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54 講
聞法意樂
我們現在對於安止的教法進行聞思,未來逐漸逐漸的能夠把內心入於妄念導致的渙散、散亂,逐漸逐漸的減少,內心的勝慧增長增廣,慢慢的證悟空性的意義,之後就能夠形成對於諦執的對治,靠著去對治諦執之故,對我內心所存在的我愛執跟我執來進行戰爭,把它們消滅掉之後,能夠到達不住於有寂二邊。將內心的我執消滅掉之後,就能夠脫離三有邊,將內心的我愛執消滅掉之後,就能夠不住在寂滅邊,所以遠離二邊,之後迅速成就佛陀的果位。思惟這個內容,調整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我們進行到的段落,在376頁第三行,「二. 續住者.」續住裏面《莊嚴經論》有談到,對於《莊嚴經論》的經文,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個解釋,(「謂初所系心令不散亂,」)謂最初所系的心,讓這個心持續而不散亂掉,(「即於所緣相續而住.」)「如雲:」《莊嚴經論》裏面談到(『其流令不散。』」)安住的流續,令它不要散掉,這個流是指續流,心專住在對境的續流,讓它不要散亂掉,繼續安住的意思。所以第二個是續住。
在前面談到第一個住心,內住的時候,本來內心完全放射到外面去了,現在已經向內收攝回來,能夠專住在內在的一個物件上面,內心已經能夠專住了,可是現在要稍微練習,稍微努力一下,讓它能夠繼續延長,時間能夠延長久一點,這個部分把它稱之為續住。在六種力量裏面談到,377頁倒數第二行,由思惟力能夠達成續住的心。平常我們運用到思惟,思慧的部分,恐怕很少,大部分我們都只有運用到聞慧的力量,這一個項目而已。如果說要能夠完整運用思慧的力量,那就能夠達成續住,所以「由思惟力成續住心。」那這裏有談到了。所以運用思慧的時候,對於對境完整的運用思慧,不僅僅是最初專住在對境上而已,而且時間還要再延長久一點點。那就是說,對於對境已經有時間可以去思惟了,就是再三思惟、再三思惟它的意義,那就變成說時間要久一點了。因為聽聞的時候是最初瞭解,最初知道了,這稱之為聞慧的階段,稱之為聽聞嘛!談到思慧的意思就是指呢,那要再三想一下、再三想一下,是不是表示說要有比較長的時間?他才有辦法去再三想一下,所以就又變成了續住。所以說由思慧的力量,可以去成就續住,那表示靠著思慧的力量,可以讓這個專注,再稍微延長一點點,久一點點,可以做一個思惟,那時間就長一點點了,所以才說用思慧的力量去成就續住,這是由六力來配合的情況。
之後在四種作意裏面呢,沒有談到。就只有我們上次所談到的,380頁第二行「此說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這是第一個作意,第一個住心跟第二個住心,都在力勵運轉作意之中,勵運轉作意裏面,就是內住跟續住,都還在力勵運轉作意呢!只有這個地方有談到了。初二心,在聽聞跟思惟的階段裏面,都是運用聞慧跟思慧,還不能運用到修慧的力量。如果在聞慧跟思慧的段落,那顯然要花許多的力氣,要稍微花一點點的力氣。當覺受已經引發出來的時候,那不必花力氣了,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氣了,那時候是自然而然的,變成個性的一部分,變成內心習慣的一個部分,內心的習慣已經達成的時候,那顯然就不必花很大的力氣了。至於現在續住這個段落,還不是呢!還是在聞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還不是變成內心習慣的一個部分,這時候還要花大的力氣呢!
我們要瞭解的一件事情,聞思修有次第存在,不過到了觀修的那個段落,前面對於聞慧跟思慧的運用,就還要更加完整,威力還要更加強大呢!譬如說在做聽聞的時候,更加進步,到觀修的時候,這個聞慧部分的力量那會更加強大。修慧的階段,思惟的階段而言,進入觀修的時候,當然能夠把聞慧運用的還更加強大呢!譬如說在第一住心跟第二住心,這個當然是要當做是觀修的時候,這已經是在進行觀修了,因為從前面無過失的等持,已經開始了嘛!無過失的等持都已經過掉了,已經到達第一住心,到第二住心了,所以觀修的修止早就已經在進行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呢,第一住心的時候,聞慧的力量已經到達很大,到達圓滿完整了。到了第二住心的時候,思慧的力量到達完整,到達圓滿了。可見聞思修三個階段,它不是互相排斥的,它是互相相輔相成的,這一點要瞭解。
《聲聞地》也開示六力,《聲聞地》也談到九住心,《聲聞地》也開示了四種作意。這個九住心,六力,四種作意的內容,《聲聞地》都有開示過。但是到觀修的那個時候,觀修的那個段落裏面,還是運用聞慧,運用思慧。運用聞慧,運用思慧的威力都還更加強大呢!所以聞思修三者,它不是說互相違背離開,你排斥我,我排斥你,不是的!它是相輔相成的。不僅相輔相成,到達更高階段的時候,下層階段的那個威力,還要發揮的更加強大,更加完整,這個意義要瞭解的。
第三住心稱之為安住,(「三.安住者,謂由妄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複安置前所緣境。」)安住者,謂由妄念向外散亂之時,馬上就知道已經散亂掉了,又回來安住在以前那個所緣的對境上面,這是根據《莊嚴經論》裏面所談到的,(「如雲:『散亂速覺了,還安住所緣。』」)對內心已經散亂掉的話,馬上察覺之後,又回來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不過這第三個,如果你們看藏文的話,第三個翻成安住,好像是有一點點奇怪,是不是這個樣子?有沒有?注意看那個藏文字,那個是打一個補丁的意思,對不對?補充的意思,就又再補充一次,再補充一次安住住上面的意思。就是前面已經談到運用聞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已經運用了聞慧的力量,思慧的力量之後,已經放在對境上面。舉例而言,譬如說內心放在對境上面,已經過了半個小時,已經能夠安住半個小時,安住半個小時之後,再補充一次,又補一次,就是又再安住第二個半個小時,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半個小時,又多了一個,所以再補一次,再補了一個。如果翻做補住的話,可能就跟字面比較符合了。又打補丁,又打了一個嘛!譬如說布破了一個洞,再給它打一個補丁,給它補上去,那它是不是很完整?所以要補充,補了一個東西,給它補充上去。這樣子可能跟藏文字呢,會比較符合在一起的。
這個是講心安住在對境上面的時候,聞慧思慧使我們內心放在對境上面,它內心的力量,心力而言呢,有一個它的時間,這個時間的長度用完了,沒有了,那心就跑掉了。內心放在對境上面的力量已經用完了,沒有了,沒關係,再補充一次,好像貼了一個補丁一樣,再補洞一次,所以這個是第三住心。所以第三住心如果翻做補住的話,就完全跟字面會互相符合的。前面聞慧思慧的力量已經結束了,已經用完了,就是透過聞慧思慧,心放在對境上面,因為力量已經用完之故,心沒有辦法放在對境上面,這個時候忘失產生,因此心會渙散掉。所以「謂由妄念向外散亂」就表示聞慧思慧的力氣用完了,心放在對境的力氣已經用完了,因此受到忘失的影響故,心就會散亂到別的外境去,內心就形成散亂了。不過沒有關係,形成散亂的時候,「速知散已」這個時候用正知察覺,怎麼樣再補充一次呢?「還複安置前所緣境」這個就是生起憶念的力量,透過憶念再打一個補丁,再補一次。為什麼能夠讓心抓回來呢?由速知已,馬上察覺之後,為什麼能夠讓讓心能夠再回來呢?這個要靠憶念的力量。
第三住心的時候,重點就放在生出憶念的力量,已經察覺之後,內心生出憶念的力量。因為生出憶念的力量之故,心又憶念到以前的所緣對境,所以心再度的放到所緣的對境上面,好像打一個補丁,又再補充一次,繼續安住、繼續安住。所以心散亂掉,跑掉的時候,馬上生出憶念的力量,想到以前安住的所緣對境,散亂掉心又抓回來,又再安住一次,是這個意思的。
在六力裏面,我們看一下六力的段落,377頁倒數第一行「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由憶念力會成辦安住跟近住二心。第一住心由聽聞力形成,第二住心由思惟力形成,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安住跟近住二心,要由憶念的力量來形成的。不過這兩者有所差別,在第三住心是憶念的力量剛產生,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憶念的力量已經很完整,發揮到最大功效,已經完整、圓滿了。所以透過憶念,首先使內心向外亂的時候,馬上又抓回來(補住),到近住的時候,憶念的力量已經非常完整,很強大了。在377頁談到「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又從最初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這裏面談到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別,首先內心散亂了,忘失掉所緣的對境,跑掉了之後,由憶念的力量把這個心抓回來,從新收攝回來,排除掉散亂,把心收攝回來,這是第三住心,從新再住一次嘛!這是靠憶念的力量,把心抓回來從新安住。但是假設憶念的力量已經到完整,力量發揮到最大,這時候心根本不會散掉,根本就不會跑掉,心不會跑掉的原因,就是因為憶念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了。可見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有所差別,第三住心的時候是憶念的力量剛產生,透過生出憶念的力量之故,所以能夠把散亂的心抓回來,繼續的再補一次,繼續又安住在所緣境上面。但是假設憶念的力量發揮到很大,很完整的話,那這個心本身就不會跑掉了,它一直專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那個時候就變成第四住心了,所以這二者有所差別。
四種作意裏面,380第二行談到「次五心時,」次五心就是第一住心第二住心結束了,後面的第三住心、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住心,這五個住心。五個住心的時候「由昏沉掉舉故,中有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現在談到的是九個心裏面的第三安住,這個時候是有間缺運轉作意,表示都有昏沉跟掉舉,沉掉都會產生,安住的時間不能夠維持的很久,中間沉掉產生又再抓回來,沉掉產生又再抓回來,是這樣一個段落,所以這個時候是「有間缺運轉作意」。
第四個住心「近住」,376頁倒數第七行「四.近住者.」近住在藏文裏面「近」這個字就是很好的意思,好的意思,譬如說近止息,極端的止息,「近」就是好的意思了。近止息的意思就是指止息,已經到達好的情況,好的狀態。近住就是這個安住,已經到達一個好的狀態,所以稱之為近安住。那近安住是什麼意思呢?前面住心的時候,念力才剛產生,這個念力產生還沒有到達很好的狀態,念力的威力還沒有發揮得非常完整,念力才剛產生嘛,所以當然還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可是到了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這個念力已經產生了,不僅產生,而且產生了之後,念力已經完整了,已經圓滿了,所以這時候狀態很好,已經到達一個好的狀態,所以把它稱之為近住,是指這個意思了。
前面有講過,第三住心,第四住心有所差別。在第三住心的時候,念力才剛產生,念力產生之後,才剛把心收攝回來,因為第二住心之後,時間又不能維持很久,心就散亂掉了,跑到別的對境去了,跑到別的對境去之後,把心抓回來,怎麼抓回來?靠念力嘛!因為念力想到以前那個所緣對境,心就抓回來了。所以這念力才生出來,那這個念力就還不到威力很強大,才剛把心收回來,只是這個樣子而已。到了第四住心的時候,這個念力就力量很大了,已經很完整了。念力已經力量強大,很完整很圓滿的時候,它發揮的功效是什麼呢?讓這個心根本不會跑到別的對境去,心根本就不會散亂掉,所以不會有忘失發生。第四個近住的時候,第四住心的時候,念力的力量就很大了,很完整了,讓這個心本身根本就不會散亂掉,就有這個功效。有這個功效之故,第四住心就把它稱之為近住,就是這個安住本身,已經做到好了,已經很好了,心根本就不會散亂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因為念力的力量很強大,很完整,所以不會跑到別的對境去,這個安住已經很好了,把它稱之為近住。就引用了兩本書的內容,沒有引引文,但是把內容談到了,「《修次第初編》」有談到「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前面第三住心的時候,稱之為安住也好,稱之為補住也好,在那個第三住心的段落,散亂當然要發生,但是散亂就算發生,心也可以把它收回來,所以可以把散亂排除掉,具有這個威力。
第三住心的時候,散亂出現是會出現,第三住心還會出現,但是會察覺得到,而且可以把散亂排除掉,心能夠收攝回來,繼續安住在以前那個所緣對境上面,可以達到這個力量,達到這個程度,這是第三住心的階段。但是「此近住心是散亂斷已,」可是到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根本不會發生散亂,因為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憶念的力量很完整,所以能夠使心一直安住在所緣對境上面,這時候力量力氣已經很大了。第三住心的時候,憶念才剛產生,它的力量不會這麼大,到第四住心的時候,憶念的力量就強大了,就能夠使內心不會跑掉,能夠一直安住在所緣境上面。
不過呢「勵力令心住前所緣。」但是還要花很大的力氣,就是心要安住在所緣對境上面的時候,這時候散亂是不會產生,可是心要放在所緣境上面,要花力氣,還要花大力氣呢!所以「勵力」要花很多的力氣,令心住在以前的那個所緣對境上面。所以這個時候是不會散亂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念力已經很完整了,使內心不會跑掉,可是要放到所緣境上面還是要花力氣,還要花大力氣呢!這是第四住心–近住的時候。
四種作意裏面,前面是《修次初編》談到的,「《般若波羅密多教授論》」也談到,「說從廣大境數攝其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這是般若波羅密多(教授論)的口訣,直接講第四住心。「從廣大境數攝其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直接講的就是第四住心–近住。「如雲」,《修次初編》也好,《般若波羅密多教授論》」也好,它們的根據,當然都是根據《莊嚴經論》,所以《莊嚴經論》裏面談到「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這講的是第四住心的情況。《聲聞地》也談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這個有前後關係,「先應念住」是先,然後才「不令其心於外散動」。(「謂起念力,令不妄念於外散動」)所以「先應念住」意思指的是第三住心,心呢因為憶念的力量之故,先靠著憶念的力量之故,心能夠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之上面,所以能夠再抓回來,然後念力很強大了,就「不令其心於外散動」,心根本就不會散亂跑到別的地方去,這講的是第四住心。
總而言之,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別在什麼地方?第三住心的時候,憶念的力量產生,它的反面是由忘失導致離開了所緣境,散亂到其他的對境還會產生,為了把這種散亂排除掉之故,會生出念力,透過所生出的念力,把內心抓回來,這還在第三住心的階段。到了第四住心的階段,念力的反面–散亂到它境,這個根本就不會產生了。不過念力就算已經到了這個程度,可是它的威力還沒有發揮到最大,還沒有最為圓滿,這時候還要花力氣,還要勤快,花力氣去做,所以就算不會散亂到別的對境去,但是不忘失在所緣對境上面,持續久住,這個時候的念力本身,還要花很大的力氣去進行。這是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的差別。
六力的部分(377頁)我們前面有談到過了,由憶念的力量成辦安住跟近住。談到近住的時候,六力的部分前面都已經解釋過了,前面解釋「謂從所緣向外散」亂的時候,「憶先所緣於內攝錄,」(第三個)。又從最初生憶念的力量,「從所緣境不令散亂之故」,這是第四個–近住。所以第三住心的時候,散亂還要產生,不過散亂產生之後,就是從所緣向外散亂的時候,「憶先所緣於內攝錄」,散亂掉之後,產生憶念的力量,因此把心又收回來到以前的所緣對境上面,這是第三住心的階段,之後又從最初生憶念力。不過呢,第四住心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第四住心一開始的時候,它的念力就已經有了,已經伴隨著念力,而且所伴隨的念力,還使內心不會散亂到其他的對境去呢,從所緣境不令散亂之故,一直專住在所緣對境,不會散亂到別的對境去,這是第四住心的時候。所以從第四住心一開始,憶念的力量就能夠使它不會發生散亂。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就有所差別了。
其次是四種作意,四種作意前面就談到了,(380頁)次五心的時候,「次五心時,由昏沉掉舉故,」中間都有間缺不能久修,因此之故,都是「有間缺運轉作意」,這前面有談到過了。就有這麼一個問題了,如果五個心都是有間缺運轉作意,那有什麼差別嗎?五個心都專住在對境上面的時候,沉沒跟掉舉都要產生,都還是會有的,所以這裏談到呢,五個心的時候,昏沉跟掉舉都要產生,所以叫做有間缺運轉作意。可是到了第四住心的時候,粗分的掉舉就沒有了,當然細分的掉舉也還有,所以這裏談到「由昏沉掉舉故」嘛!就算是粗分的掉舉沒有的話,細分的掉舉也還有,粗分的沉沒也還有,細分的沉沒也還有,所以彼此之間還是有差別。所以五個心都列在「有間缺運轉作意」,因為彼此之間都還是有差別的。
第三住心第四住心的時候,最主要是產生念力,之後要使念力逐漸到達圓滿。這個方面去努力的時候,要花大的力氣,主要是靠憶念的力量,因此這個時候都在運用憶念的力量。因為在運用憶念的力量,使我的內心去緣取對境,當內心緣取對境的時候,要透過憶念的力量,使我的內心去緣取對境。運用憶念的時候要花很大的力氣,因此我的心才能夠一直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因為要花大的力氣之故,就自然的、不得不呢,就會產生細的沉沒。所以在第三第四住心的時候,心在這個所緣境上面,「住」是安住了,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夠安住,要出一些力氣,因為要出力氣,很緊繃之故,所以就不可避免的產生細的沉沒。
這細的沉沒已形成了,那要用什麼方法把它排除掉呢?首先要用正知去察覺細的沉沒出現了,為了把它消滅掉之故,要做什麼呢?先用正知察覺之後,接下來就要對付它,但怎麼去對付細的沉沒?要振奮內心,振奮內心的話就要去思惟等持有什麼功德,有什麼好處,好好的思惟一下,馬上內心就會很振奮,內心振奮的話,就能夠排除掉細的沉沒。細的沉沒是這個意思,在我們前面也解釋過了,心專一安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也不是沒有安住,住還是住在所緣境上面,不是沒有安住,但是住之後又睡著了,好像人睡著了一樣,昏睡或睡著了,這個沒有發生,也沒有!所以沒有安住這部分也沒有了,睡著了這部分也沒有了,可是心雖然是在思惟對境,有抓到這個對境,但是抓住的力道不夠,那這時候稱之為細的沉沒。
安住是安住在對境上,可是抓的力道不夠,力量不夠,執取的力量不夠,所以這個時候要怎麼樣讓執取的力量強大呢?心思本身要變得非常的靈敏,很清明,心思很清明的話,那抓的力道就夠了,可是怎麼樣讓這個心思變得很清明,很靈敏?那就要讓內心很振奮,怎麼使內心很振奮呢?那就要思惟等持的功德,有什麼好處,思惟一下,內心就會變得很清明,清明靈敏的時候,抓住的力道當然就很足夠了。
這是第五項,「調伏者,謂由思惟正定功德」思惟等持的功德,前面談到了,使內心振奮,執取對境的力道就夠了,這是第五項「五.調伏者,謂由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謂由思惟正定的功德之故,令內心對於正定,對於這個等持,內心產生欣喜。之後《莊嚴經論》就談到,「如雲:『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就是指調伏,第五住心調伏就是指,前面做的解釋,內心不可避免產生細的昏沉的時候,思惟一下等持的功德之故,內心很振奮、很欣喜,因此之故「於正定心生欣悅」,就像《莊嚴經論》談到「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所以對等持,內心就調伏在其中,抓住的力道就夠了,指這個意思。
後面用了一個引文,引用的是《聲聞地》所說,至尊仁波切也引用在這裏,可是這個解釋跟前面的解釋不太一樣,所以要做一個解釋也非常困難,「《聲聞地》(裏面談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散亂掉了,這個時候「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要思惟一下它的毛病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思惟之後,心就不會散亂掉,不會由這些行相讓心散亂掉。是有這麼一個經文引用在這裏了,但是要做解釋就不好解釋了。不過這裏至尊仁波切也談到,看藏文的部分,有沒有看到?藏文的部分說這個經文裏面談到,530頁倒數第四行,「…」多了一個“哩”這個字,表示說《聲聞地》是有這樣子談到,至尊仁波切引用在這裏。《聲聞地》是有這樣子談到,但是要用這個來做解釋「調伏」大概也困難,大概也不能夠這樣做解釋。在藏文裏面也談到,至尊仁波切這裏引用《聲聞地》,裏面是不是看到都有引用《聲聞地》怎麼說說,《聲聞地》怎麼說,對不對?可是在376頁倒數第三行那個「聲聞地說」,在藏文裏卻不一樣的,前面倒數第五行又有一個「聲聞地說」,有沒有?中文翻出來都是一樣。不過在倒數第三行的「聲聞地說」,在藏文裏面不一樣,它多了一個“哩”這個字,“哩”這個字就是我們中文的“呢”,有沒有?譬如說白話,我們的口語來講呢,“他呢”是一個出家人,那意思就是指別人都不是出家人,現場的只有他一個是出家人。或者說,“他呢”是一個在家人,那就是現場裏面只有他一個在家人,其他都是出家人。是不是這個意思?所以那個“哩”一個肯定語氣呢,大概就有這麼一個意思了。
所以在倒數第三行中文的「聲聞地說」這個地方,在藏文裏就多了“哩”那個字,就表示說雖然《聲聞地》有這麼講,但是要做解釋恐怕不太能夠配合「調伏」來做解釋。
《聲聞地》的這個經文所談到的內容,注意看一下,指的是應該是把掉舉息滅掉,不是把沉沒息滅掉。《聲聞地》的引文裏面談到,最後談到「莫由十相令心流散」掉,心流散到別的對境去,這個是掉舉,講的是掉舉。這是應當要把掉舉消滅掉,談到把掉舉消滅掉的一個方式。可是「調伏」這個段落談到的,《莊嚴經論》裏面談的是「次見功德故」次見等持的功德之故,因此心能夠在等持之中,內心能夠達到調伏,這個講的是滅掉沉沒,把內心的沉沒滅掉。所以一個是把掉舉滅掉,一個是把沉沒滅掉,可見兩個是不相同的。
在六力裏面,第378頁,由正知力成辦調伏–第五住心,還有寂靜–第六住心,所以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都是由正知的力量去達成的,跟前面一樣,第三住心跟第四住心,是由憶念的力量去形成的,第三住心的時候,憶念才剛產生,第四住心的時候,憶念要發揮到完整。現在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也是這樣來區別的,第五住心的時候,正知的力量才剛產生,第六住心,正知的威力已經完成,已經圓滿了。所以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由正知的力量去成就、去成辦出這兩種心。
解釋裏面談到「謂由正知」由正知的力量「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這個地方「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要解釋成細的沉沒,細分的惡尋思講的是細的沉沒,及細分的隨煩惱講的是細的掉舉,等等流散的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讓它們不會產生,這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惡的尋思就是惡的念頭,惡的妄念,這個不一定是指掉舉,即使是這個名詞,有時候也是在談沉沒,這裏是談沉沒,所以後面那個「隨煩惱」講的是掉舉。這一個名詞,用在談沉沒方面,以前也出現過,在366頁「集論亦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沉沒」有沒有?那個散亂就是沉的意思,隨煩惱裏面的散亂,那個散亂就是沉,就是妄念的散亂。所以有時候把它稱之為散亂,有時候把它稱之為分別心,妄念的散亂,這個是沉沒。
這個地方討論到的就是昏跟沉的差別,差別就在於昏呢,它一定是一個煩惱。沉也有煩惱的時候,也有不是煩惱的時候;不是煩惱的時候,也有散的。所以昏一定是煩惱,沉也有煩惱,也有散的時候。在散的那個時候,也有不是煩惱的,就把它稱之為散亂,或者是妄念,用這個名詞。所以散亂這個字不一定在講掉舉,在沉沒的時候也用這個字,那我們現在談到的這個段落,就是這個樣子。378頁「諸惡尋思」指的就是那個散亂,就是指細的沉。
總而言之,第五住心的時候,細沉會產生,正知察覺細沉之後把它消滅掉。然後第六住心的時候,細的掉舉又產生了,由正知的力量去察覺細的掉舉之後又把它消滅掉,這是在第六住心的時候。
四種作意裏面,還是一樣的,雖然是有間缺運轉作意,不過第五住心的時候是細的沉,第六住心的時候還有細的掉舉,因為還有干擾之故,都是有間缺運轉作意。
粗細的沉沒,粗細的掉舉,這個要有一個區別,大家瞭解了。首先沉沒而言,粗分跟細分,粗分的沉沒是指心緣取所緣對境之後,心是安住在上面,住是安住了,住分有了,但是明分不夠,沒有明分了。住分有,但是沒有明分,這個是粗的沉沒。細的沉沒是指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力道不夠,沒有力氣,這個是細的沉沒。粗細的沉沒是這樣子去差別的。掉舉呢,粗的掉舉跟細的掉舉,粗的掉舉是心應該要緣取對境,安住在對境上面,對不對?現在早就離開了,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已經離開了,離開了所緣對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個是粗的掉舉。細的掉舉是心專住在所緣的對境上面,問說心有沒有安住在上面?有啊!是有安住在上面,問題是在安住對境的時候,安住的情況之下,心也有想到別的地方,所以是有安住,但是心的一部分又在想別的地方,又想別的地方去了。離開是沒有離開,但是又想到別的地方去,這種情況就稱之為細的掉舉。據說冰以下水還在流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冰,其實底下還有水在流動的,不是沒有的,所以外表看心是安住了,但其實底下它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去了,說沒有安住嗎,不是,有安住,但是又跑到別的地方去,這就是細的掉舉。
第六住心寂靜,「六.寂靜者,謂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這一個散亂呢,解釋成細的掉舉,「於三摩地止息掉不喜悅」,這一個是於三摩地止息掉,這個是“止息掉於三摩地不喜悅”,是不是這樣講?「謂於散亂觀其過失」這個散亂把它解釋成細的掉舉。對於三摩地的不喜悅,就把它止息掉。是不是這個意思?於三摩地不喜悅把它止息掉。“於三摩地不喜悅”這個三摩地,解釋成沒有伴隨細的掉舉的等持(沒有細掉舉的等持)。這個部分呢,我們不太喜歡,因為現在喜歡的,就是在修禪定的時候,一邊安住在對境上面,心的一部分呢,胡思亂想,這時候覺得很高興,所以很喜悅。那個時候呢,對於沒有伴隨細掉舉的,沒有胡思亂想的,沒有伴隨細掉舉的這個三摩地不太喜歡。所以在這個時候呢,把細的掉舉的過失好好想一想,連這個部分也把它消滅掉。對於三摩地沒有細的掉舉,這種三摩地的不喜歡,也把它消滅掉,就是把細的掉舉也消滅掉的意思。這個是第六個住心寂靜。
寂靜是把細的掉舉也滅掉了,那為什麼討論到細的掉舉?是這個原因的,第五住心的時候,對於細的沉沒,要花力氣去把它消滅掉,因為花太大力氣之故,又形成另外一個危險,就掉舉又產生了呢!細的掉舉又產生了呢!在前面第五住心的時候,因為有細的沉沒產生嘛!當然要把它排除掉,所以就加油、加油,花力氣,花了很大的力氣,因為花很大的力氣,把細的沉沒排除掉之故,又招來了一個危險,就是掉舉產生了,細的掉舉產生了,所以又要把這個毛病排除掉,怎麼樣子把這個毛病排除掉呢?就有第六住心的修持了。第六住心的修持,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覺到細的掉舉,所以去「觀其過失」觀細的掉舉–散亂,散亂指細的掉舉,是用正知的力量去察知掉舉已經產生了,之後知道掉舉的毛病,把細的掉舉也消滅掉。
這個掉舉,是細的掉舉,第五住心第六住心,都沒有粗分的掉舉,因為粗分的部分,在第四住心就滅除掉了,從第五住心開始,粗分的都沒有了,只有剩下細分的沉,細分的掉舉,都只有細分的而已,粗分的部分都已經沒有了。第五住心的時候,所要對付的是細分的沉,那細分的沉我們前面講過了,心專住在所緣對境上面,住分也有了,明分也有了,欠缺什麼呢?欠缺力道,執取對境的力道,抓住的力道不夠,這個時候就形成了細分的沉沒,在第五住心的時候,抓的力道不夠,那就要加油嘛,加力氣嘛,所以就加油花力氣再使出力道、使出力道,讓這個執取的力道加強,因為一直在使出力道,加油、花力氣之故,執取的力道就變成太大了,執取的力道就變得太大,就變成一個細的掉舉,就發生這個毛病了,沒有粗的掉舉,但是細的掉舉有啊!粗的掉舉,粗分的部分,前面第三住心第四住心,念力產生的那個時候,就會把粗糙的毛病滅除掉的,但是細的部分有哦,細的沉,細的掉舉都有,到了第六住心的時候,細的掉舉產生,也要靠第六住心的修持,把這個細的掉舉消滅掉。
於三摩地內心不喜,這個毛病也止息掉了。於三摩地內心不喜,仁波切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弟子來問了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所開示的內容,這個弟子都把它打在電腦裏,花了很大的力氣,可是呢,他問了這麼一個問題,他喜歡一邊聽歌一邊打字,如果不聽歌,他大概沒辦法工作,他就一邊要聽一些美妙的音樂,才可以做打字的工作,不然打字的工作做起來非常無聊,沒有什麼意思,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問說那我可不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來打字,這樣會不會對經文有什麼不恭敬?會不會這個樣子?就問了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這裏所談到的,當心安住在對境的時候,心又有一個掉舉,想到別的地方去,這個時候他會覺得比較快樂一點點,所以心完全專住在對境上,連細的掉舉都沒有,這種等持呢,不太喜歡,很無聊,好像沒有什麼意思,說我要一邊聽音樂,一邊來打字,這個比較高興,好像比較有意思,就是這裏談到的,對於這個三摩地內心不喜歡。所以把這種對於等持不喜歡的這個情況,把它止息掉,於細的掉舉這個散亂,好好觀察到它的過失,之後對於三摩地不喜歡這個部分也把它排除掉。
所以所修的等持,伴隨著細的掉舉,把這個當作比較好,比較喜歡;不伴隨著掉舉的等持呢,比較不喜歡。這個時候怎麼做呢?那就是要瞭解等持伴隨著細的掉舉,這個才是不好的,這個是有毛病,這個是不好的,這個才要丟掉呢!原來的對於沒有伴隨細掉舉,這種比較好的等持,不知道,不喜歡,把這個不喜歡也排除掉了。所以於三摩地止息不喜歡。
後面「如雲:『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喜。』」這講的是寂靜了。這是《莊嚴經論》的偈子,之後《聲聞地》說,也是跟前面一樣的,倒數第三行跟倒數第一行是一樣的,「《聲聞地》則說,」如果加一個則,可能比較好一點點。《聲聞地》則說都一樣,藏文都是加了一個哩,就是《聲聞地》裏面呢,又這樣子談到,這個意思都是指,《聲聞地》所談到的內容,不太容易接受,不太容易承認的,「《聲聞地》說(裏面談到)由欲尋思等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亂心,先應於彼取其過患,于諸尋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這個看起來講的應該不是粗分的掉舉,是細分的掉舉。這個地方要滅掉的是指滅掉細分的掉舉,所以談到這個內容就比較不容易被接受了。
六力,六種力量裏面,前面有解釋過了,378頁「由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二心,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這裏面的那個「諸惡尋思」講的是細的沉,之後「隨煩惱」的相,「了知諸相諸惡尋思」,這個「相」是指「隨煩惱」,隨煩惱的行相。隨煩惱的行相瞭解之後,讓我們內心散亂流散過患,這些要瞭解,瞭解惡的尋思讓我的內心流散的過患,瞭解隨煩惱的行相讓我內心散亂的這個過患,之後「令於彼等不流散」,瞭解之後讓我的內心不會散亂掉。前面那個「諸惡尋思」講的是細的沉,後面那個「隨煩惱」的行相講的就是細的掉舉,就是第五住心跟第六住心。這個行相講的是比較靠近的意思,那個「諸相」相講的是比較靠近的意思,就是粗的掉舉已經滅掉之後,就算粗的掉舉滅掉,但是又有一些比較靠近,很類似它的部分,靠近的部分,心思散亂的部分,又靠近它的部分,那就是細的掉舉,所以這個講的就是講諸相隨煩惱流散的過患,這講的是掉舉。之後在四種作意裏面,前面講過了,這是第二個,就是有間缺運轉作意都還在這個段落,因為有沉沒掉舉,都還在有間缺運轉作意。
然後我們就講到第六住心,對不對?還有第七第八第九住心,我們下一次再做講解,今天講述到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