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74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也是佛的一個堂弟,但是佛所做的一切什麼事情,他專門反對佛。有人說他與佛是冤家,有仇恨、有怨。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成佛,就是提婆達多幫助他成的;不單幫助他一世,提婆達多生生世世都是幫助釋迦牟尼佛成就道業。不過是幫助的道路不同,他是在相反的那個道路上來幫助佛;所謂「逆助」,不是「順助」。怎麼叫「逆助」呢?好像現在有一個人發心修道,另有一個人,一天到晚就給他麻煩,不是罵他一頓,就是誚他一頓,再不然就給他一點苦頭吃,總而言之,總給他麻煩。給他麻煩,這正是反面來試驗。
還記得果遵問我說:「我若試驗人可以不可以?」我說:「不可以!你要是證得果了,知道你一試驗他,他就成道了,那可以的;你若沒有證果,就不要試驗人。」你若試驗人,人家也要試驗你;你試驗人,人受不了了,這墮落;人家試驗你,你也受不了了,也墮落了。
提婆達多就不同,提婆達多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他的神通和佛是一樣大的,所以他來反面幫助佛。看這一品就知道了,釋迦牟尼佛成佛,是過去聽提婆達多給他講《法華經》,他才到現在成佛。
那麼「提婆達多」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提婆達多,翻譯為「天熱」。因為他在世的時候,專門從反面來幫助人,令人心裏都覺得熱惱,這個天氣也自然就熱了;所以這是以因緣為名──以這個「天熱」的因緣,就起的這個名字。那提婆達多為什麼又對釋迦牟尼佛這麼樣子來反面幫助佛成道業呢?這也有一個因緣,現在我先講一講這個因緣。
在過去,有一位大富長者,名須檀。這須檀富有奇珍,家裏有七種寶貝,是很富有的。他有一個兒子叫須摩提。後來他太太死了,他又討一個小老婆,這二太太又生了一個兒子,叫修毗耶。生了這小兒子,這個爸爸已經老了;等小兒子大約十八、九歲,年紀不太大時,他就死了。死了,這兩兄弟就要分家,要分這個財產。須摩提一想,我若分給你一半,那我不少了嘛?好!就想一個方法。想什麼方法呢?
須摩提就對修毗耶說:「靈鷲山那個地方很好玩的,我和你到鷲山上去玩一玩!」修毗耶說:「好哇!我早就想到那個地方去玩一玩!或者到那個地方去 Vacation、Holiday(度假),或者去做一個露天的玩耍,或者去 Barbecue(烤肉)!」兩兄弟一商量,商量好了,就一起去。到那兒,就往山上走;一走,走到一個高山的澗,須摩提就把這個小弟弟給推到山澗裏邊去了。這一摔,頭也摔碎了、骨頭也爛了;須摩提又用石頭把他的身體打了很多塊,給弄死了。他回來,把家產全都佔了!
這個須摩提是誰呢?你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就盡做好事,他也殺過人的,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個修毗耶是誰呢?就是提婆達多。他們的爸爸須檀是誰呢?就是阿闍世王。你記得他母親韋提希?阿闍世王把他父親圈到七道門那個監獄裏邊,就是這個王。
因為提婆達多和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都有種種的關係、種種的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提婆達多也還來給他麻煩。這就是這個提婆達多!
這一品上,不是說這一些個事情,這是說的提婆達多幫助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可以說是有怨憎會苦,但是不叫「怨憎會苦」,這叫「怨憎會樂」。怎麼樂呢?釋迦牟尼佛是提婆達多越反對他,他越歡喜,所以這不是怨;因為不是怨,所以他們生生世世都生在一處,大家互相幫助。若是怨,好像兩個人不相和,你往那邊走、他往那邊走,越走越遠,不會走在一起;所以這證明不是怨。
C2.難易得果證法平等(分二)
D1.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資之成道 D2.明今日文殊弘經龍女因之成佛 D1(分三)
E1.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 E2.結會古今 E3.勸信生善 E1(分二)
F1.長行 F2.重頌 F1(分四)
G1.明求法時節 G2.正明求法 G3.求得法師 G4.受法奉行
今G1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這一段經文是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為求無上菩提,布施外財、內財、一切所有,都為求法而作布施。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在當爾之時,就是說完了〈見寶塔品〉之後,釋迦牟尼佛又是不問自說,告訴一切諸菩薩,和天上的天人、人間的人,以及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佛說,「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我在過去很久以前,無量無量劫那個時候,為了求這《妙法蓮華經》,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沒有一時一刻懶惰過。懈,是懈怠;倦,是疲倦,就懶惰了。只要有講《法華經》,我就一定要去聽,一定不錯過機會。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在這種很長很長這麼許多的劫裏邊,我常做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記得有一次,我發大乘的願,求無上的菩提道;我求這個覺道,心裏頭就不退轉。
G2.正明求法(分二)
H1.明六度行滿 H2.明推求妙法
今H1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為了想要滿足這六種的波羅蜜的法門,「勤行布施,心無悋惜」:我殷勤而去行布施。無論布施什麼,我心裏也都不吝惜,只布施給一切眾生。布施什麼呢?「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我把所有的象、最值錢的馬,還有金、銀、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這七種的寶貝,或者把我的國家、城池,甚至於把太太、兒子也布施給人,所用的工人、奴婢、僕從,只要其他的人有所需要的,我都布施給人。僕從,就是跟著他做工人的。以上是屬於「外財」,這身外之財可以作布施。
還有「內財」,是什麼呢?「頭目髓腦、身肉手足」:自己的頭、眼目、腦、骨髓,還有這身體和所有的肉,或者手、或者足;如果有人需要,我都可以布施給人。「不惜軀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只要有人需要,我就布施給他。這是屬於「內財」
外邊的財也布施、內裏的財也布施,只要有人用得著,我就作布施。以上所說,這都是一種「布施」。
釋迦牟尼佛為著行圓滿六波羅蜜,所以把依報也捨了、正報也捨了,依、正二報都一起捨,捨得連自己也沒有了!像這樣子,這才是真正一個「布施波羅蜜」。
什麼又叫「持戒波羅蜜」?就是止惡防非,防止「七支」的過錯。七支,就是「身三、口四」;身三,是殺、盜、婬;口四,是綺語、妄言、惡口、兩舌,合起來就叫七支。在這七支都不犯,這就叫一個「戒」,這是第二度。
「忍辱波羅蜜」,什麼叫忍辱?忍,是一種強忍;辱,就是人污辱你。強忍,就是根本忍不了了,又能勉強來忍;就是打罵不報,這叫強忍。打罵不報,就是有人打你,你也不和他對打、不反打他;有人罵你,你也不罵他、不還報;這就叫一個「忍」。如果有人打你一拳,你也踢回去一腳,這談不到忍辱。如果他打你一個耳光子,打你嘴巴這邊,你應該再叫他再打那邊,兩邊都叫他打;為什麼呢?如果單打這一邊,那邊不打,那邊就會生一種妒忌的,所以兩邊都叫他打。打完了,還不反打這個人;所以打罵不報,這叫一個「忍」。
「精進波羅蜜」,就是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始有終。你不能做事做得有始無終──就開始做得很高興的,等到做了一個時期,就不願意做了,那無終。你有始有終,這就是精進波羅蜜。
什麼叫做「禪定波羅蜜」?禪定,就是「四禪八定」。四禪,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到初禪的境界上,你的氣沒有了,就像死了似的,呼吸氣斷了。他若到初禪,你把他埋到地裏邊三天三宿,他也不會死的;就像瑜伽,有功夫的,可以埋到地裏頭三個鐘頭不死。你若到初禪境界上,埋在地裏,不要說三天三宿,埋多久也不會死的;所以有的人若說他證得初禪,先把他埋上看一看!如果埋上,他不死,這證明他到初禪了;要是埋上會死,那他是沒到呢!
到二禪的境界上,人這個脈搏停止沒有了!在初禪,呼吸斷了,脈還有的;可是二禪這種境界,真像死人一樣,脈都斷了,心也不跳了──有心跳也少少的,好像有一點點。
三禪不單脈斷了,念慮也都斷了、都不生了;那個時候,真不打妄想了。在第三禪,念是停止住了,止念了,但是沒有斷;到第四禪,念斷了、沒有了,到了「捨念清淨地」。
初禪又叫「離生喜樂地」,離開這種的煩惱,而生出一種快樂;但這時候還沒有定呢!第二禪又叫「定生喜樂地」,有一種定了。第三禪又叫「離喜妙樂地」,離開有「喜」的念,而生出一種妙樂。第四禪又叫「捨念清淨地」。
八定,是除了這「四禪」之外,再加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四禪八定,這是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就沒有爭了。為什麼有鬥爭?就因為沒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般若;若有真正的智慧,就不會鬥爭了。
這都是在小乘裏邊三藏教的教義,有這樣的講法。講起這個「六度」,多得不得了,很多很多種講法,每一度又有「十利」。如果你們願意聽,我不妨就用多一點時間來詳細講一講;若不願意聽,我馬馬虎虎地講少少就可以了。你們各位願意聽多一點的?是願意聽少一點的?都不願意聽嗎? [弟子:A little more! A lot more!(多一點!多很多!)]
六波羅蜜的義理很多,現在用「六波羅蜜」和「十善」來講。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這就是一種布施度、布施波羅蜜;不兩舌,這就是一個持戒波羅蜜;不惡口,這就是忍辱波羅蜜;不綺語,這就是精進波羅蜜;不貪、不瞋,這就是禪定波羅蜜;不邪見,這就是般若波羅蜜。這以「十善」,來配這「六波羅蜜」。
又者,六波羅蜜又有三種的講法:(一)對治;(二)相生;(三)果報。
(一)對治:第一,布施就是對治慳貪;慳貪就是不捨得,布施就是捨。第二,持戒就是對治毀犯,對治你犯法、犯戒。第三,忍辱就是對治瞋恨。第四,精進就是對治懈怠,你就不懶惰。第五,禪定就是對治散亂。第六,般若就是對治愚癡。
(二)相生:怎麼叫「相生」呢?就是「捨家持戒」,把家庭捨了、把太太也捨了,就是持戒;持戒時,你「遇辱則忍」,遇著污辱的事情,你就應該忍;忍完了,你就會精進;精進了,你會調五根。調五根,就是調和眼、耳、鼻、舌、身;把五根都調和了,它就都不作怪、就都聽你的招呼,就是有定了。這五根調伏了,你就知道這法界性;知法界,就是般若。所以這是「相生」的講法。
(三)果報:你布施,就能得到富貴、有財寶的果報。你若持戒律,就得到諸根具足的果報,也不會瞎眼睛、也不會瘸,不會或者沒有手了、或者沒有腿,或者六根不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具足。你若能忍辱,就能得到容色端正,你相貌生得就會很圓滿、很美麗的;你看那個醜陋的人,為什麼他醜陋呢?就因為他前生什麼也不忍,所以就醜陋了。你能精進,就能得到大勢力,你有很大的力量。你若禪定,就能得到壽命安考──壽命很長的,願意活多大年紀都可以的。般若得到的果報是什麼呢?就是辯才無礙,得到會講、會說。
這是三種的講法,再講「十利」;每一種波羅蜜又有十種利益──
第一度「布施波羅蜜」。修布施有十種的利益,什麼是十種利益?
(一)能降伏慳貪煩惱。慳貪,這是一種煩惱,很不容易降伏的;必須要用布施,才可以把這個慳貪的煩惱給降伏了。
(二)捨心相續。你前念想要捨,後念又不捨了,這談不到捨。你必須要念念都有捨心、有布施心,要接連不斷的;相續,是繼續、不停止。
(三)與眾生同資產。同一切眾生平均財產,沒有什麼分別;因為你的錢可以布施給其他人,大家都通有無了。
(四)生富貴家。能生到富貴的家裏去。
(五)生生施心現前。施心,就是布施的心;生生世世都有布施心,都能發布施心。
(六)四眾愛樂。比丘僧、比丘尼都歡喜你,為什麼呢?你可以布施給他;優婆塞、優婆夷也歡喜你。
(七)處眾不怯畏。你要是沒有德行,遇著很多人,你不是怕這個、就是怕那個。看見這個,「啊!他太有德行了!」你也怕他;看見那一個,「哦!他太兇了、太惡了!」你也怕他。他善你也怕,惡你也怕;你若有做布施,就是善也不怕、惡也不怕,這叫處眾不怯畏。
(八)勝名遍佈。你有布施,人人都知道你是個大富長者;你這好名譽,誰都知道。
(九)手足柔軟。手也很綿軟的,所謂「手軟如棉」──手好像棉花那麼樣子,好柔滑的。不像粗人,那個手腳很粗的;你摸到他的手,就好像摸到鐵沙子上那麼硬。佛手是「兜羅綿手」,這都是生生世世行布施所得到的相好。
(十)恆值善知識。這種更好,什麼呢?常遇善知識。你要是到你所到的道場,就能常常遇著真正的善知識,來用苦口婆心──苦口,就是他專門說你不願意聽的話,你聽著他說的話,好像很苦似的;婆心,他心裏是一種慈悲心。你遇不著真正善知識,就是你在前生沒有做布施。
你能布施,就能得到這十種的利益。其餘五種的波羅蜜,也每一波羅蜜,都有十種的利益。
第二度「持戒波羅蜜」。戒,是止惡防非。止惡,就是諸惡不作;防非,就是眾善奉行。你能以「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就是真正的持戒。你要是不能諸惡不作,說是小小的毛病不要緊,這小小的過錯,大約對我修行沒有什麼害處吧?你要知道,頭髮雖然細,要是集聚多了,也就變成粗了;所以你不要以為小毛病就改不改都不要緊的,越小毛病越要改!那麼說,大毛病不要改,小毛病改就可以了吧?你若小毛病能改了,大毛病自然就沒有了;那個大的過錯,就是由小的過錯集聚而成的。這個山,不是因為那一粒微塵小就不要它,你要知道,山是由微塵造成的;微塵雖然是小,可是會造成一座山,我們這過錯,也是這樣子。
那麼眾善奉行,說是大的善我才去做去,小的善不要做了吧?不是的。你要由小而大、由近而遠、由淺入深;所以你小的善若做了,那大的善也自然就有了。你做多了小善,就是大善;所以說「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你不要以為善小,你就不要做;你不要以為惡小,你就去做去;這就是一個「戒」的意思。
持戒的人,你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就得到十種的利益。這十種的利益:
(一)滿一切智。你要是持戒持好了,就能圓滿你一切的智慧。
(二)如佛所學。和佛所學的是一樣的;佛就是「以戒為師」,所以才說「金剛光明寶戒,是諸佛之本源」,諸佛都是從這個戒生出來的。
(三)智者不毀。你持戒律,除非無知的人來譭謗你、破壞你;有智慧的人,絕對不破壞你、不謗毀你、不會找你的毛病。無知的人,當然他亂講了!你就是好的,他也說你不好;你不好,他又說你好。為什麼呢?就因為他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才是顛倒是非、黑白不分,這叫愚癡人的行為。現在你持戒,智者不譭謗你,而且還讚歎你。
所以你想要人家讚歎你,你就不要爭第一、不要去搶第一;你要做出來事情做得第一,做什麼事情都第一,就是最好了。誰能做得最好,誰就是第一;做得不好,你就是第一,也是一個假的,沒有用的。你看那些個演電影的,有做皇帝的、又有做娘娘的,但是他那個是假的。雖然大家看他是皇帝,哦!這是影帝呀!電影的皇帝,那沒有什麼用的;電影的娘娘,也不是真的。為什麼他做電影的皇帝?為什麼她做電影的娘娘?就因為他在往昔就喜虛榮;喜虛榮,就好假名,真的事情他不幹,盡做假的事情。所以他歡喜做皇帝,就做了一個電影的皇帝;歡喜做娘娘,就做了一個電影的娘娘──就是「影后」。可是,這不過是作戲而已、是演電影而已!
(四)誓願不退。這是最要緊的。他發誓願:我是為求佛法,就是怎麼樣困難,甚至於餓死、凍死,也不退失我的菩提心!發這個願,沒有人供養我,那是最好的。不要貪圖供養,不要一天到晚想人家送一點什麼供養之事:「這可是我有道德了,我修行了!有人供養我了!」這就錯了!要發那個誓願,為求佛道,捨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乃至軀命;像釋迦牟尼佛這樣子,發這種菩提願,永遠不退、不向後轉。好像舍利弗行行菩薩道,眼睛挖出來,挖錯了,人家就給摔碎了,他又不行菩薩道了,這就是退了!我們在佛法裏邊,越困難、越不退,那才是真正求佛道的人。不容易啊!各位善知識!想求佛法,這是一件最難的事情,不是五分鐘的熱度,過了五分鐘之後就涼了。
(五)安住正行。安,就是住在平安的地方。什麼呢?就是正行,不要行邪行。所謂「正行」,就是要利益人,不是利益自己。你盡有一種攀緣心,那就不是正行;你若沒有攀緣心,這就是正行。
(六)棄捨生死。把這個生死不要了;不要捨不了這個生死,認為我這個生命是最寶貴的,要好好地供養這個身體、好好地給它吃點好東西,或者給它買一點維他命補一補、或者買一點有營養的東西,來叫這個身體強壯一點。你叫它強壯,它可不叫你強壯;你這個身體越強壯,你的智慧就越衰弱。你的智慧衰弱,你這個身體強壯,那是假的;你的慧命不增長、你的智慧不增長。所以要棄捨生死,這個生死問題不要緊的,生就生、死就死,把它看得很平常;但是你可要修行,你若不修行,說是生死沒有問題,那你就生了死、死了生,永遠也離不了生死。不看它重要,而且要修道,這才能了生死。
(七)慕樂涅槃。慕,是羨慕,我最歡喜這個「涅槃」的法了;所謂「涅者不生,槃者不滅」,持戒就是要得到這個涅槃。
(八)得無纏心。什麼叫「無纏心」呢?就是你心本來很有智慧的,菩提心也很大的,可是被纏住了;就是被十纏(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被這十種的東西,把你的心給纏住了。纏住了,智慧也生不出來了;那麼得到無纏心,就是把你心解脫了!
(九)得勝三昧。勝,就是和普通那個三昧不同,殊勝的這種定力。這種定力,呵!那真厲害。什麼亂也擾亂不了他,他是定。這種定是不可思議的,這是殊勝的一種定。
(十)不乏信財。你有信心,這是你的一種財寶;你若沒有信心,那你就是個窮人。好像法師講法,你若沒有信心,就生不出來菩提心;生不出菩提心,你就等於窮一樣。所以第十種利益,不乏信財;乏,就是「少」,不少信財。這信財多得很,很充足的;你充足信心,就等於是你有了財富了。
這是持戒有這十種利益,要是詳細講,也是很廣泛的,這也都是簡簡單單來講。
第三度「忍辱波羅蜜」。這個忍,很不容易做到的。這個「忍」字上邊是一把「刀」,而且還是「刀的刃」;這個「刃」底下,加上一個「心」字。你這忍,好像心裏扎上一把刀似的。這把刀刺到你心裏了,你說痛不痛?最痛!這是不容易忍的;你若再能忍,那就是把「忍」的關打破了!所以你要是能忍這個辱,就是波羅蜜。波羅蜜是什麼?就是過關了,過去這個「關」了!什麼叫「關」呢?好像那個「山海關」,有山、有海,那兒有個關、有一個門;這個門一關,就過不去了。你現在能忍辱,這就過關了;過關,也叫「波羅蜜」。波羅蜜叫「到彼岸」,就是由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而達到涅槃的彼岸了。
所以這個「忍」,我有一首偈頌,說得雖然不太好,但是也不太壞。你要是把它記住,對你是很有好處的。什麼呢?
忍是無價寶 人人使不好
若能會使它 事事都能好
這個忍,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寶。沒有價值?說那很便宜嘛!這個不是很便宜,這根本就說不出來、也不知道它值多少錢了,所以是無價寶;你說 One million 也不行,Two millions 又不行,百千萬億 Millions 還是不行,沒有一定的價錢。可是,雖然是無價寶,人人就使不好它。沒有事情來的時候,這個說我也能忍,可以修忍辱行;那個說我也可以修忍辱行,什麼事情忍耐一點就過去了、就沒了!等事情一來了,這叫「當面關」;說是我能忍辱,偏偏就來了個事情,叫你忍不了了。譬如你發心說我修忍辱行,那一個人來到這兒,也不知為什麼,「啪」!就打你一個嘴巴,把牙就給打出血來,然後又踢你一腳;這個時候,你說能忍不能忍?這就像心裏扎上一把刀那麼樣子。你若能沒有事,那你過關了;你若忍不了,還得要練習、還得要學。忍辱是很不容易的一種事,所以才說「人人使不好」,就人人都不會用這個「忍」。如果你會使這個「忍」字,無論什麼事情都會好的。但就因為一個「不忍」,所以把事情就弄得糟糕了。
我以前講彌勒菩薩那個偈頌,也是很不錯的。他說:
老拙穿衲襖 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 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 老拙直說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唾在我面上 憑它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 你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 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 何愁道不了
「老拙穿衲襖」,老拙,就是很老、很蠢笨的一個老比丘,他穿著破襖。「淡飯腹中飽」,那個飯沒有味道,一點什麼滋味也都沒有,但是我吃飽了。「補破好遮寒」,我補我這破衣服,補好了,它就可以遮寒啦!「萬事隨緣了」,無論什麼事情,隨緣隨分就了了,沒有問題;也就是「Everything's OK」;但是有的時候,這個 「Everything's OK」是不容易做得到的;隨緣說是「了」,但是有的時候「不能了」。彌勒菩薩他就隨緣了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直說好」,有人罵我這一個愚癡的人我這一個愚癡的人就說好!好!你罵我最好了,我就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若打我這麼一個最蠢笨的老頭子,我自己就睡倒地下了;你打我一下,我躺在那地方,就像睡著了似的。
「唾在我面上,憑它自乾了」,你用口水來吐到我的面上,等它自己乾了,我不用手來擦。「我也省力氣,你也無煩惱」,我也不用擦臉的力氣,你吐到我面上我都不管,你煩惱大約也沒有了;「這個人沒有用的,和他鬥有什麼意思!他是一個廢人!」所以你也無煩惱了。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你要能以修這樣的波羅蜜,這是妙中之妙的寶貝。「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你若知道這個消息,你的道怎麼會不了呢?不要憂愁你不成佛,你一定會成佛的,不要擔心!只要你能修忍辱行,就可以到彼岸。
我講的是沒有什麼道理,不知道你們聽著覺得怎麼樣?有一個人說:「嘿!這對我們國家,一點用都沒有!我們都是要去打仗的,要去一刀、一槍、一炮,放原子彈去殺人的,你講這個『忍』,我們用不著!」你用不著,我自己來用,不用你用;我也不用,叫我徒弟去用!
現在有五個人報名想要皈依。我很慚愧的,也不知道怎麼樣來教化說英文的人?因為我是說中文的。我現在告訴你們五個發心願意皈依的,下個禮拜天是農曆初十,是七月十二號,也是禮拜天,或者可以打皈依。但是你們要考慮清楚一點,在這幾天想清楚;真要皈依,以後就要聽話。你不管我說中文你懂不懂,你就懂也要聽話、不懂也要聽話。你若覺得你不能聽話,現在還可以把你報名的名字取消。因為我現在也不願意收太多的皈依弟子,我願意把想要發心皈依的人,留著給你們這些個講英文的人,皈依你們美國這些個比丘、比丘尼,都可以。那時候,你們聽話,也與我也沒有關係;不聽話,與我也沒有關係。你們講英文對講英文的,或者就可以知道怎麼樣教化你們,你們也知道怎麼樣依教奉行了。現在有的時候,你要是不依教奉行;我一問:「為什麼你不依教奉行?」「啊!我聽不懂你講話!」或者聽不懂,真是有這個情形。所以現在想要皈依我的,你們一定要自己考慮清楚;考慮不清楚的,不要冒冒失失就皈依。以前皈依的不管,以後凡是皈依的,一定要依教奉行的。
忍辱是很難行的一種波羅蜜,「忍辱」這兩個字,大概的意思解釋已竟,再講一講「忍辱波羅蜜」也有十種的利益。世間的事情越難,才越有價值,要是不難,就沒有什麼價值;所以這個忍辱雖然是不容易修,但是這個利益可就大了,它的代價、它的價值非常之高。你若能在因地修忍辱行,將來你得到的利益,總括來說有十種。怎麼樣叫做十種的利益?
(一)火不能燒。為什麼火不能燒你呢?因為你裏邊沒有火了,外邊的火就沒有法子來傷害你;你裏邊若有火,外邊的火才燒你呢!所以說「沒有內虛,不招外感」;你內裏頭有了毛病,外邊的病也就來。好像人傷風了,因為你內裏邊盡打妄想,這叫「內虛」,那麼就傷風,這得了「外感」。這也是這樣子,你內裏邊盡修忍辱,沒有火氣了,所謂「性如灰」,外邊的火來,也沒有法子把你這個灰再變成火。
(二)刀不能傷。你修忍辱行,刀不會來傷害你,也就因為你裏面沒有刀槍了。你心裏頭沒有刀槍──沒有害人的心,外邊的刀槍也就不害你。所謂「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來。」你門裏邊──你自己自性裏邊沒有刀槍,外邊的刀槍也就不會傷害你了。這是真正的哲學、真正的 Philosophy。
(三)毒不能害。不單刀不能傷,也毒不能害。你若修過忍辱行、忍辱行修成功了,所謂「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你遇著刀也沒有事,你就吃了毒藥也毒不死。所以達摩祖師被外道用毒藥來毒他六次,也毒不死他。為什麼呢?他就在無量劫以前,修忍辱行修得圓滿了,得到這個波羅蜜了。這個波羅蜜是什麼?就是解毒的東西,所以毒不能害了。
(四)水不能淹。你修忍辱行修得成就了,水也沒有法子把你淹死。
(五)非人所護。非人,就是一切天龍八部。天龍八部都來擁護你,守護你的道場。
(六)身相莊嚴。我沒有講嗎?你若修忍辱行,你相貌就生得圓滿,人人見著都歡喜,沒有人怕你,都是恭敬你、愛護你;他想離開你,也沒有法子離開你,時時都要想要親近你。這個「莊嚴」,就是有一種清淨沒有染污的心存在。不是像說某某人相貌很美麗的,一見著她,就生出來一種慾心;那就不叫「莊嚴」了!這莊嚴,沒有一種情感在裏頭,也就是沒有情愛在裏頭,只是有一種恭敬心。
(七)閉諸惡道。把惡道關閉了。什麼「惡道」?就是三惡道。把地獄門關了、餓鬼門關了,畜生門也關了;把三惡道的門都關了,你就不墮落餓鬼、不墮地獄,不托生去做畜生。
(八)得生梵天。你修忍辱行,將來可以生到大梵清淨天上去。
(九)晝夜安樂。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六時都得到安樂。不是說白天就憂愁白天的事情;這一天,我的事情怎麼辦呢?晚間就憂愁晚間的事情;我明天是不是有工做了?會不會失業?會不會有飯吃?這憂愁煩惱很多。你修忍辱行的,就沒有這些個煩惱。晝,是日間;夜,是晚間;安樂,都非常的平安快樂,無憂無愁、不識不知,無思無慮的。
(十)不離喜樂。這個身體總覺得很歡喜,很快樂的;這個快樂,不是外邊的快樂,是由自性覺得有一種快樂,不是勉強做出來的。這是忍辱十種的利益。
第四度「精進波羅蜜」。精進,就是不懶惰。你聽經想要睡覺,這就不是精進;你聽經打妄想,這就不是精進;你在這兒聽經,和人講話,這就不是精進。那什麼是精進?不睡覺、不打妄想、不講話,平心靜氣的,注目凝神、畢恭畢敬。「啊!精進!我應不應該精進呢?是不是叫他精進,不叫我精進呢?」不是,我也應該精進;他精不精進,我不管他。我現在要睡覺嗎?我站起來,再不行,我就跪在那地方聽經;我一定要對治這一種懶惰,把懶蟲要一刀兩斷殺了它,這就是精進了。有的人說:「哦,我受五戒,不殺生!殺個懶蟲,那不犯戒了嗎?」你把懶蟲若殺了,你就有精進了。你這個精進是個什麼呢?就是精進虎,好像老虎似的。你看老虎,路跑那麼快,那就是精進;你若能學老虎,那就是精進。說老虎我沒看見過,不知道,那牠是怎麼精進?我現在再給你介紹一個「小老虎」,就是貓。你看見貓了沒有?那個貓一跳,跳得很遠,又會上樹;老鼠跑得那麼快,也沒有貓跑得快。這精進,就學貓那麼樣快、那麼精進。
好像你由早晨四點鐘起來,到晚間九點鐘以後,或者十點,才休息;這一天,這是精進了。你若是「這一天我休息休息了!」那你就是沒精進;這精進,就是這個意思。明白了?但是又有「身精進、心精進」。身精進,是晝夜六時用身體來行道、來修行。到一早起來的時候,就起來了,作早課,也不懶惰,絕對不落人後,絕對不要大家都站在那地方就等你一個人。你說好意思?叫那麼多人等你一個人!你把大家的寶貴時間都給耽誤了!這不單沒有精進,而且還造了罪。為什麼呢?「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那千江的水,你都把它搖動了,可以的,但是你不要動修道人的心。那修道人的心,他只要打一個妄想就不得了了。你令他說:「唉呀!這個人還不來!」就生了瞋恨心了;這這樣子,你把那個道人心一給動搖了,你就沒有功,有過了,這個罪過很大的。心精進,是晝夜六時念佛、念法、念僧,時時都不打妄想,時時都對於三寶有一種恭敬心、供養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