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55 講

2013/08/06 09:26



聞法意樂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因此知故,無論如何要得到所能夠獲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圓滿的佛果珍貴寶,就得到佛果珍貴寶而言,能得的方法,能得的道路,必須是完整、沒有錯誤,而且具有次第存在,次第本身又沒有錯亂的。靠著這個道路的學習,才能夠得到圓滿的佛果,這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跟咒乘道次第廣論,互相配合在一起,就是成就佛果一個完整的道路,是完整無誤的,而且次第又沒有錯亂的,這樣子的一個道路。我們現在所學習的是其中一項,就是廣論的聞思,靠著這個學習之後,將來能夠把這二者都完整的做一個聞思,道次第得到之後,逐漸的增長增廣,迅速得到圓滿的佛果,能夠迅速報答遍滿虛空無邊眾生的恩惠,如此思惟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正講


進行到的段落,要到第七住心了,第一住心的時候要運用聞所生慧,在六力方面而言,第一住心的時候要運用聞慧的力量;第二住心的時候思慧的力量;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要靠意念的力量,由意念的力量產生、到達完整;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的時候靠正知的力量產生、以及完整。就四種作意而言,因為在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的時候,要靠聞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之故,因此是力勵運轉作意。第三第四、五、六,七這五個項目裏面,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稱之為有間缺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個段落裏面,沉跟掉都還要發生,因此會造成中斷間缺,所以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這個我們都講完了。


現在要談到的第七住心,到第六住心都已經講完了,現在談第七住心,「.最極寂靜者,謂若生貪心憂戚昏沉睡眠等時,能極寂靜。」在第七住心的那個時候,稱之為最極寂靜。最極寂靜的原因是因為貪心等等,這個是貪心。這裏所談的這幾個項目,掉舉還沒有產生之前,它的原因是貪心,沉還沒有產生之前,它的原因是昏跟憂戚(憂慮)。這些因在第七住心的時候,也能夠把它滅掉,所以跟前面就不太一樣了,前面第五住心的時候,是沉掉來的時候,立刻能夠把它辨別清楚,之後把它消滅掉。第六住心的時候,是使沉掉根本就不會產生,但是還不能夠達到從原因的地方把它消滅掉。來的地方、來處,前面那個地方把它消滅掉還做不到。但是到了第七住心的時候,能夠把它因的部分,原因的部分就把它滅掉了,所以把它稱之為「最極寂靜」。所以談到「最極寂靜」是指因的那個部分,原因的部分能夠把它滅掉。「如雲」《經莊嚴論》裏面的句子談到「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靜。」貪心憂等等起來的時候,就能夠把它滅掉了。


在六力方面,378頁第二行「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以及)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忍(不使它產生,不能夠忍受,馬上就把它排除掉)由此因緣,其沉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殊勝的等持)定相續生。(因此等持相續而產生)」,前面那個三摩地跟後面那個定同樣的意思,都是等持。六力裏面,這個是由精進力所形成的,精進力主要是達成第七住心,就是最極寂靜跟第八住心專注一趣。這個時候就算是產生很細分的尋思還有隨煩惱等等,微細的部分,也都花力氣,「起功用」就是花力氣,把它消滅掉,不會去接受它的,馬上就可以把它消滅掉的。細分的部分惡尋思跟隨煩惱也可以把它消滅掉的。


後面那個「由此因緣」講第七住心跟第八住心的差別,靠著精進的力量,在第七住心的時候,「亦起功用斷滅不忍」這個是第七住心的時候。第八住心的時候,等持能夠相續而產生,不會受到障礙,這是二者的差別,二者的分別了。所以這個精進的力量,第七住心的時候,精進的力量產生,第八住心的時候,精進的力量到達完整,所以那時候等持會持續而不會中斷,有這個水流精進,像水流持續一樣不會中斷的水流精進。第七住心的時候,貪心哪,內心不快樂憂戚哪,還有昏哪,細分產生的時候,也可以花力氣把它斷掉,這個時候已經生出了精進力。到第八住心的時候,精進力已經圓滿了,完整了,所以像水流持續一樣,水流的精進一樣,不會中斷的。


四種作意裏面呢,在380頁第二行「次五心時」就是第三、四、五、六、七這五個住心,「由昏沉掉舉故」,中間都有中斷不能夠持續而久修,因此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這個時候大概不僅僅僅只是指正式的沉掉出現,因為在第六住心的時候,沉掉就算出現,也都可以把它滅掉。到了第七住心的時候,連因都可以把它消滅掉,不過因還是要產生,只不過說因產生了,又把它消滅掉,因產生了,又把它消滅掉。所以正式的沉掉當然不會出現,第六住心的時候,來,又可以把它滅掉了。到第七住心的時候,正式的不來,可是因會產生,因產生了,又可以把它滅掉,因產生了,又可以把它滅掉。雖然正式的沉掉沒有來,可是因會發生嘛,所以也會造成中斷嘛,這個時候把它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中有間缺不能久修」,(「故有」)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到了第八住心的時候,沉掉不要說正式的部分,連因也不會產生。


在前面五個心的時候,正式的沉掉產生也好,或者是沉掉產生的因產生也好,對等持都會造成障礙,所以把它稱之為「有間缺運轉作意」。之後這個毛病都沒有了,正式的也不會發生,因的部分也不會發生,那就稱之為「無間缺運轉作意」。「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因為它原因的部分都不會產生,「能長時修」持續而不會中斷,所以第八住心稱之為「無間缺運轉作意」。


在前面六個力量的時候有談到,相反的那個部分,就是惡尋思還有隨煩惱,這些部分在第七住心的時候,還要花力氣,要力勵起功用斷滅,不能夠去接受,他要馬上把它排除掉,之後還要花力氣去把它消滅掉,因為花力氣去把它消滅掉之故,到了第八住心的時候,就已經斷掉了,因此之故,第八住心的部分,相順品的這個部分,就等持,它的持續呢,就絲毫不受到影響,不會中斷,能夠長時持續而觀修等持,這是第八住心的時候。所以第八住心,粗惡的尋思還有隨煩惱這些,根本就不會發生,所以是「無間缺運轉作意」。


分析這裏所談到的第七住心,最極寂靜的時候,已經大概像阿羅漢的樣子呢,因為貪心也沒有了,內心不安樂的部分也沒有了,憂戚、憂慮之心也沒有了,睡眠也沒有了,立刻就可以清醒,立刻就可以把睡眠排除掉,這個恐怕不容易做到。所以這個情形的話,能夠達成,主要是把沉掉的因也都把它滅掉了。就我們而言呢,譬如說這裏談到幾個項目,我們而言,那睡覺是越多越好,再怎麼睡也不夠,內心經常很多的憂慮擔心,所以身心都覺得很粗重、很沉重,然後內心不快樂,譬如說常常憤怒發脾氣,常常內心不快樂,因為很多的痛苦嘛!錢財方面的擔心,很多痛苦了,還有家庭的紛爭,很多的痛苦,這個痛苦,那個痛苦,很多啊!還有貪心也都沒有滅掉,也很多嘛!所以現在第七住心的時候,是把這些先前的部分都把它滅掉了,那就看起來就像阿羅漢一樣了,那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啊!


在聲聞地就談到,《聲聞地》則說,這恐怕加一個則比較好,聲聞地則說的意思是恐怕不太容易去解釋它,不太容易接受的意思,「《聲聞地》則說:『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這意思是指,心放在所緣上的時候,因為忘失之故,不去重視它,因此就產生了尋思、隨煩惱等等,當這些產生的時候,不能夠接受,而把它斷除掉,問題恐怕應該出在忘失之故,這部分恐怕不容易解釋內容,沒辦法接受這麼一個說法。


第八住心專注一趣,「.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為令達到任運轉之故而正努力,這個「任運轉」是第九住心。所以第八住心是指為了達到第九住心的緣故,現在正花力氣在進行當中,這個就第八住心。那表示第八住心正在花力氣在做,它目標在哪里呢?目標就是為了達到將來不必花力氣,所以現在正在花力氣來進行,將來不花力氣那個部分就第九住心,任運而轉,就不用花力氣了。那現在花力氣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因為在第七住心的時候,把反面的那個部分,細分的尋思及隨煩惱,要把它滅除掉了,但是第八住心這個部分,當然反面的部分就不用講了,已經沒有了,可是第八住心的時候,是不是正面的部分,等持的這個部分,順緣要使它繼續持續下去。反面的部分沒有了,可是正面的部分等持,是不是要使它持續下去?要使它持續,但這個時候要花很大的力氣,才可以使它繼續的維持下去,要花大的,精進的力量,使它繼續的維持下去,這個就是第八住心。所以正在花力氣,使等持維持下去,是指這個意思了。


然後六力的部分,精進力成辦的這個部分,我們前面就解釋過了,不用再解釋了。再過來四種作意裏面,380(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第八住心的時候,因為昏沉掉舉不能造成障礙之故,(能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能長時間的觀修之故,所以把它稱之為無間缺運轉作意。前面的五個心的時候,是有間缺運轉作意,到了第八住心的時候,就稱之為無間缺運轉作意,因為沉掉都不能阻礙了。沉掉不能阻礙的意思是指,正式的沉掉不用說了,連沉掉的因都不會產生了,都已經滅掉了呢!不會再形成障礙,所以把它稱之為無間缺運轉作意。


之後引文裏面要看一下,377頁第三行「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雲」《經莊嚴論》裏面談到的「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這個「任運轉」把它解釋成第九住心,「由心有作行」現在正在花力氣去做呢!目標是達到第九住心。內容的根據,從《聲聞地》而來,所以底下《聲聞地》雲,就直接談到《聲聞地》,這地方藏文裏面那個字就沒有出現,你們看藏文的話有沒有看到?那就表示跟前面講的不一樣,前面幾個有《聲聞地》的地方,談到的不太能夠接受的,中文看起來,好像這個字沒有翻出來,但是我想把它翻成則的話就比較能夠區分清楚。前面有問題的地方把它翻成《聲聞地》則說,那現在這個地方就翻成《聲聞地》說,那就可以了,就能夠有所差別了,是不是這樣講?


《聲聞地》說,《聲聞地》就這樣解釋了,(又如《聲聞地》雲:由有作行令無間缺,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注一趣。』」)他說「由有作行令無間缺」有作行,現在還花力氣做,用花力氣的方式使它達到沒有中斷,之後「於三摩地相續而住」這個等持本身能夠持續而安住,因此「如是名為專注一趣」。在《聲聞地》的時候,給它取一個名字,叫「專注一趣」(第八心名專注一趣)。所以第八住心的名字,在《聲聞地》的時候,把它稱之為「專注一趣」,那個「趣」是續流,持續流動的意思,三摩地等持的續流,不斷的持續下去,可以安住在上面,「即由此名易了其義。」如果用《聲聞地》所取的第八住心的名稱,就很容易瞭解到第八住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就容易瞭解了,「專注一趣」是在等持的續流上面,一直都專住在上面,不斷的持續下去。從名字一看,就很容易瞭解第八住心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說由這個名字,容易瞭解它的意思。


第九住心平等而住者,(.平等住者.修次中說.)等住者,《修次第中編》有談到,還有《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裏面也談到。《修次第中編》說(心平等時當修等舍。)心能夠達到平等,那個時候等舍的狀態稱之為等住,第九住心。「《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能得自在任運而轉。」《修次第中編》裏面談到,心原來有不平等的,造成內心不平等,就前面談到的不順品的部分,沉掉()它的原因,細分的尋思,隨煩惱等等,這些都已經沒有了,這個時候已經讓心平等了。還有說,不僅僅如此,在功德方面而言,第八住心的時候,靠著精進的力量,精進的力量還要花很大的力氣,用很大的精進的力量去做禪修。精進的力量太過強大,也會造成內心不能夠平穩,當然這不能說毛病,不過還是造成內心的不平穩,這個是第八住心的時候。到了第九住心的時候,就不必像這個樣子,不必像第八住心一樣,精進的要花很大的力氣,這個時候不必如此,不必再花力氣,因此之故,到了第九住心的時候,就能夠達到心就平等了,這些不需要嘛,心就平等了,因此那個時候達到一個等舍的狀態,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第九住心。


還有呢《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裏面談到,「由修專注一趣」專注一趣就是第八住心,「能得自在任運而轉」看前面第八住心的解釋那裏,「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任運轉」是第九住心,現在能夠得到自在任運而轉,這個就是第九住心。所以前面的意義解釋過了,要放到這個第九住心去瞭解一下,前面專注一趣去做的時候,目標是要達到「任運而轉」。任運而轉的時候就是前面由花力氣造成內心不平等,這個也把它去除掉了,然後心不花力氣之故平等而且能夠等舍的,這《修次第》裏面談到的。然後《般若口訣》裏面談到的是「專注一趣」是前面花力氣去進行的觀修,目標是要達到「自在任運而轉」。前面花力氣的時候觀修第八住心,花力氣觀修再觀修再觀修,花很大的力氣,之後就慢慢的就能夠達到不必花力氣,不必花力氣的時候,這個禪修還自然的在進行,這個部分還能夠得到自在,所以「能得自在任運而轉」,就這個意思,這是第九住心。


所以《修次第》裏面談到是指是平等等舍,是第九住心,《般若口訣》裏面談到的是得到自主,就稱之為第九住心。不過這兩種說法它的根據都是《經莊嚴論》。所以《經莊嚴論》的引文裏面談到,「如論雲從修習不行,是從觀修串習之後讓它不作行,不必花力氣呢!這意思就貫穿到兩個了,就是《經莊嚴論》的引文可以去解釋《修次第》的意義,也可以去解釋《教授論》裏面的意義,都是根據這裏而來的。


第九住心「《聲聞地直接把它「說名等舍」,「如雲」《聲聞地》裏面談到說『數修數習,數多數習為因緣故,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聲聞地》的內容裏面談到,因為透過第八住心,《聲聞地》說第九住心的名字做為等持,就叫等持(「故名等持」)。它的意思也是《聲聞地》做的解釋,說明等持。「如雲」那個也是《聲聞地》自己本身裏面就有做解釋,因為普遍的靠著串習再三觀修、再三觀修,做過很多次,這是第八住心,花很大力氣去做嘛!把這個當作原因之後,就能夠得到它的果呢,是任運而轉,而且自然的就能夠趣入的這個道路,這是第九住心。所以這個時候,花力氣作行的部分也沒有了,而且還任運而趣入等持的續流當中呢!這個時候內心的散亂也沒有了,在這種狀態之下趣入等持的續流裏面,就把它取名字叫等持了。所以是不用花力氣,而且是任運而轉的方式,沒有散亂的情況之下,很自然的,不必花力氣的就進行,等持的續流不斷的持續下去,所以第九住心把它取一個名字叫等持,是這個意思。


此中九心之名,」現在這裏用的九住心的名稱,「是如修次初編所引,」不是用《聲聞地》所談到的名稱,是用《修次初編》所談到的名稱,「如雲: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所說。』」用的是《修次第》所用的名稱呢!這裏用了第一個住心的「內住」,第二個住心的「續住」,第三個「安住」,第四個「近住」,第五個「調伏」,第六個「寂靜」,第七個「最極寂靜」」,第八個「專注一趣」,第九個「等住」。這些名稱都是根據《修次初編》裏面所用的名稱。


六力的部分,378頁第四行(由串習力成等住心,)由串習力呢成第九住心等住心。第八住心的時候還要花精進的力氣,花精進的力氣呢,再三熏習、再三熏習,就串習很久了嘛!譬如說最初、剛認識、不熟悉,以前也不認識,現在才認識,不熟悉。不熟悉呢,彼此有很多衝突,意見相左。熟悉了之後,就不會了。其實一個地方也是一樣,剛到一個地方去的時候,這個地方常常導致我們水土不服,因為從來沒有去過,新的地方不熟悉。可是在這個地方住久了呢,風、水等等都很容易適應,就水土呢,水土不服就不會發生了,這是因為熟悉的緣故。那個「串習力」就是熟悉很久的意思。


謂於前心極串習力,」因為前面第八住心的時候,花力氣再三觀修、再三觀修,所以串習久了,養成一個習慣了,「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第九住心。第九住心不用花力氣的,這種水土不服,不適應的部分都完全沒有了。在這個時候「無功用」不必花力氣,「任運而轉」很自然的就趣入「三摩地」等持之中。所以在第九住心的時候,所運用的是「串習力」,因為第八住心的時候花力氣去做禪修,之後熏習久而久之呢,運用這個串習力之後,形成了第九住心,這時候不必花力氣了,不必花力氣的時候這個等持的觀修仍然繼續持續下去,也不會中斷掉的,在不花力氣的情況之下,不必花力氣去推動它,它會用它的一個慣性,一個習慣的力量,自然的繼續持續下去,這樣的來進行觀修,這就第九住心了。所以這是用「串習力」去進行的觀修,這個是六力的部分。


之後至尊仁波切這裏談到「此等」就六力的這個名詞,「是如聲聞地意。」按照《聲聞地》的思想來說明的,「雖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信。」觀於六力的名稱內容,別的地方,有些地方也有解釋到,但不是很可以信賴。《聲聞地》的講法最好,所以這裏是根據《聲聞地》。前面談到九住心的名稱,是根據《修次第初編》。但是六力部分的這個內容,我們是根據《聲聞地》。


在《聲聞地》的部分有談到,靠著六力去成就九住心,那這個六力去成就九住心呢,它的次第是什麼樣子?就是九住心是怎麼樣子產生的?透過六力。它的次第怎麼樣子產生的?這個要說明一下,所以後面就講了,第六行「若得第九住心,」這裏開始,有沒有?至尊仁波切要解釋一下,六力怎麼去成就九住心呢?它的順序是什麼樣子?「若得第九住心」這是第九,就是第九住心的產生,要分配一下六種力量去成就九住心,怎麼弄在一起的呢?第九住心的前面也要靠第八住心;第八住心的產生,前面還要生出第七住心;第七住心的前面還要靠第六第五,這算一起;第六第五住心的前面要靠四跟三,這又算一起;前面的要靠二跟一,這一起,這樣子就有六種力量了。


在「若得第九住心」開始,就要解釋這個問題。「若得第九住心」講的是第九住心的產生。再過來是「次」,第二行有沒有一個「次」?「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這講的是第八住心。然後再過來,有一個談到它的產生要把沉掉,倒數第三行「能生此者,須於微細沉掉等法,隨生隨除而不忍受。」倒數第三行「能生此者」要講的是第七住心。然後第五第六,就是尋思跟隨煩惱也不會產生,第七住心底下就有了,有沒有?「生第七心,須先了知」須先了知那個地方呢,「諸惡尋思跟隨煩惱」這個講的是第六住心,對不對?第六住心的底下,又談到「故須第五及第六心」那個是講五跟六。再過去379頁就談到「故須第三及第四心」談到第三跟第四。然後底下「又生此者」就是談到第一跟第二住心。


這裏就這樣子把它分配一下,就九住心跟六力怎麼配合在一起,就在這個段落裏面了,378頁第六行「若得第九住心」開始,到379頁的第二行,這個段落裏面,講六力跟九住心怎麼怎麼配合在一起,我們看剛剛分配的段落,一段一段的來看一下就很容易瞭解了,「若得第九住心,」譬如是先用一個比喻,後面才要講它的意義,「譬如讀書至極串熟,」非常熟悉,「最初發起欲誦之心,」最初產生一個想法,我要去念它,「雖於中間心住餘散,然所讀誦任運不斷,」這是比喻,「如是」跟這個情況一模一樣,「初念於所緣境」最初只有想到憶念的力量,想到我要把心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令心住已,」把心放在物件上面之後,「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後面的那個憶念跟正知,也不需要不斷的持續下去,都不需要,偶而一下而已「一類」,不需要「相續」,「然三摩地」這個等持呢,「能無間缺長時流轉,」根本都不會中斷,不斷不斷的持續下去,「由其不須功用相續恒依念知,」不需要花力氣,也不需要用持續不斷的憶念跟正知,這個都不需要,(故名)因此它的名字就叫「無加行或名無功用。」這個是第九住心。所以名字有時候把它叫做「無加行」或者是「無功用」。


這個在前面經文的地方有談到,377頁倒數第七行「從修習不行」不行就是不作行,從修習之後,已經串習久了,不必作行,不必花力氣呢!所以那個地方就有談到了。「無加行」那個行,不用作行,不必花力氣,「無功用」不必花力氣了!也給它取這個名字,這個是第九住心。


底下那個「能生此者,(378)才開始談的是第八住心。第九住心的時候,譬如說「讀書至極串熟」,非常熟悉的時候,譬如說把經文背起來,像大家念無緣大悲贊的時候,把經文都背在腦袋裏,已經背得非常熟悉的時候,念誦第一句之後,不假思索,後面那個集咩千悲汪波蔣悲揚自然的就念出來了,根本就不用想,它自然的就念出來了,就像這個意思一樣,這個是第九住心就能夠達到這個樣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但是第九住心要達成的話,「能生此者」那要靠第八住心。所以,「能生此者」那個「此」是指第九住心。


能夠產生第九住心是為什麼呢?先驅,前面還要一個,還要一個什麼呢?還要「先須一類功用依念正知,」前面還要有第八住心,是要花力氣的。功用」就是花力氣的,而且要經常持續的依靠憶念跟正知的力量。「令沉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生三摩地經極長時,此即第八住心,」所以在第八住心的時候,還要花力氣的,把沉掉等等障礙消滅掉,而且三摩地的持續,還要繼續的維持下去,花力氣靠著憶念跟正知,這樣子去做。這個第八住心還要有。


第九住心的時候,不必靠著持續的憶念跟正知,因為第九住心只有一開始的時候,心指向這個所緣對境,最初的時候,靠著一點的憶念跟正知就可以了,後面的根本都不需要了。可是在第八住心那時候,要持續靠著憶念跟正知,還要花力氣,在這個情況之下,把反面障礙排除掉,然後正面的這個部分,等持繼續維持下去,這個都還要花力氣,靠著這樣子去做之故,才會產生第九住心,不必花力氣。所以前面要先有一個第八住心「此即第八住心」。


此與第九」那第八住心跟第九住心有什麼差別嗎?差別在「雖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為障,」沉沒跟掉舉等等障礙,不能夠再幹擾等持了,這個部分第八跟第九都完全一樣的(二心相同。),「然於此心必須無間依念正知,」可是第八住心的時候,要持續的依靠憶念跟正知的力量,要花力氣的。「故名有()行或(者叫做)有功用。」所以第八住心要把它稱為有作行,有作行就要花力氣去做,或者是有功用,也是要花力氣去做。這個在第八住心的《經莊嚴論》的頌文裏面就談到了,377頁第三行「八.專注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這個《經莊嚴論》裏面談到「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內心要作行,「能得」這是未來式,將來能夠得到「任運轉」,這是第九住心。所以現在第八住心的時候,心還要花力氣,還要做很多的動作行為,所以這個有差別了,這個第八跟第九差別就在這裏。


第八住心產生的前面,就要靠第七住心,所以接下來378頁倒數第三行,「能生此者,」「此」是第八住心,那它的前面要靠第七住心,第七住心是什麼樣子呢?(須於微細沉掉等法,)對於細分沉跟掉產生(原因)的時候,「隨生隨除而不忍受,」不會去接受它,「故須第七心。」這第七住心了。所以第八住心產生的前面,還要靠第七住心,第七住心就是細分的沉,細分的掉產生的時候,一產生就能夠把它排除掉。


(生第七心,須先了知)那生第七住心的時候,須先了知,第七住心的前面,須先靠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為什麼?這個要做一個說眀,第七住心細分的沉掉(原因)產生,馬上就可以把它排除掉,這要靠前面,(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要先能夠去察知惡的尋思所有隨煩惱等等,這些散亂是一個過失,(由有力正知)之後靠著有力的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故須第五及第六心」)這個就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五六住心是靠正知的力量去達成它的。所以要談到第七住心的前面,五六住心它的必要性,因為要靠第五住心第六住心,正知的力量去察知惡尋思跟隨煩惱散亂的過患,之後用正知的力量,能夠在它的上面而不流散掉,不會散亂掉呢!這是第五心跟第六。


但是第五心第六的前面,還要靠著憶念的力量形成的第三心跟第四住心,所以「能生此者,」那個「此」是第五第六住心,「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這靠念力馬上回想,憶念所緣,以及「及須最初從所緣境(的地方)念不令散,」心念依舊不會散亂掉,(故須第三心及第四心,)這是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第三心跟第四住心是由憶念的力量所成辦所達成的,前面談到「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這是第三住心。心散亂掉了,馬上能夠回憶起所緣對境,心又跑回來,這第三住心。還有呢「最初從所緣境令心不散」心放在所緣上面根本就不會跑掉,念力非常強大,這是第四住心。所以第三住心的時候念力產生,第四住心的時候念力到達圓滿、完整,心不會跑掉。這個做到了之後,才能夠進入第五心跟第六住心,正知的力量發揮出來,這個實修才能夠進行,所以前面要先有第三跟第四。


379頁第一行有談到「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此二心」就是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即彼二念」就是前面兩種憶念的力量,前面兩種憶念要看378頁最後一行,須於散失所緣對境的時候,馬上產生一個憶念,「速憶所緣」,馬上產生一個憶念,想到所緣的對境,把心又抓回來,這第一個憶念。即須最初從所緣境呢,念不流散,不散亂,憶念的力量一直把心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就沒有散亂掉,這第二個憶念。由這二個憶念的力量,去成辦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


又生此者,」這個「此」,是第三跟第四住心,要達成第三跟第四住心,要怎麼辦呢?「須先令心安住所緣」的對境上面,前面首先心一定要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這是第一住心嘛!(及令住已相續不散,)其次,安放在所緣的對境上面,這個安放還能夠繼續持續下去,還能夠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散亂掉,這是第二住心。所以首先心要放在對境上,之後放在對境上又能夠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散亂掉,這兩個要達成之後,後面憶念的實修才會有,(故應先生初二種心。)所以前面還要有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我們今天的講述到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