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72 》




2009/10/21 12:37


見、思是粗惑,塵沙就是到細惑了;細,是很微細、很微細的。那一些個愚癡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天到晚盡打妄想;自己打的妄想,還認為是佔了便宜。妄想一打,打到紐約,把那摩天大樓也看見了;華爾街賣股票的,股票起落,他也都聽見了!這個妄想打到那兒去了,他以為:我現在真是最好了!也沒有買飛機票、火車票、巴士票,自己也不用開私家車,哈!就跑到紐約去了!這真是妙了!他不知道這就是「塵沙惑」,打妄想呢!以為不用錢買票就各處去跑,跑到東邊、跑到西邊、跑到南邊、跑到北邊,四維上下,他都跑到了,以為是很聰明;實際上,你為什麼老的?就因為你打妄想打的。你若不打妄想,總是年輕的;就因為你打這麼多妄想,把心裏邊那個油都用盡了。好像燈,把那個油都用了了;你打妄想,把你那個「慧命的油」也就用了了。現在我告訴你,你才知道,這一個最壞的,是打妄想,這就叫「塵沙惑」。


三變淨土,這表示要斷「無明惑」;破無明,才能見法性的。無明是最小的了,就是你最不明白那個,就叫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什麼是你最不明白?你不明白的事情多囉!你不明白佛法,這是你的無明;你不明白你生來的法,這是無明;你不明白你死去的法,這是無明。總而言之,你所不明白的,這都是一個迷惑。證到等覺菩薩位,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如果他破了這一分生相無明,就成佛了、證佛果了。


那麼我們有多少分無明沒有破呢?我們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無明沒有破。塵沙的惑沒有破,所以無明惑也跟著多了;塵沙惑,就是由無明幫助它生出來的。無明是誰幫助它生的?愚癡,愚癡就是幫著這個無明的。所以釋迦牟尼佛三變土田,意思就是令我們斷這三惑。


三變土田,還有一個意思;是以「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的力量,來反迷歸覺。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這叫「三法印」,又叫「三三昧」,又叫「參禪的三種關」。


八背捨──怎麼叫「背捨」?背,是違背;捨,是捨棄。違背什麼呢?違背六塵(色、聲、香、味、觸)的境界,捨棄五欲(財、色、名、食、睡)的享受。八背捨,又叫八解脫,就是: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怎麼叫「八勝處」?勝,是勝知、勝見,得到勝知、勝見了。勝知,凡是你所知道的,都是對的;勝見,凡是你所見的,也是對的,不會有顛倒了。八勝處,就是: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觀青色勝處、觀赤色勝處、觀白色勝處、觀黃色勝處。


十一切處,就是十種普徧一切處。這十種,是觀「地、水、火、風」四大,和「青、黃、赤、白」這四種的色,再加上「空、識」;也就是:青徧一切處、黃徧一切處、赤徧一切處、白徧一切處、地徧一切處、水徧一切處、火徧一切處、風徧一切處、空徧一切處、識徧一切處。這十種法,參禪的人,必須要明白這一些的境界,然後才能破本參。破本參,就是「開悟」的另外一個名稱;把你本來所參的話頭破了,就沒有了!所以虛老才說:「家破人亡語難開」,家也沒有了、人也都死了,也不會說話了,虛空也粉碎了、沒有了,就是這個境界。


這「三變土田」,第一變,表示「八解脫」;第二變,表示「八勝處」;第三變,表示「十一切處」。所以在經典上,不是就這麼唸唸經文,你就明白了佛法;這都有意義的,你若把這個意義明白了,這才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你若意思就看完了,也不知道究竟它何所指?這就是你在經外邊,沒有深入經藏。不能深入經藏,你就不會智慧如海;還是見著煩惱,就一頓一頓地吃,見著無明,就和它常常在一起──和無明在一起睡覺、和煩惱在一起吃飯、和粗惑、細惑、塵沙惑在一起打同參、做朋友。總之,你若明白了,就和它們離開了;不明白,就被它們所迷。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徧滿其中。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在這個時候,在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出來的身,成的這一些個佛。「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於此」:有百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恆河沙等國土中的這一些個分身佛,各個在彼土那兒正在說法、教化眾生;因為多寶如來來到靈山法會給證明講這《法華經》,所以這些所分身的化佛都來到這個地方,集會到一起。


多寶如來為什麼來到娑婆世界法華會上來作證明呢?因為多寶如來宿世有這個願力,說:「凡是有演說《法華經》的法會,我一定出現在說《法華經》這位佛的面前,這一位佛的分身諸佛都要集會到一起,都要來給證明。」


「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像這樣子次第,由東方開始,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下方、上方,這十方的諸佛,一齊都來到這地方了,坐到釋迦牟尼和多寶如來這個寶塔的八方。


「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滿其中」:當爾之時,這每一方各有四百萬億那由他那麼多的國土,讓釋迦牟尼所分身的諸佛,都充滿這麼多的地方,都坐滿了。


7. 與欲開此寶塔(分五)
1. 諸佛問訊說欲 G2. 釋迦右指開塔 G3. 四眾同皆見聞  G4. 二佛分座而坐
5. 四眾請加處空
今G1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穩不?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在這個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三變土田之後,十方分身諸佛,各在菩提樹下,坐師子座。所有釋迦牟尼佛的一些分身諸佛,「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都派遣他所帶的侍者──就是從他本有的佛土,帶來一位菩薩。前邊不講每一位佛帶一位菩薩來作侍者?現在每一位佛都派他的侍者,去問候釋迦牟尼佛。問訊,就到那兒向釋迦牟尼佛慰問。


「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諸佛都在他本國那兒帶來了寶華,交給侍者。滿掬,裝滿那麼一個衣裓──衣的袋子。諸佛告訴侍者說,「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善男子!你就到靈鷲山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道場那個地方;耆闍崛山,就是靈山、靈鷲山。就像我所說的言辭這麼說,「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穩不」:世尊!近來好嗎?沒有病痛吧?也沒有煩惱吧?你氣力都很安樂的,沒有什麼辛苦吧?所有的菩薩、這些覺有情,和這些聲聞眾,大家都很安穩吧?沒有什麼麻煩的事情吧? 


什麼叫「聲聞眾」?聲聞,是聞佛的聲音而悟道的,這叫二乘人、二乘聲聞眾。二乘,就是兩種的小乘,一種是「聲聞」,一種是「緣覺」。聲聞,是修四諦法而開悟的。什麼是四諦法呢?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前邊已經講過「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這麼多。集,集諦,就是集聚所有的煩惱。滅,滅諦。道,道諦。


緣覺,就是修十二因緣而開悟的。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他聽這十二因緣開悟了,這叫緣覺。緣覺又有兩種,生在有佛出世的時候,這叫「緣覺」;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他自己開悟的,這叫「獨覺」。怎麼叫「獨覺」呢?他是住在深山穹谷裏邊,春天看百花開,秋天觀黃葉落;看萬物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自有化無、自無又化有,於是他就開悟了。那麼這裏「聲聞眾」,就包括「緣覺」在內了。


諸佛又囑咐侍者說,「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你用現在我們所帶來這種寶華,供養釋迦牟尼佛。然後要像我教你這樣對佛說:「那一位佛,他叫什麼名字。他也和大家都一同願意開這個多寶佛塔,令大家來看看多寶如來。」與欲,就是我也有這種的願力、有這種的心。


「諸佛遣使,亦復如是」:不但一位佛派遣侍者這樣說,所有釋迦牟尼佛這一些個分身諸佛──這三千大千世界,每一方又變了二百萬億佛土;那麼變兩次,就是四百萬億佛土,這八方計三千二百萬億佛土──每一位佛,就坐到師子座;每一位佛,都派遣一個侍者,用同樣的言辭,來問訊和供養釋迦牟尼佛。


2. 釋迦右指開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爾時」:當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分身佛,派遣他的侍者來問訊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釋迦牟尼佛用他的神通力量來一觀察,看見所有他的分身佛,完全都聚會到這個地方來了,每位分身佛都坐在菩提樹下的師子寶座上。「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他又聽聞所有的分身諸佛,都是有願意開七寶佛塔的這種思想。


「即從座起,住虛空中」: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就從他本座站起來了,停住到虛空中。在這個時候,「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一切的四眾弟子──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大家也都一起站起來,合起掌來,都專心觀看佛是怎麼樣開啟這座寶塔的門。


「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就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用他的右手指,把七寶佛塔的門戶給打開了。開門戶的時候,由寶塔裏邊,「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出了一種很大的音聲,就好像開那個關;這「關」,是很不容易過的一個門。也就是好像開門鎖一樣,很大的音聲響起來。又好像開大城門那麼個聲音。


釋迦牟尼佛以右手指來開七寶佛塔,這是表示「開權」。多寶如來現身,這表示「顯實」。這就是「開權顯實」,把權巧方便法門都收起來了,顯出來這真實的法門。


3. 四眾同皆見聞 


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


「即時」: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把寶塔的門打開了,「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禪定」:所有在法會中的四眾弟子,統統都看見在多寶佛塔裏邊,這一位佛多寶如來的全身,坐在師子座上。他的全身也沒有破壞、沒有散開,就好像在那兒打坐入定的樣子。


「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然後又聽見多寶如來說話了。說什麼呢?他說,太好了!太好了!釋迦牟尼佛!我現在來到這地方證明這個法會,請你快說這部《妙法蓮華經》。我因為聽這部經的緣故,所以才來到這個道場。


「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在這個時候,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等,看見過去有無量無邊千萬億劫這麼遠的時間,已經入涅槃的多寶如來,在寶塔中說出這樣的話──就是讚歎釋迦牟尼佛,請釋迦牟尼佛快點說《法華經》。大家都讚歎:「啊!怎麼回事啊?」都很驚奇,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境界。所以大家都「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每個人都以天寶華,來恭敬供養釋迦牟尼佛和多寶如來,散在兩位佛的身上。


4. 二佛分座而坐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當爾之時,多寶佛在寶塔裏邊,將他所坐的師子座,留一半的座位,請釋迦牟尼佛來坐。他就說了,「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釋迦牟尼佛!現在請你坐在我旁邊這個座位,我們兩個人共坐一個師子座。


「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這時候,釋迦牟尼佛也一點不客氣,說:「好啦!你叫我坐半座,我就也坐半座了!」於是進入寶塔中,同多寶佛共坐一座,在師子座上結雙跏趺坐。可不是像我們隨隨便便的這麼坐,又把腿也伸起來或者翹起來,或者把腳放到頭上,這麼倒坐起來。不是的!


5. 四眾請加處空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在這個時候,法會中的大眾,一看這兩位如來在七寶塔裏邊,共同坐在師子座上,結跏趺坐。這兩位佛太親密了!他們兩位佛坐到一起,都結跏趺坐,在那兒坐著。「各作是念」:大家就都打了妄想。什麼妄想呢?說是「佛坐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哦!這個佛座離我們這麼遠哪!又高、又遠,大約望也望不清楚。聽聲音是很大的,但是覺得很遠。我們大家都願意如來慈悲,用神通的力量,把我們這一些法會中的大眾,都接到虛空中。我們也到虛空去,你看多好呢!


這一些法會中的大眾,打這個妄想之後,「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釋迦牟尼佛因為有他心通,看這些個小孩子盡打妄想,如果不把他們接上來,恐怕就有要哭的了!所以,用這個神通力,把大眾都接到虛空中來。說也不知道他們站到什麼地方?就站到虛空裏!


3. 釋迦唱募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釋迦牟尼佛又發出很大的音聲,普告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你們哪一個,可以在這個娑婆國土,就是眾苦交煎、萬惡充滿的這個國土,來廣說《妙法蓮華經》。廣說,就是天天說。好像我們佛教講堂天天講說《妙法蓮華經》,為什麼我們要天天講說《妙法蓮華經》呢?因為我們這一些人,在釋迦牟尼佛問大眾的時候,就已經發願;你也說我要講《妙法蓮華經》、他也說我也要講《妙法蓮華經》,在那兒發的願。所以現在在這種戰爭的時候、在世界這麼危險的時候,我們天天還是在佛教講堂講《妙法蓮華經》;這實在可以說是難行能行,最困難的。我們這兒也不 Charge(收費)人的錢,人也不歡喜來聽──不是他不歡喜來聽,他不知道這兒有這麼個法會。要想學佛法的,不到這兒來,那根本就談不到學佛法;我今天老老實實對你們講,我們這兒是實實在在來行持佛法的地方。


「今正是時」:現在你們誰願意發願弘揚《妙法蓮華經》,現在正是時候。快發願了!你們不要等著,你看看他、他看看你,不要那樣子!快點發願,誰能講這部《妙法蓮華經》?「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釋迦牟尼佛說,因為我說完這《法華經》之後,不久就要入涅槃了!每一位佛都願意以《妙法蓮華經》,託付給能擔當這個責任的人;就是我把這個責任交給人了,有人來負這種責任了! 


2. 重頌(分三)
1. 頌寶塔湧現 E2. 頌分身遠集 E3. 頌釋迦唱募
今E1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 雖久滅度 在寶塔中 尚為法來  諸人云何 不勤為法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為聽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把這個意思,再說它一遍,用偈頌來講解。


這一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讚歎多寶如來所發的願,凡是有講說《法華經》的地方,多寶如來就一定前來聽《法華經》,作為證明。你們看!有講《法華經》的地方,多寶如來尚且就要來聽《法華經》,何況我們一般的凡夫呢?更應該聽了!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這就是稱讚多寶如來。聖主,就是多寶如來;給他一個尊號,尊稱他「聖中之主」。世尊是世出世間最尊貴的人。他雖然在無量無量劫以前,已經入了涅槃,住在多寶佛塔的裏邊。本來他已經成佛了,不需要再聽法,可是尚且他來聽法。佛都為聽法而來,他不怕辛苦、不懶惰;「諸人云何,不勤為法」:我們這一般的人,為什麼就不勤為法呢?不勤為法,就是懶惰。好像明明知道講經的,不聽;就是到這兒來聽,也是不信;就是信,也不行、不去做去,所以這就叫不勤為法。真正信佛的人,除非沒有講經法會,若有講經法會,就在百忙之中,也要來聽經。為什麼?這聽經,比我們生命還要重要,所以必須要聽經。


「此佛滅度,無央數劫」:這位多寶如來,雖然在無量無量、沒有數量那麼多劫以前,已經入涅槃了,可是「處處聽法,以難遇故」:每逢有講《法華經》的法會,他一定要來聽法;尤其有佛說《法華經》,他一定到這兒現身,寶塔也現在虛空中,來給作證明。為什麼多寶如來已經成佛了,還來聽《妙法蓮華經》呢?因為這《妙法蓮華經》是不容易遇的;可以說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以難遭難遇的緣故,多寶如來才凡有講《法華經》的道場,他一定要來聽《法華經》。


為什麼呢?「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因為多寶如來他本來就是發這個願,他說:「這《法華經》是難遭難遇的一部經典,我若成佛了,我一定要擁護《妙法蓮華經》這個法會、道場;有佛說這部《法華經》的時候,我就去給作證明。」為什麼他要發這麼一個奇怪的願?就因為《法華經》這個成佛的法太重要了!他說:「我滅度後,我無論在什麼地方,凡是有諸佛在他的國土講說《法華經》的,我時時都要去聽法。」不是像現在,我們人也沒有成佛,就連法也不聽了;你說,這在什麼時候可以成佛呢?恐怕任何人也算不過來。


我方才講這一段,說是有時間也不來聽法。有一個人就說:「哦!我來了!」我就說:「你來了,不聽!」又有一個人就說了:「喔!我聽啊!師父怎麼樣講,我就怎麼聽。可是說的中國話,我不明白;翻譯成英文,或者就有一點加、又有一點減了,所以我只可以聽一半。」又有一個說了:「我懂中國話、也懂英文,中文、英文我都明白,所以我一定要聽。但是聽可聽,我真不相信有這麼妙!」你看!就有人這麼想,殊不知就被這個很愚癡的師父給知道了。所以我說他是「聽而不信」。有的人又說:「我完全信的!我知道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說:「你信是信,但是不行!不去照著這個方法去修行。」有一個弟子又不服氣了,說是:「我聽了之後,我就照這個行了。」「你行?你行了兩天半,到三天的時候,又忘了!」


又有一個很誠心的弟子說:「不是!我是由一開始聽法到現在,我聽到什麼道理,我就照著什麼道理去修行;除非我忘了,那就沒法子了!因為我記憶力不太好,所以我想行也忘了!」你看!這想行的,又忘了;那不忘的,他又不行。所以我才說:「你光聽不信,信了又不行,行了又不能久遠──行了兩天半,到三天就忘了!你說,是不是很難去接受這佛法?也可以說是眾生就是眾生,很難教化的。可是雖然難教化,越難教化,我越要教化;所以在這個言語不通的地方,我一樣講《法華經》。你聽就聽,你不聽,我給這個桌子講、我給這個板凳講;桌子、板凳它們都不聽,那我自己聽,我自己講、自己聽!我講的《妙法蓮華經》,真講得不錯啊!很妙的!所以你看!若能這樣想,你聽不聽,我也不發脾氣;我不會說是:「啊!你要聽我的經!你不聽我的經,我就對你不客氣!」沒有的。


在這佛教講堂和中美佛教會,講佛法可是講佛法,但是太辛苦了!一早四點鐘就起來,開始誦經、參禪、打坐,到晚間九點鐘,啊!真是吃不消,真是受不了!可是你想受得了的,你又研究不出來真正的佛法;你若想研究真正的佛法,必須吃不消也要吃得消、受不了也要能受,那你就會有辦法。如果你見著硬一點,你就跑了,苦一點,你就受不了了,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那你就盡未來際,也學不出來真正的佛法。你想要學真正的佛法,你就要到這個真正辛苦的地方來;所以我們這個佛教講堂,你來,我們也是這樣子修行,沒有人來,也是這樣修行。我們是僅僅這個暑假班有這麼多人來;但是就是一個人,我們也是這樣做,一萬個人,我們也是這樣做!所以佛教講堂這個法,就像流水似的,天天流的;流到哪一個地方去?你們誰有智慧,就往誰那兒流!


*    *    *


明天是觀音菩薩的成道紀念日,在我們這兒又有一個儀式,就是放生,預備放五百隻鴿子。這五百個鴿子,有的人說:「哦!將來或者成五百尊佛,或者做五百個阿羅漢。」我們不要打這個妄想,我們現在就是放鴿子。今天你們各位都看見那兩隻鴿子,牠們一看見我,就飛到我身上來;這兩隻鴿子,也是我們放生放的。放了三十四隻,現在只回來兩隻;這兩隻,牠很有佛性的,也很聽話的。你看見了?我叫牠:「上來!來啦!」牠們就到我手上來了;我說:「You stay here!(你留在這兒)」牠們真是很聽話的。你們現在有幾個人想要皈依,但是你們要比那個鴿子更聽話一點,不要連個鴿子都不如。以後師父叫你們做什麼,你也不聽;這個樣子,就令這個 Everything's OK(什麼都可以)的師父也或者不 OK 了!


*    *    *


2. 頌分身遠集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恆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各捨妙土 及弟子眾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為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眾 令國清淨  諸佛各各 詣寶樹下

如清淨池 蓮華莊嚴  其寶樹下 諸師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嚴飾 
如夜闇中 然大炬火 身出妙香 徧十方國 眾生蒙熏 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 吹小樹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釋迦牟尼佛又說,「又我分身,無量諸佛,如恆沙等,來欲聽法」:又我分身,沒有數量這麼多的諸佛,好像恆河裏邊的沙那麼多,都是來到這兒,想要聽《妙法蓮華經》。「及見滅度,多寶如來」:他們又想見一見這位已經入涅槃而滅度的多寶如來。所以,「各捨妙土,及弟子眾」:所有的分身諸佛,都各各捨離他那一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國土。你看!本來諸佛捨不了這些個弟子!這個妙土他還可以捨,唯獨捨不了這些個弟子。諸佛對弟子,那是 Very close!(很親近!)因為眾生就是佛的心,所以佛不會捨眾生的;佛所愛護的,就是這些個弟子,很捨不了的。也就像父母捨不得兒子,你看!你們這一些出家的比丘想要回家去看看父親、母親,回去,他們都給你買飛機票;回來,又給你買飛機票。這為什麼呢?就是他對你太愛護了,所以捨不了你。諸佛對弟子,也就是這樣的。我這個不慈悲的師父,對徒弟是不好的,我先說明白了!


「天人龍神,諸供養事,令法久住,故來至此」:這些個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以及龍、神,都來供養多寶如來,為使令佛法久住於世間。所以,多寶如來的寶塔也都到這兒,出現於虛空;我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分身諸佛,也都聚集到這兒來。


「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令國清淨」:為了給諸佛預備一個座位,所以我以這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把這無量地獄、餓鬼、畜生和天人、阿修羅,都搬到其他的世界去,令我這個國土清淨,沒有雜染、沒有污濁的這股氣味了。我再給你們舉個例子,好像這一個住家的人,養了很多貓、狗;這貓、狗,有的時候不像人那麼衛生,隨處大小便,搞得這房子裏頭有一股不潔淨的味道。有貴客來了,這個主人就要把這貓、狗搬到一邊去了──貓送到貓的房子裏頭去,狗送到狗窩裏頭去;這家裏頭,用香水把它都灑一遍,就變成很好的一個房子了。這是一個小的比喻,這個意思也就是這樣子;所以把這一切不乾淨的眾生,都要叫他搬家。


那麼這「三變土田」,把這個世界都變得清淨了,「諸佛各各,詣寶樹下,如清淨池,蓮華莊嚴」:所以十方諸分身佛都到菩提樹下,各坐在師子寶座上,好像清淨的水池一樣,用蓮華來莊嚴這水池。「其寶樹下,諸師子座,佛坐其上」:在這些寶樹下,有很多的師子座;每一棵菩提樹,就有一個師子座。菩提樹就五百由旬,這師子座就五由旬。每一位分身佛都坐到師子座上,這時候,「光明嚴飾,如夜闇中,然大炬火」:都變成一個大光明藏了,好像在夜裏黑暗中,點燃起來一堆火,這火就把黑暗給照沒有了。我們這個世界,本來沒有光明,每一位佛身上都放光,所以世界就都變成光明了。


「身出妙香,徧十方國」:這分身諸佛的身上,都放出妙香;這股香味,能?滿十方世界的國土。若有修行的人,生生世世都修持戒律,有的身體時時都會放青蓮華香。這個香,不會像燒的香那麼大的氣味,那股香味是微微的。「眾生蒙熏,喜不自勝」:眾生得到這股香氣來薰陶、薰染,大家都生出一種歡喜心,無形中把脾氣就都沒有了,不知道那個 Anger(怒氣)跑到什麼地方去了?「譬如大風,吹小樹枝」:好像大風吹到小樹枝上,樹枝就隨風來轉了。「以是方便,令法久住」:以這種的善巧方便之法,為使令佛法久住於世間。


3. 頌釋迦唱募(分二)
1. 舉三佛以勸持經 F2. 舉難持以堅誓願 F1(分三)
1. 募覓其人 G2. 三佛以勸 G3. 釋上勸意
今G1


告諸大眾 我滅度後 誰能護持 讀說斯經  今於佛前 自說誓言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大眾說,我說完《法華經》之後,就要入涅槃。「誰能護持、讀說斯經」:你們這一些四眾弟子和在法會中這一些個會眾,誰能發願來護持此經、讀說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現在可以在我釋迦牟尼佛、多寶佛和我所有分身佛的面前,自己發自己的誓願。我們這個佛堂,也有一些個人發願,一個樣子的。不過我們發願,願是一樣,但是意思是不同的;或者你們將來聽過《法華經》之後,也發願護持《法華經》、護持說《法華經》的人,也一樣了。


2. 三佛以勸 


其多寶佛 雖久滅度 以大誓願 而師子吼  多寶如來 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 當知此意 諸佛子等 誰能護法 當發大願 令得久住 


你們現在發願,「其多寶佛,雖久滅度」:這位多寶如來,雖然久遠已經滅度了,「以大誓願,而師子吼」:可是他因為在過去所發的大誓願,所以他在寶塔裏,也發出來師子吼的大音聲。「多寶如來,及與我身,所集化佛,當知此意」:多寶佛和我釋迦牟尼佛,以及所有我集會來到一起的這一些個分身化佛。你發這種願,他們都知道你的意思,就來保護著你。


「諸佛子等,誰能護法」:你們各位佛子等,誰能發護法的心哪?「當發大願,令得久住」:你們應當發這最大的願力,令《妙法蓮華經》這個法長住於世間。


3. 釋上勸意 


其有能護 此經法者 則為供養 我及多寶  此多寶佛 處於寶塔
常遊十方 為是經故  亦復供養 諸來化佛 莊嚴光飾 諸世界者 
若說此經 則為見我 多寶如來 及諸化佛 


釋迦牟尼說,我現在《妙法蓮華經》講完了,我就要入涅槃了;你們各位應該在我和多寶佛的面前,來發願護持《妙法蓮華經》和弘揚《妙法蓮華經》,令《妙法蓮華經》這個妙法,久住世間。所以又說,「其有能護此經法者」:假使你們這些個人,有能發願護持《妙法蓮華經》這種妙法的人,「則為供養我及多寶」:你能護持《妙法蓮華經》,也就是等於供養我。為什麼呢?這《妙法蓮華經》,就是我的真身。你不但是供養我釋迦牟尼佛,也是供養多寶如來。


「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遊十方,為是經故」:這一位多寶佛,他雖然坐在寶塔的裏邊,可是他常常到其他的十方國土去,因為他要去證明這部《妙法蓮華經》和聽聞這部《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你若能發願弘揚《妙法蓮華經》,你若能講說《妙法蓮華經》,這也就是供養我分身的一切的化佛,這就是莊嚴這個佛土,來光飾無量的世界!


「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你要是能講說這部《妙法蓮華經》,你就是見著我釋迦牟尼佛了;不但見著我釋迦牟尼佛,你也見著多寶如來的真身了,和我釋迦牟尼佛所有無量無邊這麼多的化佛,你都供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