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講義——八正道篇
“七覺支”是教導我們時時警惕自己的心念,注意日常生活的行為,心住於一境,不可散亂放失,所謂“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們的心志若能時時守於道,道業自能精深博大,否則,即使你透徹了千經萬律,也如同鏡花水月一般,一點用處都沒有。
“八正道”是我們初學佛者應該認識的見解:
‘八正道,謂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為正,複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我們要如何選擇正道呢?若能瞭解這些字句的內容,那麼,這一生所走的路絕對不會偏邪,這八種法不依偏邪,可以行于正道上,不斷地精進。此處所談的八種方法,一一是引導我們行正道的方法,諸如在家弟子應該以什麼觀念待人處世、出家弟子應抱持何種觀念,做為自己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正規;所以這裏說:“此八法不依偏狹而行,故名為正。”做人一定要正直,否則講話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不能取信於人,則如同廢物一樣,對人世一點作用也沒有,所以我們一定要以“正”為規。
修行的人若能心正行正,就可以達到涅槃的境界,“涅槃”乃修行者夢寐以求的的境界,這是真正寧靜的境界。心地若能時刻保持寧靜,則正大光明;光明又寧靜,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所以這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標,也就是“道”。
第一、正見
‘正見──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名正見。’
“見”乃見解、觀念,一個人在人生道上,分分秒秒之間都存在的許多複雜的念頭,而且每個人的心思皆不同。例如你們坐在我們前面,此時此刻你與我的心念必定有所不同,何況你們每個人彼此間也有不同的觀念,這就是說,“一念心”是最複雜的。單單一個人就有許多互相矛盾與衝突的心理,若是眾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則更加矛盾了,這都是由於一個觀念問題而已。
所以,如果我們大家都學佛修行,觀念就能一致,沒有衝突;我們若不修行,在世俗上就會為了生活而與人競爭,為自己的利益而爭鬥;這都是世俗人為了日常生活、工作、學業····等等,而產生的競爭現象。每個人的心念有如野馬一樣,各朝不同的方向賓士,這是因為世俗人沒有道念的緣故。
那麼,現在我們既然學佛了,就要將賓士于八方的心念收攝回來,同行于一條道路上。有如一群已經受過訓練的馬一樣,只要發號施令,就能整齊劃一,踏步前進,若沒有經過訓練,就會散亂各奔前程。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統一心念,而其目標在於“無漏道”。我們去掉染著的心,常常裝滿甘露法水,這就稱為“無漏”。若能如此,自然能見四諦分明。佛教中不論是修小乘、中乘、大乘等各種法,都不能離開四諦法的真理──苦、集、滅、道。想透徹此四種真理,就一定要修無漏道;四諦法的道理透徹之後,自然能產生智慧、明辨是非,破除外道的種種邪思邪見。
外道的見解都是極端的,一種是“有”,一種是“無”,所以印度的宗教非常複雜。當初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教,這些教法都不離“無”、“有”兩種極端的道理,而且都是邪見。而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中道思想,可以說是透徹人生“一切皆空”的道理。
我常常分析“空”的道理,宇宙世間一切萬物,從我們的身軀到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沒有離開“四大”因素,而每一個“四大”因素,也都是由“四大”所組合而成,如果我們將“四大”慢慢的分離,則最後──“四大皆空”,一切萬物都是空的。
這只不過是透徹世間萬物的道理,而佛教中尚有一甚深微妙的無上道,稱為“真空妙有”,說“無有”真的是“無有”,但是只有在真正“無有”當中,才能發現一個真正微妙的“有”,那就是──每個人的本性。“本性”是什麼模樣?“本性”根本無“形”與“色”,就是因為它無形無色,所以我們才稱它為“妙有”。
這個微妙的真理,是佛教最透徹的教育,並非“有”就永遠有,也不是“無”就永遠無;如果說事事都“有”則會迷,說樣樣都“無”則會斷;說“有”則執常,說“無”則執斷。人間若是“無”,則什麼都沒有,無因也無果,作惡不可怕,為善無果報,這就是“斷見”。如果說人間什麼都是“有”,什麼都是永遠存在,則會“執常”。
佛教教導我們“一切唯業”。業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業”,無形也無色,一個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如果你今天想要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情,卻遇到一位和你有障礙緣的人,一看到他心裏就不高興,聽到他說話,心中就起煩惱,無形中便會說出不好聽的話,而招惹很大的困擾與麻煩。等你說完話之後,才發覺自己錯了。本來打算心平氣和地對待人,心念卻不自覺地從溫和轉成嗔恚暴怒,這就是心力的影響,造成彼此之間緣的歧異,也稱做“業力”。人被業力牽引,註定了一生之中的一切果報,這也就是佛陀所分析的“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一切的“因”,都是由我們的心力所造成。凡夫被業所轉,因為過去業力的影響,使現在的心念無法控制;若是聖人,則能夠轉業。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夠轉業,用心力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動,這些都必須由“正見”修得;我們若能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自然不會被外道的邪思、邪見分散精神。
在家的學佛者,若能修無上道的正見、無量的正見,則日常生活中一切事業皆在正法的道上,不會有任何偏差。佛性平等,不獨是出家人才可以稱為“修行”;在家人從事任何事業,無不是在修行。今天聽了佛法,就要表現在今天的行為上,力行“正見”,不斷增長智慧,則所做所為都是福業。
佛法所教導的,就是為了端正我們的心念、見解,為了清淨我們的觀念及心病,所以佛陀設教三藏十二部經,其每一篇經論的教育都大同小異。就是要端正我們的心念及見解;因此“正見”是學佛的要道。
第二、正思惟
‘正思惟──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學法一定要先從“聞”開始,“聞”就是聽。學法須多聽法,但是聞而不思則罔──聽了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完全不經過思惟,那就沒有一點用處了;所以我們聽完道理後,要好好做一番思惟與考量。
所謂“思惟”,是用心去體會所聽的法,聽了道理之後,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這就稱為“行”,行是行動,也可以說是修養。所以,將所聽到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上,就是“修”。“聞、思、修”若能同時力行而無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完成三無漏學。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為動作,都是由內在的觀念、見解所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作所為,最後必定與目標相差非常遙遠。我常常說,聖人與凡夫之間的距離很遠,凡夫是聖人的起點,聖人是凡夫的目標,如果我們在起點上稍微有偏差,則走到終點時一定與目標相差千里之遠,所以我們平時的觀念、思想,不能稍有一點偏差。
“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四諦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學佛、學法,不論是大乘或小乘,都離不開四諦六度的道理,這四種真理與六種行動是佛法全部的內容。四諦法是佛法的基礎,六度是學佛得過程。這裏說“人見四諦時”──“見”是透徹、瞭解,若是瞭解四諦的道理,透徹四諦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見解與觀念就會很正確;見解觀念正確,行為舉止就會非常端正。
地藏經中有段文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口一開、舌一動都離不開業。當然,所謂的“業”,有善業與惡業,若是勸人為善,教人守正道,那開口動舌就是修了善口業,這就是福業,能引導人走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卻從中阻撓破壞,開口動舌就想阻礙人家的道業,那已經造了惡業。所以地藏經說,善業與惡業無不是在開口動舌中。
我們要愛眾生,使眾生造福,首先要考慮的事是──莫讓眾生造業。普賢行願品中有句話說:“恒順眾生”,每天課誦,經文回向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種大願中為何要提出恒順眾生呢?就是不要讓眾生造口業,不要使眾生有障礙道法的罪業。所以必須先迎順眾生,先使眾生歡喜,而起讚歎之心,若生讚歎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薩修行時,首先要注意不擾亂眾生的心思,要恒順眾生。
開口動舌無不是業,既知業有善業與惡業,我們要把握因緣,使眾生造善口業,使他讚歎佛法、稱讚善法,種下善的種子。絕對不可執著在自己的理上,使眾生造業。世俗有句話說:“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我有理就要爭到底,爭到贏為止,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將這句話改成“理直氣和”。雖然我們有理,但是要時時“氣和”,不可“氣壯”;認為自己有理,什麼都要爭到贏,這樣就太剛強了,太剛強就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若能“理直氣和”,態度溫柔,這樣不是非常完美嗎?
普賢菩薩就是以柔和善順來引導眾生,使眾生的一切動作都能合於佛法、讚歎佛法、完成佛法。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非常謹慎,所有的思考與觀念、見解要時時為眾生著想,不可只為自己爭個“理直氣壯”,要為眾生考慮,行道時要使眾生培養善業,這樣就稱為“正念思惟”。
第三、正語
每個人都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觀念、思想及語言,而這幾項中最容易犯過、最容易造成業因的是口,因為開口動舌是非常簡單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氣力就能輕易地出聲說話。我們出聲與人談話時,常會使人改變觀念,若以正語(正當的語言)來引導人,可以使人改變觀念,向于正道;設若有一句戲言,或是不負責任的話,很容易導人誤入歧途,墮落深淵,而不得自拔,這種言語真是可怕啊!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謹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開口動舌,必須說正確、負責的話,這就是“正語”──“八正道”中的一種道法。
‘正語──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我們所說的話句句實話,所說的事,句句負責任,就稱做“正語”;反之則造口業。我們的口有四種惡語,即“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我們要好好地、時時地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不可妄言、不得綺語、不可兩舌、更不可惡口,日常生活要記得放棄昨日的雜念,要謹慎於今日的舉止行動,行茲在茲,時時刻刻處寂靜之境界中,在工作體驗中也必須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則可得到正語及智慧。
第四、正業
“業”是種子,延續過去也造就未來,是一切作為所造成的結果。業有善業有惡業,業是動作之後的結果,但是業有在前、在後,前後不斷的延續,而成因果輪回,說明白些──業就是果。
譬如種樹,一切植物之所以能生長起來,就是因為有種子,種子可以長成大樹,大樹生累累的果實,果實內的種子又會成長····。業就和樹一樣,因過去的動作而成就現在的形象,由於現在的形象而應現未來的果報,業的種子即由此而來。
業必須正,要有正確的業,心保持正直,心正、念正、見解正,行動自然會端正。正是正道,我們必須善加選擇所要走的道路,無論是見解、思惟,或是開口動舌,都要好好警惕自心及外在的行為,一點也差不得。“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走路時若方向稍有偏差,則到達終點時會與目標距離非常遙遠。與此同理,我們一定要守持正確的方向,心念正確、見解正確,則我們一切動作的業果都會正確。
‘正業──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于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謂正業。熱心消退之後,猶如廢鐵。’
我們已經在學佛,學佛最主要是修心養性,必須將心修得端正,將性好好地培養。修心是表面的功夫,養性是往下紮根、堅固道心。我們過去身為凡夫,心思散亂、觀念偏差,所以產生無明的凡夫心。無始以來,我們就是以無明來延續業因,才造成今世凡人的果報,現在我們必須修心返回平靜的本性,把浮面的凡夫心好好修養,回復清淨的聖人性。
在“五根”、“五力”中,已談過,一個人只發心是沒有用的,愛心發芽後很快就會敗壞、斷損,所以必定要向下紮根,往上生長。根是本性,好好培養根源,自然會向上增長得很貿盛。因此我們要修心養性,仍必須先藉人事、環境、時日開始做起,多多利用時間、人事、環境,來培養自己的耐心與耐性。欲成就道業,必須好好修心、好好養性,如此,一切動作就可以歸於正業。
第五、正命
業的成就是因為眾生有活命(生活的命根),有生命就有動作,有動作就會產生業。福業與惡業,無論是幸福或罪惡,都是由於眾生有命的存在,才會造就這些善惡的業,我們若能正確的利用生命,則生命力可累積福分。
蠢動含靈皆是命,有知覺的眾生都稱為命,有氣習的出入就是有命的存在。氣即呼吸,呼吸存在則眾生還活在世間,當一氣不來時,命就斷了。一期的壽命稱為“分段生死”,如幻的命根也有變異生死;斷了變異生死,就是四聖生命的慧根。學佛就是希望能去掉如幻的變異生死,進而延續四聖的慧命。
四聖的慧命就是出家修行,這裏所謂的出家不是形式上的出家。出家有所謂身與心俱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的形式。當然,因緣具足時,身心出家則能延續佛的慧命,假若因緣不具足,寧可心出家而身沒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發揮生命的功能,成為正信的在家居士,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沒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無法自立,反而破壞了佛法,這就是一種邪命。所謂出家,有上述的不同形式,我們都是身心俱出家者,心出家而身沒出家的人,也是修行者;總之,發心修行的人,就是真正學佛的修行者。
‘正命──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真正要學佛修行的人,應該遠離五種邪命。五種邪命是指一些人為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爭取世人對自己的供養,以求不勞而獲。“五種邪命”: 一、詐現異相。二、自說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
第一種邪命──詐現異相。“詐”是不實、虛偽,例如“未得謂得”──自己尚未得道,一點功德也沒有,但是為了使眾生供養自己、尊重自己,便告訴他人說自己已得道放光、驚天動地,說法時天龍八部都會現前!眾人所以沒看見,因為是凡夫、是肉眼。有的人聽了這些話,就會認為對方很了不起,他說的法雖然平凡人聽不懂,而天龍八部卻都很歡喜地來聽;為了怕丟臉,就乾脆說自己也聽得懂、也很感動,這叫做“詐現異相”。
第二種邪命──自說功能。何謂“功”?即內能自謙。謙虛是內在修行的功夫,一個愈有修行的人就愈是謙虛,愈有學問的人愈覺得不足。因為世間的學問浩翰如大海,何況出世的教育,更是無量無邊。瞭解道理後,才知道自己離真理尚遠;與道差一大截,才自覺渺小;愈覺自己渺小,才會愈向前精進。
第三種邪命──占相吉凶。學佛不可動不動就求看命、相命,須知道我們原是依善惡業而來的人,“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因為凡夫一切都是因命運來安排──所謂命運,在佛法中稱做“業力”,而世俗人則稱做“運氣”。
第四種邪命──高聲現威。學佛修行是修養自己。何謂“修養”?我在此向大家解說可做為我們修養的兩個準則;也談談敗壞我們形象的兩件事,這就是──聲與色。說話時若粗言惡口、大呼小叫,這代表個人人格的標幟,如此容易破壞別人對己身的觀感,所以我們對待他人要柔和善順。佛陀僧團中有“六和敬”,教導佛弟子的身形動作要外同他善。即別人在行善、在修行時,身體、行動若配合大家的動作與形態,則稱為“吉”;也就是不逆他人之意,自己能配合團體、行動一致。
第五種邪命──說所得利,以動人心。這是自贊──常常自我讚歎,說自己修行得到什麼、又看到什麼,以此來打動人心。學佛要去妄回真,妄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最大的妄語業。此處所言的“得利”,是說自己未得謂得,利則是誇稱自己利益眾生、自己已經做了很多。
第六、正精進
‘正精進──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這是淺而易懂的佛法,我們想修行學佛並不是困難之事,只要能夠精進,則“一勤天下無難事”──一個人能勤奮努力的話,天底下還有什麼困難艱钜的事情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弟子,學佛志在成佛,這個志願非常宏大。當然,首先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發大心、行大道,能夠到達佛的境界。從凡夫到佛的境域,唯有一條路,那就是必須專精無雜念,專心一意,走好這條菩薩道,才能夠到達成佛的目標。所以,“學”一定要“專”。
此處說“正精進”,“正”就是不偏邪。“八正道”不斷地談這個“正”字,“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們的方向稍有偏差,就會與目標相距日遠,所以我們必須時時自我警惕──心念是否正確?心念若正確,則方向自然不會偏差。
“精進”就是“勤”,如果在不正確的道路上勤奮精進,越認真則墮落的越快、偏差越大。所以精進努力時,必定要用正確的行動、正確的修養、及正確的行道方法,這就稱為“正精進”。
“精”是不雜、精純,我們若能用天真純潔的這一念心來學佛、來修學道法,就不會有任何偏失差錯。最怕的是心存雜念,有污染的心態。有的人修行只是為了求取名望地位。例如在“五種邪命”中所談到的第二項──自說功能,就是要顯耀自己的名聲而時常自贊誨他。
讚歎自己而誨謗他人,就如同一般做生意的商人一樣,推銷貨品時,都會誇稱自己的貨品多好多棒,而且還會批評他人貨品的缺點。像這種情形,就是“自贊誨他”,也可以稱為“自說功能”。一意誇讚自己的功能,就是雜糅污染之心。或有人“詐現異相”,在修行中摻雜大妄語,也是叫“污染心”。
所以,學佛一定要抱持單純的心態。學佛要先學會做人,守本分,守護好今日的道心,絕對不能存有一點虛妄之念;若能如此,就稱為“不雜”,也就是“經”或“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知道就說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知”,這就是單純、也就是天真本性。
第七、正念
‘正念──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我常強調思惟、觀念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最主要是由內在修養所表現的,所以“大學”曾說:“富潤屋、德潤身。”只要看一間住宅房屋的裝飾,就可以知道這家主人是富有或貧窮;一個人是否真正有修養,只要觀察他日常生活的舉止行為,以及待人接物的一切舉動,即可知道此人內心的修養境界到何種程度,所以說“德潤身”。
“德”者“得”也,外在的行為有修養,則可建立內心的道德觀念。例如我們尚未拜師學藝之前,還無所得,因為功夫沒有學成;如果用心努力下功夫,把師父指導的過程都細心第加以練習,再配合專一的精神,久而久之就會不斷地進步,自然能練就一手好功夫。今天比昨天熟練,則多得一分,而且不只得一分,還可以將它再創造、創新,然後傳授給別人,這就是所得之後的功能。
與此相同的道理,初學佛之人,不知佛法是什麼,經過專心的學習,慢慢體會什麼是佛法,體會之後再身體力行。在實踐佛法、力行正道時,會感覺到這條路的風光與境界,這就是真正體會的心得。若是你已經走過這條路,就可以回過頭來,以真誠的心境,去教導他人,告訴大家如何行走這條道路,走道何處會得到何種境界···等,這就是由“得”而成“德”,所以說“德”者“得”也。
心念可成就人的德行、充足人的德業,因此必須由心修起。心念若正,則用心下的功夫一定也是正的;思惟與觀念若正確,則所追求的目標就會正確;追求的目標正確,精進用功之後的體會就稱為“德的成就”。設若心念不正、思惟偏失,則所走的道路就會偏邪,走上邪道後,所做所為就是惡業──墮落的惡業。這些結果都是由心念所生。
我們現在所談的“正念”,是警惕大家舉止動作、待人接物要時時善加思量。思就是警惕之意,每個人都要自我警惕,想想自己應該以何種聲調、形態來待人處世;與人交接時,應該考慮自己要採取何種觀念,為將來的立身處世奠定根基,這都稱為思與念。“思”就是警惕,“念”就是觀念。
我們過去與現在所思念的是“戒、定、慧”,這是學佛者應該注意、時時反省警惕以及實行用功的道路。“戒”就是防非、預防錯誤,必須時時刻刻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語行動,“開口動舌無不是業,舉手投足無不是罪”,所以要時時遇防過失錯誤,這就是“戒”。
“定”是心靈的訓練,我們要時時刻刻自我訓練心念的定靜。學佛最怕的是心念散亂;心若散亂,則一生之中,絕對無法成就任何道業。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定力,選擇一條道路,選定道路之後,要下定決心走完路程,這就是“定”。
人之所以修而無得,就是因為欠缺一個“定”字,我們拜佛、念佛、打坐、讀經,無不是為了收攝雜念心,訓練自己的定心。佛陀慈悲,為了收攝眾生的散亂心而設教,開啟八萬四千法門,其實他只為收攝我們的心念專一靜定,所以這個“定”字對學佛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第八、正定
‘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我們學佛要學得心念正定。三十七助道品中皆不離“正”字、也不離“定”字,因為我們學佛最主要是要學“三無漏學”──戒、定、慧。這三個目標是學佛者最想追求的,為了預防我們的錯亂、預防我們心思與行為的錯誤,所以一定要有“戒”;有“戒”就不會犯錯,身心不犯過錯,心自然能“定”;心定不散亂,自然能產生智“慧”。總之,“三無漏學”就是出自這份不散亂之心。
“正定”法,也是教我們要“攝諸散亂”。“攝”就是專一、統一的意思。大多數的人,心與念都無法統攝在一起,這就是凡夫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習氣。有時我們念佛,儘管想專心念,但常常在無意中心念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凡夫心念容易散亂,所以我們要將心念收攝住。
世間障礙,有自障、他障,有內障、外障;使我們行不通就稱為障礙。許多人想發心修行,但卻受到很多障礙;有的人因家庭責任障道業,有的則是受到情與愛所縛,這就是外在的障礙,也就是“他障”──身外起了障礙。
其實他障不算什麼障礙,自己內心的障礙才是最可怕的;外在的魔不必畏懼,最可怕的是內心的魔。我們的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所以,平時要收攝自己的心念,只要心專、意專、神專,自然能道道皆通。
所以,我們一定要攝心於道。收攝散亂的心思,成為統一的心念,就稱為“道”;若能如此,則“身心寂靜”。若能將散亂迷惑的心收攝在一起,成為一念道心,則身與心皆可清淨寂靜、輕安快樂。
我們不與人作對,則事事如意,有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只要平常不做虧心事,即使走在暗路也不會遇到鬼,這就是輕安,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與人有恩恩怨怨,就會時時提防被人暗算;如果平時以愛待人,則無論走到那裏都能輕鬆自在、心安身輕,這就稱為“輕安”,也可以說是“寂靜”。
“寂靜”就是不粗動,粗即是煩躁,煩悶得身、心皆不自在。一個浮動不自在的人與一位莊重定靜的人相比較,那一個人可愛呢?定靜之人就是表示他的心態寂定;浮動輕浮之人是表示他非常煩躁,心不自在、不靜寂。
我們修行學佛,就是要學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定靜,讓人看起來覺得非常莊重,這就叫“賢相”。因為人的身形動作皆由心所指揮,“富潤屋,德潤身”,德行、心思到什麼程度,只要看其身體的行動就能一目了然。
所以,“身心寂靜”就是表示一個人德行的成就,而其身心也能夠輕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