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29 講

2013/08/04 07:49



內心對於所緣的對象,在專注時怎麼進行?首先基礎所緣物件是什麼?要先作界定,解釋清楚。這裏面包括總體所緣對像是什麼?現在這個段落所緣物件是什麼?對佛身所緣辨明清楚,使佛身變成第六意識的對境,佛身要在第六意識中顯現出來。因為在第六意識顯現佛身之故,佛身的影像,不是當成佛像,而是當成佛親自本身,在我們內心出現成為一個影像,現在這個段落所談到的影像是如此的。


對這個所緣物件,我的心緣取之後,怎麼專注在上面呢?要分成三項:是今天要談的內容。


第二心於彼所緣如何安住分三一立無過規二破有過規三示修時量(P.359 10)


瞭解心的所緣物件,心要朝向這個所緣物件,要專注地能安住在上面。可是心如何能專注地安住在上面呢?這個段落,是「無過失的等持」如何產生,因此講心專注安住在上面,要具足二個特色,才能成為一個「無過失的等持」立無過規。無過失的軌則是什麼樣子?就是「無過失的等持」。此無過失的等持,要具足二個特色:


(P.350)第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分二一明心住之所緣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第二是現在的段落,住所緣如何觀修。


(P.349)一系心所緣先如何修二住所緣時應如何修,這些是在引生無過三摩地法的內容。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特色),一令心明顯具明顯分,二專住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P.359 11)


即一、明分,二、住分。要具足二個特色:()具有力量的明分,()住分。產生無過失的等持,內心在指向對境的時候,要具足這二個特色。其實不祇這二個,又有人說需要三個條件,或四個條件。也有說二個特色不對,又有另外的說法。


有於此上加樂為三,餘有加澄共為四者。然澄淨分初殊勝攝,不須別說。適悅行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靜慮未到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P.359 12)


心朝向對境,怎麼樣才是無過失的等持()具有力量的明分,()住分,()安樂。還有人加上()澄分清楚,共四個條件。


極明顯分,雖於無色地攝少數定中亦不得生。(P.360 1)


又有一主張極明顯分,具有力量的明分。對方主張,雖在無色地所攝的定,都還不會產生極明顯分。本派先破除四種主張「加上澄分」先破除掉,再破除要三種特色的主張要「加上安樂」的主張,把它破除掉,破除反對者。我們主張無過失等持要具足二個特色:()具有力量的明分,有人說這個說法不對,我們按順序先破除了。P.359倒數二行,第一種主張加上「安樂」,第二種主張加上「澄清分」。P.360第三種主張,是反對者。四種特色,我們先破除掉,P.359倒數二行,然澄淨分初殊勝攝,這個項目不必個別講。因為把它包括在初殊勝具有力量的明分。


再來講三種條件的主張,適悅行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靜慮未到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這裏談到具有喜樂,是沒有必要的。現在是講產生無過失的等持,談到修等持,繼續修,在還沒得到安止之前,無過失的等持產生,還要經過九住心的次第,才逐漸得到安止,才會產生初禪的喜樂。在還沒得到安止之前,不會有喜樂的。這個樂不是輕安之樂,輕安之樂不是這裏談到的。我們得到安止時,有身輕安、心輕安,才是這裏談到的喜樂。


無過失的等持,還要包括喜樂的特色,就會有這個毛病,最初得到安止就有喜樂,怎麼可能呢?適悅行相喜樂,是等持以後的果,不是現在初靜慮未到定分所能產生,是得到安止之後才有的。現在修無過失的等持,具足二個特色:()明分,()住分,還要再進步,還要經過九住心,才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時,這個人的心就不是欲界的心。前面得到安止之前,這個人的心是屬於欲界的心,經過這樣子的實修之後,他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時,他是屬上二界地所攝之心,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所攝的心。在得到上界地所攝的心的時候,是屬於初靜慮地(初禪)未到分所攝,初靜慮地所攝分近分和正行,近分即未到分,未得到正行之前是未到分。修安止的無過失等持,才是逐漸修到安止,到初靜慮的時候。初靜慮的前面有未到分(未到地定),未到分怎麼會有喜樂?不可能嘛!所以你說有,就會有這個毛病。


一個欲界的補特伽羅(眾生),他的內心要得到等持,逐漸進步,得到更高級的等持,順序很多、很長。現在我們是欲界的生命,「界」有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眾生內心思惟的方式並不一樣。色界的眾生內心思惟(想法)的方式,等持的威力更加強大,無色界比色界的眾生,等持的威力還更加強大。等持的威力強大,安住在對境的力量更增強,三界眾生內心安住在對境的力量有差別的。首先要得到等持,得到安止的話,要欲界心先得到等持,等持的力量不斷地加強,慢慢變成不是欲界的心,變成色界心的等持。這是心不斷地轉變,欲界的心變成色界的心,靠著等持的力量,使他的心轉變過來,人還是欲界的生命,可是心會改變。


在觀修時,先改變等持的本質,等持的力量更加強,當然內心就轉變了。最初得到等持是欲界的等持,然後力量慢慢加強,心慢慢改變過來,心改變為上二界所攝的等持。如果經由欲界心的等持,已經得到之後,慢慢進步得到色界地所攝的等持,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這中間又很長了。色界地所攝的等持裏面,就有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四禪天)。然後又進步到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就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所攝,這要按照順序一階段、一階段逐漸進步的。


最初得到欲界心的等持,再進入色界心的等持初靜慮、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又進入無色界的等持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這些過程都是等持的力量不斷地加強,可見他是等持的力量不斷加強之故,內心轉變過來,所以他一定按照順序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逐漸上去的,這是書上沒有的,不作補充,對於內容就不能瞭解。


欲界的有情眾生,已經成就了欲界地所攝的等持,在欲界的地方,是欲界的心,逐漸進步,心會轉變過來。色界的地方所攝的等持,是色界地所攝的等持。剛得到色界地所攝的等持時,最初得到是初靜慮天,是初靜慮地所攝的等持,又分為兩個:靠近的部份(近分)和正行兩部份,近分是未到分,初靜慮所攝等持分為:近分地所攝等持,正行地所攝等持。


慢慢進步到二靜慮地所攝等持,裏面又分為:近分地所攝等持,和正行地所攝等持。慢慢進步到三靜慮地所攝等持(三禪天),裏面又分兩個:近分地所攝等持,和正行地所攝等持。進步到四靜慮地所攝等持,裏面又分兩個:近分地所攝等持,和正行地所攝等持,到這裏色界的最高了。進步又變成無色界,無色界又分成四個:空無邊處所攝等持,裏面又分為近分和正行。識無邊處所攝等持,裏面又分為近分和正行。之後到無所有處所攝等持,又分近分和正行。最後到有頂天所攝等持,又是近分和正行,這樣子一段一段分的。


或許有這麼一個疑問產生,就是一個欲界的有情眾生,他的內心等持,按照前面所講的次第,逐漸地進步,這表示他的威力愈來愈強。假設這個人的內心到達了有頂天所攝等持,得到這個的時候,前面的等持是不是都消失不見了,改變成為有頂天所攝等持?而且是正行地所攝等持之後,是不是他前面的等持都消失不見了?四個色界的等持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的等持,是不是全部都消失不見了?有這麼一個疑問存在。答:不會消失不見的。因為他的心能夠進入細分等持,當他的心不作細分等持觀想時,因為他的力量之故,他的心可以進入比較粗分的等持。但他也可以讓心不要進入細分等持,還停留在粗分階段,也可以的,因為他已經有這種威力了。這個威力不會消失掉,他也可以有細分、也可以有粗分,因為他有這個威力之故。


所以,我們看書裏面有些地方這樣談到,這八種等持,就是四靜慮天有四種正行的等持,無色界也有四種正行等持,這樣有八種等持了。這八種等持有順分次第的觀修,有反轉次第的觀修。順分次第的觀修,就是按照初靜慮的正行、二靜慮的正行、三靜慮的正行、四靜慮的正行、無色界正行的次第,按照次第慢慢觀修。也可以反轉次第而修,從有頂天的等持,進入無所有處、識無邊處、空無邊處,之後進入四靜慮、三靜慮、二靜慮、初靜慮,這是反轉次第的觀修。這就表示得到細分,前面粗分不會不見。


此又分二: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無過失之等持)二引生住心次第(P.349 7)


現在談到是引生無過失等持這個段落。首先產生無過失的等持之後,這是屬於欲界的心,依彼靠著無過失的等持,這個等持才要產生住心,這個住心講的是九住心。無過失等持得到了,是欲界的心,九住心得到了,也是欲界的心。但是九住心結束了之後,就會得到安止。內心最初得到安止那個同時,心就不是欲界地所攝的心,就得到色界地所攝的心,因為他已經得到初靜慮所攝的心,心的本質已經轉變過來了。前面講到無過失的等持已經得到了,九住心也結束(畢業)了,得到了安止,在得到安止那個同時,這個人的內心本質已經轉變過來,他的心不是屬於欲界地所攝的心,屬於色界地所攝的心,進入色界初靜慮近分地所攝的等持。


在破除三種主張的說法裏面(P.35910),「樂」把它列在這裏是不對的,這個部份要把它破除掉。破除掉的說法裏面,初靜慮近分地所攝的等持,就算得到的那個時候,也沒有喜樂。這裏非初靜慮未到分(近分)所攝的等持相應中所能生起,同時產生,連喜樂都沒有。因此你的主張說,現在我們是為了得到安止,還沒得到安止,心要專注在所緣上面。如果心在指向所緣,就已經具有喜樂的話,這樣講顯然不對。


現在只是安止的因而已,還沒得到安止,只是作實修而已,在安止的因,實修的段落就有喜樂的話,實際上在成就安止的時候,安止得到的時候,才是初靜慮的近分而已,都還沒具有喜樂,因的時候,怎麼會有喜樂呢?所以在實修安止的時候,實修之後成就了安止,最初成就安止是屬於初靜慮的近分地所攝,那個時候喜樂都還不會有,但是在那個時候,有身輕安樂,有心輕安之樂,不要把這個「樂」和喜樂混在一起,不是屬於喜樂。就算初得到安止,是初靜慮的近分,也有身心輕安之樂,但沒有喜樂。


或許有人會這麼講,喜樂是不是將來屬於所得的一個部份,所要得到果的一個部份?不是的。因為在一個非常好的等持狀態裏面,如果他還伴隨有喜樂的話,這個列入一種毛病。四靜慮正行的等持,算是非常好的等持,四靜慮正行的等持,還要斷除八種過失,八種過失中,喜樂是其中一項,喜樂是應該要斷除的部份,不是好的部份。大家會想:初靜慮還沒得到喜樂,喜樂是很難得到,將來要得到它。不是的,這不能當作一個要得到的目標。


還有一項不能混為一談,「身心輕安之樂不是樂」,所以,樂非樂,身心輕安之樂不是喜樂。為什麼?我們看「輕安之樂」這個名詞就明白瞭解了,「輕安之樂」的「樂」指的就是「輕安」,不是快樂,不是樂,它是「輕安」的意思。為什麼「輕安之樂」取名為「樂」呢?「輕安」的意思,指的是不辛苦,不用勞累,不花力氣。因為不辛苦,不花力氣,所以就取名為「樂」,但不是快樂,只是取名字而已,不是快樂。因為只是從「輕安之樂」,「樂」指的就是「輕安」不是樂,「樂」是指不用很辛苦,不用花力氣、不勞累之故,把它取名字叫做「樂」,但不是樂。


因為前面實修的時候,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勞累要花力氣,慢慢實修到最後,不必花力氣,不勞累,從這個角度來講,把它取一個名字叫做「樂」,其實不是樂。這樣子講,真正的喜樂是什麼意思呢?又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喜樂在近分的時候是沒有的,初靜慮的近分是沒有的,因為近分類似準備的階段、加行的階段。近分是已經靠近了正行,為了要得到正行之故,前面所作加行、所作準備的階段。初靜慮也有近分和正行,二靜慮也有近分和正行,三靜慮、四靜慮,無色界四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都有近分和正行,都這樣排列下來。


在這種排列的情況裏面,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一直到四個無色界,每一個禪定,都要分成近分和正行,每一部份都有近分和正行,任何一個禪定的近分裏面,都不會有喜樂。不會有喜樂的原因,前面已講過了,這時候內心還要花力氣,還要忙碌,忙碌得到他的果,他的果是正行。現在是近分,近分是要作準備的,為了要得到果作準備的階段。在任何的等持,四靜慮和四無色界靜慮近分的時候,都不會有喜樂的。


不會有喜樂的原因,是都還在忙碌,是都還在花力氣忙碌,因為要得到正行,要作準備之故。可見喜樂要到正行才有,那是什麼階段的正行才有喜樂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無色界的靜慮裏面。什麼階段的正行才有喜樂呢?初靜慮的正行有喜樂,二靜慮的正行有喜樂;三靜慮的正行,四靜慮的正行,四個無色界靜慮的正行,都沒有喜樂。就正行的等持,相對應的同時產生喜樂,從三靜慮以後就沒有了。任何靜慮近分的部份,都沒有喜樂,因為他正在作準備,喜樂在靜慮正行的時候才有。


哪個時候的正行有呢?初靜慮的正行,二靜慮的正行,從三靜慮以後的正行,也是沒有喜樂。近分和正行喜樂的部份,我們舉一個例子而言,譬如現在要蓋房子,房子沒有蓋好之前,這個人很忙碌蓋房子,不可能快樂停下來休息,因為房子還沒蓋好,這個類似像近分一樣。可是當房子蓋好了,工作完全結束,坐在房子裏面,喘一口氣,好好休息一下,非常快樂啦!因為房子已經蓋好了,不用再工作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像正行一樣。


這個是四靜慮、無色界等持共八種,現在作補充說明,要記起來不能忘掉,不能每一次碰到又作補充。


所以,有一些人主張「引發等持的時候,要具足安樂」的條件,變成三個特色,心指向對境要安住的時候,要具足三個特色。不過這種說法,在p.359最後一行,三乘功德最勝依處(依靠處)是第四靜慮天的等持,在那個時候有沒有真的內心的喜樂?答:也沒有!故此不說,在這裏也不需要的。


三乘功德最殊勝的依靠之處,是四靜慮的等持,是等持之中最好的,是我們可以運用的等持之中最好的。我們要運用等持,幫助我們內心產生證悟,在內心的產生證悟方面,要靠等持的幫助,不過能發揮幫助力量的等持,最好的是四靜慮天的等持,透過它的幫助,能讓我們內心產生證悟。就是利用這個等持,可以去觀修空性,可以去觀修補特伽羅無我,所以我們在觀修的時候,我們所運用等持的好壞,會影響到觀修的時候力量的強弱。


因此,對內心的幫助大小就有差別。就是在觀修的時候,會導致去對付我們內心的實執,補特伽羅我執,在把它消滅方面力量非常強大,這就要靠非常好的等持,這種內心證悟的產生,最大的幫助是四靜慮天的等持。所以在很多的經典裏面,都稱讚四靜慮天的等持,要引發三乘的功德,最主要、最殊勝的依靠之處,都這樣子來稱讚它。四靜慮天的等持本身,如果靠著它,很容易產生三乘的功德。


不過,第四靜慮的等持本身,並沒有喜樂,因此要引發內心產生等持,在靜慮的等持,都不需要喜樂。現在正在學習的時候,要引發一個無過失的等持,心正在指向對境的時候,並不需要有這個喜樂。如果再引發具備喜樂的話,將來到四靜慮的等持的時候,將來還會變成一個毛病,連四靜慮的等持都沒有喜樂。因為有喜樂之故,還會變成一個毛病,所以現在也不需要。


前面有人談到要具足三個特色加上喜樂,這個主張也要把它破除掉,就是我們這裏所談到的。首先是破除四個條件的說法,四個條件的說法是(P.359倒數2)然澄淨分初殊勝攝,不須別說。有人主張四個條件,把它否定掉,再來是否定三個條件加上喜樂。


適悅行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靜慮未到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P.359 12)


這是把要具足安樂這個條件,也把它破除掉。這二種主張已經破除了,再過來還有第三種主張,再把它破除掉。


極明顯分,雖於無色地攝少數定中亦不得生。(P.360 1)


這是對方的主張,前面自宗說無過失的等持要產生時,心放在影像對境上,要具足明分和住分。對方就反對說,這個條件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呢?原因就在這裏了,談到無色地所攝少數定也沒有產生,這個說法也要破除掉。對方的想法是什麼呢?就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而言,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強,住分的力量很強大,因此在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之中,確定明分這部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談到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明分這個條件也不需要,不需要的原因,就是無色界的等持裏面,明分也沒有,也不需要,有這麼一個說法。


所以當我們禪修等持的時候,欲界、色界、無色界,內心的等持得到之後,力量愈來愈強、愈進步。由進入色界,到進入無色界,當進入到無色界等持的時候,明分的力量逐漸簡單,但住分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在無色界的等持裏面,沒有具足威力的明分,明分的力量逐漸減弱。


有人就這樣講了,無色界的等持,明分的條件都不必要,因此你現在主張,現在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裏面,有這麼一個條件,明分的條件是不需要,這是對方的主張。我們的主張是要兩個條件,對方這種反對我們就去破除他,怎麼去破除他呢?破除的方式,回答的方式是這樣子,就大乘的補特伽羅而言,實修的時候,最主要依靠的等持,是四靜慮地所攝的等持,不是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因此在靜慮地所攝的等持裏面,明分也有,住分也有。當然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是明分減弱,之後住分很強大沒有錯,問題是大乘補特伽羅所實修要依靠的等持,主要不是依靠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主要是依靠靜慮地所攝的等持。但是在靜慮地所攝的等持裏面,明分就很強大了,這個條件一定要有。所以你提到我兩種特色的主張有毛病,毛病不會發生,因為無色界地的等持,當然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強,但是菩薩實修主要不是靠這個等持。


其次怎樣來說明主張,自宗來作一個回答呢?我們前面所講內容引經據典,應當要依靠靜慮,排除掉無色。


如《大乘莊嚴經論》雲:「靜慮除無色。」除少數獲得自在菩薩,餘諸菩薩皆依靜慮地攝正定引發功德,故說明顯(明分)殊勝無有過失。(P.360 2)


《莊嚴經論》的句子,主要要放在靜慮,排除掉無色,這是少數獲自在之菩薩,等持已經得到自在之菩薩,衪就會依於無色界地所攝的等持,要把這個排除之外。一般大多數的菩薩,都是要根據靜慮地所攝等持來作實修,來產生功德。後面解釋是這樣講,除少數獲自在之菩薩,餘諸菩薩都是依靜慮地所攝等持,來引發功德。


什麼是等持自在之菩薩呢?前面有講過了,靜慮、無色八種等持,順生作實修、反轉作實修;初靜慮等持、二靜慮、三靜慮、四靜慮,進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天,之後又回過頭來照順序。這樣子反反復覆修了非常多次,慢慢會形成一種現象,跳級的現象。就是他修初靜慮,但是他不必進入二靜慮,他的心馬上可以進入三靜慮。進入三靜慮之後,他不必進入四靜慮,馬上進入空無邊處,就表示這個人等持的威力非常強大,這樣反復實修,來來去去,再三反復作實修之後,他的等持會得到自在。


等持得到自在是,他現在在一個比較粗分的心,他不必按照順序逐漸進入細分。他能夠在比較粗分裏面,立刻進入非常的細分;然後他在非常微細的情況下,也不必慢慢進入粗分,不需要。他在非常微細,可以進入比較粗糙,都可以。這種情況來往都沒有阻礙,這就是等持得到自在的菩薩。


如何去得到等持自在呢?靜慮、無色八種等持,來來去去,順生和反轉再三反復作實修,逐漸會得到這種威力,如果是這樣的一位菩薩,他就可以依於無色界的等持實修。假設不是的話,一般的大乘的菩薩,是依靠靜慮地所攝的等持。因此之故,大乘補特伽羅作實修的時候,是要依靠靜慮地所攝的等持。靜慮地所攝等持,明分和住分兩個條件都齊備,因此之故,我們前面的主張,引發無過失的等持的時候,等持要具足二種特色,就是具足明分的這個特色,這個主張並沒有過失。所以這裏產生無過失的等持,是指心朝向所緣物件的時候,按照自宗的主張,心放在所緣物件影像,指向它的時候。


怎樣才叫無過失的等持?兩個條件,就是明分和住分,這個明分指的是有境本身,住分指的是對境。所以明分指的不是對境的清楚、不清楚、清晰、不清晰,不是這個問題,上次有談到過了,緣取佛身的時候,明晰、不明晰並不重要,而是心要能堅固地安住它,因為如果一直想要明晰安住,可能為了追求明分,而導致安住的阻礙,已經談過了。


明分主要是指有境,心清晰不清晰;住分是指對境,心有沒有安住在對境上面,從對境的角度談到。所以明分要看p.359此中所修妙三摩地(無過失等持)具二殊勝,具足二種殊勝的特色,一個是心本身非常明晰,這個把它稱為明分;之後心能夠很專住在所緣的物件上面,這樣稱為住分,自宗的主張、本派的主張無過失的等持,要齊備這二個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