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37

分類:法相宗
2012/10/21 08:39

比如我們有些種子被沙埋了,發芽生長就不容易了,一定要治沙,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吧,慢慢,雨露、陽光、肥料,有這些緣它才長出來了。因此像這樣被有漏種子障礙的無漏種子,要顯它的作用,要發揮出來,一定要經過一定的時間,而且要經過無數的大劫,阿僧祗劫嘛。因此在修行人當中就有兩種不同,一種是頓機,一種是漸機。頓機就是頓悟的菩薩,直往的菩薩。頓機就是菩薩種性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種子是法爾的無漏種子,自然而然的無漏種子,這是菩薩種性,所以他可以頓機可以直往。漸機是不定種性的人,不定種性的人是漸機的種子,是三乘無漏種子,就說他有聲聞種性的種子,也有緣覺種性的種子,也有菩薩種性的種子。他不像菩薩種性的人就只有一個菩薩種子,一個法爾的無漏種子。而不定種性的人有這麼三種種子,因為有三種種子,他就不可能像菩薩種性的人頓悟,直往。他只能慢慢來,他因為種子不同嘛,先修聲聞、緣覺,然後回心向大,來修菩薩行。這樣子一來,他證得的境界和證得的果位就要有一定的時間,所以叫漸機,跟前面的頓機就不一樣。這是法相宗說的。法相唯識宗他就主張有漸機、有頓機,他就主張有五種種性。這就跟其他的說法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的宗都是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無漏種子,都能夠成佛嘛。但是法相宗他認為有一種人,他沒有無漏種子,他是一闡提,斷了善根的。這就是法相唯識宗跟其他宗說的不一樣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剛才講的頓機、漸機。因為其他宗都是講即身成佛,或者講即心成佛,或者講一念成佛,都是時間很快的就成了,法相宗說不行,機有頓漸,對於漸機的人,對於不定種性的人,就是要到一個階段,要好多劫,三大阿僧祗劫,都是要很長時間的。所以這個是法相宗跟其他的宗派說修行成佛的不同。這是我們講楞伽講唯識時要瞭解的。這樣回頭來我們再看到問頓問漸就比較明白了。為什麼可以頓悟?他是無漏的菩薩種子,法爾的,所以來得快。所以我覺得《楞伽經》不但是印心的,也可以拿來看根機,看學人是什麼根機,看學人在什麼境界裏頭。《楞伽經》可以來做面鏡子吧。我總結上面所說的呢,就是用正智來觀察你的阿賴耶識,用正智來除掉你的妄見,用正智來淨除現行的流注。首先要遣除外道的妄執,但不能夠以妄執來除妄執,這個耍弄清楚。你外道見不清除,你不是以妄見代替妄見嗎?那不行,只能清除自心現流,只能用正見來除邪見,就是用你沒有污染的功能,用它來起作用,除掉你受污染的心識。從一開始我就這麼講的。


4.見與修


這裏頭我就著重說一下,因為講清除妄念的問題。講一下什麼呢?講一講見地和修持,一個見,一個修。可以這麼說吧,見好像是理論上,修是實踐上的。見是理,修是事。見是知,修是行。這麼比方都可以,但是比較確切地說,見是見地,修是修證。《楞伽經》他講了見地,也講了修證,在前面講了,但後面更重點地講。前面講如來藏嘛,我現在講的範圍都還是如來藏,還沒有講具體的離垢的如來藏、空如來藏,還有法爾的不空如來藏。就是還沒有講修如來藏和證如來藏,現在是講的如來藏。但是這些都是普遍聯繫著的,雖然講如來藏,實際上已經講到很多修、很多證的了,這跟後面他雖然講修講證,又往往講到前面的五法、三自性,又講到如來藏一樣。因為佛說法,在《楞伽經》也是,反反復複地說,有些地方重複的多或者是引深的多,說了一層又一層。我們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說《楞伽經》是非常殷勤的,非常慈悲的。那麼這個從見來講,就是前面講的諸佛七種第一義心;從修持上來講就是上聖智三相,這個我前面已經說了。諸佛七種第一義心,就是講的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和如來自到境界。那麼上聖智的三相,就是無所有相、一切佛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相。此外,還告訴我們三身佛教導我們怎麼除妄。


1)七抉擇見


這裏我要概括地說一下這個見。這個見一般來說,我們現在看得比較清楚的,可以說有七種見,七種抉擇見,這也是概括說的。第一種見,叫執實見。這是對於一切法都認為真實的,把一切法都抓著不放,都執為真實。執實見實際上就是凡夫見。我們一般世人看問題都把一切法抓著不放,人我也不放,法我也不放,人我執,法我執。第二種見,是外道見。外道見不是常見就是斷見,不是有見就無見,陷入兩邊。這都是外道見。這個你們可以對世間的一些理論學說拿這個去探討。他抓著一邊,執著的不是常見就是斷見,不是有見就是無見。這兩種見,凡夫見和外道見都不是佛法。第三種見,是人無我見。這就是知道人自己是五蘊假和合,知道人自己苦啊空啊這些現象,這就是聲聞緣覺嘛。聲聞緣覺,他能夠瞭解人無我,能夠了脫分段生死,但是他抓著四諦、十二因緣這些法認為是真實的。這是一種見,聲聞緣覺見。第四種見,唯識見。唯識見就是知道萬事萬物這些法都是唯識所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嘛,都是心識的變化,依此他就做多門觀察,看唯識怎麼變,這就演出了整個法相唯識宗那一套的理論,那一套的見地。這個是唯識見。唯識見怎麼修呢,他有五重唯識觀。第五種見,中道見,也叫中觀見。唯識見是看到萬法都是由心識而變的,中觀見就是知道萬法都是緣起性空的,依此而做多門觀察,他的觀察方法就是無得正觀,八不中道嘛。這裏頭唯識見、中觀見還可以過細分,將來我再說了。因為中觀見裏他還可以作法界觀,那是華嚴的法界觀;還可以做三諦圓融的法界觀,那就是法華三昧,天臺宗的觀法。反正中觀見的範圍很廣,這裏就不說了。第六種見,俱生智見。俱生智見就是一切法本來就是明明白白的,一切法是本明的,就在無生的明體上就能夠成正覺,就能夠成佛,不必對治。這個就是俱生智見。我們的正智,前面講的五法講正智,正智不要你另外去搞個什麼修持,它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說人我執是與生俱來的,這個正智也是與生俱來的。就是把正智,一切法本明的本體,把它顯現出來,就著它來修證,就得了。這個叫俱生智見。這種方法就是藏傳密教講的大手印。第七種見,是大圓滿見。大圓滿見也叫大中觀見,它跟前面講的中觀見還不完全一樣。這個大中觀見就是看到諸法——萬事萬物生起的時候,這個法一生起,刹那它就圓滿了。所以大圓滿見是無修無證的,他是離開兩邊,悟了中道,經過這些階段以後,是無修無證的,對生死涅槃這兩邊都不取不舍的,就是“無智亦無得”呀。這就是我上回說的那句話,沒有不圓滿的.什麼都是圓滿的,你認為還有個不圓滿的,那你就不圓滿。沒有不圓滿的,這個比較難證難得,他這個就是真正的如來藏。真正的如來藏是法爾的自然而然的,自心清淨,他就沒有不圓滿的,所以是大圓滿見。大圓滿見的修法一般就是修大圓滿。就藏傳佛教來講,大圓滿見是修大圓滿法。我不是講一個見一個修嗎,但是就漢傳佛教來講,修大圓滿見是什麼呢?就是禪宗,就是禪。所以《楞伽經》講這個見。為什麼禪宗拿《楞伽經》來印心呢?他講到最後講的都是大圓滿見,他修的是什麼呢,他修的是禪。如果這部經我們拿來專門講唯識,那是法相唯識宗的,頂多是修五重唯識觀,那個就是另外一種見地,另外一種修法了,而不是《楞伽經》本身講的了。所以《楞伽經》既是禪宗傳心印心的經典,又被法相唯識宗作為他們講這些名相的理論根據的經典。這樣我們修學的時候,兩方面都要。因為你要度眾生,你就要懂得唯識見;你真正要證得,你還是要大中觀見,還是要禪的境界,禪的境界就


是經上所說的自覺聖智的境界。


2)五重唯識觀


五重唯識觀,因為一般的書上都不講,也不曉得怎麼修,我這裏簡單說一下。五重唯識觀在法相宗的經典上沒有說的,只是窺基——玄奘大師的弟子,他在《大乘法苑義林章》裏頭說了五重唯識觀。而且窺基大師在他所著的《心經幽贊》這本書裏說五重唯識觀是觀行第一的。當然他是站在法相唯識宗的宗義上說觀行第一的。什麼叫五重唯識觀呢?第一重,叫遣虛存實識。五重唯識觀都是在八識上做功夫。怎麼在八識上作功夫呢?首先你看八識有三類境,三類境我上次講過了,有性境,有獨影境,有帶質境。你首先在八識所顯露的三類境裏頭,把性境、帶質境先留在那裏。因為性境是真實的境界,是圓成實;帶質境是依他起的;只有獨影境是遍計所執的。等我們下麵講了三自性之後你就更清楚了。遍計所執的獨影境先把它去掉。你作觀想,你觀察,你用八識作觀的時候,首先把遍計所執的相,三類境中獨影境的東西除掉,那麼剩下來的依他起和圓成實的就留下來了。遍計是虛妄的,依他和圓成是實有的,去掉虛妄的,留下真實的可以叫遣虛存實識。當然了,留下的依他起和圓成實,還是唯識所現。這是第一重。第二重,叫舍濫留純識。第一重是把遍計所執丟掉,留下了圓成實和依他起。那麼第二重在依他起裏面又來選擇一下,因為依他起性都是四分的,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我上次也說了四分。那麼四分裏頭相分是所緣的境,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是能緣的心,還是有主客觀之分。我現在把所緣的境先去掉,把能緣的心留下來。因為相分所緣的境都是雜七雜八的,濫的。能緣的心相對來說是比較純比較單一的。要舍境留心,就是遣除所見。你看到的山河大地那些現象,在內心產生的境界,把它去掉,留下對境的心。這叫舍濫留純識,這是第二重。第三重,攝末歸本識。第一重是把獨影境去掉,第二重把相分去掉了,剩下來的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這三分實際上是一體的東西,就把它們並為一體。體就是本,這三分是屬於見的,而相分是屬於被見的。相分是末,末我們已經把它去掉了,那麼剩下來的三分裏頭又有個本有個末。自證分(識的自體)是本,見分(識的作用)是末。因為末離不開本,所以就把末的東西給歸納起來,歸於一個體,就是把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一體化,就是一個自證分,見分也好,證自證分也好,實際上就是一個分,自證分。最早沒有立相分、見分,就是由安慧論師首先提出來的,是一個自證分。因為小乘的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特別是說一切有部他認為三世諸法都是實有的。這個跟前面講的凡夫說一切法是實有不一樣,因為他說法不同。針對這個說一切有部認為法是實有的,所以安慧論師他就講,我們的心識之所以能夠認識是因為他有個自證分。比如說你所見所聞吧,你看的顏色、聽的聲音並不是外境所現的顏色、所傳的聲音。那麼你看的、聽的是什麼呢?看到聽到的是你的識,眼識、耳識、意識上生出來的這個顏色和聲音。這個難說一點,大家聽明白沒有?不是你真正看到外境的顏色、聲音。你看的你聽的,只能夠是你自己識上所顯露出來的顏色和聲音。所以你怎麼能夠知道你看到的顏色、你聽到聲音是你識上的顏色、識上的聲音呢?那就有個自證分,那就是你心識有一種功能,能夠知道證明自己識所變的物件外境是不是真實的,所以叫自證分。安慧論師立這個論就對說一切有部認為一切都是實有的論點,有個說法,有個批判了。


這個以後再談。第四重,隱劣顯勝識。我講了把相分去掉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歸為一體,就是一個自證分了,這個自證分是識的本體。心王的自體是八識,還有五十一個心所。心所也有它的自體。要隱去對境心上的一切了別的別相而直接顯出一個總體。這個總體是相上的體,那麼前面歸納的體是用上的體,這個有區別的。這就是把劣的心所隱去,把較勝的突出的心王總體性顯出來。就是把心上了別的種種分別相都把它剔除,你看那個總體的相是什麼。這是隱劣顯勝識。第五重,是遣相證性識。把上面都排除了,剩下的就是心王了。對存在的心王呢,你不要從它的實相上看,你要從它的實性上看。從實相上看,前面我們講的相分啊,見分啊,這些東西都是依他起。依他起都是相,圓成實才是性。所以前面講的第一重,排除了遍計所執,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都是依他起,一層一層排,那麼最後把依他起也排掉。就是對心上一切了別的總體,從這個方面要證得它沒有動作、沒有分別的真如本體,這就是體上之體了,這就圓成實了。遣相證性就要把依他起也去掉,把一切的實相排掉,顯露出、證得它的圓成實性。這就是遣相證性識。法相宗教人除妄念,也就是層層作觀,分作五重來作觀。首先除掉虛妄的遍計所執,留下依他起、圓成實。然後依他起的時候把相分排除,剩下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再把見分、證自證分、自證分歸為一個自證分。然後再依他起的時候,在一個自證分裏頭要留著心王的自證分,就把依他的心所排除了。然後再把依他的那個心王的這個實相也除掉,那就看到顯露出的圓成實性。沒有依他了,就是沒有動作的了,沒有分別的了,真如實體顯露出來了。這個是遣相證性。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裏,明天接著講三自性就比較容易懂了。


三、說三自性


我們講到《楞伽經》的正宗分。正宗分講三個大問題嘛,第一個大問題講如來藏。第二個大問題講修如來藏,離垢如來藏。第三個講不空如來藏。現在這幾天都講的是第一個問題,都是講如來藏。講如來藏主要的就是講了五法。下麵就講三自性,再下麵講二無我,再就講如來藏。所以正宗分的講如來藏,實際上就是四個大問題,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然後就是如來藏。四個大問題前面第一個五法,講完了。今天我們開始講三自性。三自性在法相唯識宗是很重要的。楞伽講三自性啊,對禪宗來說,對講如來藏來說也都非常重要。因為五法、三自性、二無我都是講的如來藏藏識的內容,我們先看正文:


複次,大慧,菩訶薩,當善三自性。雲何三自性? 妄想自性, 起自性, 成自性。


釋迦牟尼佛說,大慧,菩薩摩訶薩應該善於懂得三自性,應該明白一切萬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在內,都是可以歸納成為三個自性。這三個自性就是: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但在法相唯識上用得較多的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妄想自性就是遍計所執性,緣起自性就是依他起性,成自性就是圓成實性。妄想自性又叫做分別性,緣起自性又叫依他性,成自性也叫真實性。這三種自性,下麵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


大慧,妄想自性,相生。


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是從相生。這裏說明一下。妄想自性就是講由我們心識對外境的分別。當然了,我們知道外境是外境,心識是心識,一般來說,好像這兩個沒有關係一樣的。比如說桌椅板凳是外境,我們在這裏的時候它們存在,我們離開了呢,它們也存在,並不因為你離開了,桌椅板凳就不存在了。這是我們一般的常識上的看法,外境跟你的心識是兩回事,把心識跟外境分開。那麼再進一步說,心識跟外境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個說法就不一樣了。按法相唯識宗說呢,桌倚板凳這個外境存在不存在呀,都跟心識有關係,都是你心識的顯現。就按常識的說法吧。你心識對著外境的時候,你能夠分別,分別這是桌椅板凳,那不是桌椅板凳。這種分別都是周遍計度,就是在普遍觀察裏頭辨別、分別,來計度。普遍觀察是周遍,觀察了以後他來選擇分別,然後,被分別的物體再給它一個名詞叫桌椅板凳。這個就是他能夠對外境分別,這種能夠分別的心識就叫做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這是一個方面。其二呢,關於這個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我們古時候印度大德陳那大師(論師)有個比喻非常好,很確切,這個比喻上次我們說過了,比如說晚上走路,腳踩到一條繩子,彎彎曲曲像蛇一樣,他就以為是蛇,心裏就恐怖了。但是拿火把一照,他才知道是條麻繩子。陳那論師就比方繩子是外境,你心識看到繩子,誤以為蛇。你心識的這種錯誤認識,就是遍計所執。是你主觀思量計度執著的,以為繩子是蛇,執以為實,這叫做遍計所執性,也就是本經講的妄想自性。因為釋迦牟尼佛說了嘛,大慧,妄想自性是從哪里來的呢?從相生。相就是現象,境界。為什麼會遍計所執呢?就是因為心識看到外境現象而產生的一種分別、計量,但是這個計量是妄執,是錯誤的。


大慧白佛言:世尊,雲何妄想自性相生?


佛告大慧: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著有二種妄想自性,如來應供等正之所建立,名相著相,及事相著相。名相著相者,謂內外法著。事相著相者,即彼如是外自共相著。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


“緣起自性事相相”,就是緣起自性也就是依他起性。“行顯現事相相”呢,就是成自性,也就是圓成實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