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41 講

2013/08/04 08:29



就我們而言,好好調整自己的內心,這個部份相當的重要。調整內心相當重要的原因何在呢?因為與我們的苦樂密切相關,一切苦樂的根本之處,都依賴於自己的內心。


就苦而言,我們受到無量無邊、無窮盡大大小小的痛苦。譬如小的痛苦,僅僅只是內心的妄念、胡思亂想,引發內心的一些忐忑不安,這些小小的痛苦,無論大的痛苦、小的痛苦,全部的根本之處都是由內心而來。


同樣的道理,快樂也是這樣子。就我們而言,我們都希望得到任何大大小小的快樂,而這些快樂的根本之處仍然是由內心而來。所以就苦樂而言,我們內心的感受、欲求、期望都與苦樂有相關的。痛苦的部份我們都有欲求捨棄的想法、都不要它,無論如何,任何的痛苦都不想要。


就任何的快樂而言,我不僅僅只是要得到,得到了還不夠,還要繼續追求,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內心的期望、欲求之心,都和苦樂密切相關。而苦樂又是由我們內心而來,因此有必要去分析,何種內心能讓我得到更多的快樂?何種內心又會引發很多的痛苦呢?在這方面好好去控制我的內心,不要淪陷成為痛苦的原因,而且又去成就快樂的原因,好好調整內心將它改變。


要如此控制我的內心去改變它,最主要的力量來自觀修,對於觀修的內容必須非常的純粹、很純真,而且沒有顚倒錯亂的,是精華中的精華,把這個部份拿來作為觀修,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透過聞思逹到去蕪存菁,然後再透過觀修,去取得精華,若沒有透過聞思,要去取得精華之中的精華,最為純粹、純真的部份,那大概是不太可能了。這即是為何經常談到,要先經過聽聞思惟的步驟,然後再進行觀修,透過觀修之故,才能夠取得精華,是有此步驟存在。


我們現在所學習止觀的部份,就是正式取得精華的方式。透過觀修來進行,不過就觀修的部份,我們在學習上,當然還是要先經過聽聞思惟,先透過聽聞思惟,把意義作詳細的抉擇,達到明白的瞭解。透過對意義已經抉擇清楚之後,將來再進行觀修,進行觀修的時候,因為前面曾經抉擇之故,將來觀修的方式就能夠正確,沒有錯誤。因為正確觀修就能夠掌握關鍵,因為掌握關鍵,就容易產生證悟,由此就能迅速成就佛果,要先如此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就我們禪修而言,止觀二者是有必要雙運而做觀修。當然要進行止觀雙運之前,內心要先產生安止,要產生安止也要先作一個觀修,內心才會產生安止。就我們內心所做的觀修而言,透過再三觀修、再三觀修,最後終於能夠產生安止。


在觀修的過程中,所會遇到的主要障礙就是沉沒和掉舉,所以要把這二個項目消滅、排除掉,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要把沉沒和掉舉消除掉,首先要有一個分析的能力,分析沉沒和掉舉,到底有沒有有出現?要先具有這種分析的能力,因為具有這種分析的能力,才能分清楚沉沒和掉舉是否出現,然後進一步去把它滅除掉。


首先應當要有一個能力,先能分析沉沒和掉舉這個障礙有沒有出現?這個分析的力量,就是正知。故要靠具有偵察能力的正知,去檢查分析沉沒和掉舉有沒有出現?有出現才能夠去把它消滅掉,因此要消滅沉沒和掉舉之前要先得到一個能力,就是具有偵察能力的正知,這個要先產生。


但是具有偵察能力的正知要先產生,前面還要靠正知產生的原因。正知產生的原因有二個,第一個是念力(先培養自己的憶念的能力),第二個正知不共的原因,是具有偵察能力的憶念的力量,透過這二個原因之後,就能夠產生一個具有威力的正知,具有威力的正知,才能夠去分析沉沒和掉舉到底有無出現?這是前面談過的第一個項目。


在第二個段落是指己經能夠察覺沉沒和掉舉之後,為了對治沉沒和掉舉,應該採取行動去對付它;但是,現在沒有採取行動。而沒有採取行動本身,就是一個毛病。所以我要依於對治把不採取行動這個毛病去除掉。這是第二個大綱。P368倒數第五行,第二是指前面那個部份,是指我如果還沒有認明沉沒和掉舉是什麼,亦即沒有認明清楚沉沒掉舉本身就是一個毛病。而它的對治力量,就是先產生一個正知,前面己說明。正知如何產生呢?要靠培養自己的念力,透過第一個大綱討論,已經具有能力能夠去察覺,去認明清楚沉沒和掉舉。


「第二修習知己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知己就是已經察覺沉沒和掉舉,已經察覺之後應當要採取手段把它斷除掉,應當進行勤功用,採取勤功用而斷彼,斷除沉沒和掉舉,但是我現在不勤功用,這又是一個毛病,現在我要把不勤功用的毛病對付掉,對治不勤功用的法門就是勤作功用,簡單而言,就是思。


368頁倒數第三行,故生沈掉為斷彼故,對治不行應修作行功用之思。不勤功用的對治法門就是修作行功用,所以第二個大綱談到對治的力量就是作行功用,要對付不勤功用。簡而言之,作行功用就是思惟的心所,第二個大綱所談到對治的力量指的就是作行功用(即對治的力量),要對治不勤功用。


此作行功用指的就是思惟,是指思心所,即心所的一種類型。先把這二段區分,前面的大綱是指如何去認明清楚沉沒和掉舉,我要消滅沉沒和掉舉故要先去認識它,而認識它要靠正知,正知的產生要靠憶念,這些前面都已說明,這是第一個大綱。


再來我已經具有能力把它認明清楚,認明清楚之後應當要把它消滅掉,雖然我現在已經認明清楚了,但又不努力採取手段把它消滅掉,所以不勤功用、不努力這個部份也是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我也要把它克服掉,克服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勤功用即應修作行功用,此即是這裏所討論對治的方式。


此中分二:()正明其思()滅沉掉法()明能生沉掉之因。首先第一項裏講了二項,就是能夠把沉掉滅掉的思,這個思是什麼要先作明白的界定,明白界定清楚思是什麼,然後再去說明思是如何把沉掉滅掉呢?這都只能算第一項,即正明其思,還有思是怎麼把沉掉滅掉共講了二點。


再來第二項是明能生沉掉之因,沉和掉是怎麼產生?它的原因是什麼?這是第二項。所以第一項要先講什麼是思,然後再講思是怎麼把沉掉滅掉的呢?故先講第一個,今初,第一個先講思。


如《集論》雲:「雲何為思,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無記役心為業。」思是指一種意的業,令心造作即為意業,這種意的業是做什麼呢?令心造作,令心能夠發揮它的作用,令心能夠活動的意思,造作是活動,讓心能夠進行活動,使我們的心能夠進行活動的這種心意的業就稱為思。


以下詳細解釋,什麼是令心進行活動呢?於善不善無記這是指對境,役心為業這是思的作用力,思的作用力,是指它能夠牽引我們的內心,役心為業的就是指它的作用力。業指的是作用,思心所思惟它本身具有這種作用力,能夠牽引我們的內心。牽引我們的內心做什麼呢?牽引內心趣入善與不善、無記的對境。具有這種作用力的一種意的業,即稱為思。


簡而言之,思是一種意的業,我們常講到身、語、()意三門的業,現在指的是()意的業。


身和語的業屬於色,心意的業屬於心識。這裏談到意業並沒有講第六意識,所以不一樣。只有講意,沒有講第六意識的意。意是指從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鼻子的神識、舌頭的神識、身體的神識一直到第六意識的神識之間,這六個都屬於意。


一般而言,心、意、心王、神識這四個是同義詞,這裏談到意業就包括這六項(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一直到第六意識的神識)。思是屬於心所,從眼睛的神識,一直到第六意識的神識這六個神識。心王所陪伴的眷屬心所的思,就是這裏所談到的思。它的作用是什麼呢?會牽引我們內心,使心趣入對境。什麼對境呢?善、不善、無記的對境。


我們以前談過(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鼻子的神識一直到第六意識的神識這六個項目都是屬於意)。這部份要先瞭解,我們經常談到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分類,其中十八界要歸納在十二處裏,但十八界如何歸納在十二處裏呢?


十八界比十二處多出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六個項目。這六個專案,如何歸納到十二處裏?歸納在十二處的那個專案呢?十二處是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這六處都不能歸納前面多出的六個項目;眼識界、耳識界不能歸納到色、聲、香、味、觸、法裏面;其次十二處還有另外六個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聲處、意處,前面談到多出的六項就是歸納在意處裏面。


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歸納在意處裏面,就表示這六個專案都是意。所以我們談到令心造作的這種意的業,即指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一直到第六意識的神識,因為這六項都是意(神識)之故,是屬於心王。心王當然就有它陪伴的心所(眷屬心所),既然是眷屬心所,就會有五種遍行,即是受、想、思、觸、作意,裏面有一個思,思就是指思心所。


思心所,表示它是某一個心王的心所,所以才會稱為思心所。這個心王指的是什麼呢?即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一直到意神識,談到心王就是這六項,沒有其他者,故是六個心王。


思心所的意思即是指這些心王的眷屬心所。要怎麼去瞭解思心所呢?思心所是屬於眷屬的心所,是心王的眷屬,什麼心王呢?心王就六種,即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一直到意神識,作為這六個心王眷屬的心所,所以思本身是一個心所(眷屬心所),是這六種心王的眷屬的心所。這是首先要瞭解的,接著談到它的作用力。


作用力即指使它所陪伴的心王 (因為眷屬心所,是陪伴某一個心王做為它的眷屬),即它伴隨著某個心王,牽引這個心王趣入它的對境,所以在《集論》裏談到,於善不善無記役為業,那個心指的就是心王。即牽引心使它趣入於對境。故役心為業即牽引心()使其趣入對境,此心要解釋為心王。


例如:從眼睛的神識、耳朵的神識一直到意神識,都是指這裏談到的心,即心、意、心王、神識都是同義詞。現在是牽引眷屬心所所伴隨的心王趣入於它的對境,對境就是指善不善無記這些對境。


為什麼心王本身會趣入善不善無記的對境呢?一定有一個牽引的力量引動心王本身,使心王去趣入它的對境,此引動的力量我們稱之為思(眷屬心所中的思心所)


這裏談到牽引內心趣入於善、不善、無記的對境,這不是指內心最初趣入於它的對境,這一點一定要瞭解。巳經趣入於對境之後,再度引動內心。讓內心不斷憶念(回憶),回憶這個對境,這時候稱為思心所,所以不是引發內心最初趣入於它的對境。


譬如:吃美食和滿漢大餐,首先令心最初趣入對境的是什麼呢?當然內心會想到要吃美好的食物。這時候是靠什麼心所呢?此時的心所稱為作意。所謂作意就是引動心王走向它的對境。之後完全接觸到(完全知道)對境稱為觸。已經對於對境的情況完全瞭解、已經完全接觸到,接下來當然會引發內心許多的領受(引發感受)即受。感受產生後內心就會進行決斷好或不好?此稱為想。已經決斷之後,假設前面的想把它決斷為非常好,接下來會有一個力量,牽引內心不斷趣入於這個對境,此牽引的力量即此處所談的思心所。


因為前面的想已經決斷為非常好,所以接下來有一個思心所不斷引發我們去憶念這個對境(被決斷為好的對境),引發內心不斷去趣入於這個對境,那個牽引的力量即稱為思心所;或是前面已經決斷為不好,一樣的後面還是有思心所,一直牽引內心去憶念它(這個不好),此引動的力量即為思心所。我們現在所談思惟心所是指後面所發生牽引內心的力量,此即稱為思心所。


接下來看思心所的力量強弱如何?由此就會累積大大小小的業(圓滿的業或能引業)。經常談到的業即是思心所,因此當思心所本身的力量再強大、再強大就會累積大大小小的業,所以才會把業稱為思惟的心所。


內心思惟的心所,應當要想的,就繼續想!不應當想的,就不要想它!如此去控制,即是這裏所談到運用思惟的意思,控制不要思惟的不去思惟,要思惟的繼續去思惟,這就要靠運用思心所來進行。


亦即思惟何種內容可將沉沒去除掉,運用思心所再三去想這些內容。譬如我要把掉舉消滅掉,要思惟何種內容,這些前面都已經知道了,現在運用思心所,再去思惟這些內容,當然就逐漸把掉舉消滅掉了。譬如我現在要緣想什麼對境、內容就可以把沉沒消滅掉?要緣想什麼對境、內容,就可以把掉舉消滅掉?這前面都已講過,都已經接觸到了,都已經知道了。


問題是這些能夠把沉沒掉舉消滅掉的內容、對境,我們並沒有再三去想它,所以我現在運用思心所,把前面已經接觸過這些對境、這些內容,運用思心所讓我的心再三去思惟它、再三去想、再三去想,這樣當然能夠把沉沒和掉舉消滅掉,此即為什麼這裏談到要運用思心所。


所謂思心所,就是可以改變我們內心主要的力量是來自於思心所,這是因為思心所會讓我們內心再三去想一個對境,再三想、再三想,能發揮這種作用。假設內心再三想再三想某一個對境,當然內心慢慢的就會改變。所以在改變內心方面而言,思惟的心所具有很強大的力量。


譬如:P369第一行,如由磁石增上力故,如同磁鐵強大力量之故,令鐵隨轉,因為磁鐵力量之故,如是於善不善無記隨一能令心之心所,是名為思。能夠讓我們的心隨著心所來轉動,能令心隨著轉動,趣向善和不善、無記。如此讓心轉動的心所即稱為思。


因此假設思心所排除掉(滅掉)的話,這個心不會趣入它的對境,因為沒有牽引的力量牽引心趣入對境(即沒有力量讓心趣入對境),能令心隨轉的心所,這個心指心王,就是能夠牽引心王,讓心王隨著轉動,轉向於善不善無記,能夠牽引心王的心所即稱為思。


前面談到是一般情況之下的思心所,總體而言是什麼樣子。「此中」是指現在這個段落,在滅掉沉掉這部份來講,前面是指通常一般的思心所是什麼樣子。


這裏談到的是指思心所之中一個個別的狀態,此中是說生沉掉時,令心造作斷彼之思。當內心任何的沉沒和掉舉產生的時候,我們的心應當要採取手段把沉沒和掉舉滅掉,但如何讓我的內心去作行採取手段呢?是透過一個思心所,運用思心所牽引內心,讓內心能夠作行,採取手段,把沉掉消滅掉,現在談到的是這樣的一個思心所。


思心所之意即指把工作交給內心去作,思心所是令心趣入於對境,沉沒和掉舉產生的時候,心應該採取作行的手段,把沉掉消滅掉,但現在不作,所以運用思心所指揮內心,心就可以採取手段把沉沒掉舉消滅掉,此段所談的思心所是指這個意思。即指這種個別的思心所。


當我們運用思心所,讓心趣入於它的對境,趣入於對境之後,不是要把沉沒掉舉消滅掉嗎?怎麼消滅掉呢?就是後面要講的問題了。


前面談到思心所時,只有談到思心所牽引心王,讓心王趣向於善、不善、無記的對境,只是談到整體的對境,沒有談到個別的對境。現在談到是個別的對境,如果我們的心王去想某一些對境的話,透過想這些對境可以把沉沒消滅掉。如果心王去想某些對境,透過想這些對境,能夠把掉舉消滅掉,有沒有這樣的對境存在?有啊!


所以現在要引動心王,使心王走向這個對境,因為靠著想這些對境之故,就能夠發揮功效把沉沒或掉舉消滅掉。當心王趨入於某些對境時,某些對境是可以把沉沒消滅掉,趨入於某些對境時,某些對境是可以把掉舉消滅掉的,這些前面都已經討論過了。


現在是要引動心王,讓心王趣向於這種對境,是什麼力量可以牽引心王,讓心王趣向於它的對境呢?就是思心所。現在要運用思心所,讓思心所牽引心王趣入於某些對境,當思心所朝向這個對境,牽引心王之後,心王就朝向這個對境,當心王趣入於某種對境之後,靠著這個對境能夠把沉沒消滅掉,或者心王趣入於某種對境之後,靠著這個對境能夠把掉舉消滅掉。


因此心王本身就能夠不伴隨沉沒和掉舉的毛病,為什麼心王能夠沒有沉沒和掉舉的毛病存在呢?是因為心王本身趣入於某些對境,但是心王為什麼趣入這些對境呢?就是靠引動內心的力量,什麼力量能夠去引動內心去趣向對境呢?就是思心所。


前面談到的思心所,是指內心產生沉掉的時候,令內心在斷掉沉掉這方面會採取一些作行、一些活動,引發內心去進行這些活動的能牽引者就是思心所。為斷沉掉發動心巳,複應如何除沉掉耶。為了斷除沉掉之故,透過思心所使內心進行一些活動,透過這些活動把沉掉斷除,這個巳經做了,之後應當如何把沉掉排除掉呢?


運用思心所如何去除沉掉?先講沉沒,p369第四行。再講掉舉p370倒數第二行,掉舉者,由貪為門,這裏是談掉舉,怎麼滅掉掉舉。現在是運用思心所,牽引內心來進行一些活動。讓心去想一些對境,讓心進行一些活動,透過心進行活動去想這些對境之故,就可以把沉沒消滅掉。從p369第四行到p370倒數第三行。掉舉是從p370倒數第二行開始。


心沉沒者,由太向內攝,失攀緣力(失去緣取對境的力量)故應作意諸可欣事(美好的事情),能令心意向外流散(向外放射)」。此指沉沒的產生有一種情況,是心太過向內收攝、聚集,在此情況下就會發生沉沒。這時侯要引動內心稍微向外放射出去,要去思惟讓心去想一些可悅意的對境,使心想這些對境的話,心就不會太過收攝,會稍微向外放射出去,因此沉沒這個毛病就可以去除掉。


這種方式用在什麼情況呢?就是心太過收攝的時候,此時就要稍微使內心向外放射出去,如何使心不要太過向內收攝,稍微向外放射呢?就是讓心去想某些對境,引發內心高興喜悅,有這種對境存在嘛!所以現在運用思心所,讓心朝向這些對境,去想這些對境,心太過收攝、太過內攝的毛病就可以去除掉。


例如舉出一個有法,謂佛像等極殊妙事,美麗、莊嚴的佛像等等,「等」即指自己信心的對境,看到了,對祂的功德就能夠讓我的內心非常感動,對於對方身語意三門的功德,能夠讓我非常高興感動。這樣一個任何的物件,所以用等字,要作意思惟這樣的物件。


但這樣的物件並不是讓我,非生煩惱可欣樂法(事物),這個物件不應該是能夠讓我產生貪念之心等等的煩惱,前面不是說作意思惟令心能夠喜悅高興的對境嗎?但這裏談到喜悅高興,不是指看到一些對境,讓我的內心感到很高興,引發許多煩惱這種對境,不是這種對境。


現在講的對境是指看到它之後,會讓我的內心產生信心、欲求之心、希求之心,它的身語意三門功德會讓我感動、內心產生高興,應該是這樣一個對境,不是讓我產生煩惱的對境。


又可作意日月光等諸光明相。又可作意思惟太陽、月亮的光亮等等。「等」就是指任何的光亮,以日、月來作為一個代表。這個情況是指內心有時候幾乎要睡著了,沉入趨向於黑暗之中,此時就要好好作意思惟光亮,所以要令內心去作意思惟光亮(乙太陽、月亮光為代表),故以日月光等,各種光亮都可以。


沉沒除已,即應無間(立刻)堅持所緣(對境)而修(繼續觀修)。前面談到沉沒已經消除之後,透過思惟可悅意的對境,令心喜悅,稍微向外放攝,而不是向內收攝。或者是思惟光亮等等,這些做了之後,當然心稍微向外流散、稍微向外放射,不會太過內攝,所以把前面沉的毛病排除掉之後,應當立刻回來安住在原來所修的對境上面,繼續作觀修。


前面談到的作意思惟佛像或是日月光亮,用這個方式是要把沉沒排除掉,如果沉沒已經排除掉之後,就表示內心太過內攝的這個毛病已經去除掉了,因為透過前面的思惟使心稍微向外放射,因此把向內收攝這個部份的毛病排除掉,毛病已經沒有之後,立刻要回到原來所緣取的對境,繼續把心安住在這個對境上面觀修。


意思就是指不可以一直作意思惟佛像或者日月光亮等等,沉沒排除之後又繼續思惟佛像或者日月光亮等等這個都不行,應當立刻再回到原來所觀修的對境上。


引經據典來說明,如修次初編雲「若由昏沉睡眠所覆,所緣不顕,心沉沒時應修光明想」作意思惟光明。「或由作意極可欣事佛功德等,沉沒除巳仍持所緣。」以這種方式把沉沒排除掉之後,仍應繼續安住在所緣對境上觀修。


其次要排除一些疑問,有人會去想一些輪回的過失、三惡道的痛苦等等。修這些厭惡、不喜歡的物件,來排除沉沒,有人有如此的想法!為何想這些物件也可以排除沉沒呢?因為可以讓內心產生興奮趕快努力精進實修,不是這個樣子嗎?就產生這麼一個問題。


此不應修厭患所緣,由厭令心向內攝故。如此向內收攝還要更加嚴重呢!這個方式不好的!不應該是如此的方式,為什麼呢?因為修這些厭患的物件如輪回的痛苦、三惡道的痛苦等等,當然可以排除掉沉沒,會有這麼一點點的功效。但也有毛病,因為厭患這些物件之故。會讓心更加向內收攝,因此不應當觀修這些厭患的所緣物件。


接下來講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式,前面談到的是令心去想一些具有功德的物件,或者光亮的物件,譬如就佛像而言是具有功德,思惟這個物件之後,讓我的內心很高興,心去思惟這些物件就能夠排除沉沒;或者物件本身就是太陽光、月亮光等等明亮的部分,以思心所牽引我的內心,去作意這些對境的時候,也可以把沉沒排除掉,這已經討論過了。


可是還有不同的方式呢!即下文談到:又以觀慧思擇樂思之境,亦能除沉。用別擇慧個別個別來作分析的勝慧,去分析樂思之對境,以觀慧(別擇慧)去思擇去分析,分析所樂思之對境,分析我想要分析的對境,然後使它繁雜,如此也可以去除掉沉沒。


譬如:禪修時選擇一個所緣物件,然後心安住在此所緣物件上進行觀修,觀修的時候慢慢產生沉沒,此時也可以用前面的方式。就是去分析所緣的對境。把所緣的對境細細的做一個分割,然後用別擇慧去分析,這個對境是什麼?然後使這個對境繁雜、複雜化。


複雜化的意思是指現在我所緣的對境,沉沒產生了,然後我用別擇慧去分析我所緣取的對境它是屬於五蘊嗎?十二處嗎?十八界嗎?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裏它是什麼?把它複雜化去作分析,如此沉沒也可以排除掉。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的。


因此前面談到的是一種方式,後面是用別擇慧來分析對境,然後使它複雜化的話,也可以把沉沒排除掉。


接著引經據典,攝波羅密多論雲「由勤修觀力,退弱而策舉」,退弱是指沉沒產生,這句話要這樣解釋,退弱產生的時候,因為勤勞的修別擇慧的力量之故,就能夠策舉內心,使內心高亢,不會沉下去。當沉沒產生的時候,透過勤修觀力(即觀慧、勝慧、別擇慧),用別擇慧把對境分割,複雜的去分析,內心就能夠高亢而策舉,這樣也可以把沉沒排除掉。


沉沒與退弱者,謂緣所緣力漸低劣說名沉沒,太向內攝說名退弱。這二者是同義詞,取名字時,名稱不一樣,一者稱沉沒、一者稱退弱。名字取的不一樣,表示它有不同的情況,即緣取對境的時候,緣取的方式、緣取的力量,逐漸的低劣下去,此時稱之為沉沒。如果緣取對境的時候不是太向對境而去,而是內心太過向內收縮起來,此時稱之為退弱。


當緣取對境的時候,緣取對境的力量,太過低劣下來的時候,也表示太過向內收縮,抓對境沒有抓得很有力,表示已經向內收縮了。其實意思是一樣,但取名字的方式不一樣,此即表示沉沒本身有此特性,即緣取對境的時候,緣取的方式、緣取的力道不夠,緣取的力量已經低劣下來了,而且也太過向內收縮,沉沒有如此的情況。


因此要把這二種情況做一個改善,如何改善呢?即前面談到的二種方式,()作意思惟佛像,()作意思惟日月光。(故由策舉力)此時就會讓內心執取對境時顯得很高亢,力量擴充起來,心能夠策舉、能夠提高起來,這樣把第一個毛病排除掉。


第二個毛病,如果心向內太過收縮,這個方式就是讓心擴大,使它複雜化,即以勝慧去分析對境,作多角度的分析。及廣所緣即能除遣。廣所緣就是緣取對境的時候,把對境做廣大的分析,讓分析複雜化,心就會向外,就不會向內太過收縮、太過退縮,心就能夠向外擴張開來,這樣就可以把第二個毛病去除掉,因此就談了二種方法。


令內心執取的方式能夠高亢,不要低劣,就要作意思惟莊嚴的佛像,這樣內心會產生喜悅、高興、振奮,此時執取對境就不會低劣,就會顯得高亢,就有力量了。


或者是思惟自己得到十八種睱滿的人身寶,在此機會下還能夠實修佛法,這是非常殊勝的善緣,特別是學習廣論有什麼功德利益,再三想一想,內心會覺得非常高亢非常的振奮,這種振奮的心去緣取對境的時候,就不會沉沒,也不會退弱,這也是一種方式。


前面談到的《攝波羅密多論雲「由勤修觀力,退弱而策舉」即令內心振奮,還有讚歎,對自己要做一個隨喜。對自己做隨喜,能夠使自己內心振奮。即前面談到,用勝慧去複雜廣大分析所緣的對境,這樣可以把沉沒排除掉,不僅把沉沒、退弱排除掉。而且也可以去分析睱滿人身寶等等,此時也會讓內心振奮或者對自己讚歎,如此心本身能夠振奮,具有力量策舉,就不會退弱、沉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