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23 講
352頁,上次所講的段落是《修次第中編》開示三種所緣對象的類型,第一種是從能詮的角度來講,第二種是從所詮的角度來講,第三種是從能夠引發信心的角度來講,由此把它列為所緣的物件,是從這些不同的角度來安立的。
所緣的物件不同,造成我們的心能不能安住的功效,應該也有所差別,也不太一樣的。心所要緣取的對境如果不相同,也許也會導致我們的心容易安住或容易散亂呢!應當有不同的效果。
譬如佛像鑄得很沉穩、很莊重的時候,心好像容易壓伏、容易安住,如果輕飄飄好像很容易拿走的感覺,心要緣取就好像不是很穩定,好像容易散亂。如果就能詮的角度來看,三藏十二部或是八萬四千法門,當然非常的多、無量無邊。但是現在不要把它演繹開來,以收攝濃縮的方式來講,三藏典籍的根本之處,以《慧論》(增上慧學),應該是以《慧學》、《對法藏》為主,其他者為輔,這個部分容易達成我們的心不散亂、容易安住,容易達成效果。
從能詮的角度來講,輪回、涅槃的法當然非常的多,一切濃縮起來,可以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包括。就歸納的方式而言,從它能夠歸納的道理這方面來思惟,心也容易收攝,在這方面也就很有幫助了。
其次,從我們產生信心的物件來講,譬如佛像,任何能夠引發我們信心的佛像都可以。有些人對阿彌佗佛信心強烈,有些人對文殊菩薩信心比較大,有些人喜歡觀世音菩薩,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有些人對地藏菩薩有信心,有人對世尊有信心,有些人對至尊仁波切有信心,有些對密勒日巴有信心,任何的對境只要能夠引發自己信心的對境,心專注在上面好像很容易安住,因為祂引發我強烈的信心,可見所緣的物件不同,造成的效果不太一樣,所以就講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所緣物件。
前面所談的三種類型,比較困難的項目,應該是緣取五蘊這個項目(352頁倒數第三行),其於蘊等住心之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因為五蘊這個部分應該是比較困難,因此又進一步說明。「其於蘊等」,這個「等」字又包括什麼呢?那就要瞭解一下了。
五蘊可以收攝許多的法,「蘊等」就表示還有其他者,也有這種功效呢!可以歸納一切法,即蘊也可以歸納法,處也可以歸納法,亦即這個部份比較困難,所以要再進一步做說明。
五蘊可以包括有為法,即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有為法可以包括在五蘊的情況,大家不要產生誤解,一般談到五蘊,經常談到施設基五蘊,這是指補特伽羅的施設基為五蘊,此時談到的五蘊是補特伽羅心續所攝的五蘊等等。這裏談到有為法包括在五蘊的意思,就不是只有施設基這個五蘊而已,指的是一般談到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這跟所談補特伽羅心續所攝的五蘊,有一點點差別了。
補特伽羅心續所攝的五蘊是一個很小的範圍,但這裏談到一般的五蘊範圍就大得不得了,所以這裏談到一般的五蘊可以包括一切的有為法。譬如就補特伽羅心續所攝的五蘊,補特伽羅心續所攝的色蘊只有身體一個項目而已,但是如果我們講一般五蘊的色蘊,山河大地色法都是色蘊。所以談到施設基五蘊,或近取的五蘊(近取蘊)跟這裏談到的一般五蘊,大小範圍差別非常的大,一般的五蘊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所以當然能夠把有為法包括在裏面,不要把它等同於一般補特伽羅的施設基的五蘊或是近取的五蘊,跟這裏談的一般五蘊不太一樣,有點差別。
五蘊包括有為法,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然後對五蘊漸漸攝有為法的部份,即緣取五蘊任持其心。有為法可以歸納在五蘊裏面,五蘊包括有為法,但沒有包括無為法,這部份要先瞭解學習。即要先瞭解五蘊中有為法被包括的情況,這要學習才能瞭解的。
要先了知有為法所攝的部份,是應該要先去界定什麼是五蘊,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要先瞭解清楚,要如何瞭解呢?從色法到相智之間的萬法,這是從中轉(第二)*輪來解釋的,中轉*輪開示萬法是由色法到相智之間的一切法,萬法共有108大項,其中遍煩惱的部分有53大項,淨治(煩惱)部分共有55個專案,加起來共有108種,這108個項目可以包括一切的萬法(由色法到相智都包括在這裏)。
其中屬於有為法的部份有多少?這個要進一步區分有為法和無為法,把萬法裏有為法的部份做一個區分,又是如何歸納在五蘊裏?這要好好做一個瞭解,這整個方面的學習,就是這裏所講,謂先了知一切有為五蘊所攝,次於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是指這個意思,因此怎麼歸納的要好好的瞭解,這樣來做學習,總之這裏所講的意思是指,如中轉*輪所講萬法是指由色法至相智之間的法全部歸納在萬法,其中有為法到底有多少?無為法有多少?所以要先把有為法、無為法區分清楚,區分出來的有為法是怎麼歸納在五蘊裏,又要學習又要瞭解。
現在五蘊已經歸納了有為法,把已經歸納形成的五蘊再思惟,平常如果我們的心去思惟萬法,當然心是完全散開,但假設對境已經歸納濃縮的,當我們的心放在對境的時候,心也能夠達到歸納濃縮的效果,所以心去思惟對境的時候,這個對境是已經濃縮過的對境,因為已經把有為法歸納在五蘊裏,因此對境是已經濃縮的,而對境和有境是相依賴,如果對境是散開一切萬法的話,那思惟萬法的內心本身當然也是散開。
如果對境已經由有為法歸納成五蘊的話,對境已經是歸納後的結果,因此心去思惟五蘊的時候,心也達成歸納收攝的效果,心完全散開的散亂也能夠避開,能夠達到思緒集中濃縮的效果。這是由對境的效用影響到內心本身,因為對境、有境互相依賴,所以假設對境已經濃縮,有境也會達成濃縮收攝的效果,因此五蘊漸攝有為,即緣五蘊任持其心,這時候緣取五蘊,一心繫念在五蘊,維持在上面,心也會達到收攝的效果。
例如,廣論的大綱可以包括廣論所有的意義,就算是大綱裏的根本大綱又有許多分支的大綱,所以根本大綱又可以包括分支的大綱,散開來可以開演出廣論所有的意義,因為廣論的意義這麼大,所以當我們內心去思惟廣論的意義的時候,心就完全散開。
如果把它的意義聚融在根本大綱裏(大綱會發揮聚融的效果),當我的心放在大綱的時候,心也達到聚融的效果,這是因為對境本身是一個濃縮聚融的對境,那會造成心容易收攝、凝結在一起的效果。
如果今天要講廣論的意義不依靠大綱的話,這麼廣大(漫天蓋地)的意義是說不出口的。但是如果從大綱去思惟,可以掌握到關鍵,因為大綱可以含攝所有意義,亦即大綱可以得到聚融的效果,所以當我的心放在大綱的上面,心也達到收攝聚融的效果,此即對境本身可以發揮一些影響。
至尊仁波切開示譬如觀擇而修,能生觀慧。對境能夠幫助有境原因何在?譬如觀擇而修,能生觀慧。如是攝略而修,亦引生勝三摩地(殊勝的等持)。觀擇而修是指心續思惟很多,一一的去作抉擇、分析,就會引發很多勝慧、聰明的能力,思惟很多,個別個別分開的瞭解很清楚,此時是指個別個別散開去思惟。
現在不用這種方式,假設對境是已經歸納凝聚的對境,我的心放在上面,那心也會凝聚,心凝聚之後就會引發殊勝的等持。這時候不須要內心的思惟分析很多,我是要緣取一個已經凝聚的對境,安住在上面,那我的心也會凝聚,會有很大的幫助。攝心所緣是攝心緣取已經凝聚過後的對境,(「而不流散」)心就不會散亂散開來,就是有這個幫助,此即《對法論》的教授,這是《對法論》實修的方式、教誡。
如是亦應了知界處攝一切法,跟前面的道理一樣也應該瞭解,十八界和十二處能攝一切的法,前面談到五蘊只攝有為法,可是十二處、十八界就不是只有包括有為法,就前面所談到的色法到相智一切萬法全部包括在十二處、十八界裏,這個亦應了知,也是跟前面談到的一樣,這個也要去學習也要瞭解十二處、十八界怎麼歸納的。已經歸納形成的部份,界和處,心漸攝于彼任持其心,心完全緣取物件放在上面,然後不斷的維繫在上面,心也收攝了,這樣的一種觀修方式。這個部份要解釋的(倒數第三行),其於蘊等住心之法,「等」就是包括處、界。所以後面要把界和處的情況做一個說明,就是要說明前面「等」字的意思。
接下來說明四種所緣必要性何在?分類成不同類型的原因,就是它一定有各自不同的必要性,不同的必要性何在?首先,淨行所緣的必要性何在?又,淨行所緣,上品貪行等易除貪等,依此易得勝三摩地(殊勝的等持),故是殊勝所緣。是一種非常特別殊勝所緣的物件。
靠著淨行所緣實修的必要性,是能夠把貪念之心等等去除掉,因為貪念之心等等的干擾去除掉之故,得到等持當然就很容易了,即這個方面有一個特別的特性,殊勝的所緣。例如修不淨觀,能夠把內心貪念之心減弱,貪念之心遮除、破除掉。假設貪念之心力量強大,當然造成安止一定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安止的意思就是心要有住分,所以首先心要沉澱下來,進入到自己的內心之中,內心要發揮一個力量,讓心很穩定安住下來。
首先內心的妄念粗糙的晃動、妄念、散亂這些都要先排除,然後心才可以沉澱下來,進入自己的內心,好好的穩定下來,慢慢才有可能形成安止。假設貪心的力量很強大,心要寧靜、沉澱,好好的穩定下來,根本不可能,因為貪念之心力量強大的話,心都在動亂之中,這是貪心的毛病所造成。故修不淨觀,很容易把貪心排除掉,貪心排除之後,要修等持,心要很寧靜穩定下來當然就很容易達成。
這裏是以貪心為例,其他也都是如此配合,瞋恨之心強烈,愚癡之心強烈、傲慢之心強烈、忌妒之心強烈等等,也是運用淨行所緣的方式實修,把這些動盪不安的心排除,然後心穩定下來,要產生等持就容易多了,這是淨行所緣的必要性。在這方面它是一個很特別所緣物件,這是講它的必要性。
其次是善巧所緣。善巧所緣,是能破離彼諸法之補特伽羅我,隨順引生通達無我毗婆舍那(勝觀),故是極善奢摩他(安止)所緣。這是非常善好安止的所緣物件,就善巧所緣是安止當中最好的,因為學安止的目的,當然最後是要產生勝觀。如果緣取善巧所緣如補特伽羅無我等等,緣取這個部分來修安止,好好的實修,後面要引發毗婆舍那(勝觀)就很容易、會有特別的幫助,就這個方面而言是一個很特別、非常好的安止所緣的對象。
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故義極大。淨煩惱所緣,世間道清淨煩惱,出世間道清淨煩惱。二種類型中,世間道淨治煩惱,是要思惟欲界粗糙,初靜慮天寂靜,然後初靜慮天粗糙,二靜慮天寂靜,就輪回的世間而言,下界粗劣,上界甚好,這樣觀修的話第一個會把世間的煩惱,現前的部分完全滅掉(消除掉),這種方式的實修就是世間道淨惑所緣的觀修方式。
出世間道的淨惑所緣,初地以上才有,因為得到見道位之後才能夠達成,資糧道、加行道都沒有,小乘、大乘都是如此,見道位之後才有,見道位時後遍計的煩惱才能夠形成對治,修道位的時候俱生煩惱的對治才能夠形成,所以要見道位之上才有的,這種觀修的方式是總體對治一切的煩惱,在這方面就有最大的效果,非常有必要性的。
可能大家有這麼一個問題,前面談到補特伽羅無我觀修,是屬於善巧所緣。後面淨煩惱的所緣,不是又包括了嗎?恐怕前前後後不太一樣。因為前面講的是補特伽羅無我的觀修,如果是補特伽羅無我觀修的話,資糧道有、加行道也有,但是後面講淨惑所緣的時候,就我執的對治而言,能夠去對付我執,見道位才能夠產生。就我執而言,遍計的部份,它的對治的力量要見道位才形成,俱生的部份,對治的力量要到修道位才能夠形成,所以見道位之前都沒辦法去對付我執。可是就算沒有得到見道位,前面資糧道、加行道也可緣取補特伽羅無我觀修,但是要對付我執、要有力量把它打敗,恐怕要見道位才會有,因此這二者就不太一樣了。
得到見道位的時候,才能夠斷除遍計的部份,才具有威力。那先要瞭解什麼是遍計的煩惱,就煩惱而言是指得到解脫方面的障礙,在獲得解脫這方面形成的障礙稱為遍計煩惱(對四諦取捨不瞭解、愚昧無知)。遍計煩惱要怎麼斷掉呢?即苦諦見道所應斷、集諦見道所應斷、滅諦見道所應斷、道諦見道所應斷,這些都是屬於煩惱,要把它滅掉,要如何滅掉呢?要觀修四諦,不只是觀修還要現證,已經現證後再繼續觀修就有威力,把對四諦取捨愚昧無知這部份排除、消滅掉,這都是指出世間淨惑所緣。
出世間淨惑所緣,談到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的觀修方式(352頁倒數第6行),第二所緣,第一種是世間淨惑所緣,第二種是出世間淨惑所緣。出世間淨惑所緣就是四諦中無常等十六行相的觀修,出世間的淨惑所緣是得到見道位以後才有。
世間道淨惑所緣要思惟欲界是不好的,上二界是好的(初靜慮天是好的、二靜慮天是好的),這樣再三思惟的話,會成為整體欲界煩惱總體的對治,因為是思惟整個欲界都不好,上界比較好,這樣思惟當然會變成欲界煩惱整體的對治。所以這個部分跟前面善巧所緣的必要性不相同,跟淨行所緣的必要性也都完全不相同。
如果就出世間道淨惑所緣而言,觀修四諦十六行相也會變成整體遍計煩惱的對治,因此就不像淨行所緣對治某一個煩惱,或善巧所緣去專心善巧某一部份,都不是這個樣子,必要性完全不一樣,所以就淨惑所緣它會成為一個總體煩惱的對治,在這方面是它的必要性,所以詞句裏才會談到(353頁第三行)淨惑所緣,能總對治一切煩惱,這是指能夠從總體方面去對治煩惱。譬如世間道的淨惑所緣,會變成總體欲界煩惱的對治,如果是出世間道淨惑所緣,會變成總體遍計煩惱的對治,亦即總體去對治總體的煩惱。
這個段落是再做一個歸納說明,因為至尊仁波切在前面詳細的說明,這裏簡略再做一個歸納說明,所以這裏談到,又,淨行所緣,這個「又」是指前面已經把每一項都已經解釋說明完畢了,又再做一個說明補充歸納的解釋,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是為了什麼目的?它的必要性何在?再一項一項又做了說明。
徧滿(周徧)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徧滿所緣就是在三者之前,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周徧在這三種所緣裏面,把這三種所緣整體再做一個解釋,三種所緣裏面能緣取的有境應該是什麼樣子?所緣取的對境應該是什麼樣子?然後會達到什麼效果?這方面整體來做一個解釋,這種整體方面的解釋就是徧滿所緣。
至尊仁波切在徧滿所緣講了三個大綱,即能緣取的有境是什麼性質?所緣的物件又是什麼性質?然後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這些都是在徧滿所緣所講的,所以徧滿所緣並沒有特別指出某一個對境,然後我去緣取它,不討論這個。它只是總體來講有境是如何來進行?對境又是什麼子?然後發揮什麼效果?並沒有個別指出哪一個對境,緣取它來實修,徧滿所緣不是指這個意思,因此才說徧滿所緣,離前所緣非更別有,「離前」就是前面三個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所以徧滿所緣是這三個所緣總體做討論,不是離開這三種所緣之外還有其他者。
「故」是指前面三種所緣都有它的必要性,前面已經講了這個所緣有它的必要性,那個所緣有它的必要性,這些具有各自必要性的所緣,瞭解了之後因此之故,即前面已經講了各各所緣都有其必要性,所以怎麼樣,因此之故,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依殊勝的安止所緣來修等持的意思,這是因為前面談到每一種所緣都有各自的必要性存在,因此之故,就應當緣取這些有它的必要性的所緣對境,然後來好好修安止,以這個方式來成就等持,應該要這樣做,意思就是指沒有必要性的那些所緣,緣取它來修安止沒有用處。
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自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理論)。這是不懂修等持的理論,修等持的時候所緣物件是什麼?這方面的理論都不懂,不是很善巧。對於具足必要性的物件當作所緣、而作實修應該要這樣做的,故當依殊勝奢摩他所緣修三摩地,但是這些具有必要性的所緣物件也有前後次第的情形存在。
首先,就內心的煩惱而言,從前輩子持續過來的煩惱,有一些已經串習形成,力量比較強的煩惱,譬如貪念心比較嚴重;傲慢心較嚴重;瞋恨心較嚴重;嫉妒心比較嚴重,每個人的情況不太一樣。有些煩惱是從上輩子持續串習所形成,有時候二個、三個煩惱,由前輩子串習所形成,所以這幾個煩惱的力量就比較強大。首先要先把這些力量較大的煩惱壓伏,才能夠實修,在壓伏這些煩惱方面而言,要靠淨行所緣,先把這些力量強大的煩惱壓伏之後來修安止,當然也比較可以達成。
在淨行所緣上,一方面壓伏以前串習力量強大的煩惱,一方面就在這個所緣上面來達成安止,也是可以的。如果必要性是考慮到這一點,要達成安止的話,這個項目就已經可以達成了,修安止也就足夠了,也就可以達成了。
假設現在將目標放在產生勝觀,則所緣境就要轉變成善巧所緣。這是考慮到必要性來講,如果我的必要性是抱著一個期望,目的是安止達成之後,還要達成勝觀,如果把這個當作目標,要先靠淨行所緣,把串習力強大的煩腦壓伏,觀察煩惱沒有了,就可以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來觀修,因為這樣可以達成將來的目標、可以產生勝觀,如果要以這個為目標的話,可能所緣就要轉變成善巧所緣。
假設煩惱壓伏之後,如果煩惱還會再產生,就要把淨行所緣再持續的作實修。若要以證悟無我的意義,產生勝觀當為目標那麼所緣要改為善巧所緣,在自己勝觀的產生方面就會有很大幫助。
假設不僅是這個樣子,還要去對治整體的煩惱,就要以淨煩惱所緣,四諦十六行相作觀修,以這個方式去對治整體的煩惱,為什麼呢?因為一切萬法都會引發煩惱,輪回、涅槃的一切萬法都是煩惱產生的基礎,所以把四諦的實行相好好觀修作一個瞭解,由淨惑所緣把內心煩惱的引發這部份滅掉,如果有這個目標,那所緣的對境又要轉向淨惑所緣。所以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來觀修,以這個觀修作為整體煩惱的對治,那就有這個必要性存在。
可見三種所緣,它的必要性當然也不一樣,不過它的層次,好像也有稍微往後面提升的情況,比起淨行所緣而言,善巧所緣的層次好像比較高級,但要視自己能力作衡量標準。若自己在善巧所緣的部分還不能夠達成的話,能力還不足夠,應該把淨行所緣再三持續作實修,應該是這個樣子。所以要以自己的能力作觀察,順著自己的能力、程度去選擇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所緣有這麼多類型,表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假設緣取沒有必要性的對境,當作所緣來觀修,如緣取木頭、石頭作觀修最初好像很容易達到內心的安住,也會引發等持,但對達成正式的安止是沒有作用的,因為不能滅煩惱,也就是無法產生正式的安止。所以緣木頭、石頭作實修者,可能是「未達妙三摩地所緣建立(理論)」,表示他未通達所緣對境的理論。
因為當一開始緣取木頭和石塊的時候,心好像容易很安住,好像很有幫助,這是因為對境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緣取它心很容易安住下來,但是後面要達成安止,要對付煩惱時,就沒有幫助、用處,沒有必要性。表示這樣的禪修者(修定者)沒有通達所緣對境應該是什麼的理論。
外道的書曾提過,對所貪念的女朋友,會引發我貪念之心,我一樣可以緣取這個對境,心很容易專注在上面,故心很容易安住、產生等持,用這個方式也可以來作實修,不過依靠這種方式沒有辦法達成安止的,不能夠對治煩惱,只會使煩惱增加,對滅掉煩惱是沒有用處的。可是外道卻認為,對我的心一開始的安住好像有幫助,因此用它來作實修。其實這個對後面對治煩惱是無意義的,也沒幫助、沒有必要性。這種實修是表示沒有通達觀修所緣的理論。這是解釋「有緣塊石草木等物而修定者」中「等」這個字,除了木頭石頭以外還有其他的解釋。
一般來說,修安止所緣的物件粗細不同,讓我們得到安止的難易程度也不同,這些都有影響的。緣取對境若較細分、困難,要得到安止當然也困難些,若緣取的物件比較容易、簡單,要得到安止也就比較容易。譬如說,緣取空性而得到安止,那是多麼的困難!比起這個,緣取無常得到安止,不是更加容易多了,如果跟緣取無常得到安止比較的話,那麼緣取我自己身體、緣取出入息,要得到安止,不是更加容易多了。所以所緣物件粗細不同,主體本身要得到安止的難易程度也是不一樣。
若一開始修安止時,緣取自己的身體、出入息實修,也得到安止,但是這樣是無法得到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因為他緣取的是自己的身體、出入息而已,所以已經得到安止後,還要開始再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來修安止,然後才會得到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那又要很辛苦作實修。所以在還沒觀修安止前,先想辦法將自己粗分的貪心,粗糙的妄念、散亂滅掉,暫時先不要緣出入息、緣取身體修不淨觀,而直接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作觀修,一方面觀修安止也得到安止,也得到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等於是花一道手續、辛苦,就可以得到了,不必分成兩次來作,所以如果觀修安止就直接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來修安止,不僅成就了安止,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也得到了,即同時一起,畢其功於一役,花一次心血,二個功效都有。
假設不是這種情況,就如前面所談到的,先緣取出入息,然後緣取我身體,辛苦勞累修…修,得到安止了,得到安止之後有沒有得到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呢?沒有。已經得到安止之後,為了要得到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又再辛苦作實修,然後又再緣取補特伽羅無我觀修,然後才得到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要花很多的心血。因此如果先把粗糙的煩惱壓伏,內心妄念、散亂先把它壓伏,然後修安止。修安止的時候直接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來修安止,就比較容易畢其功於一役
但是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的安止與緣取四諦十六行相的安止又不一樣。如果不是只有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修安止,而是把目標放得更大、更加深入、意義更大,要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作觀修(這是指有這種能力的人),即前所談禪修者本身有能力直接緣取補特伽羅無我來修安止。現在假設這個人能力更高,從最初修安止的時候,就想我緣取的對境要比補特伽羅無我的意義,更多更加深入,有此能力的人,那一開始就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來作觀修,如果這樣的話,他不僅得到安止,緣四諦十六行相的安止也得到,就真的是畢其功於一役。
若不直接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來修的話,可能先緣出入息、身體得到安止,這與緣取補特伽羅無我得到安止又不一樣,得到這個安止已經很辛苦勞累,又要開始去修緣取補特伽羅無我,然後再得到安止,但這並不是緣取四諦十六行相得到的安止,所以又開始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修安止,非常辛苦勞累實修,又得到一個安止,前前後後非常勞累辛苦啦!因此這裏最主要是禪修者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作分析。
緣取四諦十六行相來修安止,又得到安止,但這也不是得到緣空安止,這也不一樣的,前面談到緣空的安止是最困難的。因此要看情況來進行,如果在修安止的時候,想得到緣空的安止,因此朝這個目標去前進。想要得到緣空的安止,前面要先證悟空性,然後才有可能緣空性得到安止,也就是只要得到緣空安止,其他的不要,如果這樣等待下去,那實在太可惜了,在未了悟空性,沒有緣空安止之前,都不去修安止,其他的安止也不修,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佛尊阿底峽在《道炬論》談到,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要迅速圓滿,要靠神通的威力,而引發神通當然要靠安止,那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見安止是多麼重要。現在說安止非常有必要,我就是要先得到緣空安止。可是得到緣空安止是最困難的,因為必須先證悟空性,才有可能緣取空性觀修安止,得到緣空安止。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安止都不要實修了,若是這樣想,那實在太可惜了。
觀修安止時,至少要先產生造作菩提心,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尚未產生造作菩提心的情況之下,修安止雖然可以得到安止,修觀,觀也得到了,最後就引發神通,引發神通之後只追求自利,傷害其他眾生的事,會愈作愈多,我執也愈來愈強烈。如果是這種情況,好一點的墮入下乘門,更遭糕的是墮入三惡道,因為有神通威力,造作了許多入三惡道嚴重的罪業。這種情況就是修安止的前面,沒有產生造作的菩提心,所以應當說造作菩提心沒有產生前,不應當如此來作實修,首先要好好重視造作菩提心,這也是至尊仁波切,把安止的討論放在後面的原因。
在沒有神通威力之下,我執都非常強烈,所做的都是我執的事情,如果有了神通之後,又得到了增加我執威力的工具,此時,心中所想的皆是自私自利的事,運用神通力,騙他人讓自己得利,詐騙、傷害他人的工具我都有了,那大概都是造作嚴重的罪業,所以通常在造作菩提心還沒產生之前,不要去修還比較好呢!
又有說,這是破除對方的主張,之所以要破除,是因為前面本派談,修安止要緣取什麼對境?所緣對境就很多,淨行所緣有五種,善巧所緣又很多種,淨惑所緣又很多種,已經討論很多所緣取對境是什麼?因此有人主張,如果實修安止、勝觀時,應當無所緣取而觀修。為什麼呢?因為凡是有緣取都是妄念,都是諦執,只要緣取某一個物件之後來觀修,就不是觀修。因為既然是緣取某一個對境就是妄念,就是諦執,有人提出這樣的主張。
下文:「又有說,於所緣住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系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任何一個所緣(只要能指出一個所緣)然後心專一安住在上面,此即對行相的執著、就是妄念、就是諦執,因此「遂以」,這是對方的主張,不系所緣無依而住,謂修空性。因此不要緣取任何的所緣,應當沒有任何所緣,就是前面所談到的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這些根本就不必要,應該安住在無所緣取中,這樣來觀修才是正確的,這樣才稱為觀修空性。不系所緣無依而安住,才稱為觀修空性,有人提出這麼一個主張。所以至尊仁波切破除這種主張說:「此是未解修空之現相(樣子)」,主張者看起來就是不瞭解觀修空性的樣子。
對方主張:應當沒有所緣的物件,所以要無依靠之處安住而觀修(無依而觀修),至尊仁波切破除此主張:「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若主張無所依而觀修,即在沒有所緣的對境來作觀修,如果這樣做的話,在觀修當時有沒有有境的心識本身?假設沒有有境能知心識本身,那就沒有觀修者;因為沒有所依的對境,所以也沒有能知心識(有境)存在,那沒有能觀修者存在,也就沒有觀修,就不能稱為觀修。
如果現在是在觀修,有一個能知心識(觀修者)存在,因為他是某個對境的能知者之故,所以我們才把他安立為有境(能知的心識),他之所以成為能知的心識,因為他依於一個對境來安立,相對於對境而安立出有境(能知的心識)。若主張把能知的心識當成有境,就一定要靠他所了知的對境來安立他是有境,只要是一個被了知的對境,那就是所緣、就是所知,這都是同義詞,所以你說無依而觀修只是騙子的話而已,因為對境與所緣、所知是同義詞,既然是跟有境相對的對境,那就是一個所緣,既然前面說無所依而觀修,現在又說有一個所緣,故前說無所緣而觀修,這只是一個假的話而已。
因為依於這個對境才能安立有境,所以有一個能知的心識、有境存在,就表示它是靠一個對境來安立,那個對境就是所緣、所知,這是一個同義詞。既然有所緣,前面你又說無所緣而觀修,不是執著行相,然後說至尊仁波切所說觀修的方式是執相、是妄念,因為他有所緣。如果這樣說,那從你的推論得知,你的觀修也是有所緣,也是有對境,所以你的觀修也是妄念、也是執相。
我們有時會說,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思惟。不要思惟本身就是一種思惟,因為他思惟著:「不要思惟」。假設不作任何思惟,就像泥土、石頭一樣,好像完全睡著了。像這樣完全沒有思惟並不能稱為觀修,因為已經睡著了,如何能稱為觀修呢?沒有對境不要思惟的意思是:在我的內心裏,任何對境都不要讓它出現。內心對境出現這部份我把它壓住、滅掉,讓它全部不要出現,就稱為沒有對境存在,這句話還有他的對境,因為無對境就是對境,這是一種無遮。
我現在所觀修的對境就是沒有對境,把沒有對境當成對境,這是無遮的方式,那不是還是有對境嗎?觀修本身一定要有個有境的心識(能觀修者)存在,觀修的心識是把無對境當成是它的物件。「無對境」的意思是,任何對境都不讓它出現,安住在這裏,把「沒有對境」當成「對境」。譬如,非實有法是實有法的反面,緣取這個也是一種無遮。無實有法也是一個對境,因為它是一個無遮的方式。
觀修「無所緣取、無所依」是指內心所要出現的對境,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的對境,全部都不要出現,如此觀修時,心識所緣取的對境就是緣取「沒有對境」來當它的對境。至尊仁波切主張觀修一定有對境,只不過像前面所提的例子,把無對境當作他的物件,也就是緣取這個來作觀修,凡是觀修皆有其物件存在,至尊仁波切以此方式破斥對方的主張。對方以無所緣(無所依)而來觀修,這樣才沒有執著行相,至尊仁波切說這樣也有緣取的行相,之所以有緣取的對境的原因,是有一個能知的心識存在,那一定有它的對境。
就觀修空性而言,並非將我們的心識滅除,心識是持續之流,是不能滅掉的。從無始輪回以來,一直持續流動到現今,將來還要繼續流動下去,所以心識本身是個續流,只要心識存在,就會有對境在心識出現而成為對境,一定會有的。那滅除是滅除什麼呢?在我們的心識對境有時以錯亂的方式出現,我們對於對境的瞭解錯亂,它在心識中會以一種錯誤的方式出現,我們要將這種錯誤滅掉。
對境本應如理如實地以本來面貌(究竟實相、正確的方式)出現在我們心識中,應該要這個樣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對境以錯誤方式出現時,我們就要將錯誤滅掉,要滅掉的是這個。觀修空性是對境在心識中出現時,我們內心對它錯亂的瞭解要排除掉,讓對境究竟的實相如理如實地以原來面貌在內心出現。對境究竟的實相是什麼呢?就是空性。
讓對境真正究竟的實相在內心明白、清晰地出現,那麼內心的瞭解、明白的能力更加強大了,瞭解到究竟的實相。所以內心是更加聰明瞭解最準確、最清晰的。除此之外,不是把內心弄得完全不明白、完全不瞭解,完全不能認知,好似一個傻瓜笨蛋一樣,這樣就不能當作觀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