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42講

2013/08/04 08:33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因此之故我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圓滿的佛果,就得到佛果而言,為了得到這個目的之故,應當就至尊大主所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先學習,之後再進入於密咒乘門的密咒道次第的實修。上等者的話,一生就能夠成就佛果。如果達不到的話,因為學習了菩提道次第以及密乘道次第,以這個方式在內心能夠放下深厚的習氣,非常好的習氣,因此將來也不必經過好幾輩子,就能夠迅速的成就佛果,首先內心要有這種目標,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現在學習到的段落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面的止跟觀方面的開示,這個開示,目標是為了將來無上咒乘部分,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實修前面所做的準備而做的開示。因此我們現在聽聞思惟,來學習安止跟勝觀的部分,先做聽聞跟思惟,不僅僅只是如此努力的做實修,之後內心相隨順的適當的證悟能夠產生,在將來的密咒乘實修的部分能夠掌握關鍵,能夠迅速的得到果位,因此首先聞思是很有必要的。心裏面思惟這個目標,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大綱方面,我們現在所進行到的段落是,已經認明清楚之後,不花力氣去把它對付掉,這是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應該怎麼對治呢?就談到這個段落。在前面的段落,基本的大綱是專注於所緣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專注於所緣之後,應當要怎麼做。正在專注於所緣的時候,應該怎麼做,這已經講解完畢了,現在進行到的段落是已經專注於所緣之後,要怎麼樣子做。


正在專注於所緣上面的時後,要具足兩個特色,就是有力量的明分,執取對境的時候要具足力量,有力量的明分。還要加上穩定的住分這兩項。在這兩項齊備的情況之下,來專注於所緣的物件,這是具足兩種特色之下,來專注於所緣,這是專注於所緣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但是具足這兩種特色的情況之下,內心已經專注安放在所緣上面,維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接下來當然沉跟掉就會發生了,接下來沉跟掉發生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實修上應當怎麼樣來進行?就現在這個段落。就是專注於所緣之後,要怎麼樣子進行?就現在談到的段落。


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首先要能夠認明清楚什麼是沉?什麼是掉?這個認明清楚當然要靠憶念跟正知,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其中以憶念做為根本,就是在念知二者具足之下,先去認明沉跟掉。這裏面憶念做為根本,由憶念做為根本,產生正知,由正知去察明沉跟掉到底有沒有發生?已經察明清楚,認明清楚之後,當然要花力氣用對治把它消滅掉,假設我不花力氣去消滅它的話,這是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應該如何去克服它?我們上次談到這個段落。


現在談到已經認明清楚沉,已經察到了之後,應該如何把它滅除。已經認明清楚了掉舉,已經察到了,如何把它滅除。這裏面已經察明清楚沉的時候,怎麼樣子把它消滅掉呢,那就是上次談到三個方式了,就是緣想佛像一種方式;再過來太陽光等等光亮;再過來是勝慧所緣的對境,對這個對境進行分析,把他做一個細部的分割劃分,把它複雜化來做分析,這三個方式可以把沉沒去除掉,這已經講解完畢了。


這三種方式,現在要講的是引經據典,前面講的這些方法,是有根據的,在後面要講根據《修次第初篇》、《攝波羅密多論》,之後就談到《中觀心論》,現在談到《中觀心論》這個部分,369頁倒數第四行,《中觀心論》的前面那一行有談到「沉沒與退弱者,謂緣所緣力漸低劣說名沉沒,太向內攝說名退弱,」這個是指沉沒本身要具足這兩個性質,沉沒有時候稱之為退弱,其實是同樣的意義,可是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名稱呢?那就是在去執取對境的時候,沉沒它有這兩個方面的毛病,這兩個方面的毛病,就是指有時候在執取對境的時候,執取的方式,執取的力量太過低落,掉下來了,太過低落了,這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內心本身太過向內收縮、收攝,那就兩種特色。


這兩種特色,其實都是沉沒,沉沒本身具足這兩種特色。如果就執取對境的時候,力量太過低落,心沉下去,力量太過低落的話,這個時候把它取名字叫做沉沒。如果說是心本身向內在、向裏面太過縮進去,太過收縮的話,這個時候又給它取一個名字叫做退弱,所以就變成兩個名詞了,其實指的都是沉沒,只不過它有兩種性質,因此給它取兩個不同的名稱。


如果談到沉沒,那就表示執取對境的時候,執取的方式,執取的力量,太過低劣,太低了,所以給它取一個名稱,稱之為沉沒。有時候是指內心太過收縮了,那又要取一個名字,叫做退弱。所以由這兩個名字就可以知道,沉沒本身它具足兩個特性,或者說兩種性質,或者說它具有兩種毛病就是,就是執取對境的時候,力量太過低劣了,還有內心太向內收縮了,有這兩個毛病。


瞭解了有這兩種毛病之後,要想辦法怎麼樣把這兩種毛病排除掉呢?要把沉沒排除掉的話,就要瞭解沉沒要具足這兩個性質,如果只有具足一個性質的話,就不能算是正式的沉沒。如果只有一種性質的話,那其實沉沒也不會產生,所以沉沒才會具足兩種性質。


因此之故,首先,譬如說緣取佛像,或者是緣取太陽光等等,把這些做為所緣的對境之後,就能夠把低劣的這個毛病去除掉。這種情況是緣取對境的時後,緣取的方式,緣取的力量,抬高、高舉。這個時候用的方式,所緣的對境本身有這個功德,或者是有這個光亮,靠著所緣對境的力量、威力做為助緣之故,因此可以使內心執取的時候,執取的方式比較抬高、比較高舉,因此能夠靠著這個方式,就把對對境執取的時候,力量太過低劣部分,這個毛病把它排除掉。


還有另外一個沉沒的性質是退弱,就是太收縮了,這個方式就是指緣取對境的時後,把對境做一個細分細分的分割,把它詳細的做很多區分,分析分析,靠著勝慧把這個對境做一個細分細分的分析之後,所緣對境就能夠擴大,能夠廣大,因此以這個方式,把內心太過收縮這個毛病排除掉。倒數第四行就談到了「故由策舉力及廣所緣即能除遣。」是故由策舉力即能除遣,故由廣所緣即能除遣這個意思。


故由策舉力即能除遣,是把沉沒這個性質排除掉,故由廣所緣即能除遣,是把退弱這個毛病排除掉。「故由策舉」意思是指由緣取佛像或者是緣取光亮,靠著所緣的力量之故,這個緣取對境力量就會抬高,因此把策舉力低劣、沉沒這個毛病排除掉。「廣所緣」是指透過勝慧將所緣的對境,把它做一個細分細分的分割成好幾個項目,每一個項目再仔細的去分析,這樣子的話所緣就能夠廣大,因此就能夠把內心太過收縮這個毛病能夠把它排除掉,所以講了兩項。


引經據典,前面不是談到兩種方式把沉沒跟退弱排除掉,用的是策舉力還有廣所緣即能除遣,後面要引經據典來做一個說明,《中觀心論》裏面談到:「退弱應寬廣,修廣大所緣。」這就談到兩種方式,這是一種方式,退弱的時候要寬廣,修廣大所緣能夠把退弱這個毛病排除掉。又雲:「退弱應策舉,觀精進勝利。」這個是指策舉,觀佛像跟觀想光亮,觀精進的勝利、好處,這是兩段。用這兩段就是講前面那兩個毛病,就是太過低劣的毛病跟太過向內收縮的毛病。這《中觀心論》裏面兩個經文就談到,如何把這兩個毛病排除掉。《集學論》又談到:「若意退弱,應修可欣而令策舉。」這是談到策舉,談到策舉的方式就是跟前面《中觀心論》後面第二句的方式是一樣的,所以談到了這兩種方式。


諸大智者同所宣說,」前面引據的經文有很多,很多大博士其實主張都是相同的,主張都是相同就是前面的引經據典是要談到,在遣除沉沒這個方面而言,方法上有兩種類型,當然所緣的對境可以各種各類,有一種類型是使我的內心高舉,有一種類型是使我的內心能夠擴大,就是把所緣對境細分細分做一個分析,這樣子的話內心就能夠擴大,主要就是這兩種類型。


故除沉沒最要之對治,」因此至尊大主就做了一個結論,說主要的對治方式是什麼?「謂思惟三寶,及菩提心之勝利,並得睱身大利等功德,」前面談到把沉沒排除掉兩種方式嘛!但現在要講是主要的對治,主要的對治是指所緣的對境,譬如說佛像或者是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好處是什麼,八種有暇十種圓滿的利益、功德、好處是什麼等等,如果把這些做為對境的話。或者說是太陽光等等,把這些光亮做為對境的話。把這些做為對境,當內心接觸到這些對境,看到這些對境的時候,內心自然的就會抬高,內心會高舉,會振奮,這就執取的方式會高舉。所以以這些對象做對境是最主要的,排除沉沒的方式裏面,這個是最為主要的方式。


除此之外,第二種方式是利用別擇慧把對境細細分割,細分細分之後來做分析,這樣子的話內心能夠擴大,這個部分可能比起前面談到的,令內心高舉這個方式,可能要困難的多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前面一種方式,就是選擇一些對境,使內心能夠高舉的這種對境,以這個方式來做為對治,這個是主要的對治。所以這裏談到了最為主要的對治,就是使內心能夠高舉的這種方式。


因為排除沉沒的兩種方式,一種是令內心能夠策舉,一種是指內心能夠擴大,這兩種裏面,使內心策舉算是主要的方式。所以至尊大主說,排除沉沒最為主要的方式,應當是思惟三寶,思惟菩提心的好處,思惟閒暇的身體它有什麼大的利益、有什麼功德。「令如睡面澆以冷水頓能清醒,」譬如說好像睡覺時以冷水潑在臉上,當然馬上就清醒過來了,所以「此須先于功德觀擇修習已生感觸。


對境例如三寶,或者菩提心的功德,或者是暇滿的身體難以得到又意義非常廣大,這裏談到「謂思惟三寶,及菩提心之勝利,並得睱身大利等功德,」那個等字就各種各類了,譬如說現在能夠得到學習中士道次第,有這麼好學習的機會;下士道次第,有這麼好學習的機會;或者是依止善知識這個方面的學習,我也有機會能夠去學習等等,這些就包括在裏面嘛!或者說現在這個《菩提到次第廣論》,我有聞思能夠做學習,有這麼好的機會;或者是能夠遇到如此好的上師、善知識,對這個道路能夠無顛倒的正確的做一個開示,遇到如此的善知識,這當然是非常殊勝的善緣嘛!這些等等的功德,都包括在等這個字裏面。


所以現在想一想,自己具足這些功德,這麼好的機會自己都得到了,想一想內心當然非常高興了。當內心高興的時候,就會顯的很振奮而高舉,因此就能夠把低沉這個毛病去除掉的。但是又還有一個問題了,當內心去思惟這些對境的時候,內心會不會很振奮?內心能夠達到振奮的效果,還是不會達到振奮的效果,要靠什麼呢?最後一行「此須先于功德」進行「觀擇修習已生感觸。」


當把前面談到這些內容來做為我思惟的對境的時候,〈當自己去思惟這些對境的功德的時候,〉應當對這些對境的功德產生一個切身的感受,切身的領受,這個要先有,不是嘴巴幹幹的,持續的光嘴巴上說說而已,而是產生一個切身的感觸,切身的領受,就是思惟到對境的這些功德之後,自己真的是心生感觸,確實有一個切身、親身的領受。


這個就必須靠前面已經做過思擇修,把對境的這些功德好好做一個思擇修之後,發自內心深處,產生一個親身的體驗、感受、感觸,確實曾經產生過、得到過,因此以後對對境再做思惟的話,當然這種振奮的作用就會產生了,就能夠把低劣、低沉的毛病把它排除掉的。


後面舉了一個比喻,譬如說昏昏沉沉的時候,用冷水潑在臉上,當然馬上就很清醒,就很振奮。那一樣的道理了,在前面事先對這些對境的功德,自己曾經做過思擇修,經由思擇修,已經產生一個切身的感觸、領受。譬如說十種圓滿八種有睱已經得到了,多麼的好。這個部分不是只有嘴巴上面說說,而是曾經做過思擇修,有一確實殊勝的善緣這種體驗、感觸,一定要產生;或者說大乘教法甚深廣大,我有學習的機會該是多麼好的殊勝的善緣,這個部分也不是乾癟的詞句,口中說說,而是真正的發自內心深處,很強烈的體驗到,哇!這是多麼殊勝的善緣。


所以以前曾經有這種思擇修,親身的體驗產生的時候,現在只要把這些對境再稍微做一個思惟的話,那就好像冷水潑在臉上馬上清醒一樣,內心當然馬上就振奮了。假設前面做思擇修的話,對於這些對境的功德,曾經做過思擇修,不是流於口中說說的詞句,確實有一個親身的體會,切身的體會產生,確實是這樣子。


如果說以前沒有這樣子做過,對對境的功德沒有做過思擇修,有一個切身的體會的話,那不要說使我們清醒的能力,思惟對境大概也不會變的很振奮,大概沒有這個能力。譬如說把十八睱滿好好的想一想,可能還更加嚴重,還進入昏沉;把三寶的功德想一想,不要說使我的內心振奮,可能還陷入昏沉、睡眠了,這就是前面沒有產生一個切身的感受之故。


接下來談到沉沒的產生,有時候往往都是由昏跟睡而引發出來,由昏睡形成暗,之後會引發形成沉沒,所以如果要把沉沒排除掉,當然從它的原因的部份把它排除掉,這是非常有必要要做的。


369頁倒屬第一行,「又沉沒所依之因,」它的來源,沉沒的所依賴的因是什麼?「謂昏沉」以及「睡眠,及能生昏睡之心黑暗相,」昏睡來源-內心黑暗的樣子,如果「若修光明則不依彼」等「而生沉沒,」如果針對內心陷入黑暗的這種情況,那我就觀想光亮。譬如說太陽光等等的光亮,如果說內心思惟光亮,觀想光亮的話,把內心的黑暗排除掉,因此昏跟睡也就不會發生,所以沉也就不會發生了。


「不依彼」等,那個「彼」是指昏跟睡,因此由昏跟睡產生的沉沒,也就能夠排除掉「生已滅除。」。這就是為什麼前面談到對治的方式,有一個觀想太陽光亮等等,有這一個觀想的方式。


不僅如此,這個內容《聲聞地》裏面也談到過,字面上的內容意義很容易瞭解的,370頁第一行《聲聞地說:威儀應經行,善取明」光亮的行「相數修彼相,及念佛法僧戒舍天六中隨一」這是六隨念中的任何一項,好好的觀修,「或以所餘」其他的「清淨所緣」來「策舉其心,或當讀誦顯示昏沉睡眠過患之經論,或瞻方所及月星等,或以冷水洗面。」就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的。


隨念佛法僧念戒念舍念天這是六隨念(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稱之為隨念的意思是指,隨在這些功德之後,我再三去想它,因為再三想它、再三想它之故,當然心裏面就會想到,我得到多麼的好啊!這樣子內心就會很振奮,所已把它稱之為隨念。


這六項稱之為六隨念,六隨念首先是三皈依的對境,就是佛寶、法寶、僧寶,所以念佛、念法、念僧這三項。因為隨著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三皈依的物件,三皈依對境的後面,我隨念祂們的功德,再三想、再三想,這個功德我能夠得到該多麼的好!當然內心就會很振奮,所以隨念三寶是三個。


再過來念戒、念舍、念天,念戒是指菩薩偉大的實修、行持,其中譬如說戒律的實修,菩薩守戒的實修方面,我們看到了,心裏面想一想,隨念祂的功德,這是念戒律。其次菩薩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也會做很多的佈施。譬如說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其中為了救度對方,為了保護他的生命,救度他的生命,努力的去做,讓他生命不會有傷害,這是無畏救度的佈施,菩薩會這樣做;為了使它能夠養活身體,能夠活命之故,有錢財物品的佈施;為了使他的內心能夠變得聰明,能夠打開明察取捨的這種眼睛之故,當然就會做佛法的佈施,菩薩都會這樣做嘛!


所以把佈施的財施、法施、無畏施,菩薩所做的這些佈施的功德,想一想,自己的內心好好的做一個隨念,想一想,哇!這些功德多麼的好,我得到的話,該多麼的好,內心會很振奮。


後面還有一項是隨念天,隨念天是這樣解釋的,要嘛就是天眼的神通,菩薩有時候有天眼的神通,或者是天神的神通等等。這些功德隨念,想一想,隨念一下,這時候內心當然也會很振奮。或者說菩薩到許多的國土,許多的世界裏面,成為天神的形象在許多的國土裏面利益眾生,也有這種情形。所以想一想,菩薩的這些功德,這個是隨念天。


把前面談到的這些功德,內心好好想一想,隨念就是跟在後面再想、再想的意思,所以稱之為隨念嘛!這些功德如果內心好好隨念一下的話,內心會很振奮,會很高興,心裏面會想有這個功德,有那個功德,這麼多的功德,這些功德,那些功德,如果我以後有的話,多麼的好!當然內心就會很振奮了。所以這個是使內心振奮的一種方式,就是六種隨念。


370頁第三行,「若沉微薄,」若沉沒比較微薄,「或唯少」「起勵心」「正」「修,」就可以的。前面談到對治沉沒有很多的方式,各種各類。已經講到了很多。現在要靠著這些物件來做為對治,要去把沉沒遣除掉。可是,「若」又談到,假設沉沒本身,它僅僅只是很薄弱,它只是偶而出現一次,不是再三再三出現,不是這種情況的。偶而出現一次,所出現的沉沒又只是很淡薄,如果僅僅只是如此而已,就並不是說一定要根據前面一樣,換一個所緣對境,觀想前面所說的這些對境。把對境換掉,觀修前面所說的對境,這樣去對付它,不必這樣子做的。


那應該怎麼做?並不需要去緣想前面所談到的那些對境,現在只要「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只要「勵心正修,」也就可以了。只要把內心稍微再抬高一下,加一點點力量,使它有一點點振奮,這樣子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並不需要像前面所談到的很多的物件、對境。思惟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三寶的功德利益,有睱身多麼的難得,殊勝的善緣,觀想莊嚴的佛像或者是太陽光等等的光亮,更換這些對境而來做觀修,這些部分根本都不需要做,如果僅僅只是沉沒很薄弱又偶而的話,那不這樣子做的。


假設沉沒它是很濃厚的,或者是再三產生的話,(若沉濃厚或數現起,)則應暫舍修三摩地,如其所應修諸對治,」待沉沒除去之後,再繼續做觀修。假設沉沒是再三出現,而且沉沒出現的時候強度很強,就是很濃厚的話,那應該怎麼做?那有必要根據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對境,思惟一下三寶,還有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得到有睱身多麼難得多麼好,多麼殊勝的善緣,把前面談過的那些對治的方式,好好的做一個觀修。


這個時候應當是在「則應暫舍修三摩地,」這是指前面自己等持的觀修,不是說我下座了、起來了,不是的,在前面觀修的情況之下,暫時停一下,換一個對境,換一個前面所談到這些對治的對境,觀想這些對治的對境之後,然後把沉沒排除掉,讓內心能夠清醒,當內心清醒的時候,應當再度回到前面所緣對境上面繼續做觀修。


370頁第四行「待沉除已後乃修習。」這是指把沉沒排除掉,內心已經清醒之後,應當再度觀修前面的所緣物件。把沉沒的對治繼續持續、繼續持續,這個並不需要的,因為主要是自己的觀修。就是說現在所要做的觀修,是要成就安止、要得到安止而進行觀修嘛!這個時候有觀修的所緣對境,透過這個觀修,我要成就安止,這個部分才是觀修的重點,自己實修的重點。所以繼續維持在自己實修的重點上面,繼續持續下去的。


現在是有了沉沒之後我運用對治,運用對治把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等等再三思惟,以這個方式把沉沒排除掉,內心清醒了,好像用冷水潑在臉上清醒了一樣。這個時候就不需要再去思惟這些對治的內容了,那我的內心再三很振奮,又思惟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令我的內心很振奮,這些不必再做了嘛!因為沉沒已經排除掉了。所以當沉沒已經排除掉,內心清醒了之後,應當把前面自己所做的觀修,繼續持續下去。


這個部分在我們前面也有談到過,同樣的意思了,上一次就談到過了,369頁第六行,「沉沒除已,即應無間堅持所緣而修。」沉沒已經排除掉了之後,應當立刻,無間是立刻,立刻又維持在自己的觀修所緣上面,繼續堅持而做觀修。這就是今天我們這裏剛剛所談到的部分,370頁第四行,「待沉除已後乃修習。」待沉沒消除之後,仍然繼續要做觀修,這同樣的意思嘛!就是指當沉沒已經排除掉,內心已經清醒的時後,應當立刻馬上就自己所做的禪修,繼續做下去,不能一直在對治上面。


不過我們前面所談到的,這不能說它是不善法,不能這樣講,就前面談到的,前面說當運用對治已經把沉沒排除掉,沉沒已經清醒之後,不能持續在對治上面,應當就所觀修的部分繼續持續,這不是說對治的部分不好,不是說思惟三寶的功德,思惟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思惟有睱的身體得到之後意義非常的廣大,這些都是善法,不能說它不是善法。


思惟這些內容,能夠讓我的內心很高興、很振奮,這個當然都是善法。可是不能說因為它是善法之故,我就要做實修,可能不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實修的時候,有一個自己實修的重點,實修的階段,所以應當把自己實修的重點,繼續持續不斷的維持下去,不能說這個是善法,我也要實修,那個是善法,我也要實修,只是因為它是善法之故,我就做觀修,那恐怕不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是我們安止的時候要注意的,從一開始依止善知識,還有在實修的道路上的任何段落,都是這個樣子。就是現在實修的重點在什麼地方,應當在現在走的這條路上面,正好就走在這條路上面,持續而行。不能說現在走的這條路上面的時候,那個也是善法,我再修一下那個法,修一修的時候,另外一個法又是善法,我再修一下那個法,這樣子變成一下子走這條路,一下子又走那條路,如果這樣子講的話,那證悟沒辦法產生,因為不管怎麼做實修,所做的實修,都不能成熟出效果,因為修一修又換一條道路,修一修又換一條道路,所做的實修,不管怎麼做實修,都不會成熟出任何的效果,這個應該要特別注意的。現在這個段落自己正在實修什麼,重點就是這個實修,應當把這個實修,繼續的維持下去,這是重點了。


不僅僅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安止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最初開示依止善知識到了實修,任何一個段落都是這個樣子,不能說這個是善法我就要做實修,要看45頁倒數第六行,「此複若隨任遇所緣即便修者,則於所欲如是次第修習爾許善所緣境,定不隨轉。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這個意思是指若於所緣而做觀修,實修的時候,遇到任何所緣善法對境,我就選擇它來做觀修。可是我現在所要做的觀修應該是說,我現在所修的內容它的前後次第是什麼?它有多少個項目?我都能夠內心完全自由自主,安住在上面而做觀修產生成效。現在不是了,是遇到任何一個善所緣的對境,我就做觀修。如果這樣觀修的話,將來我的心就不能夠任意指揮在我的善的所緣對境上面。


現再我要任意、隨意指揮我的內心,放在善的所緣對境上面。這個善的所緣對境它的前後次第是什麼?有多少項目?我都能夠完整的來做觀修,這個目標沒辦法達成,因為任何遇到一個所緣善的對境,我就觀修。那個我也觀修,這個我也觀修,心就不能夠自由自主了,心如果不能夠自由自主的話,心安放在所緣對境上面,它的前後次第是什麼,多少個項目,我要完整觀修,這個就不能夠達成。


所以「返於如欲善所緣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礙。」如果這樣子任何一個對境我都做觀修的話,將來會變成自己的心不能夠自由安住,變成一個嚴重的障礙。所以隨遇任何善的對境而做觀修,是實修上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剛剛我們才談到的,這個要特別注意了。


其次呢,46頁倒數第六行,「未修中間如何行者。」總體來講,當然有頂禮,繞塔、念經等等,「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多可行事,」這些都是善法,不能說它不是善法,都是善法,都是可以做。總體來講,這些都可以做,都是善法,「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謂于正修時勵力修已,未修之間」應該要怎麼做,「然今此中正主要者,」就是現在這個段落要做什麼?最主要的是什麼?應當按照那個方式來做。所以並不是一切的善法我全部都可以做實修,而是我現在這個階段要做什麼?現在這個階段上座應當修什麼?現在這個階段下座應當修什麼?一定跟平常的修法不一樣,所以才有階段的性質。


現在我這個階段應該要做什麼實修,上座怎麼做,下座怎麼做,一定不一樣的,不是說天馬行空,任何善法全部我都可以做實修,那這樣就不對了。所以總體來講,頂禮,繞塔都非常好,但是現在這個階段我要做什麼,一定有一個內容,按照現在這個階段要做什麼,一定跟自己的上座下座有一個相關性存在,不能說實修彼此沒有任何關係,一切善法全部我都可以做實修,那就會變成前面所談到的,會變成一個很大的障礙呢!這個就要特別注意一下了,所以剛剛我們才有談到,應當把沉沒對治完畢之後,立刻維持在自己做的實修上面。


370頁第三行「若沉微薄,」或唯少數的話,應該要怎麼做?在「若沉微薄」的前面,所要討論到的是對治的方式,那什麼時候要依靠前面所講的這些對治的方式?就是這個沉沒再三再三來,而且沉沒很濃厚的時候,那就要依靠前面所講的這些對治了,不過當運用對治把沉沒已經排除掉,已經清醒之後,不能一直持續在對治上面,應當把自己所做的主要的觀修,繼續的持續下去,應該是這樣做。


接下來「若沉微薄」這裏,就談到什麼呢?這個是指後面要談到不用對治、不採取對治,當然也可以。可是在運用對治的時候,那就前面所談過的這些對治,都是可以運用的。除此之外,假設沉沒本身是比較薄弱的,而且他又是少數的,只有出現一次兩次的,在這種情形之下,也不必運用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對治,要用的方式是什麼呢?只要內心加把力氣,「或唯少起勵心正修」」來讓自己的內心稍微策勵一下,高舉一下,這樣子就可以了。因此不必像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對治方式,要更換所緣對境,不需要這樣子做。


或者說在不更換所緣對境的情況之下,就所緣對境用我的勝慧給它做一個分析,細部細部、細緻細緻的分析,這個方式也可以做,所以只要自己內心執取的力量,再稍加一點點的力,內心稍微策舉,高舉,這樣子就可以把沉沒排除掉。可見這裏所談到的「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勵心正修,」跟我們前面所講的方式不一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方式吧!


因為前面所談到的對付沉沒的方式是,首先一項是更換所緣,這前面談到的對治的方式依賴於對治,更換所緣的物件,去思惟所緣的對境之後,內心能夠高舉、振奮,這是一種方式。或者是在不更換所緣對境的情況之下,用我的勝慧,把所緣境詳細的再做一個分析,以這個分析的方式,使內心能夠擴大。


可是現在談到的「若沉微薄,或唯少起勵心正修,」講的都不是這兩種方式,只是「勵心正修」,讓我的內心加把力量,稍微策舉,以這個方式就能夠把沉沒排除掉,所以這個也算是一種對治的方式吧!


緣取對境來進行觀修的時候,有時候觀想對境它是明晰,陪伴著亮光、光亮的,這種觀修的方式也不必去更換對境,就對境自己而言,伴隨著光亮,好像是這個樣子,伴隨著光亮一樣的,這種方式再三觀想、再三思惟,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或者說這是第四種方式,也可以這樣講。


或者把前面所談到的370頁第一行,「若修光明,則不依彼而生沉沒」,或者前面所談到的觀想太陽光等等光亮,來作意思惟,也是相同的方式,也可以這樣子講。這是指在不必更換對境的情況之下,所緣對境不必更換,不必更換所緣對境,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觀想對境,伴隨著光亮、光明,再三思惟、再三思惟,這樣一個方式,並不是說沉沒薄或者厚,沒有這樣差別,沉沒本身厚也好,薄也好,都可以做,都可以再三、再三如此來做觀想的。


我們看課本裏面所談到,370頁第五行,「若心所取內外所緣相不明顯,」的時候,內心緣取外在的法,內在的法,當做所緣的對境,內心緣取它來做觀修的時候,內心本身不能夠明晰,好像「內心黑暗」,內心好像陷入黑暗之中。這種情況不管緣取內外任何所緣對境的時候,這個情況都會發生,如果有這個情況發生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排除掉,「若不斷除而修習者,」假設這個情況不把它排除掉,繼續觀修,串習、串習之後,會養成一個習慣,因此之故「則其沉沒極難斷除,」如果已經有一個習慣,串習久了之後,將來要把沉沒排除掉的話,那就困難的不得了。所以應當把這種情況,就是內心不明晰,陷入黑暗,不管是厚是薄,這個都要馬上把它排除掉,「故應數數修能」夠「對治」的方式「諸光明相。」這個要好好的觀想一下。


這個方式引用《聲聞地》來做說明,《聲聞地》談到的經文很長,「應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淨俱心,無暗俱心,修習止觀。汝若如是於止觀道修光明想,設有最初勝解所緣相不分明,光明微小,由數修習為因緣故,於其所緣勝解分明光明轉大。若有最初行相分明光明廣大,其後轉複極其分明光明極大。」我們今天講述到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