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11 》
又好像觀音菩薩,本來也非男非女,也不是男人身,也不是女人身,但是他知道所有世間上一切眾生都歡喜美貌的女人,他就現一個很美貌的女人,到娑婆世界來度脫眾生。你們將來也都要學觀音菩薩,要度脫眾生,但可不要被眾生所度。怎麼說?你度眾生,要令眾生離苦得樂,可是不要不但沒有度眾生,你也跑到苦海去,隨潮流所轉,沒有定力了;也就是儘量去談情說愛,被情愛所迷了。觀音菩薩雖然是現女身,但是他不著住在情愛上,沒有情愛的,他這種對眾生,是想度眾生,是真正的愛護眾生,想救眾生。不是沒有救了眾生,自己也墮落苦海裡去。所以除非是自己的願力,要做女人身,來度脫眾生。要不的話,「承斯供養地藏力故」:承斯,藉著。你藉著供養地藏王菩薩這種力量的緣故。「及功德力」:和供養地藏王菩薩功德的力量。「百千萬劫不受女身」:等到百千萬劫,也不受女人的身了。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復次普廣」:我再講一次,普廣,「若有女人」:假設有這個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人,為什麼有的相貌非常的美麗,有的相貌非常的醜陋,有的身體非常健康,有的就很多的病痛。這是什麼道理呢?有十種的惡業使人之相貌醜陋,什麼是十種的惡業呢?第一:好動忿怒。歡喜生一種忿心,就是二十種煩惱中有一個忿。怒者發脾氣,多數的女人容易發脾氣,雖然也有不發脾氣的,不過多數容易發脾氣,或因為一根針,發了脾氣;或因為一條線,也發了一頓脾氣,她對於發脾氣特別愛好。第二:歡喜存著一種嫌疑和妒恨。疑,什麼事情她都懷疑、多疑,又有忿恨心。恨人,就是覺得誰都對不起自己。第三種的惡業是什麼呢?就是歡喜打妄語,歡喜迷惑人,令人顛顛倒倒不知如何是好。第四種是什麼呢?歡喜惱亂眾生,女人對於這個是很歡喜的。第五:對於父母沒有什麼真正的愛敬心。有的人也會有,但是多數沒有。
第六:於聖賢善神的地方,不生恭敬。聖,例如修學佛法而證果的阿羅漢,這都叫聖賢。甚至於在佛的面前,在廟上不生恭敬,沒有真正的恭敬心。第七:這指的是有一些女人,但不是各個都這樣子。這第七種是她侵奪聖賢所需要的田業財產。侵奪就是搶去,或者霸佔去。第八種惡業是她在佛塔或在佛廟裡頭,把佛前的燈給熄滅了,不再讓它繼續點著,不過很少女人會把佛前點的燈熄滅了,這是第八種得醜陋果報的一種行為。第九種就是見著醜陋的人,她就生一種毀謗、輕賤。毀是毀謗;輕賤:說:「嘿!那個人長得真醜,太不好看。」就這麼看不起人。這也是看人家醜陋,輕慢人家,結果自己也就該醜陋了。因為我們人,不曉得自己的性裡邊也有個照相鏡子,所以你看見人醜陋就生一種輕慢,那這個相就會照到自己的鏡子裡邊去。等來生,就比這個人還醜陋。第十歡喜學習一切惡行,不正當的行為。以上十種惡業,就是受醜陋果報的原因。
也有十種原因令身體多病,這十種是什麼呢?第一,歡喜打一切眾生。無論見到什麼眾生都歡喜打,這是第一個使你受多病的果報。第二,勸他人打。也叫他人打眾生,其至於打狗、打貓、打老鼠都算。勸他人打小孩子,或者打一切眾生,這也都會得到疾病的果報。第三,讚歎打法。她讚歎什麼呢?讚歎打一切眾生的方法,她因為讚歎打的方法,所以自己也就得到多病的果報。第四,你說怎麼樣?見打歡喜,她看見人家打眾生,就高興的不得了,最高興了!真好看!比看電影都覺得高興。第五,她看見怨病苦的眾生,心裡也高興:有這一種生病的眾生,「嘿!這樣子好,他可病了!」就這樣,看見人有病,她就高興。不但沒有同情心,而且還很高興。
第六,她看見人家有病,要是這個病好了,她心裡也不高興了。因為這樣子,所以來生她自己也受多病的果報。第七,她給有病的眾生藥物,給他什麼藥呢?給他不是治這種病的藥。譬如:人家頭痛,她給的藥是治肚子痛的藥,而且還博取好名說:「你看!我給他藥吃。」但並不是治這種病的藥。第八,她見著人家有病,醫生在那兒給他治病,就生一種妒嫉心,說:最好那個醫生快點死,免得再給他治病,把他病治好了。第九,她看見有病的人,就歡喜,希望這個有病的人時時都不好,常常有這種疾病來磨這個人。第十,歡喜吃東西。吃的東西還沒有消化,她又吃,這個嘴總歡喜吃東西,不停止。因為有這十種的惡業,所以就受這個多病的果報。
醜陋和疾病都是因為這二十種的惡業所造成的。要是不犯這二十種惡業呢?就不會醜陋,也不會多疾病了。那要怎麼樣呢?「但於地藏像前」:如果醜陋和多疾病,就在地藏菩薩像前「志心瞻禮」:用至誠懇切的心,來瞻仰禮拜地藏菩薩。「食頃之間」:就在短短吃一頓飯的時間,「是人千萬劫中」:這個人就在千萬劫裡邊,「所受生身」:所受的這個身體。
「相貌圓滿」:怎麼叫相貌圓滿呢?眼睛就像眼睛的樣子,耳朵就像耳朵的樣子。那麼你怎麼說眼睛不像個眼睛的樣子?你看一般人眼睛都是長長的,但他生得一個四方的眼睛;一般人耳朵是長長的,元寶形,但他生得好像一把刀似的;又有的人鼻孔翻到外邊,你看相,看這個人的鼻孔翻到外邊,這個人就沒有什麼福報,是個窮相。眼睛本來是長長,好像杏似的,要是生了個三角形眼睛,那你也不可以和這個人做朋友,你和他做朋友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好像某某法師,我在香港,我幫他很多忙,然後,他對著面來破壞我。破壞我,我也不怪他,但是這個人後來生了癌病死了。臨死前還很要面子,這個面子還放不下,他說:把他也像慈航法師似的坐到缸裡頭,過三年再打開,如果這個身體好嘛,要給他裝金、貼金。結果他這個身體,沒有到第二天,頭就塌下去了。有人告訴我,要是有功夫的人,不論死了多少天,都是端然正坐的,不會這麼樣頭低下去的。他第二天頭就低了,但是他還要面子,說過三年給他開缸,但是他的一些個學生不敢打開,知道這是靠不住的。所以這種鼻孔露出來的人,是不怎麼好的。
還有,男人口大大的好,女人口大就不好,這是分男女的相。誰在哪個時候好,一看相貌就知道的。有的在青年的時候就一切都成就,那一看就知道;中年的時候,也是知道;在晚年的時候什麼樣子,也一看就知道了。所以中國這種的學問就這麼厲害,一看這個人,他將來有前途,沒有前途,一看就知道。相貌圓滿就是樣樣好,好像于斌主教,他相貌是非常好的,晚年走運。你不妨注意他的相貌,他的眼睛、鼻子、嘴什麼都非常的對稱,生的相貌是很有福德的。結果他走錯路了,他如果在佛教裡頭,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法師。相貌圓滿就是因為你拜佛、念佛、或者拜某某菩薩,這就會得到相貌圓滿的果報。
「是醜陋女人」:這個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她如果不討厭女人身,雖然醜陋,她也歡喜女人身,歡喜做女人。「即百千萬億生中」:如果她不討厭女人身,那她可在百千萬億這麼多的生中。「常為王女」:她做皇帝的女,不單做皇帝女,而且她的相貌,因為叩拜地藏王菩薩像的關係,也圓滿了,也美麗了。「乃及王妃」:乃至做皇帝的太太。「宰輔大姓」:或者為宰相女,或做大官的女兒。「大長者女」:或者是大富長者的女。「端正受生」:她相貌一定會端正的。
「諸相圓滿」:就好像方才我說眼睛長得很美麗的,但是鼻子長得不好,這也是不圓滿。鼻子長得很美麗,眼睛長得不好,這也是不圓滿。眼睛、鼻子長得都很好的,耳朵又長得不好,長得不配合,或者一個耳朵大,或者一個耳朵小;或者一個眼睛大,一個眼睛小;或者鼻子長到面旁邊去了,或者嘴長到和鼻子連接在一起,鼻子和嘴分不出來,也不知道這是鼻子,也不知道這是嘴,這就是不圓滿。同樣的也有眼睛,也有耳朵,也有鼻子,但是不配合,或者七八家子搬到一起,眼睛、鼻子、耳朵都生到一塊兒了,你說這好不好看?這個就是不圓滿。那麼這個相貌圓滿,諸相圓滿,眼睛也好看,耳朵也好看,鼻子也好看,嘴也好看,面也好看。哦!生得真美麗!生得相貌好,這是什麼原因呢?「由志心故」:因為她以至誠懇切這種心,「瞻禮地藏菩薩」的緣故,「獲福如是」;所以她得到相好圓滿,也就是這樣。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復次普廣」:再和你講一次,普廣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設有修善的男子和修善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能對地藏菩薩的像前,「作諸伎樂」:伎樂也就是音樂,這種音樂是讚歎地藏王菩薩的音樂。「及歌詠」;或者作一首歌來讚歎地藏王菩薩。或者「讚歎」:稱讚地藏王菩薩。「香華供養」:或者用香,用華來供養地藏王菩薩。「乃至勸於一人多人」:或者勸一個人恭敬供養地藏王菩薩,或者勸很多的人都能恭敬供養地藏王菩薩。「如是等輩」:像這一類的人,自己能供養,又能勸他人供養,這也可以說是自化化他,把自己度了,也要度其他的人。像這一類的人,「現在世中」:他現在在這一世中,「及未來世」:和將來的時候。「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常常有很多的護法善神來保護著他。「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不令一切不吉祥的這種惡的聲音、惡的事,傳到他的耳朵裡頭。
「何況親受諸橫」:況且他自己親身來受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諸橫就是或者被車撞死了,或者被水淹死了,或者被火燒死了,或者飛機失事、火車出軌、巴士掉落山澗裡去,這都稱之為橫。那麼現在沒有這一些個問題,為什麼沒有這一些問題?就因為有很多護法善神,常常保護著他。所以昨天某某說他很害怕坐飛機,怕飛機會掉下來。這不要害怕的,你只要能念<大悲咒>和<楞嚴咒>,那有很多天龍八部、護法善神都擁護著你的,你到什麼地方去,只要不打妄想,能時時刻刻都信菩薩,菩薩一定會保護著你。信佛的人不要怕,也不要怕鬼,那鬼見你都要叩頭的,因為你有功德。你若沒有功德呢,你不曉得做好事,那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你天天都存好心,做好事,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生。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
「復次普廣」:佛又再說一遍,對普廣說,「未來世中」:在未來的時候,「若有惡人」:假設有惡人,「及惡神惡鬼」:和惡神、惡鬼。惡人就是做五逆十惡的這種惡人,惡神就是這一種不守規矩的邪神。有的邪神他也到廟上去,好像供關帝公的廟,這關帝公不一定常常在。偶爾關帝公不在這兒,他就跑到這個廟上,冒充關帝公來享受人的血食。人們或者用豬來給他上供,用隻羊給他上供,用隻牛給他上供,他就享受這種血食。惡鬼有大的惡鬼,就是鳩槃荼鬼,他好像一個冬瓜的樣子,這鬼又叫魘寐鬼,他趁人睡覺時壓在人身上,令人也不能講話,也不能動彈,這種叫大惡鬼。
那麼還有小的惡鬼,這小的惡鬼,他或者附到草木上來顯他的神通,令人們相信他。好像南華寺那個樟樹去受戒,在他沒有受戒以前,他就顯他的神通,或者誰有什麼事到那兒給他燒香,他就現出一種感應來,什麼感應?譬如人有病來求,只要一燒香,他的病就好了。或者有人丟東西,那個人一燒香,結果東西又找回來,種種的好像這一類的都是。那個人就以為這真靈感,這真是菩薩顯靈了,於是乎到那兒又殺雞,又供豬,用種種畜生的肉去感謝他。他得到這些東西,他就有得吃了,這是小的惡鬼。這一個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很多的,所以,你要是不明白佛法,很容易就認為這一種惡神惡鬼就是菩薩,以為他真靈感。所以學佛法的人,不要以為某個地方有什麼靈驗,這就是佛法了,這不是的。你要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才不容易受這些個騙。
「見有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惡人和這個惡神、惡鬼,看見有善男子、善女人,他「歸敬供養讚歎」,又「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在這個時候,這惡人就說了:「嘿!你太迷信了,你拜這麼個泥像、木雕的像,有什麼用呢?這完全是沒有功德的,你不要相信這個。」「及利益事」:譬如說你拜偶像,那有什麼用呢?好像現在這裡有一些外道,專門以為佛教拜偶像是沒有功德的,就是這一類的。「或露齒笑」:或者看見你這個人在那兒拜佛,他露出牙齒這麼笑,這就表示看不起你這一班人,你這一班人太迷信了。
露齒笑是當面這麼看著你在那兒拜佛,他就笑。「或背面非」:他不當著你面說,等離開你了,他就說:「佛教講堂那一班人,真是迷信,我看他們穿上那個袍,搭那個衣,向佛叩一個頭,又起來,起來又叩頭。一天到晚那麼念經、拜佛,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那有什麼意思?」就這麼來破壞、來毀謗,這叫背面非。也就是說你種種不對,一個人修道何須叩頭拜佛呢?拜佛有什麼用?莫如我有那個時間,我睡睡覺多麼好!他就背面來批評。
「或勸人共非」:或者他不但是自己一個人說這個不對,他又教唆其他人,不要去念經:「念經有什麼好處啊?你不要去拜佛,也不要去聽經嘛!你有那個聽經的時間,不如你吃一點迷魂藥,迷迷糊糊的,好像就到極樂世界了嘛!何必又信那個呢?」這就是勸人共非,就是勸其他的人也同他一樣。好像在某一個場合裡頭,或者在佛教團體,他一個人不守規矩,知道是立不住的,所以他又要找一個伴,同他一起不守規矩。這樣子呢,好像他就有理由。如果你說他,他就說:「別人也是這樣子嘛!」他有了同黨,力量就大了。「或一人非」:或者單單一個人到處來破壞。「或多人非」:或者聚會很多人,一起破壞,來說不對。「乃至一念生譏毀者」:或者不要說是這樣時時都來破壞,而只是一念之間產生譏刺、譏諷來毀謗,這樣的人。
「如是之人」:像這一類的人,就是露齒笑、背面非、或一人非、或共他人非、多人非,這一類的人。「賢劫千佛滅度」:我們現在這個劫叫賢劫,怎麼叫賢劫呢?就是很多聖賢出世,很多聖人、賢人出現在這個時候。賢劫裡邊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還有九百九十六尊佛要出世。等這九百九十六尊佛都出世滅度之後。「譏毀之報」:一尊佛出世後,就要經過很久很久的時間,才再有一尊佛出世,那麼一千尊佛出世,這時間是很久了。而這種破壞佛法的罪報,「尚在阿鼻地獄」:還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受很重很重的罪。
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的一日一夜,就是阿鼻地獄裡頭六十個小劫。你看我們人間五十年是四天王天一晝夜;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晝夜。而人間一晝夜就是阿鼻地獄的六十個小劫,為什麼呢?這個人呢,若這一天很快樂,就覺得這一天很短,很快的就過去了。要是這一天很憂愁,覺得很不如意,或者你想等一個人,或者等一件什麼事情到來。啊!也覺得這一天不知多長,很長很長的。由這一個地方,就知道為什麼我們人間一晝夜,就是地獄裡頭六十個小劫,就因為地獄太苦了,人受苦的時候,就覺得時間太長了;人要是享樂的時候,就不覺得時間長。
「過是劫已」:過了賢劫千佛出世以後,「方受餓鬼」:才去做餓鬼。「又經千劫」:做餓鬼又經過千劫這麼長的時間,「復受畜生」:才能做畜生。做一千劫餓鬼,然後才做畜生。「又經千劫」:做畜生以後,又要生了死,死了生,經過一千個劫那麼長的時間。「方得人身」:才能做人,得到人身。「縱受人身」:縱然得到人的身體了,可是怎麼樣?還是「貧窮下賤」:美國現在發起這個濟貧運動,而我一到美國,我就批評這一件事,我說濟貧這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人的貧,不是由今生來的,他的貧是由無量劫造無量的罪業來的,所以今生他才貧。你濟他,不過濟他一時,不能常常令他不貧。真正想要濟貧,就是要提倡種種慈善的事情,提倡叫人做好事,提倡叫人改過遷善,不造罪業,這才是真正濟貧。又要不叫人毀謗三寶,要到處提倡佛法,那麼人有三寶,有佛法僧住世,人們就可以種福。人供養三寶,就可以有福報,有福報,將來就不會貧了,這是真正的濟貧。現在這個譏毀三寶的人,經過賢劫千佛以後,在地獄裡一千劫,到餓鬼裡一千劫,到畜生裡一千劫,然後才做人。做人呢?貧窮得不得了,下賤得不得了。
「諸根不具」:諸根不具就是或者沒有眼睛,或者沒有耳朵,或者沒有鼻子,或者沒有舌頭,或者沒有手,或者沒有腳,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全。我方才說沒有舌頭,沒有舌頭怎麼可以呢?這個所謂沒有舌頭,就是不會說話。或者只有一個眼睛,人家都是兩個眼睛,而他只有一個眼睛,你說這個是不是不好看呢?或者只生了一個耳朵,這都是諸根不具、六根不全。「多被惡業」:總而言之,一切都不順心,不是沒有吃的、沒有穿的,再不就是沒有地方住了,要不就是遇著一種意外的事情發生。好像前邊所講的諸橫,一切一切的橫事,這叫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來擾亂他的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他做人沒有好久之後,又要墮落三惡道裡邊去。前邊說光目女的母親,生到她家裡,才十三歲,然後又要死了,墮落惡道,就是這一類的。
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況別生惡見毀滅。
「是故」:因為這個,所以「普廣」你要知道,「譏毀他人供養」:你譏諷和毀謗其他的人供養地藏王菩薩。「尚獲此報」:尚且要得到這一種的惡報,什麼惡報呢?就是在地獄裡要經過一千劫,在餓鬼裡又經過一千劫,在畜生裡又要經過一千劫,然後再做人,也是貧窮下賤,諸根不具這種的惡報。有人提出來問,這一定要經過一千個劫才可以做人嗎?這都是一定的嗎?不錯,這是一定的,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訂的地獄的法律。可是其中又有一種特別的情形,可以不是一定的,什麼特別情形呢?譬如這個餓鬼,他要在餓鬼道裡一千個劫,但他做餓鬼的時候,他發了慈悲心,來保護著人,或者保護其他的人修道,或者他看見其他人禮拜佛,或者菩薩,他也隨著發心拜佛,保護修道的人。那麼這樣,他因為在有罪的期間,又立了善功,所以可以不經過一千個劫就去或者做人,或者去做畜生。
或者在做畜生的時候,牠就接近信佛的人,或者住在廟上,或者住在信佛的人家裡頭,那麼天天這麼薰習、薰修,無形中,牠也信佛了。信佛了,牠的罪業也可以減了,就可以不需要在畜生道裡經過一千個劫,而托生去做人。好像虛老在雲南的時候,有隻雞被送到廟上去,跟著廟上人修行,廟上和尚上殿念佛,牠也跟著繞佛、念佛,經過三年,牠站到佛前,就這麼往生了,這都是有一種特別的因緣,就不會再經過一千個劫才再做人。若做人貧窮下賤,那麼他要是知道自己這樣的貧窮下賤、諸根不具,這都是在無量劫以前毀謗三寶,不聽佛法,不恭敬地藏王菩薩,所以得到這種的果報。那現在他改過自新,勇猛精進,或者也吃齋念佛,或者修道了,甚至於出家做比丘,這麼改過自新,那麼他也就不會在不久之間復墮惡道了。
總而言之,這就看每一個眾生,他有沒有特別的因緣。若有特別的因緣,也就不會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所以佛法是活動的,是最講道理的。不是說你懺悔了,然後還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受苦。不是的,只要你能懺悔,<普賢行願品>不是說嘛,說我們人的罪業沒有形相,如果有體相,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業障,早就把虛空漲爆漲破了。幸而業障沒有形相,你看不見,不用預備一個地方來保存它,所以再多也沒有關係。你要是能懺悔,就多少罪業,也都可以消滅了,所以才說「佛前頂禮,罪滅河沙」,你在佛前禮拜,生一種真懺悔心,那河沙罪業都會消滅,都沒有了。「捨錢一文,增福無量」,在三寶前捨錢,你盡你的心,有多少錢,就布施出來多少錢,這樣你的福報就無量了;但要盡你的真心來生一種供養心。所以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一定的,因為法沒有一定,所以人的業障也不是一定的。
「何況別生惡見毀滅」:何況你自己特別生出一個惡見來毀滅三寶,你破壞三寶,那個罪業是更加大了。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遊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
「復次普廣」:釋迦牟尼佛對普廣又說,我再給你說詳細一點,普廣!「若未來世」:假設將來、未來世的時候。「有男子女人」:有修五戒十善的這個男人,和受五戒十善的這個女人。「久處床枕」:久,就是時間很長;處,就是總在床上躺著。為什麼總在床上躺著?這不需要問,就知道這是有病。就因為有病不能起身,所以得這個癱瘓萎症。
人怎麼會得癱瘓萎症?這個病的來源,就是因為淫欲心太重。所謂癱瘓萎症,就是不能走路。因為腿屬腎,那淫欲太多了,這腿就不能走路。好像你看見街上很多人的腳都腫了,腿都不良於行了,要拄著棍子才可以走路。但是也不是說,去作戰被槍把腿打壞了,或者割去了,而不能走。這不能走,就是那好好的人,也沒有受過什麼傷,也沒有被車撞過,但是他就是不會走路。這一類的人都是淫欲心太重,淫欲太多啦!所以你看這種毛病,美國人有很多很多,為什麼呢?他就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害處,所以受了這種害處,乃至於到死,他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的腿會這樣。「久處床枕」:常常在床上不能動彈。「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求生也不能生,求死也不能死,想活著也不能好好的活,想要死也不能就死了。你說這痛苦不痛苦?要活,活不得;要死,死不得。「了不可得」,那是根本就不可以。
「或夜夢惡鬼」:或者一到晚間,就夢見惡鬼。有一種人,夢見惡鬼,什麼事情都幹,跟著這惡鬼盡作些不好的事情,越作病越不好。所謂不好的事情:作夢夢見惡鬼,明明知道是惡鬼,盡隨他帶著吃不好的東西,或者做不好的事情,甚至於在夢中有淫欲的行為。「乃及家親」:或者夢見家裡死了的親戚,或者父親死了,看見父親;或者母親死了,就看見母親,這都是不好的現象。因為這個人得這種惡病,先前一定要有家親──家裡的親戚,或者六親眷屬,無論什麼親戚,他認識你的,把外邊的鬼帶來,然後他就走了。外邊的鬼就用他種種壞的神通力量,來令你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或遊險道」:或者走到危險的道路,或者跑到一個山頂上,一跌下來就會粉身碎骨,令你生這種恐懼心。在作夢裡,有種種不吉祥的事情,令你總是害怕,你一見這種情景,就恐懼的不得了。或者在走路時,來了老虎,來了狼,來了妖怪,總而言之,可怕的事情都發生了。
「或多魘寐」:或者在夢中魘寐鬼──鳩槃荼,常常來,一個晚上來三次、五次都不一定。來了一次,他覺得和你的緣還沒有完,又來一次;又來一次,把你魘寐得也不能出聲,也不能喘氣,也不能動彈,睜著眼睛好像入了魔定,好像入定似的,但是這是魔定,不是正定。定,有魔定,也有正定,而我們不要入這種邪定。「共鬼神遊」:和鬼神做朋友,明明知道是鬼,但還是和他一起走,各處去遊玩。在夢中也不知道怕這鬼,醒來才怕。
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癒。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燈。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日月歲深,轉復尪瘵」:日月歲深,不是指一天二天,而是指時間非常的久遠。所謂轉復尪瘵,尪就是瘦弱,就是非常的虛弱,沒有氣力了。瘵,五癆七傷謂之瘵。癆病是不容易好的,癆病有五種,這五種癆病都是沒有什麼藥可以治好的。「眠中叫苦」:到了睡覺的時候,喊叫起來,就驚醒了。或者被鬼追,或者被鬼打,或者被鬼抓,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所以常常面貌上總有一種悽慘的樣子。悽慘,就是好像要哭的樣子。不樂,心裡總沒有快樂。
「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這是為什麼?就是這罪業在地獄裡論對,評論這件事,說這個人罪業是重?是輕?討論研究這個問題,沒能決定他的罪業,是輕或是重。因為在地獄裡討論這個問題,所以雖然沒有死,在生的時候,就覺得沒有什麼快樂。這個就因為自己造罪業,知道將來好像會入地獄似的,所以就悽慘不樂。「或難捨壽」:或者難以捨壽,就是要死不得死。要死,你不會這麼快就死。「或不得癒」:或者這個病不能這麼快就好了。「男女俗眼」:世間的男女沒有得到天眼通,沒有得到這個宿命通,所以不知道這個情形。「不辨是事」:所以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既然不明白,這有沒有什麼辦法呢?有辦法!「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但你就對著諸佛菩薩像前,這個菩薩像前,或者是地藏菩薩像前,或者其他菩薩像前也可以,如果沒有供養地藏菩薩像,就在其他菩薩像前。就「高聲」:大大的聲,很大的聲音,「轉讀此經一遍」:念《地藏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者拿病人最愛惜的東西。「或衣服寶貝」:或者是衣服、或者是什麼寶貝。「莊園舍宅」:或者是他的田產、花園,或者他的房子。
「對病人前」:對著生病的人面前,「高聲唱言」:大一點的聲音,就說啦!「我某甲等」:我叫什麼名字,說出自己的名字。「為是病人」:我為了這個病人,他叫什麼名字,說出這病人的名字。「對經像前」:對著《地藏經》,或者地藏菩薩像前,或者其他佛菩薩像前。「捨諸等物」:我把他最愛惜的東西,或者是莊園舍宅,或者是一切衣服,這些物質。「或供養經像」:用它來供養菩薩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者把它賣了,來造佛菩薩的形像,這功德是最大的。「或造塔寺」:或者造寶塔或者造寺院。「或然油燈」:或者在佛前點油燈。「或施常住」:或者布施給常住,常住就是廟上。
「如是三白病人」:像這樣要對這個病人面前說三遍。「遣令聞知」:每一遍都要令病人聽見。「假令諸識分散」:假使他的諸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已經分散。「至氣盡者」:將要斷氣,氣快要沒有了。「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或者一天,或者兩天,或者四天。「至七日以來」:乃至七天,每天每天「但高聲白」,「高聲讀經」:高聲讀誦經典。「是人命終之後」:這個有病的人,他命終死了之後。「宿殃重罪」:他前世一切的禍殃,一切的災難重罪。「至于五無間罪」:乃至於五無間這麼重大的罪業。「永得解脫」:永遠得到解脫。「所受生處」:他所受生的這個地方,「常知宿命」:這個人常常知道他的宿命,知道他的前生是怎麼回事。「何況善男子善女人」: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自己來寫這部經典。「或教人書」:或者請人來幫忙寫。「或自塑畫菩薩像」:或者自己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或者叫人塑畫,就是給人一點錢,叫他幫你塑畫。「所受果報」:所得到的功德果報,「必獲大利」:一定得到很大的利益。
「是故普廣」:因為這個,所以普廣你「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你要是看見有人讀誦《地藏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乃至於一念之間,這麼短的時間讚歎《地藏經》。「或恭敬者」:或者恭敬《地藏經》者。「汝須百千方便」:你應該用百千萬種那麼多的方便。「勸是等人」:勸這一類的人。「勤心莫退」:你要殷勤精進,不要向後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能得到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那麼多的功德。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復次普廣」:釋迦牟尼佛說:普廣!我再為你詳細說一說。「若未來世」:假使將來的世界,「諸眾生等」:所有一切的眾生等等。「或夢或寐」:夢就是睡著了,寐就是將睡還沒有睡熟的時候,沒有真入睡鄉,也不是醒也不是睡,這個時候叫寐;若是醒著的時候就叫寤,不叫寐。假寐,就是閉著眼睛,要睡覺的時候。
夢有「無明習氣夢」,因無明就有糊糊塗塗的習氣,所以夢醒了什麼也不記得,這叫無明習氣夢。又有「善惡先徵夢」,也可以說「吉凶預告夢」,或善,好的事情,或者惡,不好的事情,預先在夢寐中有一種預兆,預先告訴你這件事。好像虛老夢見六祖說:「你要回去啦!回到那邊去做點工作!」虛老以為他要死了,叫他回去,結果是叫他到南華寺去修廟。這就是一種吉兆,預先告訴他,因為這件事情還沒有來,給他作個夢知道。有的人作夢說是:「你小心一點,不然的話,明天出去就會撞車,死了。」他不相信,果然第二天就撞車,死了,這就叫吉凶先徵夢,也叫「善惡先徵夢」。
還有「四大偏增夢」,四大──地水火風,按醫書上說,人有四百四病,藥有八百八個方子。其實人的病有八萬四千種,所以佛法說出八萬四千種法門,對治這八萬四千種病。那麼地水火風偏增,或者地多了,地屬土,把水剋了,也就生病了;或者火多了,把水剋了,也生病了;或者風多了,也把地剋了,就生病了。這叫「四大偏增病」,也就叫「四大不調病」。四大不調病,也會作夢。又有「尋友舊時夢」,什麼叫尋友舊時夢?譬如說,我以前認識一個人,很久沒見了,作夢的時候,看見他來了,就很高興。結果醒了,原來還是假的,這叫尋友舊時夢。夢有上列這麼多種。
若一切眾生,或者在夢裡頭、或者寐、或者將睡而未睡的時候。「見諸鬼神」:見到鬼神,青臉紅髮巨口,口非常大,口出獠牙,獠牙有象牙那麼長。「乃及諸形」:或者奇奇怪怪種種可怕的形像。「或悲或啼」:或者這鬼看見你就哭起來了,對著你哭,或者他又流眼淚,又流鼻涕。「或愁或嘆」:這個景象,或者你的親戚也不一定,他很憂愁的樣子,一看見他就是悽慘不樂。或總是嘆氣!唉!唉!唉!「或恐或怖」:或者令人非常的驚恐。「此皆是一生十生」:這是什麼呢?這個是你在一生之中,或是在以前的十生裡邊。或者是「百生千生」裡面過去世的父母。所以我們看一切眾生,都要看成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要是看成眾生是過去的父母,那你是應該盡孝道,就不應該惱亂眾生。要是將眾生看成是未來諸佛,也不應該惱亂眾生。所以上面這些是過去的父母。
「男女弟妹」:或者是兄弟姊妹。「夫妻眷屬」:或者是夫婦眷屬。「在於惡趣」:他們因為造罪業,所以墮落到惡道裡頭去了。地獄、惡鬼、畜生,這叫惡趣。「未得出離」:他們沒有能得脫離惡道。「無處希望」:沒有哪一個地方,他們能有一種希望,「福力救拔」:或者為他念念經,做一點功德,超度超度他。所以在佛教裡,為什麼人死了,或者沒死,就請人念經?也就因為《地藏經》上這樣講的緣故。這福力,就是念經的這種功德。「當告宿世骨肉」:所以他就在夢寐中,去告訴前生的骨肉,也就是他的親人。「使作方便」:用許多方便,令他們做點功德。「願離惡道」:他們願意離開惡道。
「普廣」: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普廣!「汝以神力」:說你應該用你這個神通力。「遣是眷屬」:使令前世眷屬,「對諸佛菩薩像前」:對著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用至誠懇切的心,自己來誦讀《地藏經》。「或請人讀」:或者用錢請人來幫他誦《地藏經》。「其數三遍或七遍」:三遍、七遍這都是陽數。一、三、五、七、九,這是屬陽數,單數屬陽;二、四、六、八、十,這是陰數,陰數就是雙數。因為陽數就是破除地獄罪業的表現。「如是惡道眷屬」:像這樣惡道的親戚朋友。「經聲畢是遍數」:念這部《地藏經》的聲音完畢,或者三遍的數目,或者七遍的數目。「當得解脫」:應該得到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乃至於在夢寐之中,永遠也不再見到這種情形了。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復次普廣」:釋迦牟尼佛說,我再跟普廣你講一講。「若未來世」:假使將來這個世界,「有諸下賤等人」:有下賤的人。同樣是人,為什麼有尊貴的人?又有下賤的人?是什麼原因他就尊貴了?什麼原因他就下賤了?有五種道路,令人走到下賤這一種的果報上。
這五種的路:
第一種就是驕慢。談到這驕慢,對外面的人驕慢,這是一般人常有的;但這種的驕慢,是對於自己的父母也驕慢,不恭敬父母。
第二種的因緣就是剛強。剛強,不敬師長,對師父不恭敬,沒有一種誠敬的心。就是師長教化他,他也不聽,這是一種剛強眾生。
第三種因緣是放逸。放逸就是不守規矩,不守規矩還不算呢,而且還不恭敬三寶,這是第三種因緣去做下賤人。下賤就是包括貧窮在裡頭,要是富有,就不會下賤,因為他貧窮,所以就下賤了,因此常說貧窮下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