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漫談
佛教乃一注重實踐之宗教,講究實修實證,並非一味推究義理或盲目信仰可得。故雲:“信若無解,信是無明,解若無行,解是邪見"。而在佛教修行中坐禪乃其主要之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中實以定為中心。持戒雖具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而其標的實為六根清淨,俾可疾得三昧。故經雲:“屍羅(戒)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其次,定能發慧。佛典浩如湮海,其中境界為超越世出世間法。非言語之可及,亦非推理之可得,惟有通過禪定乃可證知,故經雲:“無礙清淨慧,皆由禪定生"。“一切德行非禪不深,一切覺智,非禪不發"。茲再引下列經論以證禪定乃修為之要門:禪門經雲:“求佛聖智,要即禪定,若無禪定,念想喧動,壞其善根"。小止觀雲:“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故知超凡入聖,必假靜緣,坐脫立志,需憑定力,坐禪最為急務也。
然亦有高僧大德反對坐禪者,唐之荷澤神會大師即極力抨擊坐禪,甚至斥之為黑鬼窟中坐。約其意以為坐禪沉空滯寂,不見自性。無漏性本自具足,無修無治,直下承擔,當體即是。誠然,此乃南宗禪頓悟成佛之精義。但沉空滯寂並非坐禪之正法,實乃禪病,此處不宜申論。然而法無頓漸,人有利頓,能夠“一聞言下大悟,頓見如來本性"者,古往今來,舍六祖慧能外能有幾人。歷代高僧大都由苦修實參而來,況吾等末法鈍根乎!且修行四病--作、止、任、減。坐禪不如法,因可流入作、止二病。但率性而行,隨諸法性,不斷生死,不求涅盤,又豈非流入任病乎?是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既有此法,便有對待,不可獨病坐禪也。故坐禪雖屬假法,但以幻修幻,吾人末法鈍根,不假此作為,方便重熏修,亦學無進路。是則妄何能除,真何能證,凡何能轉,聖何能成。惟第一須要瞭解者,此乃以幻修幻,借作路徑,修有為法而不住著即修無為法也。
圭峰宗實大師將禪定分類為下列五種:(1)外道禪,(2)凡夫禪,(3)小乘禪,(4)大乘禪,(5)最上乘禪亦即如來清淨禪。第(3)(4)(5)乃佛教本來之禪,其內涵當然以大小乘之教義而為分別,其哲理不作贅論。現惟推介三種實踐中之禪法,此皆殊勝法門,歷代高僧大德修行之皆得功用。
(1)數息法門
此乃經說“五停心觀"及“二甘露門"之一。數息者,數自己之呼吸也。呼吸方法不須採用丹田呼吸,自然呼吸即可,只求細長松靜,但亦不須刻意調控。數呼吸時,數出不數入,數入不數出。即數呼氣不數吸氣,數吸氣不數呼氣。如是由一數至十,周而復始,迴圈不已。但切不可數至10之後11、12、13數下去。專心數息,排除雜念,記數分明,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別無他緣。此即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倘若刹那念起,入於六塵境界,即當將心攝來,住於正念,本法中所謂正念即數息也。
(2)觀心法門
先休心息處,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內心直觀當下念頭,往來起滅。勿隨順,亦不斷除。只靜靜看著。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後起,仍是看著,妄念複滅,念若不起時仍如是看著。久久純熟,自然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看著妄心即是“知而勿隨"。吾人心性為妄念所染,是無明心,無明心何所依,修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觀真如心,觀而得空,即是真如三昧。
(3)圓覺法門
若體知“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身心、事、物與及諸佛世界,有若夢幻空花,亂起亂滅,如是知幻即離,心無所取,亦無住著,猶如虛空,妄念從何起!正恁麼時,一心湛寂,了了分明,恍如朗月孤懸,便是本來面目。《澄觀國師心要法門》雲:“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再舉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一段,並作參考,"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式,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久習淳熟,其心得住,此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
以上三法,大小乘禪乃最上乘禪皆備。對個人而言,法無優劣,以適合自己,修之得入,即是良法。昔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修數息觀,一修不淨觀,久修均無成效,後佛令互易法而修,不久俱得阿羅漢果。每人之因緣秉賦不同,可因自己性向喜愛先擇修一法,如覺得身心安穩澄明,即知宜於此法。否則,可另修他法。然亦不須拘泥,可同時修二法或三法,愚下常於一坐中先修數或觀心,後修圓覺。
吾人以有累之身,不得不涉世緣。倘於日常中不能保住淨心,則修心有所間斷,是則每日十二時中坐禪修為謹一二時而已。其餘時間妄念攀緣,系縛塵境不得自在。故于日常應事接物中,儘量做到無事于心,無心於事,雖萬事紛紜中而胸次泰然,八風不動,是即無時不在“止"中也。然亦要不離“觀"法,例如四非常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此聲色名利場中,不離觀察自覺,身心不染,是謂之“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如是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與佛法相應,方是真正坐禪。
坐禪欲以除病,如人服藥,不以藥為善也。倘病去而藥存,則其病與未除之病等。《六祖壇經》雲:“人性本淨,起心著淨,即生淨妄,妄為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即被淨縛"。是以坐禪攝心至澄明之境時,即應忘卻坐禪。切不可作意,我得殊勝法門也,我今坐禪也,我今入靜也。應知以幻修幻之意,無有憎愛取捨,每日只平平常常默然坐去,著相修行,即是惡法。
複次,討論一下初修坐禪行者慢慣常提出之疑問:
(1)如何是入定
從來經論中均無具體描述入定之境界。例如《六祖壇經》之“外無相是禪,內不亂是定",亦只通於理之闡明,至於具體之感受若何,仍甚模糊。然則經論何不作具體之描述?下愚以為其理有二:(a)人類之語言乃生活中事物經驗之描述。如生活中無此事物或經驗則應之辭彙。而入定之境界乃人類生活經驗之所無。故無言語可以表達,只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b)即使勉強比喻仿佛,例如朗月孤懸,則形究不切事小,妄立形相,誤導後學事大,致後學以此作為標準,妄事追求,易陷魔境,且著意追求入定,則永遠不能入定也。
(2)坐禪之時間長短
時人坐禪多斤斤計較時間長短。常以能久坐自炫,殊不知坐禪不在計較時間長短,在於如法不如法。倘坐不如法,雖久坐而無法利。若更苦撐苦挨,強力令住,往往產生弊病,甚或成狂,不可不慎。且有如上文所言,即使不在坐中修禪,曆緣對境仍須不離定慧方便,有何時問長短可言。故宜從容入坐,出定即起。絕對不可看輕,鐘計算時間,造成心理壓力,則為靜縛。
(3)如何攝心
初修坐禪行者,不是妄念紛飛,就是迷糊恍惚,似醒似睡。如何之精神狀態方為正確?茲抄錄永嘉玄覺大師之《禪宗集》一節以作準則:“寂寂破亂想,惺惺治無記。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複還生無記。惺惺雖能治無記,而複還生亂想"。故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寂寂為助,惺惺為正"。
(4)如何卻魔
“魔"在各經論中多有專題述及,可知並非尋常。此亦一般坐禪者心中之顧忌。而有心人更將之跨大渲染,至使初修者更談虎色變,甚至有因之而不敢修習坐禪者,其實魔境皆因色、受、想、行、識五蘊而有。若非上根頓悟,甚難避免。然此亦修行之歷程,每戰勝魔軍一次,則進境一步,是之謂修行。直至照見五蘊皆空,則成道不遠矣,何懼之有。魔境千奇百怪,不可盡述,但大致約可分為兩類:
其一,於坐中現種種可怖形象,但此不足懼,因知是魔,心有警剔,容易卻除。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憂懼,用正觀破之,即當謝滅。
其二,於坐中現種種勝善境界,甚或現諸佛菩薩等,此魔境甚易與“善根發相"相濫。使人愛著,陷溺邪網而不自覺。
故於坐中不論現何勝善境界,均正心不愛不著,不愛不取。《楞嚴經》中之卻魔法為:“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愛群邪",不久魔境自滅。總言之,五蘊未盡,心有取捨欣厭,即為魔所惱。《心經》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5)如何審知進境
于修為中身心與定相應,空明清淨,澹然安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煩惱銷薄,身心柔軟,出入自在,是為正禪。亦由是測知進境。“有說皆是妄,有法便成執著"。拙文雖是漫談,亦屬如此。希讀者善信會指月之意,收默契之效,旅次澳門,無典藉隨身,引申經論,無從檢校,若有錯漏,懇諒之。
【注釋】
屍羅:梵語,翻譯為“戒"。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無記:心中昏憒,無所紀錄。惺惺:清醒明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