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記--7
[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
總的來說念佛本來是期望作佛,如果不發菩提心,你念佛是為什麼呢?(意思是,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不發菩提心等於沒有種子,沒有因就不能得果,所以說“雖念何為”。)發菩提心原本是為了修習六度萬行,但是如果不往生淨土,那雖然發了心,但中途容易退。
總的這一句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念佛必須發心,不然不發菩提心就沒有成佛的種子以及沒有成就淨土的種子,這樣就不可能有果。第二、發心必須往生,不往生容易退轉,不能究竟。它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原因是凡夫沒有得到無生忍力,在苦海當中救度眾生,很沒有保障。所以要依仗佛力住持,首先往生淨土成就無生忍,就像嬰兒不能離開母親,弱小的雛鳥首先要依靠枝頭一樣。所以世親菩薩在《往生論》當中說:“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有志想在地獄當中遊戲的人,必須要往生西方淨土,往生之後得到無生法忍,再回入生死當中救度苦難眾生。)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當中說:“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在《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當中,雖然淨業行者在行持方面有優劣的差別,但是沒有不發無上菩提心的。)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這個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作佛的心,這樣就簡別不是想求小乘阿羅漢果的心,也不是求人天福報的心。再說,願作佛心就是度化眾生的清淨心,成佛是為了什麼呢?就是要度眾生。再看,度眾生心,就是攝取眾生生到佛國的心。這就是說,一般的眾生沒有成就之前,就像小鳥剛飛不能離開樹枝一樣。所以度化眾生,就是把眾生攝取到有佛的國土,讓他們有依靠處。)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通過上面的根據,所以,有願要生極樂世界的人,要發無上菩提心。如果不發無上大菩提心,只是聽到西方淨土恒時享樂安樂,為了享樂而願往生,這樣也不得往生,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這樣才和佛果相應,才和阿彌陀佛攝取眾生成佛的大願相應,才和淨土相應。為了往生淨土,要發無上的菩提心。)”
唐代朝鮮國的元曉大師在《宗要》當中說:“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花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無上菩提心的果報雖然是在佛果菩提,它的花報是在淨土。什麼緣故呢?因為菩提心的心量廣大無邊限,長遠沒有限量,因和果相應,所以會感得廣大無邊際的依報淨土,長遠無限量的正報壽量。除了大乘菩提心之外,沒有其他法能夠充當廣大無際的淨土和長遠無量壽命的正因。)確確實實是這樣的,這樣我們就明白髮無上的菩提心就是善根當中最殊勝,最廣大的,最圓滿的一種修法,所以,論當中說到“多善根莫若發廣大心”。
[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通過上面的根據,因此,首先要發菩提心播下菩提種子,有了種子之後,再以念佛的犁精勤耕耘,這樣有種子有助緣,無上菩提的道果自然而然會增長。乘著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入到淨土的大海,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發菩提心的第九因緣。
我們的眼光要看得長遠一點,不僅僅為了這一生往生西方淨土要發無上的菩提心,而且為了往生之後,能夠快速實現證得無生法忍力、分身無量世界普度眾生這個極深遠、極廣大的目的,我們也一定要先發菩提心作為正因。首先要注重因地,因大果就大,因圓滿果就圓滿,因強果就能速證。所以現在為了往生淨土發起菩提心,將來一生西方就能成滿無盡的大願。
以這個原因,以普賢行願回向淨土極為關鍵。這是成就淨土的極重要的因,由此得到的成就也是不可思議。
《普賢行願品》當中講,以普賢大願王的引導,行者命終一刹那當中,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淨土之後,就見到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等。這位行者見到自己在蓮花當中出生,得到佛的授記,在這之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遍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的意樂作種種的利益。不久在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就無上大菩提,轉妙法輪,能夠讓佛刹極微塵數世界的眾生發菩提心,隨順他們的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窮盡未來如海的大劫,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從果知因,為果修因,為了得到往生淨土的最大成就,現在必須發無上菩提心、必須發普賢大願。
10、令正法久住故發菩提心
[雲何令正法久住?]
怎麼是令正法久住發菩提心呢?這要思考佛法住世的狀況和佛法對於世間的利益,不忍心聖教衰殘,為了護持佛法才發起誓願成佛的菩提心。
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當中講了發心的四種緣,其中一個因緣,就是不忍聖教衰微。也就是大乘菩薩深切地認識到如果聖教不滅,就能讓無量眾生脫離大苦難,為了讓正法久住,自己發心要求證佛的智慧,讓正法永久住持世間。下面講的內容基本上和《菩薩地》的說法一致。
[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
這一期佛法的由來,追到源頭,應當是我們的世尊釋迦牟尼佛遠在無量劫前,為了我們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從此在多生累劫當中,修持浩瀚如海的菩薩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福慧資糧圓滿而成就無上正覺。
世尊成佛之後最根本的大事就是轉法輪度眾生,這樣娑婆世界才出現了佛法。等到把應度的眾生都度完之後,佛就示現趣入涅槃。在這之後又經歷了兩千多年,佛教的正法和像法都已經滅盡,到現在只剩下末法,就是佛法只剩下一點點枝末,到了快要滅盡的邊邊上。意思就是經律論的教法和戒定慧的證法都快要從人心當中消失。
以下再看末法時代佛教的衰殘狀況:
[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
“有教無人”:就是單有文字的教法,沒有住持佛法的人,沒有修行證果的人,沒有弘揚佛法開顯經論涵義的人。千經萬論,塵封大藏,沒人發心去講聞、閱讀,沒人按照經論以及高僧大德的語錄去修行,也沒人去開演弘揚,最後只是變成一個供養境,誰也不去理會裏面到底在講些什麼。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既然沒有人按照聖教聞思修,人們心頭只有一團無明,分不清邪正,辨不明是非,顛倒愚癡,邪法誤認為正法,非道執著是正道,邪惡看成正直,假相看成實義,污染視為清淨,煩惱狂亂視為自在解脫,慢幢高樹視為莊嚴體面,放逸視為灑脫,名利視為成就,苟且偷生視為出離,人情視為慈悲,耽著生死視為利益世間。(是這樣顛倒的,人們的心相續全都是迷亂的“邪正不分,是非莫辯”。)
“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表面說是修行,實際上都是在追逐世間八法。“競爭人我”,就是和人競爭攀比,他有多少徒弟、修建了多大的寺院、有多少頭銜,我徒弟要更多、供養要更多、寺院要更大、知名度要更高。或者居士團體裏面,也是互相競爭名利,我是大居士,我的隊伍更壯大,我做的功德更多。很難見到有人真正修出離心、菩提心、修般若行,不是向內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口談修行實際在向外追逐名利。其實,這些和佛法有什麼關係呢?這些是世間八法,在這上面競爭人我,只會墮落惡趣。(所以這裏就講“競爭人我,盡逐利名”。這些都是沒有弘揚佛法、沒有聞思修佛法導致的一些情況。)
“舉目滔滔,天下皆是”:“滔滔”就是發大水的時候,到處是水,比喻以上這些末法時代的惡相遍地都是。睜開眼看看,全世界都在這樣的狀況中。
“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連三寶名稱的涵義都愚昧不知,不知道佛是什麼人,不知道聖法是什麼涵義,不知道僧是哪種稱呼。
世親菩薩在《俱舍論》當中說:“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佛的正法總的分成教法和證法兩種。對於教法和證法,有人受持、演說、修行,佛法就安住在世間。以這條標準觀察,現在對於佛的教證二法,真正受持、演說、修行的人很少,所以佛教正進入衰落的末法時期。)
[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于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
(“殆”是幾乎的意思。)
佛法已經衰殘到這種狀況,幾乎都不忍心再說了。每次一想起來,自己就忍不住傷心地掉眼淚。身為佛子,一切現前、究竟的利樂都是佛給的,連名字都叫釋子,可是不能報答佛的大恩,不能振興聖教。往內看,對自己的身心沒有做到利益;往外看,對眾生也沒做到實際的利益。活著的時候不能挽救這個時代,不能利益社會和國家;死了之後對於後來的人類也沒有利益。天雖然崇高,卻覆蓋不住我;地雖然厚重,卻承載不起我。天地難容的極重罪人,不是我又是誰呢?
[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于來世。]
由此我痛心無法忍受、也不知道該怎麼是好,也就在這時候頓時忘記自己的鄙陋,忘記自己是如何下劣醜陋,為了佛法為了眾生,忽然發起大菩提心,雖然以自己的力量不能在此時挽回末法時代佛教的氣數,但是懷著永不捨棄的護教大願,我決志要在來世護持佛的正法。
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
正是以這個護教願心的推動,我偕同道友來到道場建立這個涅槃法會,禮懺修法。效仿阿彌陀佛發起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是發心救度眾生,期望以百千劫的深心心心做佛,就是以極深的願心發願在百千劫那麼長的時間當中,心心念念都立志做佛。
[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那麼,發菩提心建立大願之後,我們就從今天開始,盡未來際奉行自己的大願,這一生盡這一個身體決志生到西方淨土。在彼土蓮開九品,面見阿彌陀佛證得無生法忍之後,再回到娑婆世界,讓佛日重放光輝、讓法門再度闡揚,讓此方世界如海的僧眾都遠離垢染重歸清淨,讓全世界的人民都受到佛法的教化,崇尚仁義,持戒修善,讓佛法的劫運延遲轉變,讓正法長久安住世間。
[此則區區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這是我的微不足道的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的第十因緣。
為什麼為了讓正法久住,在這一生結束,先要求得往生極樂世界呢?我們用全知麥彭仁波切《淨土教言》當中的話來解釋:“以一切所知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功德者,獲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無量菩薩行。想要修學菩薩行並欲救度一切眾生擺脫危難、具有大悲心的人……令他們輕而易舉便可圓滿一切普賢行願的殊勝方便,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其原因為:依靠佛陀的願力和智慧力,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後無勤而獲得信力等勝妙功德,不會退轉,將圓滿一切普賢行。佛徹見此理後,在《普賢行願品》中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全知麥彭仁波切金剛句也做了殊勝的抉擇。確確實實我們就明白,為了正法久住、為了普度眾生,在這一生結束的時候,要求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話,發願的功德、而且做弘法利生各個方面圓圓滿滿能夠成就的。所以這樣一個殊勝的道理,我們就明白,為了正法久住、為了普度眾生,要求得往生極樂世界。)
上面講完了正宗分。下面是流通分:
三、流通分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
“十緣備識”:“念佛恩故、念父母恩故……”等的十種發心因緣都完備地認識了。“八法周知”:發心的八種相貌也完整地瞭解了。這樣就“趨向有門,開發有地”,要發菩提心,再不是糊裏糊塗、不知道該怎麼修,已經指示了門徑可以趨向,開示了方法可以開發,剩下來就看自己努力修了!
[相與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幸無魔障。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
發菩提心需要具備身心、內外各方面的條件,這又是人生當中意義最大、最深遠的一件大事。不具備因緣,不能發菩提心,當然是可憐。具備因緣,不願意發心,那就更可惜。省庵大師在這裏苦勸與會大眾及時發起大菩提心,不必等待。
大師說:我們都共同得到寶貴的人身,生長在佛法住世的中國,六根健康無病、四大調和輕安,對佛法僧三寶又具有信心,也沒有魔障干擾,這已經是極為幸運的人,況且又能出家,又能受具足戒,又能遇到殊勝道場,又能聽聞到難聞的佛法,又能瞻仰世尊的靈骨舍利,又能修習懺法悔除罪業,又能值遇善友,又具有內外殊勝法緣,這真是勝緣中的勝緣。千千萬萬個人當中,有幾個人有這樣的福份呢?那麼在這樣萬緣俱備、千載難逢的時候,不發大菩提心,還等到哪一天再發呢?
難得的因緣聚會的時刻,應當為了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這在億億事當中是關係自己慧命、關係一切眾生利益的最重大的事。前面說“心發則佛道堪成,願立則眾生可度”,為了眾生為了無上佛道,有佛性的人應當發無上的菩提心。
[惟願大眾,湣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
這是省庵大師再次苦口婆心地勸發,大師說:我但願大家哀湣我的一腔愚誠,可憐我的一番苦志,和我一起來建立大願,共同發起菩提心。沒有發起菩提心的現在應當發起來;已經發起菩提心,要讓發心進一步增長;已經增長的,讓它相續不斷。
就像我們一天也不能離開飲食,發菩提心需要年年發、月月發、日日發、時時發,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須臾也不可離。《發心儀軌》當中說: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已生勿退失,輾轉益增長。發菩提心是我們大乘修行人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課,這不是最初略略口裏念念就能完成的事。應當從最初入大乘門開始一直到成佛之間,時時堅持、輾轉不斷地增長圓滿。
以一個比喻來說明,我們人活著,要靠心臟的搏動,心臟停止跳動,生命就會終止。菩提心就像心臟搏動一樣,什麼時候能離開呢?舍離了菩提心,大乘菩薩的慧命就會從此中斷,菩薩行持一切六度萬行,菩提心就是所依,就是菩薩行的動力源泉,所以這有多麼重要呢?(所以我們要三番五次地考慮、再三地觀察,相續當中要麼就是以改造的方式相似的菩提心、要麼真實無畏的菩提心乃至相續當中沒有生起之前,通過很多的途徑積資淨障,要祈禱佛菩薩,尤其要祈禱諸佛菩薩和傳乘上師,相續當中生起菩提心、增長菩提心、圓滿菩提心,以菩提心攝持下,自己的身口意直接間接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這樣再再祈禱、再再觀想皈依及發願,然後積資淨障的方式做一些修行,最終回向唯一生起佛菩薩傳講八萬四千法門核心的一個菩提心的功德。這樣,相續當中串習大乘菩提心的功德。)
[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
“勿畏難而退怯”:不要害怕眾生難度、菩提難成而退縮怯弱。如果我們畏難而退失菩提心,那會失壞暫時和究竟的大利益,可以說是大乘菩薩最大的衰損。應當這樣想:諸佛因地也和我一樣,是業障深重的凡夫,甚至做過下劣的惡趣眾生,但是因為有勇氣承當,精進不退,最終圓滿了一切菩薩萬行究竟成佛。既然諸佛是從凡夫做成的,我也不必退怯,只要努力,隨著修行的提高,一切菩薩的難行都能逐漸做到。
“勿視易而輕浮”:不要把這件事看得容易而輕浮躁動,真正肩負救度眾生、成就佛道的重擔,要有穩固、堅定的菩提心作為支點,這不是以輕心、慢心、躁心就可以承擔的,所以菩提心要殷重地修煉。處處曆煉,百折不撓,在苦難中發起菩提心,在行持六度萬行當中不斷堅固菩提心。輕躁浮動,浮在表面上,決定深入不了,很快就會失敗。
“勿欲速而不久長”:古人說“欲速則不達”,發菩提心需要有長遠心,就算要經過百千劫才能讓一個眾生相續當中生起一個刹那的善心,也終究不退失發心。如果只求速成而不願意長久地行持,那只能說是心力薄弱,這樣中間遇到一點挫折就容易退掉。所以不能只髮露水道心,而要發金剛一樣的菩提心。何況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本來是最安樂的事情,為什麼要怕時間長呢?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當中說:“久劫行上勤,利物心無退,令生一念善,況欲善無量。”意思是,大乘菩薩為了利益有情,沒有絲毫的退轉心和滿足心,見到能讓某個眾生生起一刹那的清淨善心,為了做到這一點,菩薩即使要在百萬劫當中精進,也不會感到疲厭。如果不發這樣長遠的心,一旦到了實際當中見到眾生難度、佛法難行,能心甘情願百折不撓地去做嗎?肯定不會做的。 多半時間一長都沒有心力趣入,覺得還是只顧自己算了。以這樣的心態怎麼能速成佛道呢?所以,菩提心堅固長久,才能快速成佛。
“勿懈怠而無勇猛”:不要懈怠懶惰而沒有勇猛的心。
“勿委靡而不振起”:“委靡”就是精神不振作,頹喪消沉。這是說,不要委靡不振,應當振作精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就是照老樣子不改。“期待”就是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後天。不可以因循苟且,找理由說:我現在還有事沒有了結,等我都安排好了,我再來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在這個大問題上不能拖泥帶水,應當當機立斷,不然這一耽誤,要延遲多少劫的時間在輪回裏面吃苦頭,一直以一個狹窄的心態沒有辦法開出自己的如來藏。所以,現在開始就要發菩提心,以菩提心來要求自己。(這就是大乘行人決定要發的,決定要做的,決定要下功夫行菩薩道的。)
“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不要以自己稟性愚鈍而一向無心進修,愚鈍就是過去自私自利造惡障蔽了心靈,現在只有發菩提心才能逐漸消除業障,所以越愚鈍越應當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多做利益眾生的好事,才能消除障礙,把心結打開,(讓心流通無礙的。)
“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也不要以自己根機淺薄,就看輕自己認為自己無分。這個自卑心一定要消除。(而且,大乘的大經大論、了義的這樣的法門當中處處說到,)大地眾生都有佛性,“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成佛”,世上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只要肯用功按佛法修行,淺根栽培長久就成了深根,何必妄自菲薄、輕視自己呢?
以上講了發菩提心需要遠離八種不正的心態,就是畏難心、輕浮心、求速心、懈怠心、委靡不振心、因循期待心、無動於衷心、自卑心。我們應當反思,把每一句都反到自己身心上檢查,自己有哪種不良心態,就要儘量改正。相反的方面,要讓自己具足八種德相,就是無畏心、殷重心、長遠心、勇猛心、振奮心、果斷心、一向有心、尊重己靈心,這樣就能成為大乘法器,真正踏上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下面再以比喻勸勉後進,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喪失發心的極好因緣。
[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
比如說種樹,最開始根也很浮淺,但只要假以時日,不斷澆灌培植,根就會越紮越深、越長越堅實,最後根深蒂固,根本以外緣動搖不了。又好比是磨一把鈍刀,久久磨礪,鈍刀也會變得極其鋒利。
所以,淺深、利鈍都是相對來說的,並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自己能多栽培多磨煉,淺的會變成深的,鈍的會變成利的。在這一點上應當要有足夠的自信心。(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知道,只要按如理如法串習,或者就是按大乘的經論的教言那樣修行,久而久之,相續當中決定產生大乘殊勝的功德,而且成了利根者,成了善根者,成了真正救度眾生的怙主。)
[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
怎麼可以因為根淺而不種,讓它自己枯死;怎麼可以因為刀鈍而不磨,放在一邊讓它無用?(這些都是根本沒有道理的。)
每個人都不能自暴自棄,知道自己根機淺,更應當自強不息。人貴在有向上的恒心,心一發就會有轉機。不然無動於衷,機不轉,那就會永遠淪為下劣的一種身份。其實一念回心,就已經開始在從鈍轉利、從淺轉深,長久堅持,效果會越來越顯著。古人說“勤能補拙”,別人付出一分努力能達到的,我付出十分努力也一定能達到。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不必要退縮、怯弱。
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又如果以修行為苦,受不了聞思修的辛苦,豈不知懈怠更苦。修行只是一時勤苦,換來的卻是永久的安樂,懈怠雖然這一生暫時得一點安逸,但來世要在多少生當中受苦。
所以,深明大義的人為了自他究竟、長遠的利益,會捨棄暫時的一點享樂。如果只求眼前一點享樂,對後世、對解脫、對眾生、對成佛什麼都不去想,這和旁生有什麼兩樣呢?
常常要想:眼前暫時吃一點苦,能滅除無量劫的大苦,得到最永久的安樂,應當刻苦發奮修行。世間人為了五欲的享樂都能吃苦耐勞,我們要成道度眾生,更應當有百倍的精進才行。
《大乘莊嚴經論》當中說:“荷負眾生擔,懈怠醜非勝,為解自他縛,精進應百倍。”這是說,菩薩為了利益有情發了菩提心,荷負了利生的事業重擔,那就應當遵守承諾,為了證到大菩提果地,必須行持六度萬行。如果不實際勇猛精進地修行,反而懈怠,那是極醜陋、極不莊嚴的事。聲聞為了自己斷除業惑,都知道要像鑽木取火一樣不能鬆懈,何況大乘菩薩要斷除自他相續的一切業和煩惱,更應當百倍地精進。(這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對大乘的上根修行來講,這個是必須要行持的。對他來講,這是非常勇悍心推動下精進修持的。)
以下再消除恐怕發心之後退轉和菩薩行難行的顧慮。
[況乎以淨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則何慮艱難?]
況且以淨土作為舟航,一生淨土就成為不退轉菩薩,位不退不墮生死,行不退不墮小乘,念不退念念流入一切智海,根本沒有退墮的危險性。而且往生西方,花開見佛悟無生,具有無生法忍的力量,可以分身塵刹自在地度化眾生,何必顧慮度眾生艱難呢?(所以講的非常正確,我們想,只要以利他的發菩提心的基礎上去積資淨障、求往生,一旦往生以後,這些自然而然成就。確確實實感覺到,任運自成的方式可以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所以,發不僅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娑婆世界上上下下的根基共同重視的一個殊勝法門,也應該要聽聞、要思維、要修、要弘揚這樣的法門,護持這樣的法門來度化眾生。這就是大乘菩薩唯一讓大家相續產生菩提心的一種方便。)
沒有淨土這樣的勝妙方便,中下凡夫確實也有發心之後退轉或者度生不堪能等等的情況,對發心難免猶豫不決,現在有淨土這樣的易行道,有阿彌陀佛的大願做保障,這一生能往生西方就可以真正圓滿菩提心,成滿菩提大願,不應當有畏難的心理。
[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往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大願於今生?]
要知道墮落地獄的罪人還能在往劫發菩提心,怎麼可以得人身成為佛子,還不在今生建立大願呢?
我們有幸做人,貴為萬物之靈,又皈依佛門成為人中尊貴的佛子,怎麼能甘居下流不立大志?地獄眾生罪業那麼深重、受苦那麼慘烈,都還能發心向上,而我們現在具備這樣殊勝的福德因緣,發菩提心有極好的身心所依,為什麼不發大心呢?《入行論》說:“暇滿人生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能發菩提心,才算不辜負這一期得到人身。
[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惜。]
無始以來昏迷顛倒,無意義地虛度了無量生,時光不會倒流,過去的就算過去了。今天覺悟發大心,未來無限長遠,還有美好的前途。然而,癡迷不悟固然值得憐憫;明知而不實行,更讓人覺得可惜。
人生就這麼一條大道,這是能真正實現生命大義、究竟成佛、利益無限的大好事,為什麼還不幡然醒悟?就像饑逢王膳寧可餓死也不吃,渴遇河水寧可渴死也不喝,這樣也太頑固不化了!(確確實實我們這樣想,這些教言非常深奧、非常有價值。我們得到了最殊勝的人身寶,我們明明知道我們得到了暇滿人身寶,明明知道依止了大乘的善知識,也遇到了大乘的顯密殊勝的甚深廣大的妙法,都知道的。而且都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一切垢障都是忽然的一種客塵的障垢,一切眾生都當過自己的母親,這一切一切知道而不發菩提心,這是非常可惜的一個事情。)
[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
如果我們能時常想到地獄痛苦,自然會生起精進。想想無始以來造了多少罪業,一口氣不來,就成為地獄烈火當中的炭灰,趁著一息尚存還有機會,只有精進修行,才能救自己。淨土在前,地獄在後,精進修就能往生淨土,了結無量劫的輪回,懈怠放逸,一定會墮入惡趣深淵。
常常憶念無常迅速,這一生像石火電光,稍微一放就會流走,人生這樣寶貴,怎麼能讓它無意義空耗呢?想到這裏,有一刻光陰就要做一刻修行,不能浪費時間。(所以這裏就說到“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這是非常殊勝的一個教言。)
又須以佛法為鞭策,善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造次”,是短暫的意思。“虞”,是憂慮、憂患的意思。)
又需要以佛法作為鞭策,在這顆心安于逸樂不願上進的時候,要像用鞭子抽打馬匹讓馬前進一樣,以佛法來鞭策自己進步。而且要依止好的道友互相提醒、幫助,在修行上攜手共進。這樣造次不離佛法和善友、終身依賴佛法和善友,那就不會有退失的憂患。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不要說一念輕微,不要認為虛願沒有利益。發心真切就是事實,願力廣大行持就深。虛空不算大,菩提心最大;金剛不算堅,願力才最堅。(這個問題我們逐漸作抉擇。)
怎麼不能說“一念輕微,虛願無益”,經中說:“諸法依緣生,住于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如是果。”一切緣起原本只在我們心上,心作心是,絲毫不爽。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是心作人天,是心是人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升沉迷悟,趨禍趨福,全在這一念,所以一念關係極大,不能說輕微。所以省庵大師說“勿言一念輕微”。
再說有願必滿,並不是“虛願無益”。按照徹悟禪師語錄當中舉的一些公案來講:過去有個郁頭藍弗,在水邊林下修習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禪定時,有魚和鳥來干擾讓他心裏驚動,他就發願以後做飛狸入林吃鳥入水吃魚。後來修成非想非非想定,往生天上安住了八萬劫。受完天報之後,果然墮落為飛狸,吞食魚鳥。發惡願還有這樣大的力用,八萬劫之後還能滿願,何況稱性發起菩提大願,怎麼會沒有利益?(決定有殊勝的利益。)
《神僧傳》當中有一個公案,過去有個僧人在石佛像前面開玩笑發願說:如果今生不能了生死,願我來生做威武大臣。後來果然變成一名大將軍。戲發的願都會實現,何況以至誠心發菩提心,這個種子播在心田當中,怎麼空耗得了呢?(絕對不會空耗的。)
《神僧傳》還講到有一位出家人,博通經論,但沒人請他講法。有個僧人對他說:“你學佛法沒有因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來為你代辦。”然後問他:“你有什麼積蓄?”
他說:“我只剩一件衣料。”
那個僧人說:“這就足夠了。”這樣,就幫他把這件衣料變賣得到錢,買了一些食物,帶著他到一個幽深的樹林裏,找到一塊蟲鳥多的地方。然後把食物放在地上,教他發願,之後囑咐說:“二十年之後,你才可以開法。”
僧人遵照囑咐,到二十年以後才開法,結果多年受他教化的都是那些受過施食的昆蟲鳥類。
別人代為發願都能攝受蟲鳥脫離旁生做人,現在自己發願怎麼不能自利利他?所以,發願的作用不可思議。(我們在學習《百業經》裏發現了很多公案,)在《百業經》裏可以看到往昔有無數修行者,因為多劫前在三寶前發殊勝的願,以後都以無欺的緣起力一一實現。這些都顯示了我們的心不可思議!緣起力不可思議!(所以,發大心、發大願、發大乘的菩提心,這就是真正一切功德的源泉。)
“心真則事實”:一切事相由心造,心真切,事就不虛。
“願廣則行深”,這是講願和行的關係。有願就能引導自己的行為,願越廣大,行就會做得越深。
在我們的想像當中,虛空應當是最廣大無邊的!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都在虛空當中,無論從哪個方向延伸出去,都不見有邊際可得,而且虛空不會變易,這是一種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廣大的相。但是和菩提心比起來,虛空也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我們以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可以作抉擇。)以勝義菩提心也就是妙明真心來說,《楞嚴經》上有這樣幾句:“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十方的虛空生在你的真心之中,就像一片雲點綴在太虛空裏,何況諸世界在虛空當中呢?更是微不足道了。)這個菩提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緣故,所以說“虛空非大,心王為大”。當然,世俗菩提心是證入勝義菩提心的方便,在發心的相狀上看,以大悲遍緣一切十方世界的眾生,以智慧遍緣一切無上佛果,廣大沒有限量,從這個無量的角度,也是“心王為大”。
再講“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智度論》上講,世間的金剛放在牛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