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本有義與空性之關係略述
摘 要:如來藏為眾生本具之思想的具體含義,這種本具之如來藏通常表述為一個清淨本體(本心)。空性亦是此種清淨本體的另一種表述,因而空性思想與本有如來藏思想並無二致,只是佛說法時所針對之物件不同而相應地有不同的表述。
關鍵字:如來藏;本有;空性;清淨本體
中圖分類號:B9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176(2007)04-003-06
一、如來藏本有義及其通常表述
如來藏的含義是多方面的,這點在佛經中時有說明,如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中提到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在《不增不減經》中提到“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如來藏本具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等。這些說法都表明如來藏一詞可能有多種含義或如來藏本身包括不同方面等。這裏只討論如來藏是眾生本來具有這一含義。
首先說明如來藏本具的含義。
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以下簡稱《楞伽經》)卷二起首提到: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
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複如是,而陰界入垢衣
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汙。一切諸佛之所演說,雲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
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于求那,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
此段是大慧發問,請佛辨明佛說如來藏與外道神我之區別。世尊下文即說明如來藏之無我義,不同外道所說之我。這裏值得注意的是大慧問佛時提到的比喻,說如來藏在眾生身中為陰界人所纏,如大價寶為垢衣所纏。這一比喻是用以說明如來藏在眾生中的狀態,以大價寶喻如來藏,以垢衣喻陰界人。其中:1、大價寶在垢衣中,喻如來藏在眾生身(陰界人)中,這表明如來藏是本來具有的,而不是修行成就的。若是修行成就的則不能說是在眾生當中(眾生若修行成就破除無明,則不再是眾生)。2、大價寶雖為垢衣所纏而不改變,喻如來藏雖在眾生身中而常住不變,這表明如來藏在眾生身中保持其清淨自性。即眾生修行或不修行,對這個本自清淨的如來藏並沒有影響,若不修行則如來藏為煩惱染汙所遮蔽,若修行則去除煩惱染汙而顯現,區別只在顯現或不顯現,于如來藏本身並無影響。由這兩點(如來藏在眾生身中,並且保持其清淨自性)表明如來藏為眾生本具。
如來藏為眾生本具的思想,在《大方等如來藏經》中有更為清楚的表述:
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
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薩信樂此法,專心修
學,便得解脫,成等正覺,普為世間施作佛事。
此段說明眾生本有之如來藏與佛出世與否無關,本來具有,常住不變,但因為有煩惱遮蔽,故不能見。若聞佛說法,並依此修行,則可見如來藏,最終成佛。在此經中,佛廣說種種譬喻說明如來藏,如花中化佛,蜂中淳蜜,糠中粳米,不淨處真金,貧家寶藏,果中之實,弊物內真金像,貧女貴子,模內金像等譬喻,皆說明如來藏本有,眾生為煩惱覆故,不能得見。
這裏的“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句,在其他經中常有相似的表述。如《解深密經》卷一中:
得此勝義更不尋求餘勝義諦。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
立,法界安住。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楞伽經》卷三中:
雲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華嚴經》卷三十八中:
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中:
有佛無佛,法界常住。
在這些經中都提到法性或法界常住不變,與佛出世與否無關,此種表述與《大方等如來藏經》中對如來藏的表述相似,似亦闡述如來藏本具之思想。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以下簡稱《勝鬘經》)中亦提到如來藏:
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
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刹那不善
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雲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
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而有染者,難可了知。惟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
為正法依,如實知見。
這裏主要說明如來藏會被煩惱所染,這件事甚深難知。因為如來藏是清淨法、出世間法、無為法,而煩惱是染汙法、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與有為法不接觸,有為法不能改變無為法(此處以刹那善心刹那不善心指無為法,是就其心體而言,善心不善心皆因真心和合無明而起,心相有善不善,是有為,心體離善不善,是無為),但為何無為法自性清淨卻又被染著,這件事只有在佛的境界才能真正知道。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提到如來藏自性清淨,而被客塵煩惱的煩惱(即粗細各種煩惱)所染。此亦是如來藏本具的思想。
《大乘密嚴經》(以下簡稱《密嚴經》)中提到:
仁主,心性本淨不可思議,是諸如來微妙之藏,如金在礦。
此處以礦中之金喻眾生本淨之性,此本淨之性亦是如來藏。
通觀以上所引經文對如來藏本具思想的表述,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即都提到一個常住不變的清淨本體。這種清淨本體在眾生身中,與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沒有關係。若如來不出世,則此清淨本體在眾生身中,自性清淨而為客塵煩惱所覆;若如來出世,則眾生依如來教法修行,去除客塵煩惱,使此自性清淨體得以顯現。這個清淨本體在眾生狀態下自身並沒有發生改變,而只是被遮蔽,修行只是將遮蔽去除,恢復其本來之狀態,故而如來出世,此清淨本體沒有增加,如來不出世,此清淨本體也沒有減少,因而說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清淨本體法爾常住。這種承認有一個清淨本體常住不變的思想,應該就是如來藏本有義。
應該加以說明的是,?如來藏”只是對此清淨本體的一種表達方式,此清淨本體亦有其他表達方式。在《楞伽經》卷二中提到:
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榘、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
靜、自性涅粲,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
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這裏提到如來藏在佛經中的各種表達方式,即經中有時不用“如來藏”這個名詞來表述如來藏思想,而是用其他一些名詞來表達相同的思想。筆者認為,經中的一些表述是否屬於如來藏本具思想,不在於是否提到“如來藏”這個名詞,關鍵在於該表述是否承認一個清淨本體,若承認這樣一個清淨本體,則可說是此表述亦說明如來藏本具思想。因此,佛經中的其他一些表述,如清淨本心、佛性、第一義、真如等等,在大多數情況下,所表達的也是本有如來藏義。學界通常會把《阿含經》中的“本性清淨心”作為如來藏思想的最初表述,其依據也在於此。
二、本有如來藏與空性的關係
在上面的引文中提到,“空”也是表述如來藏的一個名詞。按照前面所說如來藏思想的一般特徵可知,“空”在等同於“如來藏”時,它指的也就是清淨本體。但“空”在佛經㈩現的非常普遍,並且其意義不止一種。那麼,有沒有一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的“空”就是指這個清淨本體呢?
事實上是有的,而且非常普遍。
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中提到: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雲何應行般若波羅蜜?”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
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菩薩字性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
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何以故?舍
利弗,但有名字故謂為菩提,但有名字故謂為菩薩,但有名字故謂為空,所以者何?諸法
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故。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亦不見垢亦不見
淨。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但分別憶想假名說,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
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反復出現,甚至在所有的般若類經典中,都表達了類似的思想。可以看到,這一段文字與常見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下簡稱《心經》)內容相近: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
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
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蝰,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
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二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據印順法師之《般若經講記》,此經實際上是《大般若經》中的一部分,其中《心經》的“心”字有核心、心要之義,即該經所述為《大般若經》之心要,因而此經所說之“空”義應該是般若類經中較為主要的一種。不妨看看這段經文所說的“空”義。
在《心經》中有對“空”的正面說明,即“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句話對應上引《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由此,“空”其實是諸法實性,這個諸法之實性不能以生、滅、垢、淨、增、減等來表述,這個“空”就其本身而言,沒有五陰、十二人、十八界等一切世間法,亦沒有十二因緣生起與還滅,“空”中沒有苦集滅道四諦。而修行對於這個“空”而言,是“無智亦無得”,即修行對於“空”而言,並沒有改變什麼,故雲“無得”。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這個“空”是指空無還是實有?抑或另有他義?
空無即是什麼也沒有。佛在這裏說的應該不是這個意思。佛經中一再批評這種將諸法之實性當作空無的觀點,如在《楞伽經》卷三中說:
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所有相。大慧,因是故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
有增上慢空見。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墮自共相見希望,不知自心現量,見外
性無常刹那輾轉壞,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離丈字相妄想,是名壞者。
這段中的“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在禪宗中經常被引用,此句自然不是說人見可取,而是強調不能取無所有之空見,即不能把空當作無所有或空無。若將空無當作真正的“空”,此種空是斷滅空,在修行中可能誤人岐途,無法真正證悟到“空”,這自然很危險。
在《密嚴經》中提到:
非如外道說 壞滅為涅槃 壞應同有為 死有複生過
十業上中下 三乘以出生 最上生密嚴 諸地轉增進
得解脫智慧 如來微妙身 雲何說涅粲 是滅壞之法
這段說明涅架不是壞滅。一般而言,涅槃即證悟到諸法實性。據上文,此諸法實性亦即是“空”,若空是指空無所有,那麼就是文中所說壞滅之見。這裏提到修行能得解脫智慧,微妙色身等,都說明證悟諸法實性不是空無所有。
涅檠不是空無所有,但近代以來卻常被誤會為空無,個中原因,據方廣鋁的《淵源與流變》中分析,或許與佛學研究中的語言學路向有關。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涅架一詞,該詞之本義為“火之消散”,火消散後是空無,由此推斷涅架亦是空無。但佛在這裏借用涅架一詞來說明其所證悟之境界,只是因為此境界無一切世間法(屬出世間法),不可言說,超言絕象,所以用涅槃來比喻說明,並非其所證之境界為空無。[1](p150))
如果不是空無,那麼是實有嗎?世間法意義上的“有”、“無”是相待而生的,因為有“有”的執著而生“無”的執著或相反,輾轉生起,兩者都是意識心的妄想,因此,如果不能說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而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下簡稱《金剛經》)中則用“是什麼,即非什麼,是名什麼”的言說方式。在《楞伽經》中,這種言說方式集中體現在佛對一百零八問的回答上。大慧菩薩在經中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佛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
不生句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
住異句非住異句。刹那句非刹那句。 自性句
離自性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
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
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4](P480)
可以看到,佛在這裏採取否定一切名相的方式來體現“空性”,根本原因即在於空性非虛妄分別之世間法,而所有言說都屬世間法範疇,故而,空性離於言說。此義,簡言之,則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處如來指法身,即是如如、如來藏、或空性,非指說法之釋迦牟尼佛)。
需要附帶說明的另一個問題是,《心經》中提到“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為何又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裏涉及到的實際上是本體與其衍生的現象的關係問題。空性是清淨本體,此清淨本體本來具有種種妙功能,但因為無始無明的關係,此清淨本體被遮蔽或薰染,轉生八識之種子,本有之妙用也轉成八識之功能,進一步執著而有五陰。十二人、十八界亦如是而妄生。簡單地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皆是空性因為無明的關係而轉變的各種功用,以及由此而來的各種虛妄相。這些功用和現象的根源都是空性,故而說兩者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心經》中“色不異空”等句即表明不異,而“空中無色”等句則表明不一。不異表明此清淨本體在眾生身中,與眾生一體(事實上,眾生即是此清淨本體有無明的狀態),不一表明此清淨本體“常住不變”。此義《楞伽經》卷四中:
大慧,如來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這裏如來亦是法身義,即清淨本體或如來藏。
空性是大乘佛法中的根本思想,如《解深密經》卷三中說:“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如上所述,空性思想亦是說明一清淨本體之思想,此清淨本體為眾生本有而不自知,依佛法修行則可悟知、重現此清淨本體,這種思想實際上即是如來藏思想,只不過闡釋角度略有不同。由此亦可知如來藏思想或此清淨本體(本心)之思想作為大乘的根本思想,在大乘經典的分佈或許比原先設想的要廣泛的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