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57 》




2009/10/20 10:17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這個境解脫身,這個時候,也沒有內、也沒有外了,這解脫了。這種的境界,也就是修的禪定的功夫,到四禪的境界那種火候上了。


(四)空無邊處解脫。這是四空處了,這是「空」,找不著一個「空」的邊際;你找不著這個「空」的邊際,就不找了,解脫了。你若還去找這個邊際,那還有執著呢!


(五)識無邊處解脫。這個「識」是很微細的,也是無邊,得了解脫了,不執著了。


(六)無所有處解脫,也得到解脫了。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這是「滅受想定」的解脫。


這是「八解脫身」,你得到了,也就是叫「八大自在我」,又能得到八種的「解脫智」;這解脫智,即八種的解脫智慧。這講起來很多,所以慢慢有機會再講。我一次給你們講多一點,不要一回把它講了;一回把它講完了,我就沒有工作了!


「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每位佛成佛之後,都是先(第一)說「四諦法」;其次(第二)說「十二因緣法」;然後再(第三)說「六度」。第一時,是說大華嚴(三藏教),第二時,說阿含,這是三藏教;第三時,說方等;第四時,說般若;所以這第二時乃至第四時,這是說三乘法(般若)。第五,說法華涅槃時。三藏教又叫「半字教」,只說一半;等般若時,這叫「滿字教」;有的「對半明滿」,對著這半字教,說滿字教,這是方等時。


所以這「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有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的人,也都已經不受一切的惡法,而得到一切無漏的善法;對於諸漏,這個心得到解脫,心裏沒有煩惱了。「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這個以後,這一切的聲聞、阿羅漢,是無量無邊,有說不出來那麼多。


2.轉滿字教(分六)
1.王子出家 L2.請轉法輪 L3.所將亦出家
4.受請說經 L5.說經時節 L6.說已入定
今L1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你看!這位佛的十六個兒子也都出家了,就是以童貞入道而作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這十六個沙彌諸根非常通利,智慧也聰明得不得了。


諸根通利是什麼呢?這就是得到六種神通了;眼睛也會說話、耳朵也會看東西。這是豈有此理呢!那我怎麼眼睛不會說話?你眼睛不會說話?你知不知道人與人之間,有的時候不講話,眼睛這麼看,就知道心裏是什麼個意思?那也就等於「小他心通」一樣的,這眼睛會說話了!但是眼睛也會吃東西;怎麼叫眼睛會吃東西呀?眼睛一看這個東西來了,又不需要吃,就已經飽了。說那真是妄想!在你認為是真是妄想,得到這種境界,一看吃的東西,他真就飽了。耳朵也會看,眼睛也會聽,這叫「諸根通利」。


這十六個沙彌在過去生中,「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已曾經供養過百千萬億的諸佛,他們生生世世都修清淨梵行。梵行,就是嚴持戒律,就是受持戒律、不犯戒律。「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都是為著求這無上正等正覺,才這樣勤修苦行的。


2.請轉法輪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


這十六個沙彌,也就是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兒子,他們都一起跟隨著佛出家修道。十六個沙彌和五千萬億的大梵天王,以及百千萬億的一切人、天等眾,「俱白佛言」︰同時就對著佛講了。說什麼呢?


「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世尊!現在在這個道場裏邊,有無量百千萬億這麼多的大聲聞;這一些個大聲聞,都是大德。怎麼謂之「大德」?言其這些個聲聞,在過去生中,曾經做了很多善事,所以有很多德行,這德行大得不知有多少,所以稱為大德。聲聞,就是聞佛聲音而悟道的眾生,修「苦集滅道」四諦法而證果。「皆已成就」︰成就什麼了?他們成就聲聞的果,而現在都生了一種懷疑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得到涅槃了?所以「成就聲聞的果,而發動大乘根性的心」,這叫「成就」。


「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世出世的之尊!人間和天上都應該尊重的佛!亦,當「也」字講;您也應當為我們這一切的眾生,說怎麼樣修行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果位的一個名稱;但是要有個方法,才能得到這種的果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你怎麼樣才能得到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你怎麼樣才能到這個果位上呢?你一定要有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要有人講。沒有人講,你就不懂,就不明白得到這果位的方法。所以現在這十六王子就為人、天、大眾來請法,請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本來這十六王子,他們一聽《華嚴經》,已經都證果了,已經都明白這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了;可是他們雖然明白,眾生還沒有明白呢!所以他們就是要假藉這種的時機,做為他們還沒有懂,代表一切眾生,來請無上正等正覺這種的修行方法,並不是這十六個薩沙彌還不明白。


好像我們這個講堂,每天說法,也有人來請法師說法;請法這兩個人,不一定不明白佛法,他們也會說佛法。就好像天天來請法的人,都是會說法的,甚至於比我講得更好、比我說得更妙。為什麼要請我呢?因為我是一個說中國話的人,我說中國話,一般人不懂得中國話,以為說的是妙法。等一翻譯過去,並且翻譯這個人也是辯才無礙,我說一分,他就給我翻譯出來十分;大家一聽,哎!是不錯!所以天天來請我說法。本來我說的法,你們都懂,你們講得都比我好;不過就因為我是個外國人,尊重這個外國人,以為「遠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個外國的和尚說法,大約是比本地的好一點?所以就請我來說法。我也就無慚無愧,自己不知道慚愧,就你們請我,我就說啦!於是就亂講。亂講,可是你們不會亂聽;翻譯成英文,你一聽,就不亂了!因為講中文的時候,你們不懂,所以這我就叫「亂講」;等你們一懂了,它就不亂了!沒懂的時候是很亂的。「他說什麼呢?他們懂中國話的都笑,大約是講得很值得笑的吧?」


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是這樣子;十六王子已經明白了,他還請佛說這法。阿耨,是梵語,翻譯成「無上」。無上,就是沒有比它再高上的了。這就是佛的果位。什麼叫正覺?正覺就和凡夫的不覺有分別。凡夫是不覺,你給他說什麼,他也不覺;你教他真的,他就尋思是假的;你教他假的,「哦!這是真的。」你看!凡夫就是這樣子。甚至於你教他真的,他就怕聽了:「唉!我不願意聽這個真的。我如果得到這個真的了,那我怎麼辦呢?」你說他,他就想他沒有辦法了,所以就不願意要真的;往往到這地方來,一聽我們所講的法,沒有等講完,他就跑了。為什麼呢?他就不願意要真的。在我這兒,說是他不願要真的;在他的思想上,就是不願意要假的。但是不願意要假的,他可天天陪著假的跑,捨不了這個假的,所以法就不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覺。


二乘人一聽佛法:「哦!是這麼回事!Yes! 這個法真對!」他就覺悟了;一覺悟這個法真對,他就照這個法去修行。說叫你放下一切,他就放下了;叫你看破一切,他就看破了!把一切的執著看破、一切的毛病都放下了,於是就得到自在了;得到自在,就是個「覺」,這是二乘人得到覺悟了。這是「正覺」,不是「邪覺」;不是去學一學跳舞、或者去找其他的娛樂玩一玩,覺悟到娛樂上去、覺悟到跳舞上去了。這個「正覺」,就是覺悟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正覺」了!這是二乘人,可是他沒有能「正等」。


正等,正等於佛,和佛差不多了!這是菩薩。菩薩不單能「自覺」、不單能「正覺」,而且還能「覺他」。我從這條路上過來的,我見著人,也告訴他說:「你不要向其他路上走了,跟著我走,一定會成功的。你如果想成佛,一定要從這條路上走;其他的路,你走來走去,也是走不到佛的果位上!」雖然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一生也沒有到過羅馬的;這就是不明白佛法,想要成佛,走來走去,到不了佛的果位上。那人一想:「不錯!從其他路上走,我走了這麼多年了,這麼久的時間,也沒有走出一個所以然來。哎!我依照這個菩薩所教我的這條路走!」這個不是菩薩的人,照著菩薩道來修,修來修去,和菩薩修得一樣了,所以這也叫「正等」,正等於菩薩;也可以說正等於佛了,差不多就成佛了。這樣子,有兩個講法,你要記得。已成的菩薩,正等於佛;沒成的菩薩,正等於菩薩。那麼正等於菩薩,是不是這個沒成的菩薩,也正等於佛了?他正等於菩薩,當然也正等於佛了嘛!這有什麼疑問呢?沒有疑問!


菩薩雖然能正等,可是沒能「無上」,菩薩還是菩薩,沒有到佛的果位上;所以佛叫「無上士」,菩薩叫「有上士」,在他上邊還有佛呢!現在十六王子,因為看見無量百千萬億這麼多人,都成阿羅漢了,不能常常住到阿羅漢的果位上,現在都大乘的根性動,都應該學佛法了,所以就請佛給說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


「我等聞已,皆共修學」︰我們聽完佛所說的法之後;我們不是聽完了,從這個耳朵聽進去,從那個耳朵就跑了,像風似的,過耳不留;我們不會的!我們明白這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我們一定要依教奉行,照這個方法來修行。我們絕對不會懶惰的,一定對大通智勝佛說:「請佛您放心,不要耽心我們會懶惰、不修行、不精進。我們不會的!我們飯甚至於也不吃,發奮忘食,樂以忘憂,我們得到這個佛法,會快樂得把我們所有的憂愁心都忘了、沒有了!」


「世尊!我等志願」︰世尊!我們現在這一班在會的大眾,心志之間所願意的是什麼呢?「如來知見」:願意得到佛知佛見。《法華經》所講的,就是佛知佛見,「開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示佛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第一次說的華嚴;第二次說的三藏,也就是阿含教;第三次說方等;第四次說般若;第五個時候說法華涅槃。現在這一切的眾生,都想要聽《法華經》,把這半字教不要了,都要學滿字教,這是「廢半明滿」;《法華經》是真正的圓滿大教。


「深心所念,佛自證知」︰怎麼叫深心呢?心還有深有淺?那麼深有多深、淺又有多淺呢?所謂「深心」,就是存這個心很久很久了;好久好久就想請這種法了!什麼法呀?成佛的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這到底用什麼修的?這要用你的慈悲心、喜捨心、無畏心、無染著心;最要緊的,就是無染著心。你切記不要有一種的欲念,有欲念,就有所染著;有所染著,你就得不到自在。還有什麼法呀?我告訴你們,修行六度萬行、十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都是成佛之法;但是還有很快的,不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的法。什麼法?就我們天天所念誦的〈楞嚴咒〉!你沒聽阿難說「願今得果成寶王,不歷僧祇獲法身」,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了。成佛幹什麼呢?我成佛之後,「還度如是恒沙眾」,我還要去度眾生;這是阿難這樣說。


你若能常常誦持〈楞嚴神咒〉,你一定就會很快成佛了!這是一個。有人就說:「〈楞嚴咒〉那麼長,一唸就要差不多二十分鐘。」唸二十分鐘〈楞嚴咒〉是很長的時間,那你天天吃飯都不只二十分鐘,怎麼你沒有說:「啊!我吃飯的時間,二十分鐘這麼長,我要縮短一點!」為什麼不這樣想呢?為什麼誦一個咒,就說時間長了,吃飯的時間就不長?為什麼你睡覺睡幾個鐘頭,你都不說:「哦!我睡覺睡得太長了,我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你就不反對睡覺、也不反對吃飯?誦咒二十分鐘,你就要反對?我真不明白你學佛法是學的什麼佛法!二十分鐘的時間,你都沒有?這是一個。


還有,〈大悲咒〉四十二手,那是最妙的成佛之法。你誰若修行這個法,很快得五眼六通。但是你可不要怕麻煩!我先前講的話,你不要得到五眼六通了,就說這太麻煩了!那時候你後悔也不行了,因為你已經得到,怕麻煩也要麻煩。說:「那莫如我現在就不要那麼麻煩,我還是這麼樣子好了!」那你歡喜這麼樣子,就這麼樣子囉!我平時對你們講的,我所有一切,都不勉強人,都是聽著每一個人自己去發展。自己所願意做的事情,你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做。


那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方法,就是我現在所教你們的方法。今天有一個人來請求,說是教了我們這麼多法,修也修不過來了,不知道修哪個好。若專修一個法,不很快就成功了?我現在所教你們的法,其中就有一個專一的法。那為什麼不教你們那個專一的法,而教你們這麼多的法?這也就像讀書似的。你讀書,這一本書,其中考試的題目只有一個,甚至一個字、一句,但是你都要把它讀會了。我考試你,無論考你哪一句,你才知道:「哦!對!這個我讀過!」但是可不是打開書來考試,這要闔上本子,因為佛法是要一法不立的;一法不立,你拿著一個本子來考試,這不可以的。所以我現在教你們這麼多,其中一定有一個法是成佛的。你若是把所有的法修了,你一定就成佛了。你若是說,我嫌這一些法太多了!天天吃飯,你為什麼不嫌會吃得多?我還是這句話,天天睡覺,為什麼你不怕睡得多?修佛法,你怕多了?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這兒說,我們願意得到佛的知見,我們心裏所想念的,佛一定會知道的;我們所想要聽的,就是《妙法蓮華經》,我們現在請求佛給我們說《妙法蓮華經》。我們深心所想念的、想要知道的,佛早就知道了;不過就因為我們沒有請法,佛也沒有給我們講明白。現在我們來請法,請佛慈悲攝受,來教化我們了!十六王子請完了法之後,佛也很滿意的,就給說法了。


3.所將亦出家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爾時」︰當爾之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這轉輪聖王,就是大通智勝如來的父親。這十六王子,就是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個兒子。這轉輪聖王,他所率領的百萬億那麼多的人裏邊,有八萬億那麼多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見這十六個王子都捨棄國榮,把國家的財產都不要了,國、城、妻、子,也都不要了,就出家去做比丘了;這八萬億人也都同時發願,說要跟著這十六王子一起出家做比丘。


「王即聽許」︰這轉輪聖王就答應了,好!你們大家現在出家。我都幫忙你們出家、成就你們出家。你們無論有什麼需要,我都供養你們!所以這八萬億人,都有了功德主──功德主,就是供養他們的人;這八萬億人也沒有恐懼心了,也不怕餓死、凍死、渴死、窮死,什麼都不怕,一心出家修道、做比丘,將來都會成佛的。過去已經成佛成了很多了,現在也有一些成佛,將來也有一些成佛。這八萬億人裏邊,在無量劫以前,就發願出家;他們的功德主,就是轉輪聖王,供養他們,所以很容易就修成了。


4.受請說經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就在這個時候,大通智勝如來接受這十六沙彌的請法;「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經過二萬個劫這麼長的時間之後,在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這四眾之中,佛才講說這大乘經典。這大乘經典叫什麼名字呢?「名妙法蓮華」︰就是叫《妙法蓮華經》。「教菩薩法,佛所護念」:這一部經是教化菩薩的法,一切諸佛所保護著的念經的人。


「說是經已」︰當佛說出這部經典之後,「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這十六個沙彌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佛果的緣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他們都共同來修持、受持《法華經》,並且都念誦得非常熟,可以不用本子,從頭念誦到最後一品,這叫「通利」。永不忘失,他在他的八識田裏頭,永遠都不忘了。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在大通智勝如來說《法華經》的時候,這十六位菩薩沙彌都歡喜信受。這「菩薩沙彌」,也就是「沙彌菩薩」,但是可沒有受具足戒、沒有受比丘戒。為什麼他們不受比丘戒而就做菩薩了呢?因為這十六沙彌修行非常的勇猛精進,所以也就沒有時間受比丘戒;因為太忙了!忙著幹什麼呢?講經說法、轉大法輪、讀誦《法華經》。


所謂「受戒」,是給犯過的人受戒。你如果天天能誦念《法華經》,就不會犯過,常常能收攝身、口、意,這三業都不犯。你口念誦《妙法蓮華經》,口不會犯四惡業;你身諷誦《法華經》,身也不會犯殺、盜、婬那個惡業;你意念思惟《法華經》的意思,並且記住它,這意也不犯貪、瞋、癡三業了,所以這叫「三業清淨」。既然三業清淨了,那麼受戒和不受戒是一樣了!


又者,這十六位沙彌,雖然說是沙彌,都是再來人。怎麼叫「再來人」?就都是來擁護大通智勝如來這個道場的;在過去生中發願,說是某某人成佛了,我一定要擁護他的道場。好像果護發願說,我若成佛,他就要擁護我的道場。現在我沒成佛,你也一樣要擁護我的道場;沒成佛,也要擁護,這才是真正發願。不是說成佛了,我擁護道場;成佛了,他自己神通妙用大得不得了,有人擁護、沒有人擁護,都不要緊了。現在正是我沒有神通的時候,你若擁護我,那才是真正的護法!就好像一個有錢的人,天天吃非常好的東西,珍饈美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他也來吃;你送給他飯,說:「哦!我今天布施一頓飯請你吃。」他就不一定接受你這一頓飯,因為他在家裏吃的,比你請他吃的飯更好。如果一個窮人,他家裏沒有什麼飯吃,甚至於所吃的都是稗子米、很下等的那個米,你請他吃一頓很好的飲食,他一定會吃的;不但會吃,吃完了,他還要謝謝你。也是這個樣子!所以你們以後發願,說是要護師父的法,不要等到師父成佛才護法;成佛的時候,那護法就多得很!在沒成佛的時候,需要護法。


十六菩薩沙彌,他們都信受大通智勝如來所說的妙法。「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在這一切羅漢裏邊,聽到佛所說的法,也有信而且還明白的;可是「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其餘有很多眾生,千萬億那麼多種,對佛所說的妙法就都生疑惑了。說:「佛有很大的神通,好像《法華經》一開始的時候,就有五千退席;或者佛把他遷移到其他的國土裏頭去,免得令他生疑惑,那不好了嘛?」因為本經這五千退席,他不單生懷疑、疑惑,而且還會譭謗。單單疑惑,他不會怎麼樣墮落;若是譭謗大乘經典,就會墮落到三惡道裏頭去。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的時候,把那五千增上慢的比丘就退席了、就走了。大通智勝如來講這《法華經》的時候,有百千萬億這麼多種的眾生都生懷疑,他為什麼不把他搬到其他的國土去,免得他生疑惑呢?因為這一些個眾生雖然疑惑,他不會譭謗的;因為不會譭謗大乘經典,所以就沒有搬到其他的地方去。


5.說經時節


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


在大通智勝如來說完了這一部《妙法蓮華經》,經過八千劫這麼長的時間,佛也沒有休息,也沒有間斷講《妙法蓮華經》。你看看!大通智勝如來講《妙法蓮華經》講了八千劫,釋迦牟尼佛講《妙法蓮華經》講了八年。那麼一位佛說八千劫,也是說這《妙法蓮華經》;一位佛說八年,也是說《妙法蓮華經》;怎麼有的就說得那麼長?這一位佛就說得這麼短?這是眾生的知見來分別長短,在時間上,本來也沒有長、也沒有短,長短是眾生的分別心而有的;所以大通智勝如來說《妙法蓮華經》八千劫,這是說實相的法門,釋迦牟尼佛也是說實相的法門;這個長短,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在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休息過,也沒有說是把講經說法的事情停止了。停止,就是休廢;沒有停止,就是沒有間斷,天天都是講《妙法蓮華經》,天天都是說大乘實相的法門。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們這兒天天講《妙法蓮華經》,或者講其他經典,就說天天講!過去諸佛都是天天講,所以我們是佛的弟子就應該天天來研究這《法華經》,也不應該休廢。


6.說已入定


說是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


當大通智勝如來說完了《妙法蓮華經》之後,他就到佛住的那個靜室裏邊去打坐,入於禪定了。在這一入禪定,就入了八萬四千個大劫。大通智勝佛入了八萬四千個大劫這麼長時間的定,那麼這《法華經》是不是就沒有人講呢?不是的!


2 正明結緣(分二)
1.法說結緣 J2.喻說結緣 J1(分三)
1.明昔共結緣 K2.明中間更相值遇 K3.明今日還說法華 K1(分二)
1.複講利生 L2.佛起稱歎
今L1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在佛入定這個期間,這十六位菩薩沙彌知道佛在靜室裏邊,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入於禪定了!所以這十六位菩薩沙彌,就都發弘揚佛法的心了,於是都升法座。有的人就問:「他們升法座,是不是這十六個人都坐到一起,每一個人坐一個法座呢?」不是的。他們或者輪流,今天你講、明天他講、後天他講,這叫「各升法座」;或者各化一方,這個化東方、那個就化南方、那個化西方、那個化北方、那個化東南,這十六個,兩個人化一方,這有八方;所以你不要執著他們各升法座是不是都在一起升法座。


「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他們在這八萬四千劫,為所有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分別來詳詳細細講廣說《妙法蓮華經》這個道理;廣,就是把它推廣起來。「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每一位菩薩沙彌,都度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那由他,那是一個大數目;恆河沙,也是印度一個大數目。「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來指示、教化一切眾生,令他們得到利益而歡喜;使令這六百萬億眾生,一齊都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2.佛起稱歎(分二)
1.正稱歎 M2.勸親信
今M1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這一位大通智勝佛在靜室裏邊,入定八萬四千劫之後,「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從三昧中就出定了,到他弘法的法座這兒來了,很安詳的就坐到法座上邊,普徧告訴在道場裏邊的一切大眾。


「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希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是很少有的。他們諸根通利,能六根互用;他們的般若智慧也現前了,明了通達一切諸法。為什麼他們能明了通達一切諸法呢?因為他們過去生中,已供養過無量千萬億數那麼多的諸佛。「於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在每一位佛的道場那地方,常常地修這種清淨行,就是嚴持戒律,修清淨的行門;他們常常所學習的,就是諸佛的智慧。「開示眾生,令入其中」︰他們還又開示教導一切的眾生,使令眾生也到佛的智慧這種程度上,也得到佛的智慧。


2.勸親信


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大通智勝如來又告訴大眾說,所以「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怎麼叫「數數」呢?就是很快的、常常的,就是左一次、右一次;親近,常常不離開他。你們應該快一點,常常不離開這十六位菩薩,供養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所以者何」︰為什麼我要這麼樣對你們講呢?


「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假如有聲聞、緣覺和所有的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能深信不疑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所說的經法,常常能受持不忘,不生譭謗的心;「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不論是聲聞、是辟支佛、是菩薩,或者一切眾生,凡是這一類的人,都統統應該得到這無上正等正覺,佛之智慧。


2.明中間更相值遇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它恆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


「佛告諸比丘」︰佛告訴這一切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這十六位菩薩,他們最歡喜的,就是說《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它恆河沙等眾生」︰所有這十六個菩薩,每一個都教化了有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那麼多的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他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發願和這十六個菩薩沙彌在一起修道,聽聞十六位菩薩沙彌所講的法,統統都信而不疑、都明白。「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以這種的因緣,他們得遇著四萬億那麼多的諸佛世尊,到現在還沒有完了、窮盡他們這個願。


3.明今日還說法華(分二)
1.先結會古今 L2.正明還說法華 L1(分二)
1.結師之古今 M2.會弟子古今 今M1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說,「諸比丘!我今語汝」:你們各位出家的人!比丘、比丘尼,也包括優婆塞、優婆夷,我現在告訴你們!「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是指大通智勝如來;這一位佛的弟子,十六位沙彌。沙彌有老沙彌、也有大沙彌;出家時間久,做的沙彌時間久,就叫「老沙彌」;出家時間也不太長、也不太短,這叫「大沙彌」;方才出家,這叫「小沙彌」。這十六位沙彌,大約都是老沙彌了,為什麼呢?他們出家的時間都非常久遠,也都成佛了,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在十方所有的世界,現在正在說法呢!「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佛的眷屬、佛家裏的人,是什麼呀?就是菩薩、羅漢、聲聞、緣覺。菩薩的眷屬,就是佛的子女,這好像一個大家庭似的。我們現在學佛了不是嗎?這都是佛的弟子、佛的子女了,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做佛的一個孝順子女。我們都是佛的眷屬了!


「其二沙彌,東方作佛」︰有兩位沙彌是在東方成佛了,「一名阿閦,在歡喜國」︰阿閦,是梵語,翻譯為「不動尊」,也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我們這兒三如來,這位就是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他托著個塔;那位就是阿彌陀如來,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因為美國人一見著佛像,就問是哪一尊佛,他就想要認識;我們佛堂裏邊的人,也都應該人人都知道。不要外邊有人來,問你說:「那是什麼佛?」I don't know!(我不知道!)那人會說:「怎麼他在這兒住,跟這個師父學,學什麼東西呢?天天學佛法,這簡直的!連佛都不知道是哪一位佛!」那太倒架子了!不單倒你這徒弟的架子,也倒師父的架子。外邊來的人,他都要知道哪一位是哪一位佛;我們裏邊的人,更應該要知道囉!所以現在我給你們介紹,你們要認識這一位佛。藥師琉璃光如來,就是阿閦佛,也就是不動尊佛。這位沙彌他在歡喜國成佛;東方歡喜國,也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東方淨琉璃世界。「二名須彌頂」:第二位沙彌成佛,這位佛的名字,為「須彌頂」;他和不動尊佛做鄰居,都在東方。


「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在東南方,有兩位沙彌成的佛。一位名字叫「師子音佛」;那表示這位佛說法,音聲好像獅子音那麼威猛。第二位佛,名號是「師子相佛」。


「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南方也有兩位佛。一位佛的名字,就叫「虛空住如來」;雖然他的名字是「虛空住」,但不一定說是住在虛空那個地方。第二位佛的名號是「常滅佛」,他常能給眾生滅一切的罪業。


「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南方有兩位佛,一位佛的名號是「帝相佛」,這位佛的相貌,有帝王之相,好像大梵天或帝釋的相。第二位佛的名號是「梵相佛」;他的相是清淨的,在因地常修梵行。


「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你看!現在這兒說明白了,阿彌陀佛原來也就是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兒子之一。他生在西方,佛的名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翻譯為「無量壽」,或者是「無量光」;言其他的福德無量、智德無量。這無量壽,是依照福德而講的;無量光,是依著智慧而說的;所以「阿彌陀佛」的名字,就是「智慧無量、福德無量」。第二位沙彌成佛的名字,就叫「度一切世間苦惱佛」,他能度脫一切世間眾生的苦惱。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西北方兩位佛的名字,一位是「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佛」;是不是在八十八佛有這麼一位佛的名字?記得嗎?果逸!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是不是妳有一次問我是什麼意思來著?現在我講給妳聽,這是專專講給妳一個人聽的,旁人不要聽啊!旁人現在可以把兩個耳朵堵上。多摩羅跋,這是梵語,翻譯為「性無垢賢」。性,是自性;無垢,就是沒有塵垢;賢,是聖賢;言其自性本來就沒有塵垢,就是賢人。記得了吧?栴檀香,就是一種香。又有神通;這位佛的名字叫這個。第二位佛的名號是「妙高相佛」,好像須彌山似的妙高相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