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31

分類:法相宗
2012/10/19 07:48

不壞相有八,相亦相。


“不壞相有八”,就是八個識嘛。“無相亦無相”,也有兩種解釋。有的講“無相”就是無相,有這麼解釋的;也有的講八個識他的差別相,就是不壞相有八,壞就是沒有分別,不壞就是有分別,不壞的相有八,就是講八識。“無相亦無相”呢,按唐譯本說是“無能相所相”,就是沒有能相的,也沒有所相的,就是講雖然有八個相,但實際上無能相所相,畢竟是空的。唐譯本這麼翻譯的,這就跟前面解釋無相就是沒有相的那個解釋就不同了。應該按唐譯本來理解比較好。對照一下,我們剛才講“珂乳及石蜜”,“珂”在唐譯本上譯作“鹽貝”,是貝類的一種,所以“珂”字按唐譯本做鹽貝解,按宋譯本有些書的注釋,認為是佩飾,說法不一樣了。沒有文字上詳細的考據,知道大意就行了。


譬如海波浪,是則無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比如海水和波浪只是現象和作用不同,因為它們同是海水,本沒有差別的。心跟識也是這樣,只是體跟用上的差別,從根本上說沒有什麼不同。


心名採集,意名採集,諸識識等境五。


“心”就是藏識,藏識能受熏嘛,被前七識熏,能受熏就是能夠收藏,叫做“採集”。所以藏識心叫“採集業”,它的作用就是收集種子、採集種子。“意名廣採集”,“意”是指的第七識,末那識、意根,不是第六意識,意根叫廣採集。意根為什麼叫廣採集呢?就是恒審思量。八個識在作用上都不完全一樣,第七識之所以廣採集,就是它又恒又審。審就是分別、了別。第七識抓著第八識以為自內我,抓住“我的我的”不放,這就是審;另外它不像前面六個識了別一下休息一下,比如,我們的意識能夠了別,但是有時我們的意識也不起作用,比如睡覺了,意識停止活動了,它就不審了,而第七識不同,它老在審,人從一生下來一直到死,它都在審,“我的、我的、我的……”,沒有一刻停的,這就叫恒。所以第七識是恒審思量,又恒又審。第八識它不審,第八識總是輸送種子和收藏種子,它不分別什麼東西。所以第八識是恒而不審,第七識又恒又審。第六識呢,是審而不恒,它經常分別,經常了別,經常思量,但它是有間斷的,它並不是總在想,總在活動的,所以第六識是審而不恒。前五識呢,眼耳鼻舌身是又不恒又不審,因為它一定要意識參加才能夠分別。所以末那識叫廣採集,它又恒又審。“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什麼是“現等境說五”,就是前五識,五根對五塵,那麼表現的現實境界我們說它有五個方面。“現等境”說的是前五識。“諸識識所識”,“諸識”是指的第六識意識。《楞伽經》翻譯的時候,文字上有些地方不是那麼明確,概念有時候容易搞不清,比如,“心”是指的第八識,這個“意”不是意識而是第七識,另外像“諸識”不是講八個識,而是指的第六意


識,這裏的“現等境”又說的是前五識;


爾時,大慧菩以偈曰:青赤色像,發諸識,如浪種種法,雲何唯願


這個時候,大慧菩薩以偈又問了佛,世間萬物所呈現的色相,比如像青赤這些光色,使得眾生發生諸識的作用,像波浪海水一樣,生出種種現象。我希望佛世尊為我們解說其中的道理。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有,採集業說心,凡夫。


這時候佛以偈答復大慧菩薩,佛說這些光色,都是如來藏藏識變化而生的暫時現象,從它們的根本來說,這些外境的現象原來是空無所有的,就如同大海本來平靜無波一樣,我們的阿賴耶識本來是清淨的如來藏,本來是沒有波浪的,就因為外境的風使它不平靜。因為你執著了相,執著了外境,這樣外境就成風了,海就起浪了。因為自心執著成相,採集積累嘛。阿賴耶識本來是清淨的,你執著了,就受污染了,受污染就是採集業,採集積累這些種子就變成了業力依存的根據。前面講了種子的活動,本來是種子,它怎麼能夠結集起來成這些活動的呢?那是業力的緣故,是業力把散土組成泥團,變出各種現象來。阿賴耶識一採集,也就是業力一組織,這樣識浪就生起來了。所以佛說一切無非都是自心所生。“開悟諸凡夫”,用這個比喻使凡夫們開悟。


有,自心所離,所攝無,與彼波浪同。


這就是說因心而存業,但業力的自性還是空的。如果自心能夠離開執著和所執著的作用,那我們的自心就像大海的波浪返本還原歸於寂靜了,恢復了原來如來藏的清淨了。


受用建立身,是現識,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


眾生就是在世間的種種現象之中互相資生受用.我們前面講了根身器界嘛,阿賴耶識的種子,一個根身,一個器界,根身是自受用,器界是他受用。根身、器界就形成了眾生身心性命的所在,這就是現識(阿賴耶識)的境界,它在其中顯現一切業力的因果。因果之環,業力之網輾轉相生,就像海水起了波浪一樣,重重無盡,層出不窮。如果用唯識學講,這裏頭實際講的相分見分,按四分講的,因為我們不是專門學唯識的,就不詳細說了,因為那樣說起來更繁瑣。根身、器界,內根身是我們一般常說的正報,外器界是我們常說的依報,每一個世界都有正報依報。我們人是正報,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外境界就是我們的依報。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是正報,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依報。根身器界,凡間是這樣的,淨土也是這樣的。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土,正報是藥師佛,依報是琉璃光世界。我們阿賴耶識受污染了,就是我們現在的根身、器界,如果我們轉成淨識了,就是把這些污染去掉了,恢復了法爾的如來藏了,那就是佛和佛的國土,正報依報就不一樣了。


爾時,大慧菩偈言:大海波浪性,鼓可分,藏與如是,何故不知


大慧菩薩又問佛,用大海和波浪的現象關係,來比喻我們的藏識和心浪也是這樣子的,但是波浪和海水活動的現象很明顯可以分別出來,而業和藏識關係如果也是這個關係,為什麼人們卻感覺不到呢?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種子識本來是平靜的,但是有業力把我們這些種子串起來了,把這些微塵組成泥團了,這就變出各種的現象了,但這為什麼不像海水和波浪那樣讓人容易感覺到呢?經上是這麼問的:“藏與業如是,何故不知覺?”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凡夫智慧,藏如巨海,波浪,依彼譬通。


這很容易明白了,佛說,凡夫他沒有智慧,他不瞭解藏識像大海一樣,業像大海所起的波浪一樣,我打這個比方來講,就是使他們容易明白,依此類通,了悟自心。


爾時,大慧菩偈言:


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生,如照世


,已分部法,何故不說實


這就是說,日出東方,光明就普照世間,無論上中下的眾生都蒙受到陽光的普照,擁有大智慧的佛就像太陽普照世間一樣,為一般愚癡的凡夫來演說真實的大法。我佛您既然已經為眾生演說了各種各類的法門,您為什麼不說心的真實體相呢?心的真實體相,阿賴耶識的真實體相,如來藏的真實體相究竟是什麼呢?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者,彼心,譬如海波浪,中像及


一切俱時現,心境界亦然,境界不俱故,次第業轉生。


世尊以偈回答他:這就是說,如果要說心的真實體相,心就根本沒有世間人所想象的那樣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存在。真實這個名詞也就是世間法知識上的一個概念,你不可以這樣因名執相,妄求真實。比如海水生起波浪了,一波一波次第而生。又比如鏡子中映照的各種形像、夢中顯出各種境界,都是一時之間,同時俱現的。心的境界作用也是這樣,有時是一時俱現,有時候條件不具備,有次第因緣的作用,互相依存,輾轉而生,是業力的因果關係。


,意者意然,五顯現有定次第。


“識者”的識是指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識所識”。為什麼叫識所識呢?就是它跟前五識一起活動,它就瞭解前五識,我們前面不是講了五俱意識嗎,意識參與前五識的活動,瞭解前五識活動的作用,就是識所識。“意者意謂然”,這個“意者”指第七識末那識,而不是第六意識。這個第七識意根,抓住第八識自內我不放,“我的我的”,意根自以為是,“意者意謂然”,他說就是這樣的,“我的我的”,是這麼個意思。末那識厲害呀,自以為是,觀得不得了,我們的一切都受它支配,不論怎麼樣,這樣是我的,那樣是我的,根深蒂固啊,與生俱來呀。


“五則以顯現,無有定次第。”前五識它們顯現境界的現量功能,有時有次序,有時沒有次序,因為五個識,有時候共同活動,有時候又分別活動。


譬如工畫師,及與弟子,布彩圖眾形,我亦如是,


彩色本文,非亦非素,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


這是說意識對於第五識,就好像一個畫師指導弟子們一樣,教他們怎麼樣去著色,怎麼樣去描繪。這個內外的各種境界呢,就好像畫畫用的顏色,本來就沒有文飾,沒有雕琢,它本身既不是筆也不是白紙,只是人為的緣故.綜合了各種線條和色彩,便構成一幅圖畫了。我說心、意、意識的作用也是這樣。畫師代表末那識,支配前六識六個弟子,調配使用第八識輸送的顏料種子,便構成一幅畫。這是這幾句話的意思。


說別施行,真離名字,分別應,修行示真


自悟想所離,此佛子


這就是說,為了語言表達方便,我們使用了各種理論和比喻來分別解說。至於心的真實體相,佛說:你不是問為什麼不說心的真實體相嗎,因為心的真實體相根本是超越文字言說的一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我之所以仔細地分析心識表現的各種現象,只是為了這些初學佛的人,他要清淨他的心識所受的污染。你要真正瞭解你心的真實境界,怎麼辦呢,只有修行,你證得了,你就知道了,因為真正的心的真實本體是不可思議的,只有自悟自證,要把你自己覺想和所覺想的作用一概都舍掉,受污染的那些東西都要清除掉,你才能夠瞭解你自己的真實面目。


愚者,種種皆如幻,雖現無,如是種種


,所非所,於彼


就是說因為無知的凡夫們容易對種種現象廣為分別,產生種種論見,實際上他們的這些論見也是夢幻一樣的,沒有真實的意義,我為了教化他們,所以也有種種的解說,無非是因時、因地、因人隨緣而說法,建立了各種法相。因為如果不能當機說法對機說法,你所說的和他所需要的不相合,那在一般人看來,就認為你在胡說八道了,“於彼為非說”。


彼彼病人,良醫隨處方,如來為眾生,


就是說,佛說法好比良醫,因病施藥,隨著眾生心量的不同而說不同的法,使他們能夠隨機悟入。因為大慧菩薩問,您說了那麼多法門,您是不是能夠把心的實體說說。釋迦牟尼佛答復他:心識本體是不可說的,只有證得,我說了那麼多法門,無非是應機引導眾生自己去修證,你自己悟自己的如來藏。這是佛當機引導他去修行去悟,還是要靠他自己。你找月亮,我只能指給你方向告訴你,看不看得見,證不證得到,還是要靠你自己修悟。佛說法也是的,好像醫生治病一樣,根據不同的病人開不同的方子,佛也是根據不同的根機引導他怎麼修行證悟。


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哀湣者所,自之境界。


凡夫用妄想推測佛所說的心識體相,當然不能瞭解它的境界,就是小乘聲聞乘以他們的智慧來體認,也不能見到心的本體。大慈大悲的佛陀所說的自心的境界,唯有真正自覺內證的人才能了知它的實際,“自覺之境界”。就說有證悟的人才能真實地瞭解如來藏的真實境界。


(二)次明聖智


上面講的都是藏識,下面一段講聖智。


複次大慧,若菩訶薩,欲知自心現攝受及受者妄想境界,離群聚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悟修行方便。惡見經論,及諸聲聞緣覺乘相,自心妄想之相。


這段話很重要,講聖智。因為大慧菩薩請佛講自心的境界、心識的真實,佛上面答復了,只有修行,要證悟。這裏佛又接著告訴大慧菩薩,這些菩薩們如果要知道能執取的自心現量、自心現實的情況和所執取的這些妄想境界,怎麼辦呢,你一定要具備修行證悟的種種方便,要準備些條件去修去證。什麼條件呢?你應該“離群聚”,就是你不要跟一般入夥在一起,應該離群索居去修行,還要離“習俗”,離開世間的這些虛榮呀煩惱呀,等等,離開這些無謂習俗的幹擾。還有不要老是想睡呢,“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要常常保持覺醒,求證悟,這包括坐禪、參禪、閉關這些都在內,要具備你修行的方便。不但表面形式是這樣,而且還有重要的,“當離惡見經論言說”,要離開我們前面說的種種外道的言論經典理論,離開這些東西。不但是要離開外道的,還要離開聲聞緣覺這些二乘,他們修行的那些境界那些東西也要離開。離開了外道,離開了二乘,這才是菩薩。還有“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就是要瞭解自心所現妄想的種種相狀,雖然還不能離開妄想。所以修證的條件是什麼呢?是地前菩薩。你看條件經上講得很清楚嘛,離開外道、離開二乘,而且“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具備這個修行方便,你才能去修去證,《楞伽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講印心呀,就是你求證悟,首先你到沒到這個境界,你能不能夠離開外道,離開二乘,離開了這個就是菩薩了,當然還是地前菩薩,還沒有登地。下麵馬上說了:


複次大慧,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于上聖智三相勤修。何等聖智三相勤修


就是你具備上面這些條件了,那就是見了智慧相了,在智慧相的基礎上,那就是對上聖智的三相,菩薩應當勤修學。什麼是上聖智三相呢,佛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