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54 》




2009/10/20 10:11


「並以供養佛菩提樹」︰不單像須彌山這麼大一座花山,而且又用花山來供養佛的菩提樹,不單單是供佛;「其菩提樹,高十由旬」:這棵菩提樹,有十由旬那麼高。「華供養已」︰這五百萬億釋梵諸天,用天華如是供養佛、供養菩提樹之後,「各以宮殿,奉上彼佛」︰他們也各自把他最寶貴、最愛的宮殿,都來供養給大通智勝佛。這就好像有的人他最愛的車,睡覺作夢都要給這車去加一點gasoline(汽油);就因為他最愛惜這個車了。這釋梵諸天最愛惜他的宮殿,你看!又會飛、又會跑、又會騰空、又會駕雲,他認為是他最好的一個寶貝宮殿了!現在見著佛了,把他最愛惜的這個寶貴宮殿也供養佛。「而作是言」︰他們就說了。


「惟見哀愍,饒益我等」︰請佛您哀愍我們、可憐可憐我們,給我們一點慈悲!給我們一點恩澤!令我們得到一點益處吧!您若接受我這宮殿,我就會得到益處。所以說「所獻宮殿,願垂納處」︰願佛慈悲接受我所奉獻給您的宮殿,請您住到這個宮殿裏頭。「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說完了之後,一切的釋梵天王,大家都一個心、又一個聲音,就好像唱歌這麼一起來唱;諸梵天用偈頌來唱著供養世尊:


世尊甚希有 難可得值遇 具無量功德 能救護一切
天人之大師 哀愍於世間 十方諸眾生 普皆蒙饒益
我等所從來 五百萬億國 捨深禪定樂 為供養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宮殿甚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願哀納受


「世尊甚希有」︰世尊!您是世間最稀有的,「難可得值遇」:最不容易遇著佛、最不容易遇著法、最不容易遇著僧,現在我們也遇著佛、也遇著法、也遇著僧了。「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佛是具足無量功德,才能成佛;我們這一切眾生也必須是具足無量功德,才能見到佛。佛能救護一切眾生,「天人之大師,哀愍於世間」︰他是天上和人間的一位大導師,佛最慈悲、最哀愍世間一切眾生;「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益」︰十方所有的一切眾生,完全都能得到佛的這種利益。


「我等所從來,五百萬億國」︰我們這一切的諸梵天王,是從東方五百萬億佛國土而來,我們因為看見佛這種的光明,於是「捨深禪定樂」︰捨去我們天天所執著深禪定樂的境界。


人修道,若沒有得到禪定樂的境界,修行總是馬馬虎虎的;你若得到禪定樂,叫你不修行都不可以了。好像小孩子吃糖,吃完了一塊,又要吃一塊。那天,果容的朋友帶個小孩子來,我拿幾塊糖放在手心上;他上來,一把就都搶去了,剩下二塊,他另隻手也伸過來又搶去了。你看,小孩子就歡喜吃糖,見到糖,就什麼都忘了。那麼你修道的人,若得到這種禪定的快樂,天天要打坐、天天要坐禪;他不坐就不行了!他歡喜這種的滋味,甚至於不吃飯可以,你叫他不坐禪不可以。


再舉出一個比喻,本來這個比喻很不好的,但是我說這個比喻,你就可以明白禪定樂的這個味道。就像抽鴉片煙似的,你不抽就犯癮了,又要抽;坐禪也是這麼一個情形,不過你沒有得到,那你就是無所謂囉!你若得到這其中的快樂,那比世間一切一切的都快樂!


所以這些個天人,就執著這種快樂,一天到晚都在那個地方,得這個禪定,也不起於坐。現在見著光了,因為不明白這種光是怎麼回事來著?所以都捨棄禪定樂,就用神通,從東方五百萬億國土往西方尋找這種光明的來源,找找,就找著了!「為供養佛故」︰也是因為要供養佛的緣故而來。又對佛說,「我等先世福,宮殿甚嚴飾」︰我們前生所修的福報,才能生到天上,得到這麼美妙、萬能的宮殿,所以這宮殿非常的莊嚴、非常的美好;「今以奉世尊,惟願哀納受」︰現在我們能見著佛,我們願意把最愛的、最捨不得、最放不下的宮殿,捨出供養於佛。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惟願佛能慈悲納受我們這種的供養。


4.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 惟願演說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惱眾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爾時」︰當爾之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諸梵天王用偈頌讚歎佛之後,他們一起對佛都這樣說,「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佛想要休息休息,眾生都不許可,還請佛轉大法輪。請轉法輪,做什麼呢?就是叫佛也做工;轉法輪,就是佛的工作,是為著度脫一切眾生,開開這個不生不滅的道路。「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這時諸梵天王,都一齊心而一齊聲,又再用偈頌來讚歎佛。


「世雄兩足尊」︰世尊!您是這世、出世的一位大聖雄,萬德莊嚴,福足慧足,兩足尊貴的一位佛!「惟願演說法」︰惟願世尊為我們現在一切的諸梵天王,演說無上的妙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希望能以您大慈悲的願力,來度脫我們現在這一切苦惱的眾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這當爾之時,東南方這一切諸梵天王來請佛說法,佛默然許之。佛不講話,就是答應了;默然,就是這麼沒有講話。


2.東南方雲集(分四)
1.覩瑞相問 N2.尋光見佛 N3.廣陳供養 N4.請轉法輪
今N1


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耀,昔所未有;歡喜踊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 而現如此相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未曾見此相 當共一心求

過千萬億土 尋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脫苦眾生


「又諸比丘」︰又者,一切的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耀,昔所未有」:在東南方也有五百萬億國土,所有一切諸大梵天王,也都見到他們自己的宮殿,現出光明照耀,從未曾有的。「歡喜踊躍,生希有心」︰他們都非常歡喜,非常踊躍,生出來一種希有的心,從來沒有見過。「即各相詣,共議此事」︰大家都到一個地方去,共同來商議這件事情。「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在這個時候,大眾裏邊,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字叫大悲;他就為一切諸梵天眾而說出偈頌。


「是事何因緣,而現如此相」︰這件事情是什麼因緣呢?何因何緣而現如此相呢?「我等諸宮殿,光明昔未有」︰這種瑞相照射著我們所住的這一切宮殿,所放的光明是從來沒有看見過,從未曾有過這麼樣的光明。「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必定是有大德從天上降生在世間了,或者是有佛出現到世間來了;「未曾見此相,當共一心求」︰這是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的瑞相,大家共同專一其心來找一找這個光明的來源。「過千萬億土,尋光共推之」:於是經過千萬億佛的國土,去推尋這種光明之所在;「多是佛出世,度脫苦眾生」︰這大概是佛出現於世間了,為著度脫一切的苦惱眾生。


2.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現在這是東南方的大梵天王來禮佛。東南方和東方,都一樣的。「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這時候,在東南方的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和他們所住的宮殿,一起去找尋這種光明。「各以衣裓盛諸天華」︰每一位大梵天王都用他的衣裓,盛滿了天華;天上的人,都歡喜花,所以他供養十方佛,也就以天華來供養。「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大家就向西北方找尋這種光明的瑞相;推尋,就是找。


「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向西北方找,就見著有一個佛的國土,有大通智勝如來所住的道場,佛坐在菩提樹下師子座的上邊。「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所有一切的諸天、龍王;乾闥婆,玉帝奏樂的神;緊那羅,大鵬金翅鳥;摩睺羅伽,就是大蟒蛇;以及人與非人,就是包括其他種種的眾生。這是舉出來這幾等鬼、神、人、畜之類的,還有其他種種的眾生,對大通智勝如來都恭恭敬敬地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他們又見著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個兒子,在請佛轉大法輪說法。


3.廣陳供養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當時這一切的諸梵天王,都是五體投地向佛來頂禮,又右繞百千匝這麼多。繞完了之後,「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就用它們所帶來的天華,散在佛的上邊,來供養於佛。「所散之華,如須彌山」︰所散佈供佛的天華,猶如須彌山那麼多、那麼高;不單供養佛,「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而且也用天華來供養菩提樹。


「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用天華供養完之後,每一位大梵天王都把他們所帶來的宮殿,奉獻給大通智勝佛,並且這樣說,「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我們唯獨請佛慈悲哀愍我們,饒益我們,對我們要有點好處;我們現在所獻給您的宮殿,是我們所最寶貴的宮殿,願請佛接受我們的供養,住到這宮殿裏。「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在當爾之時,這一切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就在佛的面前,一心異口同音,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佛。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愍眾生者 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希有 久遠乃一現 一百八十劫 空過無有佛
三惡道充滿 諸天眾減少 今佛出於世 為眾生作眼
世間所歸趣 救護於一切 為眾生之父 哀愍饒益者
我等宿福慶 今得值世尊


「聖主天中王」:佛也叫聖主,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所以叫天中王。「迦陵頻伽聲」︰迦陵頻伽聲,講《彌陀經》的時候講過,有人記得嗎?這「迦陵頻伽」是梵語,翻譯為「好聲鳥」。這究竟好到什麼程度上?你聽見就知道。現在我告訴你只是好聲,你還不知道好到什麼程度上;等你到了極樂世界的時候,就知道這種鳥的聲音是怎麼好法了。佛說法的聲音,也比這種小鳥的聲音好聽一樣。「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佛是哀愍一切眾生的一位大慈悲者,我們五百萬億這麼多大梵天的天王,現在向世尊您來敬禮。


「世尊甚希有,久遠乃一現」︰世尊!您是非常的稀有,是多麼的難遭難遇!因為佛在很久很久、很遠很遠的時間,才現出來一次。「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據我們所知道的,在一百八十個大劫之內,都空空的過去了,都沒有遇著佛。因為這樣,所以「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地獄道和餓鬼道、畜生道這三惡道的眾生,就一天比一天多;因為多一點造業的眾生,就要多預備幾個地獄。這三惡道的生意非常好,我們人都要去作它的主顧;英文叫什麼?customer(顧客);所以它就充滿了。可是三惡道充滿,三善道的生意就不好了,就沒有人來買他的東西了;諸天眾們一天比一天減少了。


「今佛出於世,為眾生作眼」:那麼三惡道增加,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減少了;現在佛出於世間了,而以前為什麼人會墮落到三惡道去?都是因為他們不辨是非、不知道黑白、不知道善惡;因為沒有人引導他們,給他們作眼目,所以他們在黑暗中亂跑,就跑到三惡道去了。佛是一切眾生的明眼善知識,現在佛出現於世間了,一切眾生就好像有了眼睛似的,得到佛的指引,脫離黑暗危險之道。這樣三惡道的眾生就可以減少了,而三善道的眾生就會充滿了。


「世間所歸趣」︰這世間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要皈依佛,趣向菩提善道。「救護於一切」:佛救護於一切眾生,所以佛「為眾生之父」︰佛是所有眾生的一位大慈悲父,而眾生都是佛不孝順的子女;越不孝順,佛越要發慈悲心來度他。「哀愍饒益者」:佛是憐愍眾生,對一切眾生都有利益的一位大慈悲覺悟者。「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我們這一切的諸天眾,大約是在宿世中曾做過功德、做過善事,所以今生才這麼樣幸運遇著佛,這是很值得慶賀的。現在我們能遇著佛,和佛在一起,能聽到佛說法,這都是宿世的善根與福德所感應的。


4.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於法輪,度脫眾生。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大聖轉法輪 顯示諸法相 度苦惱眾生 令得大歡喜
眾生聞此法 得道若生天 諸惡道減少 忍善者增益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當爾之時,所有東南方的五百萬億諸梵天王,用偈頌讚歎佛之後,大家就說了,說什麼呢?「惟願世尊哀愍一切,轉於法輪,度脫眾生」︰我們現在只希望,世尊哀愍一切的眾生。哀愍一切眾生,就要救一切眾生;要救度一切眾生,就要說法來教化眾生;要教化眾生,就應該給眾生轉大法輪,給眾生說法,才能把眾生度得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當時這一切的諸梵天王,又是一心而同齊聲;異口同音,眾口雖然不同,但是聲音是相同的,大家一起都說偈頌,來讚歎佛。


「大聖轉法輪,顯示諸法相」︰我們現在請大聖您轉大法輪,來教化眾生。很顯明的來指示、告訴我們,這一切諸法的實相、這法的道理;「度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把所有苦惱的眾生,都救出來了,令他們得到最大的歡喜。「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諸惡道減少」︰眾生聞佛所說的法,就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他們要是能修行得道,或者可以生到天界去;他們生到天界上去,就是三善道充滿了,那麼墮落三惡道的眾生就會減少。「忍善者增益」︰修忍辱的行的人,和持五戒、行十善這一類的人,都增多了。


「爾時」︰當爾之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大通智勝佛默默然就答應了。


3.南方雲集(分四)
1.覩瑞相問 N2.尋光見佛 N3.廣陳供養 N4.請轉法輪
今N1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踊躍,生希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而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無因緣 是相宜求之
過於百千劫 未曾見是相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又諸比丘」:又者,一切的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在南方五百萬億國土的諸大梵王,也都各人看見自己那宮殿,照耀得非常的光明,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瑞相。於是「歡喜踊躍,生希有心」︰他們見到這麼光明的境界,都很高興的,生出來一種希有的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大家都聚會到一起,共同來商量這一件事情、研究這件事情。「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是以什麼因緣,我們現在所住的宮殿,有這種光明的境界呢?


「而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在他們大家正在開會研究的時候,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他的名字叫做「妙法」。他來給大家說出來一首偈頌。


「我等諸宮殿,光明甚威曜」︰我們現在所住的宮殿,這種光明是從來沒有的,勝於以前所有的光明。「此非無因緣,是相宜求之」︰這必定是有一種大因緣,不會沒有因緣而有這光明。這種光明的瑞相,我們不要把它放過,大家要共同來找尋這光明的來源。「過於百千劫,未曾見是相」︰因為在過去百千萬劫裏,都沒有見過這種的勝相;「為大德天生,為佛出世間」︰這大約是有大德行的人從天上生到人間,或者有佛出現於世了。一定是這麼回事,我們大家去看一看!所以大家都去找尋這種光明!


2.尋光見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爾時」︰當前邊這大梵天王等讚歎佛之後,就當爾之時。在東方,也有五百萬億;東南方,也有五百萬億;這南方,「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又有五百萬億的諸梵天王,帶著他們的宮殿;每一位大梵天王都有他們自己的宮殿,他們到什麼地方,坐到他們的宮殿裏就可以去。人間的房子,不能像車那麼飛,雖然有那一種車可以各處去走,但是很小的,不方便。這個宮殿是很大的,諸梵天王坐到他宮殿裏頭,願意到什麼地方去,都可以去的;宮殿可以隨著他去,就像車子似的。


「各以衣裓盛諸天華」︰天人所好的,就是一種華香,因為他隨處都有一股香氣,隨處都有華,這是他宮殿的一種莊嚴,也是他們的福報所現,應該有這種享受;所以他到什麼地方去,也就帶著天華,用他裝華那個口袋,把天華裝得很多。這次他們也用衣裓盛滿種種的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因為他們是在南方,所以就向北方走,來推求尋找這種光明之相。因為這宮殿可以遂心如意的跟隨著他,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所以各人坐到各人的宮殿裏,就向北方來找尋。


「見大通智勝如來」:見到大通智勝如來在那兒成佛了,光是由大通智勝如來所放出來的。「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大通智勝如來在那兒坐著,他的道場就在一棵菩提樹下。這棵菩提樹下邊,有一個師子座;大通智勝如來就坐到這師子座的上邊。


「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這所有一切的天;龍王,有四海的龍王;有乾闥婆,玉帝奏樂的樂神,又叫嗅香神。因為玉帝那地方有一種香,燒上那種香;這乾闥婆就歡喜聞這種香氣,他就跑到玉帝那個地方去了;玉帝就說︰「啊!你來啦!你的音樂不錯呀!現在你給我奏一曲音樂啦!」他因為歡喜聞這個香,所以也就很聽玉帝的指揮,就一邊奏音樂,一邊在那兒跳舞。他頭上長一個角,他認為這犄角不知幾美麗了,所以在那兒一邊奏音樂,一邊像跳舞,又搖頭、又晃腦的。這就表示什麼呢?表示他沒有定力!


又有阿修羅,文上沒有說阿修羅,只說「緊那羅、摩睺羅伽」,但這就包括天龍八部都在裏邊了。阿修羅,也是梵語,翻譯為「無端正」。這天龍八部,總而言之,都是生得奇奇怪怪的樣子。有的一個犄角的,有的三條腿的;有在地下爬的,摩睺羅伽就是大蟒蛇在地上爬;有在天上飛的,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在天上飛。還有緊那羅,也是玉帝那地方一個奏樂的神;他在那個地方奏音樂,也和乾闥婆在那地方作同事。譬如乾闥婆來了,玉帝叫他奏樂,他說:「叫緊那羅也來啦!我一個人唱得不熱鬧,我要找一個 partner(同伴)。」所以把緊那羅也給找來了。找來,他就乒乒乓,好像打法器似的,你打鼓、他就打鑼,那個就打鐘、打磬的,這麼樣子,就奏起樂來。一樣的,所謂「在天成相,在地成形」。在天上有這種音樂,我們人間為什麼也有這種音樂、這種的法器呢?也就是因為有開眼的人,一看,哦!天上那種玩意兒不錯的!我們也做這個玩意兒了!所以就「鑋匡」的打起來。你可以想像得到,你到天上什麼樣子,人間也就弄出怎麼一個樣子。還有人與非人等等,這一切的眾生,都對佛恭敬圍繞,在四周來圍繞於佛。


「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又見到佛的十六個王子,請佛轉法輪。這十六王子做佛的兒子,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這可以說是生生世世都受佛的教化,來給佛做護法。所以今生發願給佛做兒子,等佛成佛了,他們就來請佛轉法輪,這都是發願來的。人與人之間也是,都是有前因後果的。這一個家庭裏,有家庭的因果;國家裏,有國家的因果;我們人與人之間,有人與人之間的因果。佛在往昔教化這一切眾生,教化的時間久了,生生世世,這位佛都對這些個眾生這麼好;所以這些個眾生就說:「這是我們大慈悲父!」發願生生世世都跟著這位佛,做佛的弟子。現在大通智勝佛成佛了,這十六王子就一齊來,因為宿願的關係,就來請佛轉大法輪。


3.廣陳供養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時諸梵天王」︰在當爾之時,這南方一切五百萬億的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見著佛,都五體投地,向佛頂禮,繞佛百千匝。這繞百千匝,不是像我們人這麼轉一圈就要一分鐘,或者轉兩圈就要兩分鐘;他這百千匝,連一分鐘也不要用。為什麼?他很快的,以神通力量來繞百千匝,連一分鐘也不需要,所以你不需要擔心,認為繞百千萬匝,這哪有時間再聽經呢?我們聽經就兩個鐘頭,繞百千匝也要兩個鐘頭了!不是的!這連一秒鐘都不需要;所以你不要以凡夫的知見來推測這種境界。


「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又用他們所帶來的天華,像下雪似的,散在佛的頂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所散佈的天華,好像須彌山那麼高、那麼多;這些天華,不單供養佛,「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而且還供養佛成道的這棵菩提樹。有人說這一些個大梵天王真無知識!為什麼一棵樹木,他都要用天華來供養呢?供佛可以,供菩提樹,有什麼用呢?你要知道,佛是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有這菩提樹,佛才能成佛,這棵菩提樹是功德很大的。佛坐到菩提樹下,雨也澆不到他的身上,他在那兒涼涼爽爽的成佛了!這些個大梵天王並不是愚癡,因為他們想要感謝菩提樹能幫助佛成佛,所以來供養菩提樹。


「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供養完了之後,這些個大梵天王把宮殿也布施給佛。這些大梵天王所最放不下、最捨不了的,就是他這宮殿。他生到天上,就住在這宮殿裏,這宮殿就是他所享受的最妙、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受果報處。他現在把這個最捨不得的宮殿,都布施出來。因為天人也沒有旁的東西,只有一座宮殿。他不像人間的人有很多土地,天上沒有土地的;天上是虛空,他那個宮殿,也在虛空裏頭。也不需要用錢,天人不需要像我們人間,互相有鈔票來以有易無,或者有其他寶貝的東西。天人所最放不下的,是一個宮殿,還有他那個天華,這兩種。他先用天華來供佛,以後想一想,這還不夠誠心,「啊!我現在遇著佛了,為什麼不把我宮殿來布施出去呢?我只有這宮殿!」好!把宮殿也布施出來。那麼宮殿一布施出去了,相信天人就沒有地方住了;沒有地方住,不知道他們怎麼辦?不知道移民到什麼地方去?「而作是言」︰而作這種的說話,說什麼呢?


「惟見哀愍,饒益我等」︰我們的心裏,就是一個心;就是惟獨的想請世尊大發慈悲,哀愍我們這一切的眾生,對我們來有一點利益。「所獻宮殿,願垂納受」:我們所奉獻給世尊的這座宮殿,惟願請佛慈悲接受我們的供養,請您住到我們這宮殿裏。您不要再在菩提樹下,這個地方不太莊嚴;我們供養給您這宮殿,請您住到宮殿裏囉!


「爾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當爾之時,這一切的大梵天王,在佛的面前,「一心同聲」︰你看!這是不容易的,怎麼同時都能一心呢?我們人間的人,你想這麼樣翻譯這經典,他就想那麼樣翻譯經典;他想那麼樣翻譯經典,你又說這我不同意!然後又說,好了!你如果想這樣子,我也是隨便啦!這總有一點「不是一心」的味道在裏頭。這天上大梵天王同時都一個心了,而且又說一樣的話,「以偈頌曰」︰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如來。


世尊甚難見 破諸煩惱者 過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見
諸飢渴眾生 以法雨充滿 昔所未曾覩 無量智慧者
如優曇鉢華 今日乃值遇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世尊大慈愍 惟願垂納受


這些個大梵天王,一心同聲,來作這首偈頌。你看經文看到這個地方,你就要知道:這大梵天王是同樣的智慧、同樣的思想、同樣的聲音、同樣不可思議的境界。


「世尊甚難見」︰佛是最難遇見的,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的。這說的不單是這位佛,就是佛像也甚難見的。好像在這美國,在前幾百年,佛像根本就沒有的;所以不單見佛,就見佛像,也不容易。「破諸煩惱者」︰佛是已經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的大覺悟者,也就是破除一切眾生煩惱的一位大慈悲者;他不但自己破煩惱了,而且要把一切眾生的煩惱也給破了。講到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就很恐懼了;恐懼什麼呢?他想:「我這個煩惱,這麼寶貝的東西,我不願意破了它!」於是趕快開開門就跑了,不聽經了。你看!開開門就跑了,不願意破煩惱!因為他說:「佛把我的煩惱都破了,還得了!我若把煩惱破了,好像沒有飯吃一樣,那是不行的。」因為他拿煩惱就當飯吃。


「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見」︰我們經過了一百三十大劫,現在才遇見佛了。「諸飢渴眾生,以法雨充滿」︰所有一切飢渴的眾生。飢,是餓了;渴,就是沒有水喝。什麼眾生是「飢渴眾生」呢?在三惡道裏頭的眾生,都是飢渴眾生。現在佛出現於世了,佛用法雨來充滿這些飢渴的眾生。


「昔所未曾覩」︰在往昔,我們從來就沒有見過佛、沒有見過法、沒有見過僧。「無量智慧者」︰佛是一位無量無邊、大智大慧的大慈悲者;「如優曇鉢華」︰就好像優曇鉢華不容易遇到。優曇鉢華,前邊已經講了,你們若是不記得,去看看你們那個筆記去。我現在不再給你們講了。有一個人說︰「哦!或者你也忘了!」就算我忘了,但是你若想起來,我忘了可以,我要你想起來。等明天晚間我就要問什麼叫做「優曇鉢華」;你若答不出來,那我以後就不給你講經了。聽見沒有?若今天你記住這優曇鉢華是什麼,現在也可以告訴我。「今日乃值遇」︰現在我們才遇見這優曇鉢華;佛就譬如優曇鉢華似的,很久很久才能遇著。


「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我們天人一生中,沒有旁的財產、沒有其他值得執著的,我們所愛惜的就是我們的宮殿,這宮殿是最美麗了!這是我們最放不下的一個東西;現在我們遇見佛了,我們放不下的,也要放下,要供養給佛。我們蒙佛的光明,使這宮殿特別美麗、特別莊嚴而好看,所以現在把我們這最好的宮殿來供養給佛。「世尊大慈愍,惟願垂納受」︰我們請世尊您大發慈愍的心,惟願您接受我們的供養,給我們眾生好種福,好增加智慧。


4.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 轉無上法輪 擊於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無量眾生 我等咸歸請 當演深遠音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已」︰當爾之時,一切的大梵天王,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佛,完了之後,「各作是言」︰頂禮佛完了之後,他們都有話講了,都說什麼呢?「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大家異口同音的說,惟獨願意世尊您為我們一切眾生轉無上的妙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使令一切的世間、一切諸天、一切的諸魔、一切的大梵天王、一切的沙門(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出家修道人),還有這一切的婆羅門,都得到平安快樂,而得到度脫三惡道苦。「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這時一切的大梵天王,又一心同聲,用一首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佛。


「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我們惟獨願意這位天上和人間的世、出世之尊,為我們轉無上的妙法輪,「擊於大法鼓」︰敲擊起來;擊是擊打,打是打鼓。我們一講經、一做佛事,就先敲鐘打鼓;一要翻譯經典,也敲鐘打鼓;這就是擊大法鼓。這一敲打起來大法鼓,凡是聽見這個法鼓的──你不要以為我們這兒一打,沒什麼;我們這兒一打,天上都聽得見的。你信不信呢?我們這兒一打,天上都聽見了:「今天三藩市那個地方,他們又開始做工了、又翻譯經典了!」就默默中來看一看。他來看看我們翻譯得怎麼樣?是不是真翻譯經典呢?還是在那兒玩呢?到這兒查一查。你不要以為馬馬虎虎的!這是擊大法鼓。「而吹大法螺」︰吹這個大法螺。我們那「四十二手」,不有個寶螺手?就是那個寶螺。這寶螺一吹起來,盡虛空、徧法界都知道了!


「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普徧的下大法雨;說法好像雨大法雨似的,普徧一切處。這就是度無量的「大眾生」,你看!我們眾生也不小的。要是我翻譯這經典,我就說「普雨大法雨,普度大眾生」;這兒說「度無量眾生」也可以的!「我等咸歸請,當演深遠音」:我們大家都一起皈依佛,請佛轉法輪,當願佛能為我們演說這最深遠的法音。你看!這個遠不遠?釋迦牟尼佛現在又接著給說出來,說出我們現在已知道有個大通智勝佛,你說遠不遠?到我們這兒,這不知道多長的時間了,我們還一樣可以知道。我為什麼說我翻譯,要翻譯成「普度大眾生」呢?因為我們眾生將來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很大的;你若說「普度小眾生」,他一想:「我不是大眾生,我不修行!」這是大眾生,將來也可以成大佛道。我翻譯經典,我一定把這一句改了它;不過不是我翻的,現在不能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