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人類情緒最美感的展現--3

2012/11/12 12:14

  十波羅蜜與十一種功德



  修十波羅蜜由世間度彼岸的橋樑。


  十波羅蜜是早期佛教修行時所要具備的基本美德,這十種美德,對修行會事半功倍,十波羅蜜會讓我們的心更寬廣。


  ()財、法、無畏﹙證量﹚。


  在經濟上、佛法上、修證上、給予人家幫忙。選擇無條件的善待對方,我們沒有權力對別人不好。那他怎麼有權利對我們不好,他不是有權利,而是無法選擇,他若能有選擇就不會對我們不好,他之所以對我們不好,是代表什麼?代表他當下不快樂,他沒有剩餘﹙容量﹚。


  比如有人摘了一些蔬菜,自己吃不完,一定會分給左鄰右舍,不然吃不完放著也是壞掉,又不能廣結善緣。你說你是億萬富翁,別人有困難你卻幫不上忙,那叫沒有剩餘,你仍然是貧窮。施的意思是你有剩餘,你很有量,所以你能夠給人家,就像微笑、快樂,你能微笑、快樂,你會願意分享。


  法施:佛法的佈施,我們若知道佛法是什麼,可以告訴人家佛陀修證的法是什麼,在佛法上互相鼓勵、互相幫忙。


  無畏施:我們用自己修行的心得與證量、幫忙人家,因為這樣的心得、見證,會讓人家得到信心而內心沒有恐懼、不安。


  ()少殺少厭煩,不取不與取少貪,柔軟語﹙非粗澀﹚少嗔慢,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


  戒不是要創造對立,不是說你有持戒,你沒有持戒、戒裏面有很大的包容,不要常常去看人家的短處,在語言上、在心態上,講話要柔軟、不粗澀,尤其是對自己的人,你講話粗澀,會容易生起驕慢心與嗔恨心,首先受到傷害的是你自己,也傷害別人,所以講話柔軟會減少自己的嗔慢。在行為上,我們儘量不殺,這個世間無法不殺生,無法避免有吃就有殺的矛盾,儘量不以冷漠心、厭煩心、害意的心殺,因為嗔心會讓我們不快樂的,所以要盡可能的創造乾淨的環境。儘量不拿別人沒有給我們的東西,儘量不做會讓我們不快樂的事。所以戒不只是自己不做壞事、看到別人做時,我們會有一種包容,戒不是拿著戒尺到處去量別人,戒是要反觀回來量自己。


  ()離欲、離見、離求變﹙期待心﹚、離五蓋,離依賴才能真自由。


  我們的欲望如果不多,就可以減少那種求不得的苦,因為欲望與真正的快樂,往住沒有多大的關係。有人說:沒有欲望,社會會進步嗎?問題是我們的欲望真的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嗎?我們有很多的欲望往往是沒有目的,而不是真正的為了自己的心安、自己的快樂,所以我們要能離開讓心不安的行為,多欲多苦。


  ()淨智信自己能內淨其意。法句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智慧是來自內心意念清淨,意念若不單純、清淨,智慧就不能開展。


  ()活力勤鳶飛魚躍、日照風吹。


  就是找一個著力點,能讓我們很有精神,又不費力、不懈怠,角度找到了,活著會讓我們覺得很有活力、信心。


  ()耐心承擔堪忍接受各自不同的因緣,雖不同意也無諍,沒有無奈,此是不隨衝動而安住的忍律儀。


  忍耐波羅蜜,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很多事情要緊事緩辦。耐心就是說要去接受不同的因緣,遇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我們也能放下。不隨衝動而轉,安住當下的動作或呼吸,給彼此時間、空間,不急著要改變對方。


  ()真誠無覆藏的心機、單純、為增上。以境為鏡、接受自己。


  對朋友對自己都要有真誠,越單純越好,目的是為了改善,為了增加互相修行的因緣。每一個境界都是我們修行的一面鏡子,無論我們在境界﹙鏡子﹚裏面,看到自己多糟糕,都要接受,不能接受自己,就不能改善,唯有真的能接受自己,真的肯面對自己,才能改善境界。


  寫日記時,雖然白紙黑字,也要接受我們貪、嗔、癡、慢、疑的想法,清楚知道我們在想些什麼,接受以後才會感覺貪、嗔、癡、慢、疑是一種苦,才會感覺不快樂的心是什麼,去感覺怨恨心、嫉妒心、驕慢心會造成我們的不快樂,這不是別人能說服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要看到、要感覺得到。


  ()堅毅果敢、百折不回不是頑執逞強。


  堅持不是逞強,逞強是沒有能力,又硬要承擔。但卻可以進二步,退一步的面對境界,不能承擔時就要退,離境以後,還是要再回來面對境界,叫百折不回,若覺得能減少彼此的痛苦,就試著做看看,若沒有能力承擔,就要暫時放下,給彼此時間和空間,有那個因緣再回來面對。


  ()如母對子,但不是溺愛、如夫妻膠黏、子女束縛,這些是錯愛。


  就像母親對待孩子,無所求,只要教導孩子,好好的長大,長大以後能夠適應世間,適應社會。


  慈就是真的能無條件的善待眾生,我們不用去擔心,他對我們不好,別人要對我們不好,我們無法控制,只要求自己無愧於心。


  ()知輕重比例,無條件的正面對待,異中求同不對立。


  對待所有的事情,要能超越兩邊,儘量能無條件的正面對待,遇到對立爭執,能異中求同,事情已經遇到了,要知道如何解決,如何妥協。


  修慈心作意得十一種功德。這十一種功德是說我們做慈心作意的好處,同時它也是在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十一種現象的話,它提醒我們可能做得不夠得體和柔軟。


  1.眠樂:睡眠時的安樂。2.覺樂: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安樂。3.人愛樂、4.非人愛樂:感覺跟六道眾生、動物、甚至非人,人以外的人相處時有更多的安樂。   


  5.諸天守護:感覺受到諸天的守護。6.不見惡夢:在夢中不容易做惡夢。7.不受火器、刀杖、毒害。8.速疾入於心定:是不是很快的能夠收攝我們的心進入三摩地,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夠很快的收攝,那可能在提醒我們自己在慈心作意上做得不夠好。9.容顏寧靜:好像我們隨時帶著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孔是否容顏寧靜。10.不蒙昧而命終:接著這個比較不容易提醒自己,雖然還沒有命終,但還是有二個現象可以提醒。常常覺得自己無精打彩,生活無趣,很容易生氣、或者從早上到晚上睡覺前,有多少昏沉與蒙昧的狀態,有可能在提醒我們在慈心作意上做得不夠好。11.或往生梵天、或證羅漢果。


  慈心作意是善法欲,在古代論書,南傳經集的注解上稱它為一種欲,善法欲能夠導向彼此的幸福和快樂,所以稱它為慈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