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53 講

2013/08/06 09:22



課前提示:


我們這裏剛剛念的那個密集嘛也是有點怪怪的(哈!哈!哈!),不曉得?上次我想講一講,又忘了,今天不要忘(哈!哈!),我們密集嘛唱的是,在三大寺那邊主要是有兩個階段,一個是下課的時候唱的,一個是宗大師圓寂的時候,繞寺廟的時候唱的。所以你們唱的時候,就覺得又不是一個法會結束,又不是我們宗大師圓寂,所以覺得怪怪的(哈!哈!哈!)(學員:……),不是不是,上課法師來的時候,我們就是「念」,不是唱,所以我們時間也是有點怪怪的。(學員:……),下課就不用,我們現在這裏沒有特別,一些法會結束的時候就會唱慢的。(學員:……),快的就是我們大家一起繞塔的時候,快的就會唱。


正講


上一次談到這一個段落,374頁倒數第一行,「共同教授」,不應執此是性相乘門各別的法,不是密咒乘門所需要,因為在無上瑜伽續裏面也談論過,因此是所共通之故。無上瑜伽續裏面也說過,所以它是共通的意思了,這是共通的教授,教授之中共通的部分。這裏又談到,無上瑜伽續裏面也有談過,所以它是共通的。性相乘門裏面也談,無上瑜伽續裏面也談,那無上瑜伽續在哪里談到呢?後面就舉例說明了,「如三補止(續部)初章第二品」有談到「雲:『斷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由正斷成,由彼欲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這裏談到四種神足,四種神足就是欲求神足,精進神足(就是勤神足),還有心神足(思惟神足),還有觀察神足。第二品裏面只有談到欲求神足欲求三摩地神足,所以至尊仁波切這裏補充了,「於勤觀心三三摩地亦如是說,」三者的三摩地,也都是這個樣子的。


這個部分,所要涉及的主要是三十七菩提分,因為四神足在三十七菩提分裏面就有討論到,三十七菩提分裏面講的是四念住第一項,再過來四正斷第二項,四神足是第三項,之後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這裏面呢,三十七菩提分裏面的第三個類型,就談到四種神足。那四種神足裏面的內容,主要討論的是什麼?主要是討論如何去成就等持,神足指的就是等持。所以四神足這個類型裏面,討論的是怎麼樣去成就等持,那就要靠欲求、精進、觀察跟思惟,以這個方式去成就等持,所以才會談到這四個項目。


因此現在講到的,在《辨中邊分別論》裏面就有開示八斷行八種對治,八種對治的行為裏面又討論到,要把懈怠這個毛病對付掉的話,去除掉的話,那又開示了四種方式,就是信心、欲求、精進跟輕安。這中間的兩個項目就是欲求跟精進。這兩個項目呢,列入八斷行裏面的兩項,能夠把懈怠對付掉的。就這個部分,在《辨中邊論》裏面也討論到了,依靠著欲求來成就等持,依靠著精進來成就等持,這個都在《辨中邊分別論》裏面討論過了。密咒乘門裏面也討論過了,就是「三補止初章第二品」裏面也談到,密咒乘門裏面也有開示到哦!所以密咒乘門裏面所談的,也等同於是《辨中邊論》裏面所討論過的。所以以欲求跟精進來成就等持,在密咒乘門裏面也是一樣的,也討論了呢!


之後還有一個是觀察的神足,還有心的神足(就是思惟的神足)這個部分。這裏面談到觀察的神足,「於勤」勤是精進,「觀」是觀察,「心」,這「三」者,「三摩地」。那個「三」是「勤觀心」三者的「三摩地」,「三摩地」是等持。這個觀察神足主要的是指勝慧,用勝慧分析的方式去成就等持。那用勝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在我們現在這個段落所討論到的,就是憶念。還有在八斷行裏面有談到,去察知沉沒跟掉舉的正知,還有作行之思,這三者把它列入是勝慧的部分。憶念是指不要忘記,能夠記住而不要忘失掉,那個就是憶念,八斷行裏面的第五項。能夠去察知沉沒跟掉舉有沒有出現呢?這個能夠偵查的的正知,八斷行裏面的第六項。之後能夠採取作行之思(思心所),是八斷行裏面的第七項。這三者把它列入四種神足裏面的觀察的神足,「勤觀心」那個觀的神足。所以這個要講的,以勝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


這裏討論的主要是說明,這個「三補止」續部裏面所開示的內容,跟《辨中邊論》裏面所開示的內容,可以配合在一起來看的,配合在一起來看的內容就是《辨中邊分別論》裏面有討論到憶念、正知還有思心所,用勝慧的方式去成就等持,這些部分在「三補止」續部裏面也有談到過呢!這其中還有一個心三摩地心的等持,內心等持這個部分就沒有特別的討論,沒有特別的配合在一起,但「三補止」裏面卻有談到,就是沒有特別可以配合的部分。這個內心的等持應該是講,在前輩子我也觀修等持,之後呢,以前做過觀修的部分,應該在我的內心裏面留下有種子,這個種子在我這輩子要去成就等持的時候,當然能夠發揮一些功效,有些助緣,這個部分把它列入內心的等持。這個部分在《辨中邊分別論》裏面就沒有特別的配合在一起來討論,但現在我們這裏的重點是放在四神足,因為現在是涉及到四神足的部分,所以一併把它在這裏,就字面上會談到了,不過要講的重點是放在三補止(續部)的第二品,跟《辨中邊分別論》裏面的開示,這個同樣都有討論到前面三者,就是欲求、精進還有觀察:欲求神足、精進神足跟觀察神足。就這三個項目而言呢,在《辨中邊分別論》裏面也討論到,在密咒乘門裏面也都有討論到,所以是共通的部分。


可是呢,如何配合在一起呢?這裏談到了「於勤觀心」這三項的「三摩地(等持)」也應該如是說「亦如是說」。「亦如是說」是如何給它配合在一起,「如是說」要這樣配合在一起。前面呢,三補止(續部)初章第二品裏面,也有出現過兩次欲求神足,四神足裏面的欲求神足只有舉一個例子來講,「斷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由正斷成,由彼欲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那個斷行俱行欲三摩地那個地方呢,欲三摩地把它改成勤三摩地,觀三摩地,心三摩地。底下還有一個由正斷成,由彼欲故而正修習。由彼欲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彼勤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觀之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心之故而正修習,非極下劣及太高舉。這樣子來配合在一起,所以底下才講了「亦如是說」,就如同前面這個樣子來配合。


底下做一個解釋說明,就是把三補止(續部)初章第二品的內容,做一個解釋說明,「於勤觀心三三摩地亦如是說」,「前說」就是那個引文裏面所談到的內容,有說到等持「正定妙堪能性,」前面要談到神足,就是前面談到「斷行俱行」。擁有斷行的這種欲求的三摩地神足,等持的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而且要配合前面講的「勤觀心」,那就變成「斷行俱行勤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還有斷行俱行觀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還有斷行俱行)心三摩地神足,謂住遠離,住於離欲,住於滅盡。所以這裏面呢,配合四個專案來講的話呢,都會談到神足這個辭。那神足這個辭又是什麼意思呢?底下講了「前說」前面所討論到的那個引文是講,這個等持本身(正定是等持),如果到達堪能性的時候,那它就會變成神變等等的功德所依靠的處所,所依靠之處,因此就好像腳一樣。所以在前面四個項目的等持,把它稱之為神變的足,就是神變它所依靠的腳,它所依靠基礎。所以欲求的等持,精進的等持,觀察的等持,內心的等持。這四個項目如果擁有的話,由這裏就會引發很多的神變,那就好像神變所依靠的腳一樣,所以這四個項目就把它稱之為神變的腳,稱之為四種神足。(是神變等功德所依,猶如足故名為神足。)


底下要說明四種等持修成的方式有四種,四種不同的方式之故,四種等持名稱就不一樣,所以有欲求等持,精進等持,觀察等持跟內心的等持這四種。因為得修成的方式,四個也不一樣,前面談到「斷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那個神足要把它解釋成為等持,神通的腳嘛,所以是等持。等持就是這四種,所以稱之為四種神足,欲勤觀心四種神足(四種等持)。那這四種等持怎麼去成就它,怎麼去成功,怎麼去得到它呢?「《辨中邊論釋》等說成此定(成就這個等持)略有四門」有四種方式可以去得到,「謂由猛利欲樂所得」第一種。「及由恒常精進所得」第二種。「由觀擇()()()三摩地,名欲三摩地,()進三摩地,觀()三摩地,」這就三種了(第三種)。再來「若心宿有三摩地種,」如果內心裏面,有前輩子、前輩子宿世以前以前,內心有前輩子就存在的修等持的種子,(依彼而得心一境性,名心三摩地。)依靠這個部分,也能夠得到心專一安住在對境的等持,這個就把它稱之為心三摩地(第四種)


所以透過非常強烈的欲求之心,得到一個等持,把它取名字叫欲求等持;透過恒常精進所得到的等持,把它稱之為精進三摩地;透過對於對境來做觀察分析,所得到的三摩地,把它稱之為觀察的三摩地;然後如果是內心上輩子留下來的修三摩地的種子,應該有嘛,以前修過的話,透過這個方式,()種子而得到的心能夠專一安住呢,又是一種三摩地,所以把它稱之為心三摩地。四種等持呢,因為去成功它的方式有四種,每一種方式各自各自不同,所以在《辨中邊分別論》還有它的注解裏面,就詳細做了一個開示。


在三補止(續部)初章第二品裏面,所談到的這個內容,四個神足都要配合在一起。所以後面談到觀修的方式,由依靠欲求來做觀修的時候,不能夠太低劣,也不能夠太高舉,就有這麼一句話,有沒有?375頁前面數過來第二行「由彼欲故而正修習」是觀修等持,「彼」是依靠欲求,「由彼」依靠那個,依靠那個欲求之心來觀修等持的時候,不能夠太下劣也不能夠太高舉,就講了這麼一句話嘛!這句話要四者都配合在一起,就是「由彼欲求」而正觀修等持「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彼精進」勤精進,而正觀修等持「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彼觀察」而正修習等持的時候「非極下劣及太高舉」;「由彼心」而正修習等持的時候,也不能下劣也不能高舉。應該四個配合在一起的。


這裏面都會談到要觀修等持,透過欲勤觀心而修的時候,不能夠下劣也不能夠高舉,那下劣跟高舉是什麼意思呢?下面要做一個說明了,倒數第二行「極下劣者」極下劣者是指經文裏面的那個詞句,在三補止(續部)裏面的那個詞句「非極下劣及太高舉」,那個「極」兩邊都要講,極下劣以及極太高舉,所以「極」是貫穿兩者。這個「極下劣者」講的是什麼意思呢?太放鬆了,太鬆弛了,「謂太緩慢,」太鬆弛了。「太高舉者」就是非常的高舉,極高舉者,謂太過緊繃了,「謂太策勵,」太過緊繃了。就是太松也不行,太緊繃也不行,「義為離彼二邊而修。」離開太緊繃,離開太鬆弛來做觀修,要鬆緊適中。這個事前面已經講了很多了,用彈琴的人,彈琴師來做比喻,這前面都有講過了。彈琴的人,要彈的好的話,琴弦本身也不能太緊繃,也不能太鬆弛。


我們現在這裏引用了三補止的引文,倒不是說要把這個三補止(續部)去做一個研究,也不是說要學習四種神足是什麼,因為現在談到的是無過失等持怎麼樣子產生,現在要解釋這些內容,至尊仁波切解釋這些內容的時候,都是根據《中邊分別論》,以《中邊分別論》做為一個基礎來做解釋,來開示實修的方式。不過這個實修的方式,卻是顯密所共通,經教跟密咒都共通的部分。在顯宗的部分就不必說了,很多的大博士來開示等持實修的方式,都是根據《中邊分別論》來講的,不僅如此,密咒乘門也是這個樣子,密咒乘門所開示的部分,跟《中邊分別論》講的一樣的,就是透過四種神足去做實修,這個開示,顯密共通的部分都一樣的,所以這個是屬於共通的部分。現在要談的重點是在這裏,就是共通的功德部分,倒不是說要去學習續部,也不是說我們要去修四種神足,現在談的是指,重點放在引經據典來做為一個根據。至尊仁波切談到這些內容,當然要引經據典來說明這些都是有根據的,所以才引用了續部的內容。


到這裏為止,已經結束了哪一個大綱呢,就是離開沉掉二者之後,應當如何而修(373),這個段落又在什麼地方?是指專住於所緣之後(365),應該怎麼做?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之後,要怎麼做?就是沉掉產生的時後應該怎麼做,沉掉已經離開之後要怎麼做。那現在心能夠專住在所緣之後,那又表示說,專住在所緣之前應該怎麼做(349),正在專住於所緣對境的時候怎麼做(350),已經專住在所緣對境的時候又怎麼做(365),所以就有這三項了。這三項講完畢的話,就是如何去引發一個無過失的等持。所以無過失的等持引發這裏就講解完畢了。這是基本大綱裏面的第一項。


第二個就是,依於這個等持就要引發住心的次第是什麼?就後面這個內容,基本上就分成這兩項。那引發無過失的等持裏面就是:心專住在所緣之前要怎麼做,正在專住的時候怎麼做,已經專住之後怎麼做,這三項講解完畢的話,就是引發無過失的等持這個段落都已經講解完畢了。


我們把到目前為止所講過的這個內容,無過失等持的部分來看一看,在348頁,「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這裏面就談到,後面,在349頁又有一個大綱,「此又分二」怎麼去修安止呢?正式來觀修安止怎麼修呢?此中又分二,就是「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對不對?我們前面已經講了這麼多,就把第一個大綱講完了。就是引生無過失的三摩地,它的方法是什麼?這個我們今天講完了。這一個內容呢,要從349頁開始,引生無過三摩地,藏文的話是488頁到529頁,中文的話從349頁一直到我們剛剛才講完的375頁這些內容,這講的都是第一個大綱,就是引發無過失的等持,這樣的一個內容,之後才是第二個大綱。


第二個大綱是「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有沒有?依彼引生住心次第裏面,376頁看一看,大綱有三項「分三.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由六力成辦. .具四種作意.」這裏面正式要討論住心怎麼產生,其實大綱只有一個,就是「正明」正式明說,那一段才是正式住心觀修的內容,是不是?所以「正明引生住心次第」是主要的內容,就是第二個大綱「依彼引生住心次第」裏面,真正要講的觀修的方式只有一項,就是「引生住心次第」這一個項目。那「引生住心次第」這個項目,到底有多少呢,只有376頁跟377頁,有沒有?377頁的倒數第四行,已經是第二個大綱了,是不是?在藏文的話只有530頁跟531頁,也是兩面。中文的話是376頁跟377頁,也是兩面。因為到377頁的倒數第四行,「第二由六力成辦」那是第二個大綱了,對不對?


前面的第一個大綱,正式要講住心安止的實修,九住心怎麼實修,只有講了兩面,就講完了!可是前面講無過失三摩地,哦,那很長啊!有沒有?前面從349頁一直講到375頁,那很長的內容啊!所以從這個篇幅來看看,我們要瞭解什麼呢?一般人談到,我們修安止的時候,欸,安止的的實修,主要就是九住心,所以應該把九住心好好的學習,那是不是應該九住心?如果這種想法的話,哦,那應該是九住心講的非常的廣大,複雜無比,應該是這個樣子嘛!可是至尊仁波切在這裏沒有!九住心只有講了兩頁而已哦!那就表示九住心是非常重要,修安止是透過九住心來實修,不過九住心的地基,卻是無過失的等持,假設無過失的等持這個部分錯了的話,那後面就全部都錯了,所以應該最重要是重視這個無過失的等持怎麼樣子產生,把無過失的等持怎麼產生這個部分學好的話,一產生之後,只要讓這個覺受增長增廣,安止必定會得到,不會再有什麼麻煩的。所以最初前面無過失的等持先產生就可以了。就算這個等持產生,它只是很短暫,也已經可以了,也足夠了,只要它是一個無過失的等持的話。


再過來就是保證這個等持,讓這個覺受增長增廣,逐漸逐漸的,安止一定可以成功,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這後面的部分呢,就不必再特別做什麼說明了,因為後面只是中間經過的覺受如何如何,怎麼樣子讓它產生,這只要做一個簡略的說明就可以了,不會再有什麼麻煩的。最容易發生錯誤的,是在前面無過失等持這個部分,很容易發生錯誤,很多的岔路,這個要詳細的做一個說明。如果把這個部分克服了,只要無過失的等持產生了,就算時間很短暫,這個都沒有關係,它已經是一個無過失的等持。讓這個無過失的等持覺受增長增廣,再加強加強的話,安止必定會得到,後面這些都不必再做特別的解釋,所以把前面這個無過失等持的部分,講的細而微細,講的非常的廣大。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由六力成辦. .具四種作意.」首先「正明引生住心次第」裏面,把這個九種住心,一項一項,個別個別都要做一個解釋說明。之後第二個大綱是指,就在住心實修那個段落,那個階段裏面,應當怎麼去用力量,力量要發揮在什麼地方,就是我們的心力本身,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可以達到由下下層的住心,遷移進入上上層的住心,這個時候心力要怎麼去發揮它的作用,所以由六力來成辦,有這六種情況。之後,在修住心那個段落裏面,緣取所緣對境之後,要怎麼去作意思惟,又有什麼差別,項目就有四種,所以具四種作意。後面兩項,主要是對前面那一項住心的內容,要更加明白清楚,所以有後面那兩項,就是依於六力來成辦,還有具足四種作意。如果把這兩項好好學習的話,對第一項住心,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的實修方式,就會更加明白清楚,因此又有後面那兩個項目了。


現在講九住心的第一個。第一個項目就是「正明引生住心次第」,現在講這個段落。九種住心裏面的一項,「初中九心。」第一個是內住(一內住者謂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內住者」謂從一切外在所緣對境把心收攝回來,令這個內心攀緣在內在的所緣對境上面,《莊嚴經論》裏面有談到「雲:心住內所緣。」這是因為前面事先得到無過失的等持,當無過失的等持已經得到之後,內心的散亂完全都沒有了,內心已經完全離開了散亂,當內心完全離開了散亂之後,這個內心本身變得非常的銳利,它的思惟本身就變得非常的銳利,思惟本身非常銳利的時候,心就可以安住在一個所緣的對境上面,心就可以完全安放在上面,這種能力才可以達成。之所以能夠達成,是因為前面無過失的等持已經得到了,所以這個時候內心的覺受就會出現。


就是從第一個住心開始的時候,內心的覺受,是指內心的改變,內心本身發生轉變,初級初級的轉變。出現的情況,就在第一個住心的時候就會出現,因為那時候內心已經完全離開了散亂,散亂根本就沒有了嘛!所以這個時候,內心本身思惟察覺的靈敏度非常的高,因此就可以安住在一個對境上面,這個時候不去管它時間的長短,只是說心能夠安住在一個所緣的對境上面,內心已經發生這種很純粹的改變,這種純粹的改變已經出現了,就在第一個住心的時候就有了。


剛剛漏了一項,仁波切剛剛開示說,我們現在講解九住心的時候,要前後配合一起來做說明,我們現在要解釋一個住心,每一項、每一項來做解釋,但是三個大綱裏面不是談到嗎,「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可是後面還有兩項「由六力成辦」跟「具四種作意」。所以在解釋每一項、每一項住心的時候,同時配合後面的六力運作方式是怎麼做,四種作意怎麼做,一項一項來配合,這樣大家就會明白瞭解,所以大綱才會講「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可是後面又多了兩項,對不對?所以要透過後面那兩項,對前面那一項呢,會得到一個明白深入的瞭解。我們解釋說明的時候,也是用這種方式。一邊講住心,每一個、每一個講的時候,後面怎麼樣子六力、四種作意,是怎麼配合的,也這樣子前後對照起來做一個解釋,這樣大家比較會明白。


那剛剛談到內住的時候,內住的時候之所以能夠達成,應該這樣講,就是首先無過失的等持要已經引發了,已經引發之後,接下來後面還要發生一個改變,這兩個應該是不同的段落。所以內心發生的轉變、改變這個部分,應該把它當做是果。內心發生轉變的這個部分,就是內心已經有一個初級的轉變了,這個要從第一住心開始。所以首先要得到一個無過失的等持,之後內心才能夠發生一個很純粹的轉變,這個要從第一個住心才開始。我們現在這些都沒有,沒有的原因是因為,首先第一個無過失的等持我們就沒有,之後那當然內心要發生轉變這個第一個住心,內住的部分當然也就沒有。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心有沒有放在所緣對境上面?有啊!我們現在也有,但是我們放在所緣對境的同時,很多對境都一起想,心放在很多的對境上面。現在要先放在一個的所緣對境的時候,有沒有放在上面?有!但是放的時候,一起,全部的對境都一起放。在想一個對境的時候,內心胡思亂想,東想西想,想太多了,全部都放在一起想。所以問說,心有沒有放在所緣對境上面?有啊!但不是放在一個,全部一起,一起想。所以這裏談到,謂從一切外在的所緣對境,來收攝他的內心,令其攀緣內在的所緣對境,對不對?


現在是我們純粹攝心的部分沒有達成,純粹攝心的部分應該是從外在的一切所緣,已經把內心收攝回來了,所以有一切外在的所緣。我們現在的心有沒有放在所緣對境上面?有!但不是放在一個,放在一切啊!放在很多很多的對境上面,胡思亂想,那就表示攝心的部分我們都還沒有達成,攝心的部分沒有達成,所以內心發生轉變的這個部分,也都還沒有。


最初所發生轉變的部分,在道次第《掌中解脫》裏面有提到,就是妄念增多的這種覺受,但是實際上不是妄念很多,而是以前內心散亂這一點不瞭解,所以這個是最初發生改變的時候,會感覺得到的。就是內心發生轉變的時候,前面談到嘛,這個思惟覺慧力,因此會察知妄念很多,因為現在開始(才知道)有沒有妄念的情況會出現,現在才知道沒有妄念,現在才(知道)有沒有妄念的機會,這種情況才出現,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會覺得到妄念呢,無量無邊非常的多,其實這是因為以前有妄念跟無妄念根本就不能夠區分,完全沒辦法做一個分別。現在沒有妄念的情況出現,在沒有妄念的情況出現的時候,就會發現,哦,妄念太多了!妄念多的嚇死人,內心感到害怕,怎麼那麼多的妄念啊!這個時候,這種感受才開始產生。這是因為以前也在做觀修,現在也要專一安住在所緣上面,雖然做是做了,但是內心有沒有專一安住呢?沒有!心同時散在無邊的所知對境上面,心完全跑過去了,完全散亂掉了。所以沒有妄念的情況,現在才出現呢!因此在這個時候就會感覺到,妄念全部都出現了,全部湧現出來了,才會感受得到。其實不是妄念更加多,是以前沒有察覺,現在是由不知道變成知道,並不是說妄念變得更多,因為以前一直都是這樣子散亂的,這個是在道次第的《掌中解脫》裏面如此的開示。


我們現在差不多大家都是這樣子的,就是因為第一個住心都還沒有得到,差不多我們都沒有得到。在沒有得到的情況下,不能察知內心細分的妄念。要察知內心細分的妄念呢,要得到第一個住心才有辦法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都認為自己沒有妄念,沒有胡思亂想,所以當自己在禪修的時候,緣取佛像也好,數出入息來做禪修也好,都認為自己都在專一安住,我都沒有胡思亂想,完全沒有妄念,自己的感覺是這個樣子。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內心忙碌的不得了,內心細微的妄念很多,胡思亂想,想了一大堆呢!但自己不知道,所以自己沒有感受到,沒有感受到之故,就認為我都沒有妄念,因此我內心都很專一的安住在對境上面,專住在佛像上面啦,心都專住在氣息的出入上面啦,我都專一的安住呢!內心的感覺是這個樣子,以為也是這個樣子。其實不是。心有沒有安住在對境上面?有!但是在安住的同時,其實內心無量無邊非常多的妄念,很多很多呢!但是自己不知道,沒有察覺。


就安住在所緣上面之後,細分的妄念出現,這個時候要能夠察知,要要能夠把它抓住,這個要第一住心的時候才能夠達成。但是第一住心要達成的時候,要靠什麼樣子呢?要靠什麼方式才能達成第一住心?才能夠細分的妄念出現還能夠察覺,還能夠抓住它呢?,那要靠多聞。所以要靠多聞的力量,靠著多聞的力量,就是如何去察明細分的妄念,細分的妄念倒底有出現沒出現?沒有出現又是什麼樣子?這些都完全要靠多聞的力量去達成,如何能夠沒有細分的妄念,這些都要靠六種力量裏面的第一個力量,多聞的力量去達成。


我們看多聞的力量,六力那個部分,377頁後面數過來第四行「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六種力量,一個是聽聞的力量,第二個是思惟的力量,第三個是憶念的力量,第四個是正知的力量,第五個是精進的力量,第六個是串習的力量。這是說明六力各自的名稱,「此等能成何心者?」此等是六力,能成何心?何心是九住心。靠著六力去成就九住心裏面的哪一項、哪一項呢?這裏面的第一個,(「由聽聞力成內住心,」)由聽聞的力量,能夠成內住心,就是第一住心。聽聞的力量是指「謂唯」只有、僅僅是「隨順從他聽聞,」從別人那裏聽聞到教誡指導,隨順這個教誡指導,去做多聞呢,因此就能夠達成「於所緣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數思數修習故。」這只是由「從他聽聞」到「於所緣境住心教授」之後,就能夠令內心最初安住在內在的對境上面。這個是講,透過住心的教授指導,聽聞之後,在我們要察知、察明細分妄念的這個部分產生幫助。還有呢,細分的妄念出現,如何把它滅除呢?也是透過這個聽聞教誡,產生幫助,以這個方式去達到第一個住心。


透過廣大聽聞,因此當內心放到所緣對境上面的時候,因為前面多聞之故,所以才能夠去知道,才能夠去察明這個時候有沒有細分的妄念出現,因為透過講解說明,會講解細分的妄念是這個樣子,是那個樣子,也透過自己多聞就知道了嘛,這細分的妄念出現的時候,如何把它滅除,這個方式,那個方式,要講解說明了,自己聽聞就知道了。因此之故,當內心安放在所緣對境上面的時候,這個時候才能夠區分的清楚,有細分的妄念,沒有細分的妄念。因此沒有細分的妄念的時候,才能夠知道,才能夠把它認明清楚。這個時候假設沒有細分妄念的話,這個就達到第一個住心,內住的時候了。所以這裏談到了,由聽聞力去成就內住心,第一個住心,由聽聞力而修成功。這是說靠著聽聞力的幫助,由多聞的力量的幫助,能夠去達成第一住心,內住心。不是說僅僅只有靠著聽聞的力量,就能夠達成內住心,不是這個意思。多聞對我們達成內住呢,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一定要依賴于多聞的力量,去達成內住,不是說只靠多聞我就達成了,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那怎麼樣子依賴多聞的力量,去達成內住呢?經論裏面都會講,細分的妄念是這個樣子,是那個樣子,自己多聞之後就瞭解了,因此能夠把它辨明清楚。之後,那沒有細分妄念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子呢?這書本裏面會講,它的量是什麼?或者標準是什麼,如何把它滅除掉?這個都會講,所以自己多聞之後,當沒有妄念的那個狀態出現的時候,自己馬上就會知道的,就能夠把它掌握住的,這個就是第一住心嘛!所以要靠著多聞的力量可以去達成它呢!


在四種作意裏面談到,要靠第一種,379頁倒數第二行「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雲」聲聞地裏面有談到,380頁第二行「此說初二心時」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就第一個作意。四種作意是什麼呢?就379頁的倒數第二行,這是引用《聲聞地》,聲聞地裏面就談到四種作意,就是「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的時候,在修九住心那個段落裏面,還有四種作意「當知複有四種作意」,那四種作意名稱,底下講了「一. 力勵運轉(作意). .有間缺運轉(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這四種作意的名稱,中間的部分我們就跳過去,之後談到380頁第二行。那四種作意配合九住心,怎麼配合呢?有了,第二行就談到了,第一個住心跟第二個住心的時候,「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所以那個時候的作意,是屬於「勵運轉作意」,就第一住心的時候,心緣取這個對境之後,心要安放在對境上面。那心有沒有安放在對境上面?有,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所以叫做勵運轉作意。要用很大的力量,心才能夠安放在所緣的物件上面,這是第一個作意。


我們講述到此。


剛剛有人請教仁波切一個問題,375頁,三補止初章第二品,這個「三補止」是無上續部的一部書,因為前面講無上瑜伽續,有沒有?所以這是一個無上瑜伽續部的名字,這是書的名字,書的名字就叫「三補止續部」然後它的初章,初章的第二品,所以那個「三補止」,是一本書的名字,這個要瞭解一下。


初章第二品裏面說「斷行俱行欲」,我想應該是欲求三摩地比較好,因為底下要講一個「離欲」,那個欲呢,是貪欲。這樣是不是把兩個欲分開?好不好?「斷行俱行欲求三摩地神足」呢,為什麼、什麼、什麼,這欲求三摩地是欲求神足。欲求三摩地神足本身那個「俱行」當做擁有,後面那個「斷行」是四正斷。擁有四正斷的這種欲求三摩地神足,就是欲求神足,它住遠離,住離貪欲,住餘滅盡等等,就講它的內容。前面那個斷行俱行,俱行是擁有的意思,俱行把它當做是擁有,那個斷行講的是四正斷。所以擁有四正斷的欲求神足,精進神足,觀察神足,內心神足,然後底下講,住在哪里、住在哪里,這個意思。因為在講三十七菩提分的時候,裏面有四神足,但四神足的前面,要先有四正斷。所以要先得到四正斷,已經得到四正斷之後,那才會得到四神足。


 


(學員提問:……)


答:後面那個「由彼欲求而正修習,」這是靠欲求的力量來做觀修,那個修習是觀修,對不對?「由彼欲求」那個也是欲求就是欲求神足,第一個神足。靠著欲求神足的方式,欲求呢,來好好的做一個禪修,靠著欲求來做禪修的時候,不能夠太下劣,就是低劣,也不能太高舉,不能太放鬆,也不能夠太緊繃,所以那個欲求的部分,也可以配合四個項目,因為第二品只有講欲求神足,可是每一個都配合精進、觀察跟內心。所以,由彼欲求故而正修習,也可以配合由彼精進故而正修習,由彼觀察故而正修習,由彼內心故而正修習。


前面那個「斷行俱行欲求三摩地神足」,也是一樣的,斷行俱行精進三摩地神足,斷行俱行觀察三摩地神足,斷行俱行內心三摩地神足,這四個配合在一起。


欲求本身擁有四種斷行,靠這那個欲求來做觀修,這個時候不能夠太鬆弛也不能夠太緊繃,這樣可以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