淨土),和大眾結長期念佛會,嚴格制定規矩,晝夜六時互相策勵。人們都說他是永明大師再來。他先後十多年住持古刹禪院,度了很多人。


雍正 十一年臘月初八 ,大師告訴弟子說:“明年四月間我要走了。”從此以後他開始閉關,每天晝夜持念十萬聲佛號。


到了第二年四月十二號,大師對大眾說:“我又見到了西方三聖降臨,是不是我要去淨土了?”說完寫了一首偈,上面說:“身在花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身在蓮花之中,阿彌陀佛現前,佛光照在紫金蓮上,我的心隨著佛往生,在無去無來中宛然而現。)寫完之後又說:“十四號我決定往生。你們集合大眾念佛。”


十三號,省庵大師不再進飲食,閉目端坐。到了五更,又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結跏趺坐。快到中午時,遠近的弟子都集聚到大師的身邊,哭著頂禮請求:“願大師住世救度眾生。”


大師睜開眼睛說了一句話:“我去了就來,生死事大,各自清淨心念佛。”就這樣口裏念著佛號安詳地圓寂了。世壽四十九歲。



全文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一、序分


分二:(一)懇勸聽察 (二)教理勸發


(一)懇勸聽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這是省庵大師的謙虛之辭。“不肖”就是不像,比如父親有學問、有道德,兒子不像父親就叫“不肖”。“不肖”是說自己不賢,根本不像諸佛菩薩高僧大德那樣,“愚下”是說自己沒有智慧,“凡夫”是說自己不是聖人,“實賢”是大師的法名。


“泣血”是要把血哭出來。“顙”是額頭,“稽顙”就是我把兩個膝蓋靠在地上,兩手也按地,額頭磕在地上,來給大家頂禮。這是表示以至誠懇切的心勸請大眾發菩提心。


“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就是我哀痛地告訴現在在場的眼前大眾,以及這個時代具有清淨信心的善男信女等。


“惟願慈悲,少加聽察”:我唯一希望大家慈悲我,抽出一點時間來聽聽我說的話,同時也作一點思維。(“聽”字後面為什麼加一個“察”字呢?因為單是聽不觀察,只能產生聞慧,不能引起思維,也就不會重視菩提心,把菩提心作為大乘最核心的心要來時時頂戴奉行,所以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法華經》裏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對一切眾生都恭恭敬敬地磕頭,口中說:“我不敢輕慢你,你們皆當作佛。”這時候省庵大師的心情,就好像常不輕菩薩一樣,以一片赤誠感動人心,讓有緣者的大乘善根蘇醒。


“泣血”,是大悲心的反應。得不到名位、財富,失去輪回中的圓滿,並不值得哭泣。該悲泣的是有情本來具足大乘佛性如來藏,卻從無始一直輪回到現在,受盡了辛苦還不願回頭發無上的菩提心,這樣下去還要千生萬劫漂泊生死。看到輪回苦海無涯無底,省庵大師不忍眾生沉淪,感同身受,才泣血哀勸。


“稽顙”是頂禮諸佛,省庵大師向眾生頂禮,因為眾生本來有佛性,只是暫時迷亂,不知道發心。大師行常不輕菩薩行,願意盡未來際勸導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恢復佛性。他不只勸請當時的淨信男女,而且勸請未來的一切眾生,一直要勸到所有的眾生覺醒為止。


(二)教理勸發


問:為什麼要依聖教和正理來勸發呢?


答:因為像發菩提心和成佛、度眾生的關係、不發菩提心會造成何種結果、菩提心有何種作用等等,都牽涉到極深奧的緣起,只有依靠佛的聖教和真實的道理,才會生起認識。


問:如何勸發呢?


答:首先標明發菩提心是大乘入門,其次由正反面的理由證明其成立,最後得出結論:欲學如來乘,必發菩提心,不可緩慢。


以下就按“立論”“理論”“結論”分段講解。



1、立論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我曾經聽到經論上說:進入大乘道的最重要門徑,就是發菩提心。要想修行,最緊急的事就是在心裏建立大願。


確實諸佛菩薩在經論當中都是這樣說的。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唯一的補處彌勒菩薩在《寶性論》當中說:“信解大乘為種子。”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當中講,發心的當下就已經成了佛子,誕生在佛的家族當中。密續當中也說要進入密乘,首先要發起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是沒有資格修持密法的。阿底峽尊者說:“大小乘以發心而區別。”(也就是說沒有發菩提心,只有出離心、人無我空性等等的修法,屬於小乘人修小乘法而已。一旦發了菩提心,在菩提心攝持下,一切的善法都屬於獲得無上菩提的殊勝資糧。所以大小乘的區別是是否發無上的菩提心。)《廣論》當中講上士道,最初是抉擇什麼是入大乘門,認定唯一就是發菩提心。


宗喀巴大師說:如果能通過勤修生起真實的菩提心,即使佈施烏鴉一點飲食,由此攝持也屬於是菩薩行。如果沒有菩提心,即使把珍寶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來作佈施,也不能入菩薩行。像這樣沒有菩提心,所謂的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以及修持本尊、氣脈明點等等,都不能入于菩薩行。


再回來看“入道要門,發心為首”,這個道指的是成佛之道也就是大乘道,發心是指發菩提心,“首”是第一位的意思,也是最開始的意思。把菩提心佈施、持戒乃至智慧等等的法放在一起,哪一個是進入大乘的首要的法呢?就是發菩提心,沒有它,都不算是大乘。往後要入無量的波羅蜜多,要以什麼為首呢?還是以菩提心為首。沒有菩提心,什麼波羅蜜都沒有。


“修行急務,立願居先”:意思是修行最緊急的事,就是要發大願。“立願”和“發心”都是指菩提心。修大乘,大願一定先發起來。如果不發願,那是不可能修菩薩行的,因為你連度眾生、成佛的願都沒有,能修什麼大乘呢?先有了願菩提心才有所謂的行菩提心。沒有願,不論你說修什麼大乘,都是騙人的假話。



2、理由


下面從正反面來說明“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先講正面:


[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立了誓願,眾生就可以得到救度;發了菩提心,就能成就佛道。這兩句蘊含的緣起道理非常深廣、非常秘密。圓滿的利他,是從發菩提心而出;圓滿的自利,也是從發菩提心而出。所以,《入行論》當中說,“佛于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


其實,發了菩提心或者建立大願,這就像種子一樣。後來一切的根莖枝葉花果都要從種子而出生,沒有種子,什麼也不可能有。那麼,成佛、度眾生的種子是什麼呢?無量無邊的波羅蜜多的種子是什麼呢?佛的三身、四智、相好、淨土的種子是什麼呢?利益眾生的事業的種子是什麼呢?答案就是——菩提心。所以《華嚴經》當中說“菩提心猶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提心具有兩種德相,就是希求利他的心和希求佛果的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具有這兩種德相的菩提心一旦發起來了,就是種下了一切佛法的種子,必定會度眾生成佛道。以這個誓願的力量,會一步一步地履行諾言,去利益一切眾生和成就無上的佛道。換句話說,我們發了菩提心就是一個誓言,這個誓言對於眾生界有多重要呢?實際這是能帶給眾生無量利益、無盡利益的源泉。發心的菩薩只要不捨棄誓言,誓言就會一直起作用,以這個“願輪常轉”就可以救度眾生。到了初地時,以這個願會去度眾生,到了二地還以這個願度眾生,這樣一直往上,願會越來越堅固、廣大、圓滿。最後從這個菩提心當中,可以圓滿地出生一切修證、出生一切利他的事業。到了成佛,以往昔的本願力在無勤作、無分別中任運地度化眾生。


比如說,觀世音菩薩因地發了十二大願,這個願在五道十地當中都在發揮作用,輾轉不斷地利益眾生,到了成佛的果地,更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這都是菩提心的流現、都是大願的作用。又比如阿彌陀佛因地發了菩提心,結成四十八大願,祈願成佛度眾生。這四十八大願最終確實都一一實現了。所以,心是無比微妙的,發什麼心願就會按那個方向不斷發展。發了誓願要度眾生,當然就可以度眾生;發了誓願要成佛,當然就可以成佛。什麼樣的發心成什麼樣的結果。


《金剛經》中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的內容是,大乘修般若法門的菩薩要發無上的菩提心,度化所有的眾生,度化的範圍“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就是指欲界的所有眾生,“若有色”就是指四禪色界天,“若無色”就是指空無邊處天,“若有想”就是指識無邊處天,“若無想”就是指無所有處天,“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指非想非非想處天,為了度化這些就發無上的大願。)由這樣的菩提大願,就可以度盡無量的眾生。


反面想一想:如果不發願,怎麼能普度眾生呢?因為你連度眾生的願望都沒有,怎麼會有行動呢?所以發願在前,是引導行動的前提。


“發心,則佛道堪成”:發了心,那就能夠成就佛道。菩提心是一個“一有則一切都有,一無則一切都無”的無上如意寶。有了這個菩提心,一切佛法自然會到菩薩手中來,(所以我們從教證、理證或者利益眾生成就二利功德圓滿的角度思維一下就會明白,真正想修法、真正想解脫、真正想利益眾生的話,最初不發菩提心是絕對沒有希望成就的。好像一個人徹底斷了命根一樣,拉一個屍體來做一個活生生的人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道理,沒有發菩提心,確確實實沒有辦法進入大乘道,沒有辦法圓滿五道十地的種種功德。所以有了這個無上的菩提心,一切佛的功德法自然而然會到菩薩的手中來的。)在這個發心當來自然會出現五道十地、六度四攝,出現修證、出現成佛。如果不發心,再怎麼也沒有希望進入菩薩道、不可能現前一絲一毫的大乘功德。以上從正面講了“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原因是發心是佛道的種子,立願是利他的源泉。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苟”是假使的意思。)


廣大心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心,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講的那樣,“乃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以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無有窮盡的緣故,我的大願無有窮盡”。這叫廣大——所緣的眾生無邊、所成的佛道無上、所發的願力無盡。


堅固誓願就是“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即使熱鐵輪在自己頂上旋轉,也終究不以這個苦,退失菩提心,這叫做堅固。)


為什麼說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呢?這個問題嚴重到極點,這是沒有絲毫可含糊的,緣起就是這樣斷定的。因為我們只求一種人天福報包括求現世的財富、功名,求後世的升天等等,這些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陷,就是最終都會滅盡。從這個“滅”的結果來看,為求世間一切圓滿,付出的努力,都是徒勞辛苦。在《四百論》的注釋當中講到一個比喻,就是愚人很努力地在山尖上堆石頭,最後都在無勤當中一時全部崩潰。


輪回當中的事就是如此,劫末時一切須彌山都倒塌,地上的花草樹木都燒毀,江河湖海全燒幹,三禪天以下全部化為空無。這樣大的滅相,不是在說明追求三有都是徒勞辛苦呢?費盡辛勞去追求一個終究會毀滅的事,這不是智者的作法。


如果我們不發起廣大心、不建立堅固誓願,最終一定會徒勞辛苦的。


想想看,沒有成佛的願望、沒有度眾生的願望,剩下來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發心,想追求的說穿了,就是輪回當中的事。這樣真的能讓我們得到實義嗎?


比如你發心想做一個總統,總統本來是一個會破滅的法,你拼命努力追求做總統,最後總統做了也一定會沒有的。這不是徒勞辛苦嗎?或者,你是為了當大老闆而發心,最後成是成了大老闆、發也發了財,但是到來生呢?不是都沒有了嗎?這不是徒勞無義嗎?


反面你再看,你為了成佛而發心,最後成菩提,這個會壞滅嗎?這不是得到究竟的實義嗎?


從不同的方面你來作觀察,你為了自私自利來做,卻成了衰損的根源。導致在微塵數那麼多的大劫當中上上下下地輪回,到現在還是一個苦惱眾生。但是你發了無上的菩提心發心做利他的事,早就成了佛果。所以不發菩提心,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行論》當中說:“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 (多說也沒有必要,確確實實看一看佛和凡夫眾生的差別,凡夫沒有利他的心,全都是自私自利的一種發心;佛陀呢,全心全意一種利他的心推動下行持六度萬行最終成佛,而且成佛以後也是常轉法輪,任運自成地度化一切一切的眾生。那麼想一下,大乘的佛菩薩利益眾生或者轉法輪來讓世間人們離苦得樂、了脫生老病死,趣向真正的解脫安樂,這一切的根源都是要靠發無上的菩提心成就的。無論是自利還是他利,一切二利圓滿的功德都要依靠發菩提心才能真實成就。)



3、結論


[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這裏說到“故”,“故”就是由上面講的不發廣大的心、不立堅固的願,縱然經歷微塵數那麼多的大劫,依然輪回;再修什麼善法,都是徒然辛苦。以這個道理,在《華嚴經》上面說:如果忘失了菩提心,雖然修各種各樣的善法,也都叫做魔業。連忘失都成了魔業,何況你還沒有發菩提心呢?更是百分之百的魔業。


因此知道,你要想修學如來乘,也就是成佛的乘,一定要首先具備發菩薩願,這個是刻不容緩的事情。(而且進入大乘的唯一的修法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就像鑰匙一樣,如果你沒有鑰匙的話,沒有辦法進入房子裏面。我們想一下,所有的過去、未來、現在的十方世界的一切佛菩薩、一切的高僧大德全都是以菩提心作為基礎,以菩提心的攝持下,才能行持大乘的種種修行。所以說,我們作為一個大乘的修行人在最初不可缺少的的的確確就是發菩提心。而且發了菩提心,應該讓它堅固、讓它增長、讓它圓滿。你忘失了菩提心的話,做什麼善法,從大乘的角度來講,根本不屬於菩提的資糧,根本不屬於菩薩六度萬行所攝的善法,純粹就是魔業,說直接一點,就是跟俱生我執的觀點相應,或者圍繞一種自己想離苦得樂的,對一個大乘的修行人來講,完全成了一種歧途,完全偏了。所以,大乘修行人忘失菩提心,修哪一種善法都是魔業。)


這裏說到“魔業”: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妨礙道業的法叫做魔業。也就是說,對大乘菩薩來講,這個菩提心是時時不能忘記的。


如果“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也就是說,不管你做多少善法,都是小小的善法,為什麼呢?因為你不發心成佛度化眾生,都是小小的善法,長不大的。但是一旦你的相續當中有了真正的菩提心呢,因為你的相續當中有了真正成佛度化眾生的大願。忘了菩提心修這樣那樣的善法,就好像太子不想做國王,願意到豆腐店磨豆腐一樣,儘管他成年累月不斷地磨豆腐,也是失壞太子身份的業,也是太子羞恥之處。對太子來說,這就是魔業,障礙了他治理天下、造福萬民的大事。


這段《華嚴經》的經文就是講,從前有一位菩薩,最初他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後來他在世間因為忙於世間的善法,結果他就忘失了菩提心,這樣修一般的善法,一般人都認為是很好,都是善法,都是有意義的、有功德的,其實就是魔業。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忘記了菩提心,讓一個菩薩從大乘道當中徹底退下來,失壞了高貴的佛子身份,變成一個賤民,沒有了佛子的六度萬行,沒有了成佛度化眾生的希望了。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失敗,怎麼不是魔業呢?


魔業或者這樣來解釋,解釋成著魔的業。菩提心就是念念為了度化眾生而成佛的一種善心,現在這樣希求的心,心裏面沒有了,剩下來的一定就是為了自己,追求世間,把一種沒有實義的法執著為有實義的,這就是菩薩著魔。我們知道本來菩薩很有智慧,發心求證無上的菩提,這就是無上的真實義,後來沒有了菩提心,雖然做了善法,只是追求毫無實義的世間利益,就像猴子撈月那樣徒勞辛苦,這就是菩薩著魔的相,所作的就成了魔業。(或者說菩提心是一種利他的心,不發菩提心甚至忘記菩提心,就是一種自私自利的發心。自私自利的發心對一般的凡夫眾生來講,完全都是以薩迦耶見的執著、以薩迦耶見的習氣成熟而現前的。以薩迦耶見作為根本起很多煩惱,起了煩惱決定造業的,造業了決定流轉在生死輪回當中,感受三苦、八苦等等無量的諸苦。薩迦耶見的基礎上修什麼法,肯定是轉生生死輪回的。一句話就可以斷定,凡是薩迦耶見引起的、薩迦耶見所攝的、在薩迦耶見的基礎上所做的行為都屬於魔業。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的相續當中有魔王,魔王就是內的薩迦耶見,它已經攝持,所作所行肯定屬於它的。所以我們凡夫眾生沒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沒有無二慧,那這樣的話,永遠成就不了三乘菩提的功德。所以凡夫眾生造的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著魔的業,關鍵就是沒有菩提心、忘失了菩提心而導致的一個問題。)


“忘失尚爾,況未發乎”:連忘失無上的菩提心都成了魔業,只能在輪回裏面來來回回地跑,何況並沒有發起呢?所以說,想修最上乘的如來乘,最緊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具備菩提大願。當然,只是學聲聞、緣覺乘,或者只是想求人天的福報,不必要發菩提心也可以成辦。但是要想成佛度眾生,不發菩提心,絕對沒有希望。


我們凡事要遵循緣起的規律,沒有正確的因、沒有圓滿的因,是不會有任何成果的。成佛的正因就是菩提心,有沒有大乘、大乘如何是觀待有沒有菩提心、菩提心的成就如何。不具發菩提心而求佛果,這個就像從牛角裏擠牛奶一樣,經過微塵那麼多的大劫也不會有任何成果的顯現。


所以,這裏就講發菩提心不可緩慢。你不可以想:“等到以後再發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很重要,我先修點其他的法。”不能這樣想。也不必要認為“不發菩提心也可以成佛,或者大概發一點點菩提心,並不需要那麼投入。”(這樣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所以現在要發菩提心,不能認為不發菩提心能成佛的。而且特別需要重視菩提心。比如薩迦班智達他老人家的教言當中說到:如果有自私自利的發心,那麼就沒有大乘的菩提心的存在。說的非常直接。所以沒有利他的菩提心的話,無論是大乘的最初還是中間以及最終成佛的種種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根本沒有辦法成就。所以說,菩提心非常非常地重要。)宗喀巴大師在《廣論》當中也說到:這就好像是割草磨鐮,如果這個菩提心寶沒有達到扼要,不論經過多久努力地修善,也不會有多少進展,就像以鈍鐮割草木一樣。相反來講,就像首先磨鐮刀暫時不割草,等到磨得鋒利之後再割,在很少的時間當中就能割下很多,如果能讓菩提心達到扼要,那麼在這個時候每一個刹那都能速疾淨治罪障、積集資糧,少許的善根也能讓它增廣,快要窮盡的善根也能讓它無窮無盡。所以說先要精勤地修菩提心,使得自己的菩提心德相圓滿,這樣會有真正的大乘、清淨的大乘,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可以建立起六度萬行而成佛。


所以這裏就說到:“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講得非常非常正確。


(甯瑪巴的大成就者們講三種殊勝的時候,其中第一個殊勝就是加行殊勝,加行殊勝就是要發菩提心,發大願。所以我們的大恩上師在度化我們的過程當中,處處都是發大願,以菩提心攝持下,做種種弘法利生的事業。比如他老人家,從小就是以大悲心、菩提心攝持下觀修大乘法,這在大恩上師的傳記當中講得也比較清楚。)


(他老人家在1986年發無上的大願,在僧眾面前就是露出自己發菩提心的一種表現,日日夜夜都是大慈大悲的狀態當中流眼淚,就發無上的大願,生生世世做大乘的修行人,而且自己的相續當中,戒定慧三學功德圓滿的基礎上弘法利生。乃至於眾生天天對他做一些損害的事業,一刹那不起捨棄菩提心的念頭,大恩上師也發了不可思議的大願。在1987年,在山西五臺山殊勝清涼地也是發了不可思議的大願,而且都是以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也就是按照《普賢行願品》當中所講的發不可思議的大願,來做弘法利生的殊勝的事業。同樣在後面到印度金剛座菩提樹下,在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也是發了不可思議的大願。而且我們在學院當中來講,大恩上師講經說法,處處都是發菩提心的前提下再做講經說法,再做普皆回向的功德。每天講經說法,前前後後都是以《普賢行願品》的法門做根本的所依。還有每次開大法會,都是以發菩提心來修善法。)


(所以讓我們徹底知道,所謂的大乘首先就是發菩提心,發無上的大願,求無上的大菩提,求弘法利生大事業的功德都是偉大的上師給我們直接顯露,修大乘必須要發大願,修持大乘的法要,然後才達到真正七種不可思議大的大乘的究竟的功德。所以大乘暫時到究竟的五道十地的一切一切的功德,都需要發大願的前提下才能成就。或者說發了大願作為一個前導,才能進入佛菩薩的修行境界當中。)


(所以序分當中講的是千真萬確的,而且所有大乘的三藏法脈、千經萬論的精華、它的核心必須是發菩提心才能行持。所以,十方世界一切佛、一切菩薩,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以及未來,凡是屬於大乘修行人,相續當中必須要有菩提心。所以在序分當中,從各種角度就描述了大乘菩提心的重要性,而且發菩提心的必要性,沒有發菩提心怎麼樣,發了菩提心才成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所以從正面反面作觀察,做詳細的抉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