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30 講

2013/08/04 07:54



我們進行到的段落,所緣的物件是指什麼?已經講完畢。在心如何朝向對境,這裏面談到無過失的等持情形是什麼樣子?有過失的方式要把它除掉。第三個是這個段落所談到的量,正確標準何在?


首先是無過失的標準,應當要具足二個特色,才能稱之為無過失,就是當心指向對境的時候,應當具足二個特色,才算沒有過失的,就是內心有境而言,要具有力量的明分,明晰清楚這個條件。其次指向對境的時候,還要能專一的安住在對境的上面,這是沒有忘念,這是住分的部份。要在這二個特色之下,心朝向對境,當這樣講的時候,有人講說二個條件之上,還要加上安樂這個條件,有人又主張還要加上澄清這個條件,有人又主張,自宗所談到的具有威力的明分,這個說法不可以的,就有這些不同的主張,三種不同的主張如何把它破除,上個禮拜已經講解完畢了。


故說明顯殊勝無有過失(P.3603)上次談到這裏,當人朝向所緣對象而作實修的時候,有二種特色。把這二個特色,再不斷的加強,首先內心擁有威力的明分,這部份要再加強,之後專一安住而無忘念的部份,它的威力也要再不斷加強。在觀修的過程當中,主要是指這兩方面威力都不斷的加強進行觀修的。


當心指向所緣物件的時候,像前面所談到的如此來進行觀修,他會遇到什麼障礙呢?沉和掉這兩個障礙,它的內容是什麼呢?具有威力的明分不斷加強,阻礙者是沉(昏沉);當要專一對境方面的時候,這部份的威力要不斷加強,所會遇到的障礙是掉舉。


沉和掉這兩者是主要的障礙,所以稱為主要障礙的原因,因為我們前面談到了,當內心指向對境的時候,要具足這二個特色,而且這二個特色的威力,還要不斷的強化,但是在這二個特色不斷強化方面,遇到的障礙,主要是這二項:沉和掉。看一下課本裏面談到的,


昏沉能障如是明顯,掉舉能障無分別住,沉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P.3603)


此理是道理,因此之故,沉和掉二者,各別會形成障礙,在具有力量的明分增長方面,會遇到的障礙是沉。在專一安住無忘念的等持這部份,所會遇到的障礙是掉舉,各別不同的障礙。為什麼要談到這二種?心朝向對境的時候,要具足二種特色,首先談到明分本身,明分的威力要發揮、要進步的時候,它所遇到的障礙就是沉。專一無忘念的這個部份要進步的時候,它會被掉舉擋住、障礙住,由前面的討論,這是成立的理由。前面的二種理由之故,可以這樣子講。


上一次談到內心朝向對境來作實修的時候,要具足二個特色,這是無過失,才是正確的,之後要把這二個特色不斷強化它,就是有境本身,內心有威力的明分這部份不斷加強,專一安住無忘念這部份也不斷地加強。所以這二者不斷加強,稱之為觀修,上次所談的。上次有特別說明,明分的部份主要講的是有境的明分,不是對境的明晰清楚,這個部份要注意。有境內心自己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清明,不是對境看得清清楚楚。這在前面有一個段落談過了,如果要把對境觀想得非常清楚,這方面去努力,這個在得到等持方面,可能形成一種障礙。因此內心指向對境的時候,對境粗略差不多也就可以了,譬如觀想佛像的時候,佛像的頭、手、腳,大致的輪廓出現,粗略的輪廓形成,這樣就可以了,這個就可以滿意了。心要專一地朝向對境,好好地修等持。


假設不滿意這種情況,現在再進一步在頭的部份:眼睛是什麼形狀?嘴巴是什麼形狀?鼻子是什麼形狀?頭髪是什麼形狀?一項一項再指向它,要把它注意的非常清晰的話,心思會散亂掉,沒有辦法得到等持。可見我們現在談到第一個特色,要有力量明分這個部份,顯然不是指對境很明晰,應該是指有境內心非常的明晰。有境內心非常的明晰,不是像昏沉睡覺的樣子,就是內心非常的清明,就算內心非常清明情況下,也不一定把對境看得清清楚楚。清晰、明晰指的是有境本身,不是要把對境看得非常的清晰,那就差非常多了。在前面有一個段落談到過了,就是明分的部份應該要重視有境的部份,而不是對境的部份。


其後思惟身之總體。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於彼攝心。此中道理若以此許猶不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顯數數攀緣,所緣雖可略為顯了,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


其後思惟身之總體(倒數第三行)。心中若能現起半分粗大支分(P.358頁倒數第二行),大略輪廓就好了,一半一半差不多粗略就可以了,縱無光明應知喜足,縱然不是很明晰,也應該就滿足,於彼攝心,心專一安住在這裏,好好修等持。此中道理若以此許猶不為足而不持心,如果心不是好好維持在這種對境上面,欲求明顯,想要把對境觀想得明晰,數數攀緣,再三觀想對境,緣這個對境,要把對境緣得非常的清晰。所緣雖可略為顯了,你所緣的對境,可能愈來愈明晰、清楚,然非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但是心不能得到好的等持,心也不能安住,而且會障礙得到等持,這是講對境的明分。


如果熱切去追求對境的明分,可能會形成修等持的障礙,所以現在講要具足二個特色,一個特色是明分,明分講的是什麼呢?有境的明分,不是對境的明分。早上上課談到修所緣和修行相二個項目,修所緣部份指對境部份。舉一個比喻,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如果這樣講的話,本來看到有為法,還不知道是無常,沒有想過,現在已經想到了。以前沒想到無常,現在會想到無常,這是修所緣,見到有為法的時候,以前不會緣無常來思惟,現在會;以前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


在內心形成了新的瞭解,已經能思惟到了。之後指向對境,思惟無常的時候,所緣心唯有──有為法是無常。能思惟的內心本身,心王和心所很多種,有境本身要具有威力的明分,還要專一的安住,這都是有境要齊備的特色。對於有為法是無常這個對境,指向它的時候,內心去思惟無常的時候,要用具足這二種特色的內心去思惟,要用專一安住的等持去緣取這個所緣──無常來作觀修,而且去緣取對境的時候,還要有境本身具有有力量的明分,這樣子去思惟無常,所以這是修所緣和修行相的部份。


如果一個學習經論,對於經論的意義很重視的人,他會特別追求不知道變成知道,對於這個意義本來不瞭解變成瞭解。如果是這個段落,是修所緣,會非常重視修所緣的部份,但是不會把修行相作為主要,都會形成這麼一個毛病的。因為由不知道變成知道,有一個新的瞭解,對這個部份很重視它,重心會放在修所緣的部份。假設修行相這個部份不太重視,實修上也會造成偏頗,實際上就實修本身,主要的核心是放在修行相上面而言,比起修所緣,修行相還要更加重要。所以經論的意義是瞭解了,瞭解之後去修它的行相,還要更加重要,所以有這方面情況的毛病。


對於這一個毛病要好好瞭解,瞭解之後應當好好的重視修行相的部份。是緣取對境,修所緣之後,再進一步修行相還更加重要。譬如在止和觀這部份的討論,注意所講內容,主要重點都放在修行相的部份。因此在明分和住分這兩個特色都齊備的情況之下,逐漸要把沉和掉二者破除掉,要破除這二者,是主要的障礙。就破除這二者的沉而言,粗分和細分有很多種;掉舉而言,粗分和細分也很多種。就沉而言,從粗分到細分,逐漸把它破除掉,因此內心明分的威力,就愈來愈強大。掉舉部份,從粗分到細分,慢慢把它滅掉,所以內心住分的威力,也就愈來愈強大了。看一下課本P.3603行:


昏沉能障如是明顯,掉舉能障無分別住,沉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這前面說過了。)故若不識粗細沉掉及雖識已,不知淨修勝三摩地破彼二軌,況雲勝觀,即奢摩他亦難生起,故智者求三摩地,於此道理應當善巧。(P.3603)


因此之故,沉和掉這二者都有粗細,粗細的部份都要好好地明辨清楚。如果粗細的沉掉不能好好明辨清楚,或者說已明辨清楚,但是對這二者,如何把它滅除掉、破除掉,靠著等持純淨的實修方式,這些都不知道的話,那不要說勝觀,連安止都不會產生。


對等持非常重視的人,對於純淨修法的方式一定要瞭解的。純淨的修法是把沉掉二者,先把它明辨清楚,之後再把它破除掉,這樣算是純淨實修的方式。如果跟這個不一樣,就不是純淨實修的方式,不是純淨的方式會有什麼毛病?不是純淨的方式,是指粗細的沉掉不能夠明辨清楚;明辨清楚了,也不能夠破除掉,這樣你修的方式,就不是純淨的方式。不是純淨的方式會有什麼毛病?不知道等持本身應當具有二個特色,其次不能夠分辨清楚,粗分和細分的沉和掉,也不能把它滅除掉。問題是不能把沉掉滅除掉的話,不會得到純淨的等持,等持沒有產生,不要說安止,勝觀都得不到,安止也得不到。不管怎麼實修,安止都得不到;安止都得不到了,不要說勝觀都得不到了。


因為得到勝觀前面要先得到安止,勝觀的產生是靠安止,安止的產生是靠等持純淨實修的方式。等持本身實修的方式,假設不是很純淨的話,安止不會產生,勝觀也不會產生。所以就算一輩子花力氣努力實修,沒有得到一個止觀的證悟,完全浪費掉,會有這個危險存在。所以一個重視禪修的人,無論如何「純淨的觀修方式」是什麼?這個道理一定要好好瞭解。這個段落所談到的就是,也許重視禪修的人,一輩子在山上閉關作禪修,但是止觀的證悟絲毫都沒有產生,可能會有這種情況,這個就浪費掉了。因此一個聰明有智慧者,希望他所作實修的行為不要浪費掉,也希望他能發揮成效,既然作了,有一個效果,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就要非常重視純淨的實修方式。


前面談到於此道理應當善巧,「此」指的是什麼的道理,應當善巧了知?就是等持純淨的實修方式,對等持純淨的實修方式,這一部份的道理,應當要好好瞭解。純淨的實修方式是什麼意思?前面談到等持本身要具足明分和住分這二個條件。這二個條件要達成,要靠滅掉沉和掉,沉和掉滅掉有多少,明分和住分就有多少。


把沉粗細逐漸滅掉,明分的威力就愈加強;把掉舉粗細逐漸滅掉,住分的威力就非常強大了。所以明分和住分這二者要齊備,就靠滅掉沉和掉這二者。沉和掉二者粗細的層次有很多,滅掉多少,明分和住分的威力就有多少,因此應當這樣子去實修等持。可見這整個過程,要把沉和掉粗細的部份,把它仔細的分辨清楚,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前面談到「應當善巧」,應當妥善去分辨清楚。為什麼談到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就表示把粗細的沉和掉分辨清楚,沒有那麼容易了,所以才談到要妥善的、善巧的把它分辨清楚,表示不太容易瞭解。


有時候不是沉,把它認為說是沉;有時候是沉的部份,不能分辨清楚,認為不是沉。有時候是掉舉,認為這不是掉舉;有的不是掉舉,卻把它認為是掉舉。所以此中要把它區分清楚,恐怕不太容易,所以才談到要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因為能夠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才有辦法去破除它。假設沉和掉粗分和細分都沒有,明分和住分的條件就完全齊備,這個等持非常的純淨,所以這樣的方式,是非常的純淨的實修方式。


談到這個段落,是至尊大主宗喀巴所作的責備,就表示很多人實修的時候,往往沒有效果,沉掉還沒分辨清楚,所以首先妥善分辨清楚沉和掉,之後再把它滅除掉,可見這二者是重要的大綱。()首先把它分辨清楚,()隨後再把它滅除掉、破除掉。所以這二項應該是很重要的部份,應該要說明的。但是現在這個地方不說,不是現在這個段落要講的,滅除掉的方式,應當是後面才要解釋說明的,所以現在這些都還不說。現在這個部份,主要要講修安止的順緣是什麼?把逆緣的部份破除掉,也是要講的。後面才要說明,原因是因為首先要重視順緣的部份,順緣先齊備,內心的等持禪修逐漸有威力,慢慢把逆緣部份破除掉。


假設現在順緣的部份都還沒有學習到,去解釋說明破除逆緣的話,有沒有辦法破逆緣?不可能的。因為前面順緣條件都還不齊備,因此不具足威力;不具足威力的情況下,現在要去把逆緣打敗,根本不可能,鐵定被逆緣打敗,所以不是這種方式。因此我們看課文就知道,一定先講順緣的部份(P.3605)


沉掉乃是修止之違緣,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5)


沉掉乃是修止之違緣,當然要把逆緣打敗,昏沉和掉舉要滅掉。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分辨逆緣是什麼?把逆緣破除掉的方法,後面才要講。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因為現在這個部份,主要要講的是修安止之(順緣)後,如何引生等持,應該是現在這個段落的重點;其次分辨逆緣,把它滅除掉,那是後面才要講的重點。


所以現在這個段落,是放在成就安止的順緣,如何先產生一個等持,等持產生之後,才會逐漸產生安止,現在講的是修安止的順緣,是先引生一個等持,等持怎麼產生,現在才是重點。這裏談到皆於下說,下說後面才講,後面是在P.3659行:


第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時應如何修,二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初又分二,一修習對治不知沉掉,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用功)


初又分二,一決擇沉掉之相,二于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


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心安住所緣之後應如何修,一、有沉掉的時候應如何修;離(沒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分成二項,一、不能分辨清楚什麼是沉?什麼是掉?把它解釋說明清楚,這是剛講的第一個重點,要先分辨清楚粗細的沉掉。二、已經知道沉掉是什麼之後,為了把它除掉之後,在對治上面沒有辦法發揮功效、發揮威力,不知道怎麼對治它,怎麼把它滅掉?所以第二個講的是前面談到的,已經知道了「把它破除掉的方式是什麼?」。


現在這裏談到的二個重點:清楚的分辨粗細的沉掉,分辨之後如何把它破除掉,全部都放在第三個大綱裏面,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有沉掉時如何修,()沒有沉掉時如何修。第一個有沉掉時如何修,包括二項,談到的二個重點全部放在這裏。


P.365第三項裏面又分成兩項,第一項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第二項是離沉掉時應如何修。P.3731行,第二項是離沉掉時應如何修,在這之前到P.372為止,從P.365倒數第2行開始,講第一個大綱「有沉掉時應如何修」,P.373才講第二個大綱「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前面講「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分兩個大綱,講我們現在這個段落,剛剛談到的「如何分辨清楚粗細的沉掉」,分辨清楚之後「如何把它滅除掉」,分成這二項,全部都列在第一個大綱,就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所以要瞭解它的頁數,從P.365倒數第2行開始,一直到P.372整個全部都是,在第一個項目裏面,就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這些這麼長的篇幅裏面,講的就是第二項,就是「如何把它分辨清楚粗細的沉掉」,分辨之後「如何把它滅除掉」,現在這裏談到違()緣及破除之方法皆於下()說,後面指P.365P.372這樣就很明白了。


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6)


引生等持的方法,道理何在?就安止而言,有它逆緣的部份,逆緣的部份要分辨清楚昏沉、掉舉,所以要把它滅除掉,這個部份現在還不講,安止逆緣的部份現在不說,所以現在重點放在順緣的部份。安止的順緣是什麼?安止的順緣就是安止的原因。現在這個段落在講順緣的部份,首先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怎樣引生一個無過失的等持,作解釋說明「九住心的次第」,九住心的內容,這要作解釋說明。這算是安止的原因,所以把它稱為順緣,修止的順緣,就是要先齊備安止的原因,可以這樣子解釋。安止的原因是什麼?要生出一個無過失的等持,止和等持有因果的關係,因為安止是將來要得到的果,它的能成的因,原因是什麼?是等持,所以等持把它稱為順緣,有這個意思了。所以有必要先把等持作一個解釋說明,要把它分辨清楚,什麼叫作等持?所以等持後面解釋了。


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複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方便,一于根本所緣令心不散,二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P.3607)


此中三摩地(等持)者,謂心專住所緣,複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所以要具足這二個條件、這二個特色。首先等持的意思,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本身對於所緣對境要專一安住在上面。但不是只有這個條件,還要持續久久安住在上面,假設第二個條件不需要,心能夠專一安住在所緣對境上面,沒有加上持續安住,那這個等持要得到也太容易了。所以等持要具足這二個特色,首先於所緣對境上要專一安住在上面,不僅如此,還要能夠持續地安住它,就稱為得到等持了。


假設要得到具足二個特色的等持,要怎麼做呢?後面講了,此須二種方便,有二種方法才能達到前面所談到等持的二個特色,「心安住所緣」,而且還要「持續安住它」,那就要方法了,什麼方法?方法後面講了,第一個是對於根本所緣的物件,要讓我們的心、防護我們的心,讓心不散亂、不離開它,這方法一定要有。第二個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能夠去觀察分析,前面談到的等持要具足二個特色,這二個特色不是前面講的明分和住分,不一樣的,講的是「專一安住在所緣的對境」,而且還能「長久安住它」。但是這二種條件的等持,要怎麼去達成它呢?表示要有一種方法,讓我的心緣取對境之後,能夠使我的心根本就不散亂,這種方法一定要有。


其次,就算我的心緣取對境,心都不散亂,要防護使我的心現在不散亂。「現在不散亂的情況下,將來會不會產生散亂?」、「現在有散亂、沒有散亂?」、「沒有散亂的情況下,會不會進入散亂之中?」,是不是要有一個分析的力量去察覺呢?這二個條件都要齊備。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莊嚴經論釋》雲:「念與正知是能安住,一於所緣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明記所緣念為根本。(P.3608)


前面第一個方法是憶念,能夠讓我們的心不會渙散;第二個方式就是正知,讓內心知道已經散亂了、沒有散亂、將要散亂,還是將不會散亂,這兩個條件都要齊備。這二個方便(方法)齊備之下,心才能專一安住在所緣,而且能夠長久安住,具足二個特色的這個等持,能夠達成,所以有這二個方法。


前面談到的是要得到安止的順緣是等持,等持要具足二個個特色,要能專一安住在所緣上面,這個安住不是只有一下下,要能長久安住在所緣上面,這才算是等持。這是當作能成因的一個等持,就是它能成就安止,這樣子的等持才能去成就安止,所以它是安止的一個能成就的原因,所以它被稱為安止的順緣,安止的一個原因。


想要得到這種等持,要靠什麼呢?這種等持也要靠它的原因,它的原因就是憶念和正知這二者,這二者當作原因。為什麼正念(憶念)和正知這二者當作原因呢?因為前面談到等持要具足二個情況,要有二個特色:「專一安住在所緣」,還能「長久安住」。所以那就表示要達到這二個目標,要有二個方法。要有方法讓內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上,都不散亂,一定要這種方法;其次安住在所緣上面,「是不是散亂了?」,或者「現在沒有散亂,會不會形成散亂?」總要有一個察知的力量,這二個方法要有,第一個方法是憶念,第二個方法是正知,這就非常有必要了。


讓內心不散亂的方法,一定要有;還有已經散亂了沒有?會不會散亂?這個方法,也一定要有,所以有這二個原因憶念和正知,因此首先要得到安止的話,前面要有一個順緣等持的部份,這個要得到。順緣等持要得到的話,它前面要有一個原因,就是憶念和正知,這二個也要有。憶念的功效在哪里呢?讓內心不散亂,不離開對境。正知的力量在哪里呢?在「心散亂了沒有?將來會不會形成散亂?」,能夠完全察知,憶念和正知就非常重要了。


這部份的說明有根據的,大乘《莊嚴經論》的注解,世親菩薩所寫的,裏面就談到了,「念與正知是能安住」,能生出安住,安住就是等持,由憶念和正知的力量,就能生出等持。憶念的力量在哪里呢?令心於所緣,令心不散,不會散亂,不會離開,這個靠念力。第二個心散已能正了知,內心已經散亂了,馬上能夠察覺,馬上能夠了知,這個是靠正知的力量。第二項心散已能正了知,至尊仁波切前面的頌文,講的就是,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這個是正知的力量。所以,憶念和正知這二者都要齊備,它的證明根據之處在哪里?在《莊嚴經論》。


憶念和正知這二者非常重要,因為目標要成就安止,要先得到等持,要得到等持就靠這二項;那表示這二項沒有,等持得不到,當然安止也就得不到。這二項之中,最主要的是憶念的力量,如果沒有憶念,心會離開所緣。所以課本裏面談到,「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如果說憶念的力量衰損,心會離開所緣的對境,因此心攀緣其他的對境,散亂到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對境,心完全離開了。


就心王的眷屬而言,憶念本身退失掉,沒有力量的話,會讓心不能繼續安住在所緣對境上,因此完全把所緣對境丟掉了,心抓住其他的對境,心散亂掉了,所要緣取的對境都丟掉了,這就非常嚴重了。我們現在是要修安止,要成就等持,前面已經選了所緣對境是什麼?已經選好了,要緣取它,在緣取它的時候,現在沒有去緣取這個對境,已經離開了,跑到別的地方去了,為什麼呢?就是憶念的力量衰損的緣故。力量衰損就非常危險,所以憶念、念力不能夠衰損,這是最根本之處,因為它能夠讓我們的心不會離開所緣,不會丟掉所緣,這就要靠憶念的力量。在正知之後產生憶念的力量,緊緊抓住所觀修的對境,這就靠念力了。


其次憶念和正知就有差別,後面要講憶念和正知的差別,首先P.360倒數第4行,


由此正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若能現起最下行相,令心堅持,令心策舉,(P.36010)


由此正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由此憶念、念力於所緣境住心之理,這是指憶念本身,令心靠近而朝向對境,念力本身的作用,是能夠讓我們的內心很靠近而朝向對境。


其次正知的力量,是指讓心間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緣,正知是能夠讓我們透過間接的方式,讓我的心朝向於所緣的方向。憶念是指讓我的心,非常靠近地朝向於所緣的方向,而不會離開它。這是念的力量和知的力量這二者,首先講的是憶念,憶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令我們的心很靠近而朝向所緣,這是指如前所說明觀所緣。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明觀所緣物件應該是什麼呢?


譬如說佛像(佛身)來討論的話,應該不是眼睛看的佛像,是佛的形像要在我的內心,出現一個影像,佛身在我的內心所出現的影像,是我所要緣取的物件,前面討論過了,這部份已經明白清楚,佛身在我的內心出現的影像,明晰的顯現出來,這是如前所說,明現所緣的對象,要逐漸明現出來,且明白的知道,知道之後去執取對境的時候,要有力量去抓住它。形像至少要有一個模糊的樣子在內心出現,出現這個所緣的物件,這個前面都經談到過了,都做到了。


但是做到了之後,接下來要「令心堅持,令心策舉」,令心堅持的意思是讓心本身,有力氣去抓住這個對境,而且還能持續去抓住這個對境;而且令心策舉,心還能很高,不會掉下去。「令心堅持」是指能夠有力抓住它,譬如說眼睛看著茶杯,然後我抓著茶杯來喝茶,用手抓住茶杯,抓住茶杯的手,要花點力氣去抓住它。所以現在一樣的道理,前面已經講了很多所緣的物件,應該是什麼?應該是佛身在我內心出現的影像,至少程度的要求影像要怎麼樣,前面都討論過了。


最後我的心朝向影像的時候,應當要花一點點力氣,要有力氣去把它抓住,有力氣去把它抓住的時候,心本身還要放在高的位置,而不是掉下去、沉下去,也沒有這種情況的。


即此而住莫新思擇。(P.36011)


莫新思擇是不再去分析別的對境,不再去抓別的對境,只有原來前面抉擇過的對境,心用力去抓住它,心去執取對境,有力氣去抓住它,而且心還在很高的位置,沒有沉下去,沒有跑到新的對境去,這樣一個情況就稱為憶念。所以,憶念是指有境內心的一種狀態,有境的內心本身去抓住對境的時候,它有力量去抓住,執取的時候有威力,而且內心本身策舉、高舉,而且沒有再去思惟,去抓住別的對境,在這種情況之下,內心很靠近能夠去朝向物件,這種情況就稱為念力。


前面談到憶念的作用力,首先已經抉擇了所緣的物件,心就要指向所緣,心要朝向所緣,去抓住所緣。這時候心指的是心王,心指向對境要抓住所緣的時候,要靠眷屬心所,憶念心所會來説明心王。憶念本身幫助心王會發生什麼效果、什麼作用嗎?前面談到了,心王朝向所緣,抓住所緣的時候,如果有憶念的力量去幫助它的時候,心王抓住所緣會變成非常有力氣。是什麼條件讓心王很有力氣,去抓住所緣呢?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就是靠著憶念的力量。其次當心王去抓住所緣對境的時候,心王本身不會掉下去,它還會高舉,高高在上不會掉下去,這也是靠憶念的力量。


其次讓心王繼續不斷地停留在對境上面,不會離開,不會再去分析別的對境,抓住別的對境,會繼續不斷在原來的對境上停留下去,這也是靠念力的作用,這是憶念心所的作用力。現在已經抉擇完畢要觀修什麼對境,要安住在上面,正在這樣子觀修的是心王。如果有憶念心所的幫助,心王去抓住對境的時候,非常有力氣去抓住它,心王還能高高在上,不會掉下去,而且心王不會再散到別的對境,不會又去分析別的對境是什麼?達到這些效果都是憶念的幫助,憶念的作用力。所以這裏談到憶念的作用力,很靠近而朝向所緣的對境。


P.360倒數第3行,「令心堅持,令心策舉」的心,都是指心王,心王很堅固的去抓住對境,讓我們的心力量很高。譬如舉一個例子來講,丟一個皮球在那邊跳來跳去,狗跳過去要咬它,狗嘴巴去咬的速度比較慢,怎麼去咬到球呢?因為球動得比你還快,狗的嘴巴要去抓球時,力量要比較大,速度要比較快,比起球的力量,狗去抓,它的嘴巴去咬它的力量,還要更大、更快,才有可能把球咬住;它的力量沒有大,速度沒那麼快,球就跑掉了。一樣的道理,心的力量去抓住對境的時候,也是一樣要比較高的力量,稱之為令心策舉。


「令心堅持,令心策舉」,有境是心王,心王要靠心所的力量,要靠憶念,憶念是心所,之後心王就具有威力了,之前談到這幾個特色,這些特色都是靠心所的力量。由此正念於所緣境住心之理,要講憶念(正念)和正知,為什麼講憶念,不講正念呢?因為正念是八聖()道裏面,才會有一個正念。因為念和正念差別非常大,在八正道有正念、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定(等持)…,為什麼都用「正」呢?因為聖者才有,初地以上菩薩才有,一般人不會有的。所以談憶念和正念差別非常大,正念是聖者才會有,八正道才會有的,我們一般都不會有的,絕對不可以用正念,憶念只是內心念念不忘,把它記住就好了,這也稱為念,不能稱之為正念,一般就稱之為憶念就可以了,下一次會解釋念的定義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