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49 講

2013/08/04 08:51



聞法意樂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獲得果位之中究圓滿的佛果珍貴寶。就得到此果位而言,能得的方法是佛陀親自所開示的佛法。對於佛法的部份,應該沒有顛倒的瞭解,然後把這個意義經由思惟產生思慧、修慧,如此來實修的話,證悟就會按照次第逐漸逐漸的進步,之後當然就可以得到究竟的佛陀果位。


不過就此方面而言,實修的方式(觀想的方式)假設不知道的話,不論自己或他人也好,大家往往會因為學習佛法之故,而走入顛倒的道路,不能趣入正確的道路,因此可能就會導致聖教衰損,或者使經論裏好的傳統毀壞、破壞掉,會有這種危險。如此一方面學習佛法,對佛教本身又不能發揮幫助,反而毀壞佛教,或者引其他的人進入顛倒的道路,對眾生造成傷害,會有這麼一個危險。


因此我們的方式應當追隨至尊仁波切,就他無誤沒有顛倒開示的內容來學習,產生沒有錯誤的瞭解,然後將此沒有錯誤的瞭解,向他人講說弘揚,引他進入正道,如果這樣的話,那對自己和他人都能產生幫助,這樣才是正確,如此思惟調整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復習


沉掉產生的時候應該怎麼作?心專注在對境上面之後,假設昏沉掉舉產生的時候應該怎麼作?沒有產生的時候應該怎麼作?分成這二項。第一項,昏沉掉舉產生的時候應該怎麼作?這又分成二項來說明,對於沉掉還沒有認明清楚,它的對治就是應當去瞭解、認明清楚,假設已經認明清楚沉掉之後,可是不把它斷除掉的話也不可以,因此也要把它斷除,所以不把它斷除這個毛病的對治是什麼也要說明。


我們現在進行到第二項。就是已經認明昏沉和掉舉之後,若不消滅昏沉掉舉(不去作),這就不對啦!應該要去消滅它,所以要作行。


作行又分成二項來討論,第一項P368最後一行,此中分二,正明其思和滅掉沉掉的方法,因為前面有談到要花力氣去把沉掉消滅掉,花力氣是指內心的思惟,要靠內心的思惟,沉掉是一種內心的狀態,所以要靠內心的思惟才能夠把它滅掉。


內心的思惟是什麼呢?就是思心所。所以要先解釋什麼是思惟的心所,內心的思惟就是一種業,要把這部份認明清楚,然後把沉掉消滅掉,這個要作一個說明。(因此要說明內心的活動,這個思心所是什麼樣子,認明思心所之後,再去把沉掉滅掉。)


其次是運用思心所把沉掉滅掉,不僅僅是沉掉產生的時候,要把它滅掉,沉掉沒有發生的時候,在它的因的時候,也要能夠把它滅掉呢!所以接下來就要說明沉掉產生的因是什麼?在因的時候也要運用思心所把它滅掉,這裏要講沉沒的因是什麼?掉舉的因是什麼?沉沒的因講解完畢了,現在講解掉舉的部份,這是引用《菩薩地》的經文來作說明。


正講


P 372L 2掉舉相者,前面引用《本地分》講解完畢,對於裏面一些重點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即字面上有點困難的地方),再作一個詳細的解釋。前面談到掉舉相,P371最後一行,「何等掉相」,這個「相」字要解釋為「因」,即至尊仁波切談到掉舉相者,謂掉舉因。」所以這裏談到的都是掉舉的原因,跟前面談到沉沒的行相者,應當要瞭解行相這個字就是原因,它是一個同義詞,所以是一樣的道理。


再來解釋「太舉者,P 372L 2,與此俱行欲等等四個項目同前面,太舉是什麼意思呢?「謂於可欣境太執其心,」對於美好的對境內心執取的太過強烈。


上次沉沒談到「懈怠俱行欲勤心觀」四個項目,現在談掉舉還是這四個項目欲勤心觀,但是變成內心太舉,就是執取的太強烈,對於這個對境一心專注執取它,用很大的力氣,太過精進,太大的力氣去執取它。然後「於與此俱行欲等四法如前廣說,」前面就講過欲勤心觀等四個法,因此「相」是什麼意思?「太舉」是什麼意思?欲等四法也是跟前面一樣,這些都有談到過。


這部份就像上次《修次中編》雲「若時如盲」,就好像眼睛閉起來,對於內心的部份如果太緊繃或專注的話,這是沉沒的原因。P366最後一行《修次中編》雲「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暗室或如閉目」閉目就是指這個意思,閉目就是沉的原因,就是眼睛閉起來對於內心太過於專注,一心緊繃在那裏,這是沉沒的原因。


太舉也是指內心太過專注,發太大的力氣。即指內心對於喜歡的對境,一心太過專注,發太大力氣去抓它的話,這樣以後要作禪修的時候,因為心再三再三追逐的緣故,會不斷不斷的產生掉舉,所以把這個列入掉舉的原因。


由是,」就是由前面的原因之故,就是由前面所討論到的內容,前面引用《本地分》做根據,解釋把沉沒的原因滅掉,把掉舉的原因滅掉,沉沒的原因、掉舉的原因前面都已經談到,之後,由前面所說的內容來瞭解,「前說未修中間防護根門等四,於滅沉掉極為利益,」不過在前面所談到防護根門等等四項,對於安止和勝觀的產生非常有幫助,()在下座實修的時候防護根門等四項,所談到對於安止和勝觀的產生,很有幫助只有防護根門,並沒有談到飲食知量,夜的初分、後分不要睡覺好好的精進作實修,而這個部份會產生什麼幫助呢?並沒有特別解釋。但是這裏有談到,等等的四項,在滅掉沉沒和掉舉的方面極有幫助。


根據《本地分》的引文來看,說明這四者是有關係的,在滅掉沉和掉方面而言,這四者都有必要、都很有幫助。


防護根門等等,下座實修的時候所要作的四個專案,首先在滅掉沉沒方面有很大的用處,由這個方式而言,對勝觀的產生就很有幫助。在滅掉掉舉方面這四個項目也有幫助,也就可以推理得知,在產生安止這方面就有所幫助。


因此之故,下座的時候所要實修的四個項目,就非常重要,有必要努力去做,它的反面就是不能夠防護根門,飲食也不能夠知量,而且不能夠正知而行,更不能夠做到夜的初分後分不睡眠精進瑜伽(夜的初分後分也睡眠不精進瑜伽)。這四個反面都會變成沉沒產生的原因,掉舉產生的原因。既然是沉掉產生的原因,當然就有必要把它排除掉。不僅這四個項目,而且前面有談到很多其他的原因,對於其他原因是什麼也要有所瞭解,然後把其他原因也都要消滅掉,如果這樣努力的話,當然就有辦法把沉和掉消滅掉。


因此「沉掉雖微,皆以正知正覺了已,悉不忍受畢竟滅除。若不爾者,名不作行。就是不要說沉掉產生之後,這是粗分,就算沉掉沒有產生粗分沒有產生,它的前面有它的原因要出現嘛!那時候沉掉還是很細分,原因出來的時候,就算在那個時候,正知也要馬上察覺,了知它是沉的原因,掉舉的原因,不能夠接受它,立刻要把它消滅掉,一分一秒也不要放縱它,也不要使它產生,也不要使它繼續存在,立刻就要把它滅掉,所以在微細微細的時候就不能夠放縱,就應當去察覺而把它滅掉,這要靠正知。


(「《辨中邊論說是三摩地過。)所以不要說沉掉產生了要把它消滅掉,就算它的原因出現,才剛要引發出來,很細分很細分的時候,也要立刻把它消滅掉,這是辨中邊分別論所談到。這樣我們就瞭解什麼是不作行,不作行的意思,就是指沉掉的原因出現的時候,在還非常微細非常微細的時候,不以正知察覺,不把它消除掉,繼續忍受接受它的話,就稱為不作行,即不採取手段把它消滅掉。不作行是安止產生的一個嚴重的障礙,因此不能夠這樣子做,這是說明什麼叫做不作行。


前面已經說明什麼是不作行,而且辨中邊分別論也有談到這是等持產生的一個障礙,這都講完了。故,因此之故「故若有說」,有人這樣講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舍而不斷。」這是一種說法。「又謂彼等若無猛利恒常相續,微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可見這有二種情形。第一個是微細掉舉和散亂等初時難斷,散亂要解釋為沉沒,因為散亂解釋為沉沒前面也出現過。


P366倒數第五行,「《集論》亦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沉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汙(不一定是煩惱的類型)。」談到隨煩惱的時候裏面也有一個散亂,這個散亂也說就是沉沒,所以把散亂解釋為沉沒。因此P372故若有說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此散亂要解釋成沉沒,因為前面集論已經把這個字解釋成沉沒,可以這樣解釋。


另外解深密經也有談到,「當知是名內心散動。」p 366L 8,散動就是散亂,解深密經也是作這樣的解釋。因此在解深密經和集論的經文裏,都有談到散亂這個字要解釋為沉沒。


因此之故,若有說微細掉舉和散亂產生的時候,就是指微細的掉舉、沉沒還有產生的時候,可是這個時候會產生什麼想法呢?就是微細的掉舉和沉沒剛產生的時候,心裏會想,沉沒和掉舉才剛剛出現還這麼微細,而且我才剛開始作禪修,因此不必去管它,還這麼微細,抱著一種放縱的想法,不去理它沒有關係,它還細分,我現在才剛開始要實修,不用去管它,有這麼一種想法,這就是不作行。


「又謂,」另外一種想法,這時候沉沒和掉舉的原因出現還很細分,又不是威力很強大,又不是持續很久,現在的沉沒和掉舉只是一個小小的無關重要,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它不會累積業,如果要累積業的話,一定要內心思惟很多,力量比較強大的時候才會去造業,現在沉沒和掉舉還很薄弱,又不是持續很久,因此不會累積什麼業,如果不會引發累積什麼業的話,將來不會成熟出什麼異熟果報,所以沒有關係不用去管它,因此在斷掉它的方面也不去作,這都是不作行,因此不作行有這二種原因。「為斷彼故而不作行,」不用把它斷掉有這二種情形,這二種都是不作行。


此皆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前面這些主張說法,對於清淨等持的產生的方式是什麼完全不知道,可是「詐現為知,」不懂裝懂,認為我很會,裝作這樣一個樣子,然後「欺求定者,」去誤導一些想要追求等持禪定的人,去作這樣一個教導,引入顛倒的道路,如果是這樣作的話,「以舍慈尊等所抉擇修習三摩地之法故。


為什麼說他們是一種欺騙,是一個錯誤,不懂裝懂呢?因為不作行而言是安止等持產生的一種障礙,現在又說它不是一種障礙,是可以作的,可是從廣大行道次第,即從至尊慈氏傳到無著等等歷代的廣大行持上師,他們所抉擇出來的這個廣大行的道次第,被你這樣一講就將之丟掉了,不須要嘛!因為慈尊以來廣大行道次第都談到,不作行本身是等持禪定產生的一個障礙,現在你又說它不是障礙,那就是把廣大行道次第丟掉嘛!


而且不作行的時候,認為我們是一個初學者,現在只要去滅掉粗分的沉和掉就好啦!這個細分的部分現在不必去滅掉,這不是我們要作的事情,不必嘛!還這麼微細,有這麼一個說法。第二個說法,現在力量還這麼薄弱,又不會累積業,所以沒有什麼關係,這種說法都是不對的。


不作行本身是一個毛病,要把不作行這個毛病去除掉,那就是作行!作行應該怎麼作呢?下文就要說明,首先最初的毛病應該都是掉舉,這是最初要出現的毛病,所以掉舉出現的時候應該先把此毛病消滅掉,之後慢慢變得比較好,接著再把沉沒的毛病去除掉,沉沒去除掉,接下來又會產生掉舉,跟前面不一樣的,又會出現了,這時候再把它消滅掉,然後已經消滅掉之後,又會產生另一個沉沒,又跟前面不一樣,再把它消滅掉。這樣反復進行之後,逐漸逐漸到最後任何類型的沉沒、掉舉全部都沒有,這時候才是一個非常純淨的等持,什麼類型的沉沒掉舉全部都沒有,才能夠做得非常的純淨,所以不作行本身是一個毛病,當然它的對治方式就是要去作行、要去對付,要怎麼去作呢?下文就談到。


「如是滅沉掉時(即作行)多因掉舉散亂為障先勵斷彼此散亂不能再解釋為沉沒了,此散亂要解釋成胡思亂想,屬掉舉的類型,但因掉舉是屬於貪戀之心,有時後內心胡思亂想念頭很多,但不一定屬於貪戀之心,不過還是屬於類似掉舉的類型。


如是滅沉掉時,首先掉舉的部份障礙在前面要先滅掉,因此先滅掉舉和散亂(胡思亂想),此散亂和前面談到的散亂意思不一樣。P 372L 6故若有說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此散亂要解釋成沉沒,現在這裏不解釋為沉沒,要解釋成為掉舉的類型但是屬於胡思亂想。因此將之並列在一起,解釋成掉舉的類型,所以一樣的字,但是往往有不同的意思,這要依上下文來判斷瞭解,所以一樣的字有時候好幾個意思,不容易瞭解。這裏不能跟前面一樣解釋為沉沒,要解釋為掉舉的一種類型即胡思亂想,即掉舉和胡思亂想,這是前面遇到的障礙,要努力將之斷除掉。


由此勵力便能止息粗顯掉散(掉舉散亂),獲少安住。此時住分就會得到一點點。「爾時應當勵防沉沒,勵力防慎沉沒之時,又有較前微細掉動障礙安住把沉沒滅掉之後,又有比較微細的掉舉、散亂()出現,又會障礙住分安住。斷彼故又應策勵,掉退滅已住分轉增如果把掉舉去除掉,住分就會越來越強烈,如此不斷的進行。


「爾時又有沉沒現起,故於斷沉又應勵力,總散掉時應當錄心總結散亂掉舉時應當收心,「住內所緣而求住分,」把心收回來,住分就會越來越強烈,不過當住分產生的時候,心好像會沉下去,會有這種毛病產生,所以要勵防沉沒,為防止沉沒之故,要讓內心很明晰,不過當內心明晰,又會引發掉舉,所以又要去對付掉舉,又要收心,所以「住分生時勵防沉沒令心明瞭。此二轉轉修習無過勝三摩地,」如此即是修無過等持的一種方式。


因此至尊仁波切作一總結,當掉舉、胡思亂想很多的時候,把內心收攝回來,去除掉舉,此時心的住分就會增強(即掉退滅已住分轉增),不過當神識完全安住在對境上的時候,神識會好像沉沒掉下去一樣,會發生這種情況,故言爾時沉沒現起。排除沉沒的方法就是令心明瞭,讓內心轉為明晰,但是當內心轉為明晰的時候,慢慢又會引發掉舉,此時再像前面一樣把心收攝回來。故言此二轉轉修習,此二項目輪來輪去不斷的禪修,這種禪修方式才是修無過失三摩地(等持)的方式。


因此「不應唯於澄淨住分全無持力俱行明瞭而起希求不應該希求只有安住的部份,內心只有有力量去執取對境(住分的部份),只有這個。全無持力俱行明瞭,即明晰的部份(清澈的部份)不存在,這個不可以。就是有力的明分也須要,心也要可以安住在上面,這二個條件都有必要。


已經認明沉掉之後,應當要努力消滅它,但是現在不作,稱為不作行。而不作行的對付方式就是作行,因此作行是對治的方式,首先要瞭解對付的物件是不作行,不作行是什麼意思?前面有說明不作行的意思,不作行是指細分的沉掉產生時,以此原因來想,認為我是一個初學者,去滅除細分的部份不是我現在要作的工作,這是第一種想法。


或者現在產生沉掉細分的部分力量又不是很強大,又不是持續很久,不會累積業,因此也不必消滅它,有這種想法因此不去作、不去消滅它,此即稱為不作行。


去除不作行的方式當然是作行,作行又是如何去作呢?即要如何消滅呢?滅掉沉掉就是一種活動、一種行為,應該要去作這種行為,到底要如何做呢?即最初細分沉掉產生的時候,也要用正知去察覺,已經察覺之後還不能夠放縱它,要花力氣去消滅它,要花力氣好好努力,此即稱為作行。


能夠努力去作消滅它的活動,這個能作者是誰呢?即內心的思心所,此亦稱為業。一般而言,談到作行的行,即是十二緣起的第二分支無明、行分支,此行分支和作行是同義,通常解釋業的時候,行也被解釋為業,所以行的意思即是作一些行為,但是(能作者)是誰去作這些行為、作這些事情呢?即是內心的一個心所‑‑‑‑‑思心所。當然我們現在討論思心所、作行不是要討論十二緣起的內容,但是作行這個字卻是同一個字呢!


十二緣起裏談到行,是講輪回中不斷的流轉,這個果是如何形成,就是透過作了某些活動形成此果,故作了許多活動就是作行,因此作行就是思心所。我們現在當然不是討論輪回的過程,現在是討論不要讓細分的沉掉產生,產生了要如何將之滅掉?滅掉的時候還是要透過一些內心的活動,內心去將之滅掉的活動,即稱為作行。能作者即是思心所­‑­‑‑‑思惟的心所,我們現在最主要討論的內容即此。因此大綱裏就分成不作行的對付方式,正明思心所及滅沉掉的方法,這二個並在一起討論,因此先解釋思心所,然後再運用思心所滅除沉掉。


一樣的道理,五蘊裏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中的行也是此處所言的行,也用了行的詞句。五蘊的情況是首先遇到色聲香味觸的對境,故要先說明色蘊,遇到色聲香味觸這些對境之後,內心接觸後,內心就會產生許多感受,快樂、不快樂等等許多感受,因此接下來就有受蘊(感受),感受已經產生了,接下來就會下判斷、決斷,判斷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此判斷就稱為想蘊。判斷完畢(想蘊已經結束)後會如何呢?對於我已經判斷為好的部份假設現在沒有擁有,想要去擁有它;假設已經擁有將來想要繼續擁有它,不要離開它,此時也要進行一些活動。


還有我判斷為壞的、不好的這個部分,假設現在我已經擁有,就想要進行許多活動要丟掉、離開它;如果現在認為壞的部份而現在我也沒有,未來我也不要遇到、不要產生,還要進行很多的活動,所以接下來就要進行很多的活動、很多的行為,這些活動就稱為行(行為、活動)這些活動行為即是業,故行亦稱為業。


進行了很多的活動,就累積了許多的業,這些活動()會不會消失不見?不會,會變成一個習氣,這習氣會被神識帶著走,不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接下來有識蘊,因此就有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是這些內容,所以五蘊裏的行就是活動,進行許多的行為、活動的意思,所以用行這個字。


十二緣起的第二分支也是進行一些行為、活動的意思,現在談到作行也是進行一些活動,都是同樣一個字,同樣的意思。


P365談及整個大鋼,心專注於所緣對境後應該如何作?有沉掉時應如何修離沉掉時應如何修。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又分成二項,這二項已經講解完畢。沉掉產生的時候要先察覺,察覺之後要把它滅掉,這在前面已經都作完了,當沉掉都已經沒有了,如果還要想辦法把沉掉滅掉,那就不對了,所以用作行的方式把沉掉滅掉,沉掉滅除之後就不須要作行了,可見二個不一樣,因此要分成二項來講,有沉掉時應該如何作?無沉掉時應如何作?沒有沉掉的時候,作行應該停止了,不要再作行了。接下來就討論第二項即第二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第二離沉掉時應如何修?」如前,是指前面的二個大綱,這些都講完了。即按照前面的大綱努力去作(「如前勤修」)就會「斷除沉沒掉舉,」連微細的部分都會斷掉。按照前面的大綱,即使是細分的沉掉出現,也不能夠放縱,用正知察覺,察覺之後不放縱它,用作行將之斷除,所以沉也沒有掉舉也沒有,「則無沉掉令()不平等,」這些都沒有了。令心不平等,心不能夠平衡,不是掉在沉沒一邊就是掉在掉舉一邊,沒有在中間的狀態(不偏沉沒或不偏掉舉的情況)「其心便能平等運轉此時心就能夠完全平衡,不掉在沉沒邊,也不掉在掉舉邊。


我們現在的心都是不平等,我們現在的心沒有走在中間,不是掉入沉就是掉入掉舉。沒有沉沒、沒有有掉舉的情況,對我們而言根本就沒有,所以這裏談到按照前面的方式努力去作,就不會這個樣子了,沉掉都消滅掉,心完全平衡了。


但是心剛好走在中間完全平衡的時候,「若功用行是修定過,」如果花力氣再採用作行的話(功用是花力氣,行是作行),這是修禪定等持的過失,此時內心已經平衡了,在平衡的情況下又採用作行花力氣,其實這是一個毛病,對於這個毛病而言,「於此對治應修等舍


作行運用的方式即五種遍行(受、想、思、觸、作意)中的是思心所,作行的時候要觀修思心所,運用思心所把沉掉的原因滅除,主要是運用思心所,若已經運用思心所把沉掉都滅掉了,在此時如果還要去運用思心所那就不對了。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去運用思心所,前面去觀修思心所有它的目的、作用,這些都已經作完了。現在就要把思心所放下來,那現在要運用什麼呢?于此對治應修等舍,在此時要採取的是等舍,等舍是指要把前面的思心所放下來,因為不須要用到了,沉掉都滅掉了,此時要運用的是等舍。


等舍列在十一個善法中,這也是心所,心所中的十一善心所,等舍即是其中的一項。十一善心所:信心、不放逸、輕安、等舍、知慚、知愧等等共十一項,等舍即是其中的一項,因此在進行禪修觀修的時候,讓我們的心要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而要讓心越來越進步,一定要好好的去運用心所,即在什麼段落要運用什麼心所,要剛剛好拿捏到分寸,在那個時候剛好運用這種心所,如此做的話內心就會越來越進步,所以好好瞭解心所就非常重要了。就如這裏所談到的,現在要運用的就是等舍,等舍不是感受當中的舍受,後面還會再解釋等舍的意思。


此時應當要修等舍,作行要把它放下,不能夠再用啦!此是指心平等的時候就應當要修等舍,要先將作行放下,下文要引經據典說明,引「《修次第中編》:若時見心俱無沉掉,』即按照前面的方式,把沉和掉都滅掉了,且已經看到內心有此情況的時候,就應當『於所緣境心正直住,』對於所緣境內心已經完全安住在上面的時候,『爾時應當放緩功用,』在此時應當把花力氣去作行對付這些先放下來。


功用即花力氣,p365大綱已經談到了。二、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不勤功用的對治方式就是要勤作功用,就是要花力氣去作行(用思心所),此時已經作了、發了力氣,也把沉掉都滅掉了,已經沒有了。此時前面花力氣、功用對付的活動要放掉,故要放緩功用是指這個意思。


此時要做何事呢?修習等舍。放緩功用是不必發任何()力氣,可是沉掉也沒產生,因前面已將之滅掉了,故現在不必發大的力氣沉掉也沒有產生,此時應當『修習等舍,如欲而住。』內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上多久就安住多久,以此方式進行。此是能立的原因,說明來源出處。


此時所要破除的部份,是什麼呢?作行和發功用,即此處所談到的要把作行和發功用破除掉。我們運用等舍要破除的部份,作行是什麼?功用是什麼?這個要先認識、瞭解,才有辦法把它去除掉,因此就要知道功用、作行會產生什麼毛病?這個要先說明要先瞭解,為什麼要把它破除掉?


請看文,「何故作行或有功用為過失耶?此由心掉則攝錄,沉則策舉由心掉舉則把內心收攝回來,內心沉沒則振奮內心,如此來反復防護修習。有時,就是某一個時候,到了一個適當的時候,沉掉俱不現起,沉也滅掉掉舉也滅掉,即前面談到心平等的時候。「若仍如前,」若在此時仍然如同前面一樣為了去除沉沒掉舉之故「防沉防掉策勵而修,」發很大的力氣而修,「反令散亂。」如此反而會引發內心的散亂。


現在所談運用等舍要破除的有功用或作行是指什麼意思呢?即此處所談到的,內心沉掉都不會產生的時候,又像前面防止沉沒、防止掉舉採取很多的行為,這些作行是要破除掉的部份。為什麼呢?它有何毛病呢?「反令散亂。」如果在沒有沉掉的情況下繼續作行、功用,反而會產生散亂,此是「修次第次後二編雲:(都談到的)心平等轉,若仍功用,爾時其心便當散動。心已經平穩沒有沉掉的時候,如果還是有功用,還是作行的話,那時候內心就會引發散動。因此在此時就應當將之去除,不要再採用作行了。


接下來至尊仁波切作一詳細的區分,「故於爾時須知放緩,此是放緩防慎作用(放緩功用),非是放舍持境之力。」現在談到要修等舍。要放平緩要放鬆掉的是前面所談的功用還有作行,這部份的力氣要放掉,但非是放舍持境之力、有力的明分,執取對境要有力氣(明分),此力氣不能放掉,若放掉此力氣就變成細分的沉沒,放掉的部份是什麼呢?至尊仁波切詳細作了此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