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講義——七覺支篇--4

2012/10/21 16:52

但願眾生得離苦



“心昏沉之時,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沉。”──“擇法”即七覺支的第一“擇法覺支”,“精進”是第二項“精進覺支”,“喜”則是第三種“喜覺支”。我們要常常心念精進,時間可以累積道業、成就事業、完成學業;時間也可以累積功德,一分一秒無不是時間所累積起來的。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世間最短的時間單位是“秒”,而在佛法中有刹那、一念間;念間和刹那間,比秒更短──六十秒成一分,六十分鐘則為一小時,一日有二十四小時,三十日才有一個月,十二個月則成一年;所以,就時間而言,秒是最快、最短的單位。而佛法中的一念間、刹那間,比秒更短更快,可以說一念之間就能遍十法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到達。例如現在我在花蓮,若乘特快的直達火車到臺北,則需花二小時半的時間,若搭飛機只需三十分鐘。而我現在在此只要觀想臺北分會,一念間只需一刹那,我就到了臺北分會,如果我想韓國的妙喜法師,心念一轉,一下子就到那裏了。



所以,一念多快速呀!那怕是極為短暫的時間,只要好好累積,就是功德。要累積功德必須在一念之間──也就是觀念,若能好好守持觀念、守持於擇法,善加利用智慧來選擇,不浪費時間,好好選擇該做的事,就可成就功德。



例如現在慈濟的工作,從慈善救濟到建院事業,至今已二十多年,救濟工作沒有一天放棄過。有人說:“每個眾生都帶著自己的業而來,何必要救濟他們?”甚至也有人說:“這些人帶著他應該受的業,救濟他是違背因果。”這種觀念顯然不正確。



如果眾生帶業而來,已經定了業,必須受罪受報,那麼佛何必來人間?佛來人間是為了救眾生,佛是不是也違背了因果?也使我們造業?當然不是,所以,我們的觀念一定要很正確。如果下地獄的眾生都是因為造了罪惡才下地獄,那地藏菩薩又為什麼要到地獄救度眾生,而不趕快成佛?甚至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眾生就是懵懵懂懂、糊塗無知才會受苦報,我們應該發揮愛心,以菩薩的精神、觀念去代替眾生受一切折磨;雖然一個人受苦,卻能利樂許多眾生。所以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只要眾生都能夠得到平安、快樂,不急於為自己求解脫,這就是菩薩的精神,也就是菩薩的觀念。



慈濟做了二十多年的救濟工作,在我的觀念中覺得還是不夠,我們還要更進一步集合具有善心與愛心的人士、集合發菩提心者,彙聚他們的力量與資源,努力從事建院工作。我每天到醫院巡視,都覺得非常安慰,在這些年的時間裏,有無數的人得到救治,許多人重獲生機。我們醫院第一位接受開腦的女孩──許淑芊,曾經蹦蹦跳跳,健康活潑地回到這兒,真令人欣慰,若不是慈濟醫院落成啟業,這位曾經兩次瞳孔放大的女孩,早已無法救治了!



類似這種腦部手術的個案,自開業以來,已經做了好幾個,接受開刀後的人都很健康、正常,與一般人沒兩樣。雖然我每天都覺得很疲倦、辛苦,但是一到醫院看那些患者面帶笑容的說他已經好多了,我就很安心、很高興,一切的疲倦隨之消除殆盡。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建院是很艱钜、很辛苦的工作,我們掃除這些觀念,不因辛苦而停頓,還是繼續不斷地推動、努力精進,才有今天的慈濟醫院。當時我們確定自己的觀念,選擇應該做的事──只從事救濟工作仍然不夠,還要為佛教、為眾生,興建慈濟醫院。所以說,一切的事業都是由觀念來作選擇。



建院完成還有教育之路要走



現在醫院已經完成,圓滿起業,但是這樣還不夠,我們觀念應該放在比醫院更遠的路上,那就是──教育之道。我們若能夠建立醫學院,不斷培育人才,使慈濟的精神不斷延續,那麼,人間佛教的慧命就永遠不會消失了。



這就是觀念,我們必須善用自己的見解與觀念,才能有所成就。



當我們懈怠昏沉、心不專一時,就要用“擇法覺支”──善加選擇應該把心思放在那兒?應選擇何種事業來發揮自己的精力?必須精神心力合一、不渙散;若時常渙散自心,就會“十做九不成”,世間這麼多好事,若每一件事都想做,絕沒有一樣可以完成的。



許多學佛者都說要修福修慧,卻不知道慧是在福中求,也不知道慧中帶福,所以心思渙散不定,這樣要學、那樣也要學,那就錯了。我一直強調,做任何事都要跡中精神、集中力量,但是,在精神與力量合一之前,要先有正確的選擇,這就叫做“擇法覺支”。



選擇之候,就要不怕辛苦,不斷地精進再精進,精進就是努力。努力精進之外,還要有歡喜心,精進是件很辛苦的事,若是抱持歡喜心,就絕對不會疲倦。



許多臺北的委員坐飛機、火車來花蓮,都是為了到醫院做義工,她們每天從醫院回來精舍,我都會問:“疲倦嗎?辛苦你們了!”而她們總是答說:“不會啦!師父,我們很歡喜做。”其實她們真的很累,但是因為有歡喜心,所以絕對不會懈怠。



因此這裏說:“擇法、精進、喜三覺分,觀察諸法令不昏沉。”昏沉是懈怠之意,懈怠就是懶惰、不專心、浪費時間、渙散體力。若要使體力化為良能,就要好好精進;若要使心常不懈怠,就要歡喜;若要使道業成就,就要好好用智慧來選擇。所以說,若能善加運用這三種覺支,仔細觀察諸法,就不會心思昏沉,而能發揮良知良能,成就一切。



人生一半在昏睡中過了



“念覺支”是七覺支的最後一項,念是心念,也是觀念。人心有兩種:一種是昏沉,一種是浮動,浮動就是掉舉;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都不離開這兩種心念。



昏沉是空過時日,懈怠、不肯精進,一生都好像在昏睡中。一天有二十四小時,睡眠就占了八小時,等於是一日的三分之一,這些時間都是浪費的人生。一個人若活了八十睡,則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都用在睡覺上,時間就這樣消磨掉了。



例如一個三十歲的人,就已經睡掉十年的時間,剩下的二十年是否有真正在做事?真正在做人?我們活了三十年的時間,除了睡覺的十年之外,尚需十年以上的時間學做人、學走路、學做事,這些都只是學習的階段而已,而剩餘的十年,除了吃飯、休息之外,就是無所事事。到底真正用來做人的時間,有幾年呢?所以說人生是在昏沉中消逝的。



選擇“正法”才是入道要途



我們發心出家、修行,用功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出家之後,時間一定比在家時更充實,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時間經濟的觀念,有此觀念則能分分做事、刻刻精進。所以,要治昏沉的心必須善用“擇法覺支”──好好選擇這一生應該做什麼事。



做事時必定要專心,世間的善事很多,我們應該要好好選擇終身奉行的目標,專心地行善事、做善業。若心能專則道可成,很快就會達到目標;若心不能專,則半途而廢,回頭從新再起步,起步後又認為錯了,就這樣停停走走,不斷起步、回頭···,儘管條條道路通長安,卻永遠沒有辦法到達終點。



所以我們應該專心選擇一條合情合理、近人情也近人事的道去實行,如此絕對無誤,也能很快到達目的地,這就叫做“擇法覺支”。我們要善用智慧,做事之前要覺悟在先,先瞭解自己現在所選擇的工作很辛苦,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仍在所不惜,這就是擇法覺支。我們今天能共聚一堂,就是因為有共同的覺悟與選擇,我們的選擇就是慈濟道業,以佛的精神、佛的本懷來選擇。慈濟的道業當然做起來非常辛苦,我們要覺悟在先;若能如此,則會全心全意盡力去做,心無旁騖,力量也不會渙散。因為精神集中,所以心力通達,這叫做“擇法覺支”。



把握因緣種福田



“精進”是不懈怠,“喜”是時時抱著歡喜心。學佛要及時把握時間,時日稍縱即逝,地球每天不停地運轉,時日不為我留,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時間,時機不斷地逍逝,不可在因緣錯過後才覺得懊惱。



過去佛在世時,與佛同世的人,有時也會不知把握因緣,等錯失跟隨佛陀的良機之後,才自覺後悔、懊惱不已。



佛在世時,交通不便,不像現在人,出門有出,渡海有船,非常方便;那時候都要靠雙腳走路。有天,佛和恒河對岸的人有約,要在某日某時到對岸說法。約定的時間一到,佛就很安詳地自竹林精舍走到恒河邊,只見河水暴漲,遠處有一艘船停靠在岸邊,佛走到船邊,把躺在船上休息的船夫叫起來,對他說:“船夫,請你將我渡到彼岸。”



船夫在午休時間被人叫起來,非常不耐煩,縱使他知道這位叫他的人是佛陀,他還是懶洋洋的,眼睛一睜開就說:“你叫我渡船,現在是正午,太陽這麼大,那你先付船資我才渡你。”佛說:“我向來身無分文,現在又無人可借,實在無法付錢給你。”船夫說:“既然沒錢,就不必說了。”佛只好說:“我一向將山河大地的一切沙石瓦礫視為錢財,沒有金錢瓦礫的分別。此時我所見的一切山河大地都是我的財產、都是我的金銀,但是你要從我身上拿出人間的代價,那我就沒辦法了。”



船夫一聽佛說沒辦法,覺得還是睡覺比較好,便不想渡佛了。佛見船夫不肯渡他,只好仰天慨歎。剛抬頭時,看到一群雁自北向南飛來,由彼岸飛到此岸,他感慨地說:“鳥雁不必求船師渡河,我卻需求船師渡過岸····。”船夫躺在船中,不知佛何時離開岸邊,只聽到佛說了這些感歎的話,就這樣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過了中午,他看到對岸人山人海,就問自對岸渡船過來的船夫何事?那船夫回答:“我們那邊喜氣洋洋,是為了迎接聖人到臨,人人互相慶祝能得佛說法。”這位船夫一聽,萬分懊惱錯過殊勝的因緣:“佛親自來到我船上要我渡船,讓我結此善緣,給我渡聖人過河的良機,我卻因一念的貪心,一念的懈怠,而失此機緣!”他在那兒自責,從此便立下誓願:“從今以後,只要有出家比丘踏上我的船,絕對免費渡他到彼岸。”



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機,有時聖人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有機會種福田,若不及時把握,則良機易逝。良機一逝,即使再度多少比丘,也無法彌補佛在眼前卻不肯渡的懊惱與自責。所以我們要有“擇法覺支”的觀念,好好選擇我們的法,不可怕辛苦,也不可懈怠而錯過良機;要趕快精進,做一切事時時保持歡喜心,這樣,昏沉的心念自然會消失,這就是:“若心昏沉時,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沉。”



自凡夫的起點直至成佛



“若心浮動之時,當念用除覺支,除身口之過非;用舍覺支,舍于觀智;用定覺支,入正禪定;攝其散心,令不浮動,是名覺支。”



前面所說的昏沉,也可以說是懈怠過失。現在我們說“浮動”──是心念不堅定──有時候我們得到一法,就產生一陣子的熱心,我常說:“熱心易發,恒心難持。”平常凡夫,看到大家付出愛心,辛苦工作,心中就生感動,馬上起了熱切參與之心,但是若缺少恒心,這份熱情很快就消失了。



今天看到一個人,覺得很感動,一段時間後,遇到另一個人,所說的話句句迎合我的意;前後相比較,認為後者較前者好,便產生喜新厭舊的心理。如此有前有後,不斷還有後者、還有更好的,像這樣就是見異思遷,今天覺得新穎就被吸引,下個月熱情又轉移了方向,這就叫做“浮動”。今天選擇這個法,過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法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就回過頭來再走另外一條路,這也叫做“浮動”。所以,我們學佛生了道心後,還要再加強根基,根基增長之後還要加強力量,有根無力,則芽容易萎縮。這就是我們強調“五根”與“五力”的原因。



譬如一棵剛移植的樹,樹葉雖然青綠,但是樹根尚未生長穩固時,只要一陣風雨侵襲,這棵樹很快就會倒下,脫離土地。我們若是播撒種子或移植樹苗,必定要小心照顧,使樹根向下伸展,增加根力,才能往上生長。



心浮動就是道心不堅固,搖搖擺擺,像小草一樣,南風吹來向北倒,北風吹來向南倒,這樣就叫做“浮動”。此時應當“念用除覺支,除身口之過非。”除就是除掉,也就是舍掉的意思;除掉雜心與浮動心,才能修好身、口、意業。



若是今天高興就說好話,明天生氣就說壞話,今天高興便認真去做好事,明天不高興就去做壞事,便是缺少“除覺支”──缺少除掉散亂心的智慧。人世間,人人是凡夫,凡夫各有凡夫染著的見解,凡夫污染的見解容易以巧言蜜語牽動我們的心,使我們的道心摻了雜念,如此心思就會不正確,而開口、行動也容易造業。



所以,要用除覺支除身口過非,若有除覺支,身口意的業自然不會產生,雜念及過錯的惡一到心中,自然會馬上除掉,我們的清淨心念也不會受巧言蜜語所搖動,這就叫做“除身口之過非”。因為多數身所做的壞事都是受心念所指揮,口所造的業,也是受心念所煽動,所以要用除覺支的觀念來除掉這些過失。



“用舍覺支,舍于觀智”,我們除了要去雜亂心之外,還要會舍──舍觀智。觀智當然很好,我們修行就是希望能有觀想的智慧,那為何要舍除呢?是為了要保持清淨的道心與單純的意念,所以我們必定要精進,舍除過去所走過的路,然後精進努力于前面的路。



我們不只要舍除壞事,也要舍除好事,舍除昨天做過的事。一個人若常常記著自己多了不起,能做多少好事、有多少能力、多麼能幹····,若常常有這種心,縱然做得再好也容易貢高我慢。因此要舍掉昨天,謹慎於今天,所以說“舍于觀智”。



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要舍除過去之事。昨日已過,心念就要守住今天,要“用定覺支,入正禪定”,善用定力,不可讓精神徘徊於昨日之事。“攝其散心,令不浮動,是名覺支”我們若能用定心舍除過去的觀智,就能夠時時入正禪定。



我曾說學佛要學活的佛;打坐求禪,要學活禪,日常生活裏,舉止動作無不是在禪中,這才是真正的活禪。若能如此,心念就能統攝在一起,自然不會散亂,不散亂就不會浮動,而且道心會非常堅固,道心堅固則可走上康莊大道,直達長安;也就是說,自凡夫的起點直接通往成佛的目標。



請不要想著“條條道路通長安”,應該好好選擇,好好精進,時時抱著歡喜心,好好善用“除、舍、定覺支”來堅固我們的道心,守好我們的這條道路——自凡夫起點一直到成佛的目標,如此才不會走冤枉路,浪費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