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40
複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刹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影水月。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遊諸佛刹,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世間,佛子觀察;種類之身,
離所作行;得力神通, 自在成就。
這段總結比較明白。總結我們要善知八識、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真正的這些法弄清楚了,能夠修證五法三自性二無我法,即趣究竟的境界,能夠得到究竟的境界。所謂究竟境界就是聖智究競的境界,也就是前面講過的第三種相,第一是無所有相,第二是一切佛自願處相,還有第三就是自覺聖智究竟之相嘛。能夠有成就了,但是為了眾生安樂之故,“作種種類像”,就在眾生的妄想自性處,就在遍計所執這個方面,依緣而起,來顯現各種類的身像。“作種種類像”應該擺在“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的後面。現在這句話倒裝過來了。“譬如眾色如意寶珠”,他的本體像寶珠一樣。因為寶珠各種顏色都有,在眾生心裏頭顯現各種不同的顏色。不但能現各類身像,而且“普現一切諸佛刹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都在聽法。大做佛事嘛,而且在聽法會上得三昧。或者示現佛身而宣說法,令眾生遠離種種惡見和有無、人所等等。這一段是在講了建立與誹謗的道理以後說的,這一段實際上跟密乘又有關係了。在能夠證得人無我、法無我境界之後,還要來度眾生。以佛的法來度眾生,這個法它是不立不破的。既然法裏頭有依他起,有遍計所執,你在修證過程中也就有破有立,破遍計所執,立圓成實嘛。修證以後,本來的面目現了,你再回過來度眾生,怎麼度啊?還是不立不破,還是依遍計所執來依他起、圓成實,還是在三性裏頭。但這個時候,按一般世俗所講的三性他已經大大不同了。因為他已經突破了他自己生死的束縛了,突破了限制了,所以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一般的了,就可以大做佛事,大顯神通來廣度眾生。這裏我說一下,我們修證修行,他一定要有證量有證得的。當然我們證得以後無所得,無所得它也還是一種證得,還是得嘛。《心經》上講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無所得,但是下面“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跋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又得了。那就是無所得又得。佛法是圓滿的,圓融的,它是離兩邊的無所得,也是離兩邊的得。這個就不同於凡夫的妄執和聲聞緣覺的片面。修行一定要證得。
再有,我們講《楞伽經》他不是講名相的,他是告訴你修證的。所以達摩才能拿它印心嘛。告訴你怎麼修證,就是告訴你怎麼離垢,怎麼樣空如來藏的。這個我要說清楚。再說一遍,我們講如來藏的時候,好像我們人人都有個如來藏,好像我們自己就有個實體在那裏,這是很大的一個誤解。過去很多人把如來藏作為一個實體,以為阿賴耶識是實體,所以阿賴耶識受了污染,把阿賴耶識污染除掉就顯露出如來藏來了,這是大的誤解。我下麵還要專門講如來藏。如來藏它不是實體,我開始講本經的宗旨就講了,如來藏它是一個功能,本來自性清淨的,法爾的,這個就是如來藏。為了方便我們說就是不空如來
藏。這種法爾的如來藏,它沒有實體,沒有什麼受污染不受污染的問題。但是這種如來藏,它有這個功能,就是不受污染的功能。所以為什麼叫空如來藏呢,就是能夠離垢,下面經上會講的,離垢就是發揮這種不受污染的功能,除掉污染。但不是在一個實體上去掉污染顯露出實體來,不是的。我們講這是一種心識的狀態,是一種境界,但是很多在解釋如來藏問題的時候,都把如來藏當作一種實體。
印順法師說如來藏是真藏唯心。唯識宗講阿賴耶識,萬法為識,但是這個識是虛妄的。唯識宗講唯識妄現,唯識虛妄。(印順)他講真藏唯心,好像如來藏是跟唯識對立的;針對唯識虛妄,所以他講真藏唯心,把兩者對立來講,這是錯誤的,這就把如來藏當作一種實體。如果如來藏是實體,那當然了,如來藏是真藏唯心。一個講真藏唯心,一個講唯識虛妄,這當然對立了。把如來藏當作實體來領會,那就有這個看法。如果說如來藏它是一種心態,我們現在用的名詞——心態,一種心識的狀態,這個心識的狀態本來是清淨的,沒有實體的。沒有實體的,你怎麼能說它是真藏唯心呢。印順法師講如來藏是真藏唯心,對於把如來藏當作實體的人,那是對的;但如果說把如來藏作為心識的狀態,心識的境界,那就不能說是真
藏唯心。如來藏它是佛的心態,佛的境界,佛的自覺聖智究竟之相,這種超佛子境界,只有佛的內證才能知道。所以一樣的,我們可以說如來藏這種佛的境界只有證得才能知道,不然的話,是不可言說的。比如毛主席在《實踐論》提到這個問題:梨子,你要知道它是什麼滋味,你要親自品嘗體驗你才能曉得。你不實踐,你不證得,你再怎麼說梨子好甜好香啊,有好多維他命啊,什麼碳水化合物呀,等等越說越糊塗,你非要拿個梨子咬一口,嘗一嘗,噢,梨子這麼個滋味。所以證如來藏也是的。
如來的這種心態不像菩薩的心態,也不像聲聞緣覺的心態,更不是凡夫的心態,所以這種如如的心態要證得。凡夫的心態我們可以看得到,可以說得出。凡夫的心態是什麼?認為一切都是實有的。外道的心態總是落到兩邊的。小乘的心態,他是執著法我的,他雖然知道人我不實有,但以為法我是實有的。大乘菩薩呢,他心態的表現,因境界不同而不同。地前是心境界,入地以後,地地不同,有的是唯識見的心態,有的是中觀見的心態,離開兩邊的心態,有的是離開兩邊以後顯現的中道的心態。我們前面講了見地,這種見地,這種境界就是他修證出來所表現的心態。前面講的心境界、智境界、慧境界,都是講的這個。所以《楞伽經》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是我們講到建立、誹謗之後,我們就一定要知道《楞伽經》講的這些東西都是要修證的,不是講空道理的。達摩來印心也是在修證上來講的。我們人,凡夫啊,我們的心態都是粗的,是粗身、粗心。我們身是粗的,相對應的心它也是粗的。什麼叫粗身?就是人身體無始無明,我們種種習氣虛偽的過失,習氣的薰染,第六識、第七識總是抓著“我的我的”,這種種子不斷地熏就形成了我們人身,他成一個粗身就限制住了。因為是粗身我們很多的功能就發現不出來,功能很有限。比如我們眼睛看的有限,耳朵聽的有限,腦子想的有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身體是粗身,把我們限制住了。所以一定要修,要突破這個局限,要把粗身粗心變成細身細心。光是細身細心還不行,還要進一步再由細身細心變成微細身、微細心。我們在欲界這麼個身體要經過修禪定,通過禪定的功夫,把我們粗身粗心變成細身細心,可以到色界、無色界,到微細身微細心,甚至身都沒有了,然後到最微細身最微細心,那就進入法身了。我們到了細身細心,突破了粗身粗心的限制,那麼我們眼睛看的、耳朵聽的、意識想的就不一樣了。為什麼說有些東西在凡夫境界裏頭他感受不到,也難怪,他看不到,聽不到,他也想不到。你說他會妄想啊?他受條件限制,受粗身粗心的限制,他真地去想,還想不到哩。他也是攀緣,抓著“我的我的”不放,但這並不是能夠使他想得美、想得好、想得高,倒是局限他了,他想不到,想不開。為什麼?我們說局限,什麼局限?就是界。我們人跟整個大自然界,跟整個的法界分了家了。你法界是法界,我人是人,你天是天,你自然界是自然界,分開了,不聯繫在一起了。以身為界,分開了。這一分開,問題就來了,什麼問題都來了。以身為界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一有界,不但是有分別,而且是有限制,所以在修行上也就有兩條道路。一條道路,以色身來透法界,通過我們的色身來透法界。還有一種是以法界來透我們的色身。就是這麼兩條路,一般來說,我不是絕對的這麼說,通常而言,我們禪宗都是以色身透法界,密宗是以法界來透色身。我們都知道法相唯識,法相是法相宗,唯識是唯識宗,有什麼區別呢?法相、唯識不是都講法相嗎?不是法相宗也講萬法唯識嗎,唯識宗也講百法,也是講萬法嘛,到底有什麼區別?說來說去道理很多,繁瑣得很,正好我們修行的兩條道路上,一個是由一即萬,一個是由萬歸一。
由萬歸一,廣名法相,你看看萬事萬物什麼東西,這個相那個相把它們一歸,歸到百法,百法又歸到五位,五位最重要的是心法,心法裏頭又是八識,八識裏頭主要的是阿賴耶識。這不是由萬就歸一嗎,你去修,這就是法相。也就是由博反約,按世俗來講做學問,叫由博反約嘛,這是一條路。另外一條路,由一即萬。由一個阿賴耶識來修到萬法,抓著一個識來修,由一即萬。這就是唯識了。所以唯識跟法相的區別,你從名詞上或者從其他的見解上來分,難說得清楚的,用修證的方法,路數的不同來看,自然的有兩個方面,由萬即一是法相,由一即萬是唯識。我之所以說這一點,還是再三地說明,我們《楞伽經》是講修證的,不是說名相的。開始就講了,如果我們墮入名相了,那就是二祖他們都預言到的,是可悲哀的事情。修證的東西,主要都是解脫嘛。我前面講過了,我們色受想行識通過四念處的修證,我們可以達到涅槃的三德:般若,解脫,法身。在佛教裏頭講解脫都是講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空、無相、無願,後面經上還會講到的。本來這個空、無相、無願就是我們在修禪定修三昧裏頭的三種境界。修定,有有漏的定,有無漏的定。三解脫門的這種禪定就是無漏的。有漏的禪定進不了三解脫門的,只有無漏的禪定才能夠進入三解脫門。所以空、無相、無願這種三昧,像門戶一樣,能夠進入解脫門,它是無漏的。空解脫門是觀一切法沒有自性。無相解脫門就是在一切法皆空的基礎上進一步,再看一切法沒有同啊異啊、常哪斷哪,不可得,這就是無相,觀一切法無相。然後再進一步,我們對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沒有什麼願,沒有什麼求,這就是無願解脫門。三解脫門,按《瑜伽師地論》講,就是由三性建立的。經上講的妄相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空解脫門是由妄想自性而立的,也就是由遍計所執性立了空解脫門。由依他起性、緣起自性立了一個無相解脫門。由圓成實性、成自性立了一個無願解脫門。這是三解脫門,下麵經文還會講到的。
所以我們《楞伽經》講的五法、三自性、二無我,從法相唯識來講,它是對一切萬法的總清算,就是對萬事萬物萬法算一個總帳,總的歸納。從理體上歸納為五個法、三個性、二個無我,這是從法相宗來說。那麼從達摩傳到六祖為止的這部《楞伽經,來說呢,五法三自性二無我都不是講的一般的對法的清算,而是對如來藏的受不受污染,或者受了污染能夠離垢,去掉這些污染,從這方面來講的五法三性二無我。一句話,就說告訴我們總的去掉遍計所執性,去掉妄想,去掉妄相、妄見。不是講了怎麼淨除自心的現流嗎。我雖然在實際修法上講了法相宗的五重唯識觀,五重唯識觀那是就著五法來說的。但是如果就我們現在講的楞伽宗,從印心的方面來講的話,很重要一點,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個念很重要,所以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真佛教。”這個意要淨,要淨除自心現流,要淨除妄想,淨除這個妄相妄見。意識要清淨。當然了,你說這個末那識是根本,它是意識的根。但是一般的說,要從末那識這個根上起修,不是沒有,難一點。而你要是從意識上起修,通過第六意識,回過頭來再對意根來起作用的話,下手比較容易一點。所以一般的講要清除自心現流就要淨意,把自己的意識要搞乾淨。意識的作用表現在很多方面:思維,回憶,想像,這是我們現在心理學說的一些話。按唯識宗的心所有法的講法就是:作意——行——識。這都是第六意識上的事情。所以要淨意識,這很重要。要淨意識,我們知道我們人的身體跟精神活動是分不開的,色法跟心法是分不開的。我們身體跟我們的精神是聯繫在一起的,你有什麼樣的精神活動,那麼你身體就會有相應的行為或起變化來配
合,來協調的。
那麼淨念一般還是有方法的。你像我們淨身,怎麼淨身呢?就修不淨觀,白骨觀是不淨觀的一種,這個可以來淨身。那怎麼淨心,怎麼淨意呢?一般是修數息觀。因為精神活動的時候有念頭嘛,你這個念頭,我們參禪的時候可以看到,這個念頭之前是什麼東西。但一般在生活當中,念頭離不開,呼吸也離不開,所以你要日常生活當中,把呼吸跟念頭結合起來,這就是數息觀。一般的禪定的功夫,無論是外道的還是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世俗的各種氣功,他都是在呼吸上做功夫,一呼一吸,吸進新鮮空氣,呼出二氧化碳,吐故納新。但是我們佛家禪定的功夫不僅是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這很要緊,我們佛家的禪定都是在呼吸的轉折上做功夫。比如你呼了以後總有一吸,呼要轉為吸或吸了以後再轉為呼。呼轉為吸或吸轉為呼的時候,中間就有個停頓,就有一個間歇,這一個間歇就叫做息。我們呼吸,吸進去是入息,呼出來了叫出息。入息轉為出息或出息轉為入息這個轉折中間的一停叫住息。入息,
出息,住息。呼吸中間的一停才真正叫做息,就是住息。我們禪定是在住息上,是在呼吸的轉折上做功大,所以叫做息道。而不是在單純的一呼一吸上做功夫。單純的一呼一吸上做功夫那叫氣功,那是氣,不是息。禪定是在息上做功夫,不單純在氣上做功夫。氣是呼吸的事情,息是呼吸的轉折上的事情。
我前面講了生理的活動跟心理的活動都在一個人體嘛,它都是要協調一致的。我們精神活動就是念頭吧,它是念念不停的,我們身體上的呼吸呢,也是息息不斷的,兩個東西都要同時活動,但是我們一般人這兩個東西不協調,念是念,呼吸是呼吸。呼吸是由呼吸的神經中樞來控制,念頭由思維的神經中樞來控制,這兩個神經中樞,這兩個司令部各指揮各的,誰也不聽誰的,這樣子,我們心理上的毛病、生理上的毛病都是這麼起來的。身心不協調就是我們的念頭跟我們的呼吸不協調。念頭為什麼會雜呢?就是呼吸,這個息不純,我們的息跟法界是相通的。我們雖然以身為界,但是我們這個界還有個通道。這個通道靠這個呼吸,你看,你把呼吸一閉,完了,通道阻塞了。所以你這個兩個司令部要統一起來,就是要把你呼吸的這個息跟你精神活動的念能夠一致,那麼念依於息,息依於念。我們中國講禪定最早的一部書,就是《安般守意經》。安就是入息,般就是出息,入息出息能夠守著意,守著你的念,叫安般守意。念跟息分開了,就是安般不守意。要安般守意才能夠入定,安般不守意不就能夠入定。所以我們講淨念的時候,你光是用精神上的功夫,說我妄念來了,我不想,我不想妄念。越不想妄念,可那個不想妄念,就是妄念。以妄止妄,妄妄相生,那是止不住的。所以我們平常淨念一定要注意呼吸,注意修安般。因此我講修祖師禪一定還要修如來禪。如來禪是個基礎。不一定要到四禪八定,但你一定得調身調息嘛。調身調息是前方便嘛,你息不能調,你怎麼參禪啊。你能夠心息相依,這個淨念才有物質基礎,才能夠得到效果,不然的話你呼吸不調,你淨念無有是處,不可能的。當然了,回過頭來,我不是說抓著呼吸是一個實法。對四諦、十二因緣,抓著這個東西,那本身又墮入妄見,又是妄想。因為這部《楞伽經》是講實修、實證的,所以講心識的狀態要淨心淨念。怎麼淨心淨念,這還有修法的,等後面講證如來藏的時候再講。但是這裏我講了個最簡單的基本道理,我們人實修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跟身體的實修實證結合起來,淨念一定要跟調息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心息相依了,我們在以後修淨念這些功夫的時候才有基礎。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明天我講如來藏。
五、說如來藏智
下面這一段是說如來藏智:
爾時;慧菩薩摩訶薩複請佛言: 惟願世尊為我等說一
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 覺
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 離有無妄想, 疾得阿
跋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時大慧菩薩又請求佛,希望世尊為我們在楞伽山頂聽佛說法的大眾,也就是為後來一切眾生,能夠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的法義,“我等及餘眾菩薩眾”覺悟了這個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以後,就能夠離有無妄想,很快地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段是一個引子,開個頭。為了說明如來藏而廣說四相: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這四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