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36 講

2013/08/04 08:13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界的如母有情眾生,無論如何,一定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純正究竟圓滿的佛果,在得到圓滿的佛果而言,要靠聞思修來進行實修,這其中觀修是最為主要的部份,聽聞是為了思惟,思惟的目的是為了要進行觀修,其中究竟、精華的部份是觀修的段落。


就觀修的方式,主要是靠著憶念和正知好好的來將護、維持,進行實修。即以憶念和正知雙運來進行觀修,觀修的方式應當怎樣作,這個部份至尊仁波切在止和觀裏作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對於止觀二者的學習,首先觀修的方式要有正確的瞭解,然後按照次第進行實修,這樣觀修才能做得正確。因為前面對於觀修的方式有正確的瞭解,正確的觀修才能掌握觀修重點,觀修的目標才能夠達成,地道的證悟才能迅速的產生,圓滿的佛果才能迅速得到。得到之後就能夠滿足遍滿虛空如老母親的眾生的期望,利益他們,如此作就能達成目標,因此把這個內容目標好好的思惟,調整動機來聽聞教法。


第三示修時之量p364倒數第四行,前面第一是建立無過失的傳軌(規矩),第二是排除有過失的傳軌(規矩),第三解釋修時的標準何在?首先建立無過失的傳軌是什麼?有過失的傳軌是什麼?這裏是用「無過規、有過規」(規矩)是指主張的內容,解釋的方式。


實修安止的時候所緣的對境是什麼?已經辨明清楚了。已經正確界定認明清楚之後,在此所緣對境的基礎之上已經瞭解清楚了,可是心如何安放在上面呢?修安止的時候當然心要安放在所緣境上面,且應該是以憶念、正知的方式安放,即以念知二者結合的情況下,把我們的心安放在所緣境上面。這個方面解釋自宗在無過失的規矩作了說明,他宗的解釋如何為什麼有過失?又要再作一個說明。


前面建立無過失的規矩,然後要說明有過失的規矩是什麼?把毛病排除掉,為什麼要進行這二個項目呢?就是因為修止當然要有所緣的對境,這個都已經講解完畢了,正確認明清楚了,最後要進行觀修,進行觀修當然要以憶念和正知把心放在對境上,用憶念怎麼把心放在對境上?用正知又如何把心放在對境上?這些都要作主張、說明,要講解清楚。


講解的時候,自宗的解釋、他宗的解釋就不太一樣了,所以要建立自宗的解釋是正確、無過失的規矩,他的解釋有什麼毛病,要排除掉他宗有過失的規矩,因此有前面的二項內容,或許有人這麼想把自宗的無過失規矩講解清楚就好了,不必排除他宗有過失的規矩,這恐怕不太需要吧!這個解釋並不是為了去傷害他,而是對我們有所幫助,對於無過失的規矩能更深入的瞭解。


首先只有單獨對於無過失的規矩瞭解,這個瞭解還不是非常清晰明白,接下來把有過失的內容作一個詳細的分析,指出它的解釋是這個樣子,它的主張是如何?有何毛病?把這個說明清楚,當然自己對於無過失的規矩就會更加深入清楚,所以單單對於無過失規矩的學習,可能還無法深入明白呢!把有過失的規矩好好的分析,對自己的瞭解當然會更加深入。


這二者都說明清楚了,內心安放在對境是怎樣來安放?有過失的規矩是什麼?無過失的規矩是什麼?這些都明白清楚之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心安放在對境上來進行了,心安放在對境上的時候,安放的時間長短多少?是什麼樣的情況?這個要解釋,所以就有第三項,示修時量。把前面無過失的規矩說明清楚,有過失的規矩說明清楚,接下來當心正式安放在所緣境的時候,時間的長短為何?要解釋說明,所以有第三個大綱。


第三示修時量,由念令心住所緣境,應住幾久有無定量。(P364倒數第四行)由憶念令心維繫在所緣的對境上,應當在所緣對境上能夠安放多久,有沒有固定的標準呢?前面曾經談到以念知把心安放在對境上,但是其中以憶念為主,憶念就是讓心持續安放在對境上的作用,正知是間接讓心安放在對境上,因為正式的力量是憶念,用憶念直接令心安放在對境上,之後用正知分析心到底有沒有安放在對境上?這是正知的力量,透過這個方式間接的能夠幫助心安放在對境上,這個都講解完畢。


這裏談到,由憶念令心住所緣,因為念和知之中以念為主要、直接,所以已經住在所緣上,應當安放在上面多久?時間的長短有沒有固定的標準?就問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銜接點,要把前面第一個大綱第二個大綱引入第三個大綱,由這個問題引入第三個大綱示修時之量。


首先說明前人的主張,答西藏各派諸師皆說「時短數多」,時間短次數多,原因何在呢?原因的解釋不同,(時短數多)中因相(原因何在?),有說「時短樂修中止,則於下次愛樂修習,若時長久則覺厭煩。」有說「時久易隨沉掉增上而轉,則極難生無過正定。」表示解釋的方式不一樣,就前人的主張,西藏的祖師前輩開示都是時短數多,大致上的主張是這樣子,但這句話的解釋方法就有二種,時短樂修中止則下次愛樂修習,若時長久則覺厭煩,這就是時短數多的意思,這是第一種解釋。但有人又說了時久易隨沉掉增上而轉,則極難生無過正定,這又是一種說明,首先是列出前人的主張。


至尊仁波切先列出西藏前人的主張,又追根溯源印度博士的主張,後面談到,《聲聞地》等諸大論中,未見明說修時之量(上座實修的量),引經據典根據無著的《聲聞地》、蓮花戒的《修次第下編》等等的主張來說明,在無著的《聲聞地》《菩薩地》、世親的許多論典裏面沒有詳細的說明,因為印度無著等等的論典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西藏的前人就有不同的解釋說明,不過由無著傳到世親的廣大行持的傳承,最後到寂護在那爛陀寺就非常有名氣了(他是廣大行持派很有名的祖師爺),寂護的主要心子(弟子)就是蓮花戒。


蓮花戒的書裏就講無著內心的主張是什麼?在蓮花戒的書裏可以看到他師父的主張,《修次第末編》談到這麼一個內容「由是次第或一正時(一個小時)或半修時,或一修時,乃至堪能爾時應修」,蓮花戒在《修次第末編》明白指出,上座觀修禪修之量。


至尊仁波切的說明:此是已成奢摩他後,修勝觀時所說時量,蓮花戒《修次第末編》所引用的詞句,是在勝觀修的段落,對修座時間的長短如何作說明,這是指在安止實修完畢之後,進行勝觀實修的時候,觀修時間的量所作的解釋說明。


如果這是勝觀修的時間之量,最初修安止實修的方式,應該同理類推就可以知道,初修止時想亦同此,因為前面《修次第末編》這些詞句出現的地方,是在勝觀的段落做解釋說明的,就表示安止已經修完畢了,進入勝觀的時候禪修時間的量有多少?這裏作一個解釋說明,安止已經修完畢了,雖然正式修安止時間的長短多少沒有講,可是因為是放在勝觀的段落解釋,可以由此同理類推,初修止時想亦同此,前面修安止應當也是與此相同。所以至尊仁波切說應如是行,至尊仁波切根據蓮花戒大師《修次第末編》所說修座之量,主張應當是像這個樣子而作,這是自宗的主張。


所以應如是行,應當如此來作,我們看看至尊大主實在是智慧超人非常聰明的。因為首先要分析西藏的前輩上師的說法是什麼?他們講的原因是如何?這個要作一個研究分析,還要再去研究分析印度大博士論典的主張是什麼?一項一項作分析歸納總結才來進行解釋說明,以前西藏的上師提出主張,大概沒有把論典好好的尋根溯源,但是至尊大主把前人的主張仔細分析之後進行尋根溯源,從無著的《聲聞地》仔細分析,發現在印度的許多大論都沒有解釋說明,之後看看弟子中(由無著到世親中)有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分析發現蓮花戒《修次第末編》有這個說法,不過這個解釋說明,卻不是在安止的段落所做的開示,而是在勝觀的時候所做的開示,在勝觀的時候,修座的量時間長短如何有解釋說明。但至尊大主提出這麼一個說法,如果在修勝觀的段落是這樣來修行的話,那可以推理得知,最初前面修止應該也是這樣,所以至尊大主說應如是行,可見他研究分析的方式是多麼好的。


應如是行是指修止之時,應如是行,這是根據蓮花戒大師在《修次第末編》談到,觀修時修座時間的量的開示,根據這個開示,同理類推就可以知道,修止的時候應當要這個樣子,應如是行。應如何而行就發生這個問題?所以至尊大主後面就開示,前面講修止應如是而行,但是應如何而行呢?底下要解釋了。


前面至尊大主把有過失的規矩(毛病)都排除,之後談到觀修的方式要怎麼來進行?要運用憶念和正知,要如何運用憶念和正知讓內心將護(維持)在所緣對境上,,之後維持在所緣對境上的中間,還要再回憶所緣的對境是什麼?中間還要再做檢查,若能如前修念正知,時時憶念觀察所緣,這前面所談到第一項第二項講完了。


因此要像前面所講的運用憶念和正知,來維護我的心在所緣對境上,時時是中間還要回憶一下,所緣的對境是什麼?然後還要以正知來做檢查分析,這些都做了,時雖略久亦無過失,如果像前面那種方式來進行觀修以憶念正知來將護所緣,中間還再做回憶檢查,如過這樣做了,修座的時間略長,其實也是沒有什麼毛病。


然初業者(初學者,這是一個多義詞因為剛開始進入密咒乘門也是初學者,才剛開始接觸佛法也是初學者,總之初學者是指這件事情前面沒有學過,現在開始學就稱為初學者。)現在初學者是指安止的學習者,內心以前還沒有產生安止,為了內心要產生安止,把安止拿來做學習,此即是安止的初學者。


就安止的初學者而言,若時長久,如果時間長久會帶來辛苦麻煩,會出現二種毛病,第一個毛病:若時長久多生忘念散亂(時間長久,因此就會忘失所緣對境、心思散亂)爾時其心或沉或掉非經久時不能速知。第二個毛病:或雖未失念(雖未忘記所緣對境)然亦易隨沉掉而轉,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昏沉掉舉生了不能迅速知道)。這是就初學者而言時間不能太久,時間短比較好,原因何在?時間久的話就會產生二個毛病。


第一個毛病是指上座實修時間若長久,忘記所緣對境,內心散亂到別的地方去,如果這樣,爾時其心或沉或掉(心陷入昏暗乃至睡著,或心散亂跑到別的地方去、形成掉舉,有時候在打座參禪觀修時內心胡思亂想,已經離開了所緣對境、散亂掉了,不是昏沉就是睡著了或是內心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胡思亂想、想了很多,內心沉沒睡著自己完全不知道,要很久很久才會察覺)非經久時不能速察覺,久久一段時間才會察覺到我的心跑掉了,或者才發現已經睡著了。此時可能心裏想到印度的都市怎樣!西藏的城市怎樣!哪位上師以前做過什麼事情!或者想某個地方我也要去,妄念紛飛胡思亂想,要經過長久的時間才會發現我在打座呢!不能這樣胡思亂想,所以非經久時不能速知,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發覺自己正在胡思亂想,沒辦法馬上立刻就察覺到,這是一個毛病。


在初學習者而言出現第一個毛病看起來是比較粗糙的情況,第二種的類型就沒有那麼粗糙了,就比較微細了,第二種類型是說雖未失念(沒有忘記我在觀修,心還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心沒有忘失),然亦易隨沉掉而轉,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沉沒掉舉還是會出現,這上次談到過,雖然沒有忘失對境還是在作觀修,不過就此時的有境內心而言,應當是有力量的明分,假設力道不夠的話,對境雖然明晰的出現,可是有境執取的力道不夠,慢慢就會發生沉沒;或者執取的力道太強烈,內心過於緊繃,慢慢會產生掉舉,這種情況下就算沒有忘失,心還是安住在所緣境上,沉沒、掉舉還是會出現,還是有這種危險。這種情況雖然心安放在對境上,但有境執取的力道不夠或太緊繃,雖然對境明晰的出現,可是力量太強或是不夠,要不是出現沉沒就是出現散亂的毛病,這是比較細分的部份。


觀修的時候,運用憶念讓心留在對境上,這個力量要無過無不及,要剛好中間中庸,這些毛病不會出現,如果太過或不及,毛病就會出現。現在這是在沒有忘失的情況下,憶念都還在,但這表示憶念的二個特色沒有齊備,我們之前談到憶念要具足二個特色,要有力的明分,可見這二個特色的條件沒有齊備,雖然這二個特色的條件沒有齊備但憶念沒有忘失,憶念都還在。但是它的特色條件不齊備,因此不是產生沉沒就是產生掉舉,所以毛病還是要出現,毛病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二個特色不齊備。


易隨沉掉而轉,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沉和掉產生要久久才會發現,這是因為正知的力量不夠,沒有立刻去察覺。憶念要具足二個特色,誰來檢查分析憶念是否具足這二個特色條件,正知要作檢查分析。不過初學者正知的力量都不夠,所以檢查的力量不太夠,因此沉沒掉舉出現了,正知還沒有發覺,要經過久久的時間才會發現,立刻察覺沒辦法達到,就初學者而言。現在這種情況,憶念仍然還在,也安住在對境上,並沒有忘失,不過沉和掉還是會出現,沒有察覺,還是要經過很久很久,沒有辦法迅速察覺它。這個毛病跟前面比起來就比較微細,就是心已經可以安住在對境上,實修好像好一點點,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出現了第二種毛病。


後面這個毛病,在憶念還存在並沒有忘失的情況下,還要用正知來檢查分析,憶念沒有忘失是指要具足二個特色,一個是專一安住,一個是有力明分。首先專一安住的特色丟掉了,即心同時想二個三個對境,有時候我們禪修的時候,並沒有把要修的對境忘記,心還是安住對境上,雖然是安住,但是沒有專ㄧ安住,不是在專一的上面來安住,而是好幾個上面來安住,所以有時候禪修的時候,所緣的對境當然也沒有丟掉,可是同時又想這個又想那個,想二個三個好幾個呢!忘失是沒有發生,因為並沒有離開對境,還是安住在所緣對境上,但是掉舉產生了。


安住的情況下掉舉還是產生,為什麼掉舉產生呢?這是因為安住的時候,同時想了好幾個二個三個同時一起想,所以雖然安住,但是沒有專一安住,即專一安住了。這是在沒有忘失的情況下,掉舉的毛病也是要出現。在沒有忘失的情況下,沉沒的毛病還是會出現,這是指前面的專一安住作到了,但是有力明分的條件不齊備。雖然心裏沒有胡思亂想、想二個三個目標,而是專一安住,但是明分的力量不夠,有境有力明分的力道不夠,所以就會發生沉沒的情況,這是對於對境有力的明分不夠,這時候忘失是沒有發生,但是沉沒還是要發生。


第一種是專一安住的條件不夠,雖然是安住,但是內心同時思惟二個三個對境一起想,這就是掉舉,這是在沒有忘失的情況下還是要形成掉舉。我們禪修的時候,有時會發生這種情況,內心沒有專一安住東想西想、想很多,雖然所緣的對境也會想到,但是同時又想了好多,這是掉舉。其次一種毛病,就是在專一安住的情況下,但是有力明分不夠,就會陷入沉沒之中,這是二種毛病。這二種毛病的發生,要靠正知去檢查才會發現,不過就初學者而言,用正知去檢查的話,可能要在時間短暫才容易進行,假如修座的時間稍微拖長一點的話,正知恐怕就沒有辦法立刻檢查到,所以時間短可能會比較好,這是因為這個原因。


相對來看第一個毛病,若時長久多生忘念散亂,爾時其心或沉或掉,非經久時不能速知。第一個毛病,如果時間長久就忘失所緣,內心完全離開所緣對境,已經把它忘失掉,這時候內心沒有放在所緣對境上,已經跑地球跑了好幾圈了,這部份大家就很容易瞭解,跟這個比較起來,第二個毛病就比較微細,這個可能是要觀修程度稍微好一點點的人才會面對這樣的情況,剛開始學習者面對的毛病不是這個,而是第一個毛病,所以第一個毛病大家都很容易瞭解了。


把禪修的境界修得稍微好一點點,又要面對第二個毛病,也許修禪坐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不忘失所緣,這個還容易做到還可以安住,但是時間再稍微久就很容易忘失所緣,心就跑到很多別的地方去,所以第一個毛病大家很容易瞭解。那這樣一個人經久禪修,修的程度稍微好一點點之後,他可能又要面對第二個毛病了。第二個毛病或雖未失念,雖然忘念沒有產生,但是還是要發生沉沒和掉舉,這個目前好像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這是程度高一點點的人,才要面對的毛病。


後面要解釋說明前能障生有力紀念,後能障生有力正知,這都是指時間長久之後,沉沒和掉舉產生的情況有二種情形,一種是已經產生忘失,在忘失的情況下產生沉沒和掉舉,一種情況是禪修時間久,沒有產生忘失,憶念都還在,但還是形成沉沒和掉舉。前面第一個毛病會障礙有力的憶念的產生,前者是忘失已經形成,然後引發沉沒和掉舉,這種情況會障礙有力憶念的產生;或者忘失沒有產生,還是維繫在所緣對境上仍然產生沉沒和掉舉,這種情況會障礙產生有力的正知,這二種毛病仔細分析是怎樣形成,障礙有力的憶念和正知,這二種障礙是如何產生?就是因為修座的時間太久。


就一個初學者修座的時間太久,有些人就產生第一種毛病,有些人就產生第二種毛病,時間太久產生二種毛病,第一種毛病會障礙什麼?第二種毛病會障礙什麼?第一種毛病會障礙有力憶念的產生,第二種毛病會障礙有力的正知產生,形成這二種障礙當然對禪修會形成嚴重的障礙,因為禪修就是要把沉沒和掉舉消滅掉,這要靠有力的憶念和有力的正知。


可是有力的憶念和正知在產生方面而言,靠有力的憶念和正知可以把沉沒和掉舉滅掉,但這個能滅者(有力的憶念和有力的正知),卻遇到這個障礙,由於這個障礙產生之故,有力的憶念和有力的正知不會發生,如果這部分沒有的話,就不能消滅沉沒和掉舉,不能消滅沉沒和掉舉的話,禪修的目標不能達成,禪修沒有什麼效果,觀修沒有辦法達成對禪修目標要達成而言,禪修的時候要把沉沒和掉舉滅掉,但只要禪修的時間一久的話,要不產生第一個毛病就是產生第二個毛病,不是障礙有力憶念的產生,就是障礙有力正知的產生,有力的憶念和有力的正知不存在的情況下,無法把沉沒和掉舉滅掉,如果沒有把沉沒和掉舉滅掉,禪修就沒有任何成效,所以是則沉掉極難斷除。


前者能障礙產生有力的紀念(憶念)就是會障礙有力的憶念產生,障礙的情形是怎樣要作說明,這是就初學者而言,修座的時間如果長久的話,馬上就會產生第一種毛病。前者即前面的毛病,是指修座的時間太久,忘失所緣對境,內心想到別的地方去,胡思亂想、東想西想、想的很多,或者根本就睡著了,或者即使沒有睡著,可是念頭胡思亂想、想很多,形成這樣一個情形。睡著了或者胡思亂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修座時間太久,「忘失」太過嚴重,形成這個毛病,亦即忘記所緣對境,因為忘失的力量強大嚴重故,所以不忘失的憶念,當然力量就很薄弱,對於有力憶念的產生當然會形成障礙。


之後,雖然前者的毛病沒有形成,但是有些人就要面對第二種毛病,第二種毛病也是修座的時間太長,仍然要形成這個毛病。修座的時間如果短的話,對於沉沒和掉舉有無產生,正知分析檢查就容易進行。但是只要修座的時間一加長,正知(檢查的心)可能就丟掉了,沒辦法進行檢查,這時候正知的力量很薄弱,不能察知沉和掉到底有沒有產生,在沒有察知沉和掉有無產生的情況下,如果繼續禪修、繼續為持下去,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沉沒和掉舉的產生要有一個檢查的正知存在,現在正知的力量很薄弱無法發揮效果做檢查,在此情況下就無法進行檢查,這樣繼續禪修會養成不去檢查的習慣,這個習慣養成以後禪修也不會去檢查,因此當然正知的力量就很薄弱,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做禪修,對有力的正知的產生當然變成一種障礙,即第二者後能障生有力正知。


至尊大主提出二個毛病前者最為糟糕,尤以忘失所緣不覺沉掉(這第一個毛病)惡於未忘所緣不能速疾了知沉掉,忘念沒有產生,沒有忘記所緣仍然產生沉掉這是後者,前者惡劣於後者,前者是很糟糕的。故為對治散亂失念,修念之法極為重要。前者是比較粗分的項目,或者說比較粗分的煩惱,這個要先把它滅掉,如果這部份沒有先滅掉,不可能進行禪修。所以首先要把前項這個毛病滅掉,要滅掉這個毛病要怎麼辦呢?要如何做呢?故為對治散亂失念,由忘失所緣對境之後,所形成的散亂掉舉等等,要對付這個毛病,修念之法極為重要,即產生有力的憶念非常重要,如何運用憶念產生有力的憶念,這個方式要好好的學習。


就初學者而言,前項的毛病是比較粗分的、比較糟糕的、比較嚴重的,所以這個部份要先把它滅掉,要運用憶念把它滅掉,這個毛病是障礙有力的憶念產生。假設內心產生有力的憶念,當然這個毛病就沒有了,所以要靠有力的憶念在內心產生,就能夠排除這個毛病,有力的憶念要如何產生呢?內心要安住在所緣的對境,專一安住之後,(專一安住是靠憶念)讓憶念的力量變得很強大,形成有力的憶念,第一個毛病就排除掉。


但是心專一安住在所緣,憶念存在的情況下,如何讓憶念變成有力的憶念,這非常重要,這前面解釋過了。在第三示修時量P364L7故若時時憶念所緣,是生有力正念所須,「時時回憶」是指實修的中間回想一下前面所緣的對境,這種情況下憶念的力量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前面談到二種危險(毛病),這二種毛病快要發生(出現)的時候,馬上停止。假設這二個毛病都沒有出現的話,這個修座不必停止,可以繼續持續下去。所以這裏談到如果修座的時間太長,就要發生這二個毛病。當修座的時間長到什麼程度呢?長到二個毛病快要發生的時候趕快停止,假設二個毛病沒有發生的話,那當然繼續的實修,看P365L5若忘念重,」忘失很嚴重,這是前面所說的第一個毛病。「正知羸劣這第二個毛病「不能速疾了知沉掉」這二個毛病產生了,不能很快了知沉掉,這種情況下則須時間短,修座的時間短就是見好就收。二個毛病快要出現的時候,馬上修座就停止。


但是若不忘念能速了知沉掉之時,假設沒有忘失,憶念正知都還存在,而且能夠迅速去察覺沉掉,「長亦無過。」修座的時間長的話也可以,沒有毛病的。因此,修座的長短時間,應該看這二個毛病有沒有發生來做決定的,所以時間的長短就變成不一定,完全看這個毛病到底有沒有出現,修座的長短當然就沒有固定,因此才說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或者半座的時間、一座的時間,各種各類時間不一定。


若忘念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沉掉,則須時間短。若不忘念而且正知有力量能速了知沉掉之時,時間長也沒有過失,故密意雲,密意是瞭解的意思,誰瞭解到這種情況呢!蓮花戒在《修次第末編》談到瞭解到前面所談到的這情形之故,或一時等,或者一個小時等即指一個小時時間、半座的時間、一座的時間或者隨順自己的能力長短來調整,未說定時,時間不是固定的。


總體而言,總以隨心所能,故雲「乃至堪能」,前面蓮花戒的經文談到,時間的長短如何來做決定呢?不能每個人都一樣,要看自己的能力來做決定,這是前面談的,要以自己內心的能力,來決定自己修法的時間,要嘛長!要嘛短!情況個別差異,不能每個人固定的時間,不可以的,瞭解到這一點之故,蓮花戒《修次第末編》談到P364倒數第一行「乃至堪能爾時應修」所以才用乃至堪能這個句子,隨個人內心的能力來做調整。


禪修修座的時間長短不僅如此還要再討論,「又」是至尊仁波切還要再補充,還要再做討論「又若身心未生疾病即應安住,有病不應勉強」有生病不應勉強而修。前面是有二種毛病之下,修座時間長短如何來做一個調配,除此之外,在身心有疾病有傷害的的情況下,應當如何來調整,也還有這麼一個問題,就算前面二種毛病沒有產生,就是如果忘失形成的時候產生沉和掉,或就算不忘失也有沉和掉,現在這些毛病全部都沒有發生,照道理這些毛病都沒有發生,應當繼續禪修,不是這個樣子。還要看看自己身體內心的情況來做一個安排。


譬如一個人他正在讀經論的階段,聞思大論的時候,聞思是最為重要的,這時候觀修是次要,整體來說觀修都非常重要,但是因為現在的主力是放在經論的聞思方面,所以觀修會變成次要,所以假設專一安住在觀修的時候,會對他聞思的功德發生障礙,因此在不形成障礙的情況下,當然可以作實修,但是如果形成障礙的時候,就應當要停止。


假設現在專一安住在觀修上,而現在主要的重點是放在聞思,那不是對聞思形成傷害了嗎?這樣就不可以,就應當要停止了。或者這樣說,有病不應勉強而修,應當無間放舍(立刻停掉觀修)除治諸界病難乃修是諸智者所許如是修者應知亦是修時支分(修座時間分支的解釋)。或者有人做禪修的時候,這二種毛病也沒有產生,就是忘失和不忘失,沉、掉等等,這些毛病都沒有產生,但是假設他整天都做這個觀修,那對於大論的聞思就造成傷害,沒有辦法做大論的聞思,如果沒有辦法做大論的聞思,將來他的勝慧不會很增強,這裏的禪修主要是安止,只能形成安止。對勝慧的增長不會發生很大的幫助,就表示現在如果我專一全部只有做這個禪修的話,對經論的聞思其他的學習又形成一種傷害,所以在要形成傷害的時候,就應該停止,應當要這樣來作分配,這是諸智慧者所主張的,關於以這種方式來作實修,也應當瞭解這是禪修時間長短分支的討論。


除治諸界病難乃修,把界的傷害去除掉身體方面的傷害,譬如疾病等等,內心方面的傷害,即指就算忘失、不忘失二種毛病沒有產生,不過如果禪修太久,對身體總是會造成傷害,所以應當先停止,如果不停止繼續堅持,反而對自己將來要產生安止會形成障礙,所以諸界的病難(ㄋㄢˋ),要把它拔除掉,就是這個禪修告一個段落,起來走一走,因為時間久了,就算二種毛病沒有產生,禪座的時間太長也是腰酸背痛,所以二種毛病沒有產生還是要停止,也要下來來往活動活動,這就是指把諸界疾病或是阻難去除掉,之後再進行禪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