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記--6

分類:華嚴宗
2012/11/11 11:12

7、尊重己靈故發菩提心


[雲何尊重己靈?]


怎麼說由尊重己靈而發無上的菩提心呢?


“己靈”:就是自己的性靈,也叫做佛性,也叫做如來藏。它不像土石那樣冥頑不靈,是很靈明的一種覺性,所以叫做性靈。這個就是自性住種性、是成佛的本源,所以要很尊重、很愛護。


諦閑大師的講義解釋得很好:尊就是尊崇,重就是鄭重。世間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性是佛,一味向外馳求,自暴自棄。現在這裏省庵大師提出“尊重”這兩個字,意思就是讓人歸到一念,不要東奔西馳,不要東想西想,收在一處,一心不亂,此心當下和釋迦如來都是平等無二的。所以就是說“尊重己靈”,是這樣來需要理解。


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雲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


這裏首先說到“現前一心”:就是現前這一念心性,不是過去、不是未來、也不是在外面尋找,所以說現前一心。這一念心性,在凡夫不減、在聖者不增,所以“直下和釋迦如來無二無別”。


“但有無量業系、煩惱、生死纏縛”:這裏“但”字說得好,就是凡夫人只有三種雜染,就是業雜染、煩惱雜染、生雜染。從果上來說,就是生死纏縛,生生死死始終跳不出這個生死輪回的圈,這叫做纏縛;從因上來說,生死的因就是業和煩惱,這個業和煩惱跟繩子一樣綁得緊緊的,這就是業系煩惱。這三種叫做業障、煩惱障以及報障。


講到這裏有人會問:“怎麼是只有業、煩惱、生死纏縛呢?不是本具和佛有同等的心性嗎?”


我們就如理作回答:心性雖然有,但是沒有顯發,凡夫都是迷亂的一種現相。從現相來說,只有業、煩惱和生死,就這麼一種內容。這樣瞭解,完全可以斷除疑惑。


總而言之,這一段教我們這樣思維:我這現前一念的心性,當下直接就和釋迦如來無二無別。為什麼世尊無量劫來早已成就正覺,而我一直到現在都還沉迷不醒、顛三倒四?這樣思維。而且從顯現上來衡量,佛具有無量的神通、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莊嚴,而我們只有無量的業、煩惱和生死的纏縛。靜下心來想一下,同樣是佛性,一迷一悟,有天和地那樣大的差距,怎麼不可恥呢?


[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


這就像無價的寶珠陷沒在淤泥當中,把它看成破磚爛瓦一樣,不對它愛惜尊重。(這裏說到“無價寶珠”比喻一念心性。“淤泥”比喻煩惱。“瓦礫”比喻八識。)


意思就是,對自己的佛性不知道尊重,反而隨著迷亂的因緣,起貪、嗔、癡,造殺、盜、淫,讓自己的性靈顯現成這樣生老病死、煩惱不自在的一個凡夫相。這樣甘於沉淪,就是辜負了自己的性靈。


[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


既然知道心中有顆如意寶珠,就要好好愛護把它顯發出來。怎麼顯發呢?就要以無量的善法對治煩惱,在修德有功的時候,自性的功德才能顯露出來。


所以,《徹悟禪師語錄》當中也說到:“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現前離念靈知耳。(眾生和佛都是不二的、平等共有的,唯獨就是現前離念的靈知。)諸佛以隨悟淨因緣,悟之又悟,淨之又淨,悟淨之極,故其靈知橫遍豎窮,廣大無外。(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諸佛因為隨順覺悟、清淨的因緣,覺悟又覺悟,清淨又清淨,悟淨到了極點,所以靈知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廣大無外,遍照一切萬法。)眾生以隨迷染因緣,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靈知局然促然,介爾微劣也。(眾生因為隨順迷亂染汙的因緣,迷亂又迷亂,染汙又染汙,導致靈知狹小短促,微小下劣。)然即此介爾靈知,與諸佛廣大靈知,覿體不二,毫髮無差,使其得隨悟淨之緣,業盡情空。則此介爾之靈知,當下轉為廣大無外之靈知矣。(這裏說“介爾”就是微小的意思。整個教證意思就是這樣的。然而就是這個微小的靈知和諸佛廣大的靈知,本體本來就是無二無別的,沒有一絲一毫的差異。假使能隨順覺悟、清淨的因緣,把業盡了、把情空了,那麼這個微小的靈知,當下轉為廣大無外的靈知。)


這樣我們就知道,一定要多做好事,行無量的善法,以這個清淨的緣起,能幫助你顯發自性;如果造惡起煩惱,隨染汙的緣起,就會障蔽你的性靈。所以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發無上的大菩提心,以無量善法對治種種的煩惱,在這上面一定要謹慎取捨,而且行廣大的善行來讓自性顯發出來,這才是尊重你的靈性。如果隨意造惡,確確實實是把自己的佛性封在五蘊山當中,這是作賤自己。


[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這裏說到“被濯”,“濯”就是洗滌的意思。)


就像寶珠埋在淤泥裏面,應當用方法把它取出來,再以清水洗滌清淨,高懸在勝利的幢上面,內外透徹、放大光明,勝伏一切。寶珠有這樣的功能,寶珠有這樣的特色。一旦有了真正的如意寶珠的話,它就是遣除黑暗帶來光明、遣除貧窮帶來真正的安樂,而且會成就勝利的不共的功德。“寶珠”比喻心性,“被清洗”比喻以無量善法對治的修德,“洞達光明、映蔽一切”比喻性德顯露。這才稱得上不辜負佛的教化、不辜負自己的性靈。


這裏說到這也是發菩提心的第七因緣,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佛性,發起一定要成佛的心。


總而言之,佛在了義的經典當中講了一切眾生都平等具有法界如來藏,聽聞之後,我們知道自己的自性現前就是無上的大菩提,因此而發起苦行修道的勇悍心。這就是由尊重自己的佛性、尊重自己的如來藏、尊重自己的性靈而發起現證菩提的心。


8、懺悔業障故發菩提心


[雲何懺悔業障?]


怎麼說由懺悔業障的緣故,應當發菩提心呢?


[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


(這裏說到“吉羅”:就是突吉羅,翻作惡作罪。是犯比丘戒當中最輕的一種罪。這裏說到“泥犁”:就是地獄的梵音。)


這是以小罪果報推知重罪的果報。意思就是連最輕的罪報都這樣漫長、慘重,何況更重的罪報呢?


這一段就說,經當中說犯一個惡作罪,墮在地獄受苦的時間等於四天王天五百歲,相當於人間九百萬年。


由最輕的惡作罪,都要受這樣漫長難忍的罪報,何況比這個更嚴重的犯僧殘罪、他勝罪等等的罪業,果報更是讓人觸目驚心,難以形容。所以說因果可畏,造一點點小的罪就有很大的果報,不能不謹慎。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恒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屍羅。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這裏說到“屍羅”,就是戒律的梵語。)


這一句就是講以短時間推知長時間。就是首先觀察自己一天造多少犯戒的罪業,就能衡量自己一生乃至多生累劫,造下多少罪業。


就是檢查自己:現在我們在日常的行為當中,一舉一動常常都違犯戒律,連吃一餐飯、喝一口水都在不斷地犯戒。不如法地吃一餐飯也好,喝一口水都在不斷地犯戒。我們對戒律尊重得不夠,並沒有按照戒律的要求認真去做。這樣統計下來,短短一天當中就有數不清的犯戒過失,何況一生所造的罪業,更何況無始劫以來所經歷的漫長時劫當中所造的種種罪業,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說,我們凡夫人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說一樣,假使罪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界是無法容納的。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


這一句就是以粗的戒推知細的戒。就是首先觀察自己最粗的戒持得如何,如果粗戒都不夠資格,那麼微細的戒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不談很高的戒,單單以最低的最粗分的五戒來說,十個人裏面就有九個人犯戒,犯了之後,很少坦白髮露、多半都覆藏在心裏,讓別人不知道。五戒叫優婆塞戒,是居士持的戒,這個都還不具足,何況是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等,更不必說了。意思就是說,違犯的地方、沒有好好髮露懺悔的地方,一定是非常非常多的。


問起你是什麼身份,都說我是一個比丘。以戒的標準真正衡量,實際連做一個滿分優婆塞的資格都不具足,怎麼不慚愧呢!


[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


你應當需要知道,佛制的戒律你不受則已,受了就不可以毀犯;你不犯則已,犯了最終決定要墮落惡趣。這是以無欺的因果的規律所決定的,並不以某一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樣衡量下來,我們的業障非常非常嚴重,每天都犯多少個戒,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共犯多少個罪;連五戒都持不圓滿,所受的三乘戒又犯多少;一個小小的惡作罪都要感受這樣漫長的、慘重的果報,那我們所犯的所有罪業,又要感受多長、多重的果報呢?


所以這樣嚴重的罪業,還不懺悔嗎?如果不懺悔,決定要受報。但是以小小的對治法,到哪一天才能懺淨呢?所以一定要發無上的菩提心,才能把罪業掀翻,否則是前途很不樂觀的。


[若非自湣湣他,自傷傷他,身口並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這裏說到“自湣湣他,自傷傷他”:就是哀湣自己犯戒,悲傷自己的同時,對所有造罪的眾生同病相憐,對他們也哀湣、也悲傷。又說到“身口並切”:就是懺悔的時候,身也懇切、口也懇切。“聲淚俱下”:就是一邊髮露一邊哭泣。“普與眾生”:就是願意和一切一切眾生一起懺悔,代一切眾生做如法的懺悔。


如果不是有很大的追悔心和斷相續心,哀湣自他犯戒的罪苦,身口並切、聲淚俱下,和一切眾生一起求哀懺悔,來摧伏犯戒罪業的種子,那千生萬劫的惡報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一旦罪業成熟,決定只有淚流滿面地下地獄去承受。


所以說,犯戒的罪垢,不發菩提心是難以清淨的。必須要發菩提心,借菩提心的威力才能懺除犯戒的種種罪垢。就像《入行論》所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這樣我們就完全理解菩提心是非常非常殊勝的一個修法,而且自他需要消業障的話,也是發菩提心才能清淨的。否則的話,作為一個出家人,受了三乘的戒,每天所犯的戒的過失都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不發菩提心的話,大家都知道因果的規律,而且這是無欺的、自作自受的,遠離痛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就知道,發菩提心也是消業障的最殊勝的善巧方便。)


今天繼續講勸發菩提心文的正宗分,包括發心的相貌和發心因緣的兩個部分,現在講發心因緣的第九種。


9、求生淨土故發菩提心


[雲何求生淨土?]


怎麼說求生西方淨土而發菩提心呢?


[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


這一句是講求生西方淨土的原因:在娑婆世界修行進步很難,難的緣故,無始以來到現在經歷了累劫還沒有真實成功。而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成佛很容易,容易的緣故一生就可以成辦。所以我們就知道有這樣大的差別。


宋代慈雲大師比較西方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兩土修行的難易,歸納了十條:


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花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在娑婆世界有不能常遇佛陀的苦惱,在西方極樂世界但受花開見佛,時時都能親近佛陀的安樂。)


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木、皆宣妙法之樂。(在娑婆世界有不能聽聞說法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連水鳥樹木都宣演妙法,享受時時聽聞妙法的安樂。)


此土有惡友牽纏苦,彼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在娑婆世界有各種惡友牽纏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都是和諸上善人在一處聚會,享受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安樂。)


此土有群魔惱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在娑婆世界有各種內外群魔惱亂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受到諸佛護念遠離一切魔事,享受這樣安寧的快樂。)


此土有輪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回之樂。(在娑婆世界有漏五取蘊沒有止息,就有不斷輪回生死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蓮花化生不受生死,永遠脫離輪回。)


此土有難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在娑婆世界有難免墮落三惡趣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永離惡道,連惡道的名稱都聽不到,享受這樣沒有惡趣怖畏的安樂。)


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在娑婆世界處在世間有塵緣障道的苦惱,在西方淨土一切一切受用自然,不必要費力經營,沒有任何生活負擔。)


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在娑婆世界人壽不滿一百年,有壽命短促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和佛一樣壽命沒有限量,享受壽命無量的安樂。)


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在娑婆世界有修行退失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入正定聚、修行永遠不退轉。)


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有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在娑婆世界有佛道難以成就的苦惱,而在西方淨土一生就能圓滿修行,所作都能成辦。)


(上師雲:這以上就講了十條,這十條就描述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確確實實有很大的差別,在娑婆世界修行沒有進步,在極樂世界修行確實很愛容易成功。我們就明白在娑婆世界修行的順緣不具足,或者違緣特別多,而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障礙,沒有違緣,修行都是順順利利能夠成辦的。)


同時需要知道,淨土修行沒有內外障礙,煩惱畢竟不起。它的理由就是: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講煩惱生起有六種因緣,就是:一、煩惱隨眠(煩惱的種子);二、引生煩惱的對境;三、猥雜;四、言論;五、串習;六、非理作意。凡夫帶業往生,煩惱種子並沒有斷,但在西方淨土沒有生煩惱的對境,包括水鳥樹木宣演法音,六塵清淨都能引生善心,佛光照觸身心柔軟,增益菩提心,所以沒有生貪嗔癡的對境;在加上導師是阿彌陀佛,眷屬是清淨大海眾菩薩、多有一生補處菩薩,時時聽聞佛法憶念正道,所以沒有惡友的猥雜和邪師的言論;串習大乘甚深廣大的妙法,不可能作非理作意,所以沒有煩惱的串習和非理作意。這樣以聖教量和正理觀察就能決定,在西方淨土使煩惱現行的因緣,一微塵許也沒有,所以煩惱不會現行。


一生西方淨土以佛力加持,蓮花化生,永遠解脫了有漏五取蘊的苦器。通常我們就說“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這個身就是指有漏五取蘊,息滅五取蘊才能真實解脫,怎麼來息滅呢?一生西方蓮花化生,得到清淨之身修行上只有進步沒有退失的,又是壽命無量,當然就是一生成就。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當中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佛法有無量的門徑,就像世間道路有難行和易行的差別一樣。走陸地的道路步行就辛苦,以水路乘船就安樂。大乘菩薩道也是如此,也有法門勤行精進,也有以信心為方便,容易修行而快速到達不退轉的。)在佛法當中,以信願往生西方淨土登不退地,就是屬於易行道。是這樣需要了知娑婆世界修行沒有進步,在西方淨土方面來地來講,確確實實能夠成就,因為它的道是易行道。


[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


以這個原因,以往的菩薩祖師大德居士,人人都趣向西方淨土。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就是這個淨土法門。尤其是在末法時代修行,沒有比往生淨土之法更緊要、更應機的。確確實實淨土法門是最精要的,最應機的一個法門。


首先看“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聖者菩薩方面講,文殊菩薩願往生偈:“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刹。”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普賢菩薩有同樣的發願文:“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當中開示最殊勝方便時也說到:“專意念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佛在《楞伽經》當中告訴大慧菩薩:“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有大名稱、有大功德的比丘,名號是龍樹,他在證得大乘初地歡喜地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世親菩薩造《往生論》發願往生,論中一開始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在末尾當中也說到:“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所以,世親菩薩也是發願和眾生一道往生西方淨土,見阿彌陀佛。這以上就講到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的內容。


這個問題以漢地各宗祖師來說明一下:


晉朝慧遠大師了悟摩訶般若的深旨,號稱東方護法菩薩,他老人家六時都是念佛,在十一年當中三次目睹聖像。


其中最後一次就是剛起定時候,見到阿彌陀佛身相遍滿虛空,在圓光當中有許許多多化身佛,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在兩邊站立,而且見到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上下回流,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音。


佛告訴他:我以本願力的緣故來安慰你,你在七天之後往生我的佛國。到了這一天,慧遠大師果然端坐往生。


天臺宗智者大師,在他母親懷孕時夢見有五彩的煙雲縈繞懷抱。等到智者大師誕生時候,房間裏洞然一片光明。


智者大師他老人家生時眼睛有雙重瞳孔,睡覺的時候一定雙手合掌,端坐時一定面向西方。大師再長大一些時,見佛像就禮拜,遇到僧人就恭敬。


十八歲出家誦《法華經》,兼通律藏,因為他天性喜愛禪悅,就到光州大蘇山拜見慧思禪師。


禪師一見面就說:昔日我們同在靈山會上聽受《法華》,宿緣牽引,今天又來相聚。當時給他指示普賢道場,宣說四安樂行。


智者大師在這個山上修習法華三昧,才到第三天晚上,念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的時候,身心豁然,寂然入定,通達真相。從此創立一家教觀,成為萬代宗祖。曾經撰造《淨土十疑論》、注疏《十六觀經》極談淨土法門。


大師化緣已畢,就到石城寺,對弟子們說:我要在這裏往生。叫人施設床座朝向西方,專稱阿彌陀佛、般若觀音。又叫人多燃香火,唱念《無量壽經》和《觀經》的經題,然後讚歎說:“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花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聖行道力,功不唐捐。”(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莊嚴西方淨土。西方花池寶樹的殊勝境界,具縛的凡夫容易去,卻沒有人去。地獄的火車相顯現時一念真誠改悔還能夠往生,何況以戒律智慧熏修的道力,必定功不唐捐,不可能空耗。)大師又說:“我的師友現在跟隨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都來迎接我。”


說完端坐,像入定一樣安祥往生。


唐代百丈大師是馬祖禪師的傳道嫡子,天下叢林共同宗仰。他所制定的祈禱病僧、化送亡僧,都歸向淨土。


比如百丈禪師為病僧制定的念誦儀軌上說:“集眾同聲,舉揚一偈,稱讚阿彌陀佛。再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最後回向伏願說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意思是,如果這一生的因緣還沒有盡,那就儘早身體康復。如果死緣已經到了大命難逃,那就直接歸於西方淨土。)從這些句子來說,都是指歸淨土。再看叢林出家人去世,津送亡僧的時候,大眾念誦回向伏願說:“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意思是心識超升清淨佛國,遠離塵勞苦惱。上品蓮花開敷,得到往生的最高成就;花開見佛,得蒙阿彌陀佛一生成佛的殊勝授記。)看這個祈願的文句,也明顯是指歸西方淨土。至於在荼毗的時候,其他也不作,只是規定維那師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這樣十唱,大眾跟著念十聲。念完之後,再回向說:“上來稱揚十念,資助往生。”這不也是明顯指歸西方淨土嗎?從唐代百丈禪師制定清規之後,到現在一千多年,漢地叢林都是依照這個規矩來津送亡僧。所以,有人也以這個根據說:“合五家的宗派,盡天下的禪僧,沒有一個不歸向淨土。”這也是有根據的,說得非常正確。


唐代清涼國師紹繼華嚴祖位,世稱文殊菩薩的化身,他指示阿彌陀佛即是盧舍那佛,同時注疏《觀經》,弘揚淨土法門。


宋代永明禪師參天台的韶國師發明心要。曾經在國清寺修法華懺,在禪觀當中直接見到觀世音菩薩用甘露灌入他口中,從此得到無礙辯才。


他因為宿願沒有決定,親自登上智者禪院,作了兩個鬮,其中一個鬮上面寫了“一心禪定”,另一個鬮上面寫了“萬行莊嚴淨土”。精誠一心地祈禱,結果七次都拈到淨土鬮。以這個因緣,也就是以這個緣起從此一心修持淨業。平時他老人家每天要作一百零八種佛事,夜晚到別的山峰上行道念佛,附近的人時常聽到海螺天樂的妙音。他一生總共誦《法華經》一萬三千部,時常給大眾授菩薩戒,施食鬼神,買放生命,這些功德全都回向西方淨土。而且曾經撰著《萬善同歸集》,在集當中指歸淨土處最為切要,又作《四料簡》特別讚歎淨土法門。


大師七十二歲的某一天,早上起來焚香告訴大眾之後,結跏趺坐化去。後來有一位來自臨川的出家人,經年右繞永明大師的遺塔。別人問他這是什麼緣故,他說:我生病到了冥府,見到閻王殿的左邊供奉了一幅僧像,閻王精勤地對像禮拜。我私下詢問,得知這是杭州永明延壽禪師,已經往生西方上上品。閻王敬重禪師的道德,所以供奉畫像殷勤禮敬。


宋代圓照宗本禪師,他出家之後參天衣懷禪師開悟。平時他是密修淨土。當時有一位法師神游淨土,見到一處莊嚴殊麗的宮殿,佛國的人告訴他:這是等圓照禪師來。


還有一位大德到了慧林寺,就向圓照禪師頂禮供養。問他是什麼緣故,他說:我在定中見到金蓮花,有人說這是等待慧林寺的圓照禪師。


禪師晚年住在蘇州靈岩寺。在他即將圓寂的時候,沐浴更衣,弟子都圍繞在旁邊,請禪師留一首偈。


禪師說:我平常都懶得作偈,今天作什麼偈子。平常我要躺下就躺下,今天也不必特地來端坐。說完拿筆交待好後事之後,筆一扔就走了,好像熟睡的樣子。


中峰禪師,得法高峰老人,學者尊仰如泰山北斗,他說:“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寫有一百首《懷淨土詩》,勸人念佛。


以上介紹了漢地祖師歸向淨土的事蹟,其他修淨土的尊宿和法師、律師不計其數。


另外從藏傳佛教再看,很多藏傳的高僧大德也是圓寂的時候都示現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很多很多的。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釋迦牟尼佛演說《華嚴經》、《寶積經》、《無量壽經》、《十六觀經》、《阿彌陀經》、《文殊問般若經》、《法華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等等,都是歸宿西方淨土。龍猛菩薩造《大智度論》和《十住毗婆沙論》、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世親菩薩造《往生論》等等,也無不崇尚西方淨土。


這以上就講了往生西方淨土是易行道的緣故,往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尤其是在末法時代修行,對普遍大眾來說,這個淨土法門最簡易最方便,最契合時機。


下面再看,怎麼來達到往生呢?


[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佈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曆劫。


然而在《阿彌陀經》當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少善根不生淨土,多福德乃能成辦”。說到多福德,最好就是執持名號;說到多善根,最好就是發廣大心也就是發無上的菩提心。因此,這裏講兩個要點:一、暫時執持聖號已經超勝佈施一百年的福德;二、發起菩提心就超過修行曆劫的善根。


再進一步首先以聖言講解“多福莫若執持名號,所以暫持聖號,超勝佈施百年。”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隨念三寶經的注釋》當中說:“如來名號是無量福德無窮無盡的源泉,以法性、緣起、大願、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議的力量,成就諸佛名號,在世間顯然是利樂根本。”


《游心安樂集》當中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諸佛的名號是由萬德成就的,所以只要能夠一念持念佛的萬德洪名,就是在一念當中總的憶念佛的萬德。)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當中多次講到這個“以名召德”的重要意義。比如講到:“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所攝的無量大願作為眾生多善根的因,以如海的六度萬行作為眾生多福德之緣。阿彌陀佛經過曆劫修行,成佛之後,由大願大行成就了阿彌陀佛這個就像如意寶珠一樣的名號,因此讓信願持名的眾生,每一念每一念都成就如是如是的功德。)


在《彌陀要解》上又說:“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以名號召來萬德,佛功德不可思議的緣故,佛的名號也就不可思議;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的緣故,即使散亂念佛也是成佛種子,如果能以信願執持,那就可以直接登上不退地。)


佛在經當中還講到,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正是因為阿彌陀佛以萬德成就了名號,而持名能夠召來佛的萬德,“全攝佛功德成為自功德”,而且這是成佛之因,可以直接登不退地,所以執持聖號遠遠超過一般佈施的世間福德。


佛在經上這樣說:“若人執持佛名號,心中具信不棄舍,善勝日日供諸佛,滿十方刹恒沙寶。”(如果執持佛的名號,並且心裏有信心不捨棄,比起每天以充滿十方世界的恒河沙數的七寶供養諸佛,這個持名的善根還要殊勝。)


在《涅槃經》當中說到:假使一個月常常以衣食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以上講了以信願持名就能積累廣大福德。


為什麼說積累多善根莫若發廣大菩提心?又想:發菩提心到底有多大的善根呢?以下我們根據佛菩薩的經論來說:


在《勇授問經》上說:“菩提心福德,假設若有色,遍滿虛空界,福尤過於彼。若人以諸寶,遍滿恒沙數,諸佛刹土中,供養世間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禮菩提,此供最殊勝,此福無邊際。”(如果菩提心的大乘菩薩的福德有形相的話,連虛空作容器也容納不下。如果有人以七寶充滿恒河沙數的佛刹供養佛,又有人雙手合掌敬禮無上的大菩提,後者這個供養是最殊勝的,這個福德是無邊際的。)


在《般若經》上說:“若菩薩但舍財寶七珍,不發心成佛救度一切眾生。雖經恒河沙劫,得福猶少。”經中又說:“若菩薩佈施時能回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雖少行施,獲福無量。”(《般若經》當中說:如果大乘菩薩只是施捨七寶珍財,而不發心成佛救度眾生,那麼即使經過恒河沙數的大劫行持財佈施,所得的福德還是不算多。但是如果大乘菩薩佈施的時候能回向無上的大菩提,救度十方一切眾生,即使作少許佈施,也能獲得無量福德。)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上說:“若僅思療愈,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入行論》當中說:僅僅是心裏想:要治療一切有情頭疼的病,有這樣的饒益心,都能得到無窮無盡的福德。何況是發大心想遣除一切有情無量的苦惱,以及想成就有情無量的功德。善根更是比虛空還廣大。)“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沒有菩提心所攝持其餘的善行就像芭蕉樹一樣,出生一次果實之後就會窮盡,發菩提心的善根恒時不會窮盡,而且不斷增長。)


以上講了“多善根莫若發廣大心”,正是這個緣故,最初才發起無上大菩提心就已經超過了聲聞緣覺行者和世間人修行曆劫的善根。這個問題講一個真實可靠的公案就會明白。


在《大智度論》當中說:過去有一個證得六種神通的阿羅漢,帶了一個小沙彌跟在他後面給他背著裝衣缽的行囊。


小沙彌心裏想:我應當精勤地求證無上的佛果。


阿羅漢馬上把他的行囊取過來自己背。


過了不久沙彌又想:佛道那麼久遠,難以成就,不如自己求證聲聞果,早一點得解脫。


阿羅漢又把行囊背在他肩上,讓他在後面跟著。


這樣反復再三。小沙彌說:老和尚你是不是有點顛三倒四,為什麼讓我一下在前面一下在後面。”


阿羅漢說:“我不是老糊塗,前面你發心求證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